赵本山、潘长江为啥没有入选中国十大笑星?

孫雪涵


想到笑星,我们能想到人中间必定会有赵本山的名字,因为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太多的欢乐和愉悦,而且符合大多数人的观赏水平,堪称“民间艺术家”。

中国十大笑星是哪些人?如今在世的还有多少人?

马季:中国喜剧史上最优秀的原创演员,没有之一。



赵炎:师从马季,注重表演风格,从不哗众取宠,得到观众及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姜昆:表演能力比较突出,在80 90年代用他独有的方式将相声传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

李文华:爱相声、爱钻研相声、且爱说相声,常宝华曾评价他:对相声太忠诚了。

师胜杰:风格不俗、很雅,适合细细品味。

侯耀文:郭德纲的师傅,非常注重传统相声的创新,一直在与时俱进。



石富宽:“又正气又狗气”,极其专注和入戏且爱与观众互动,表情十分丰富。

高英培:适合演讽刺类的节目,嗓音好,对人物塑造能力极其高。

常宝华:对相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遗憾的是在老百姓心中他始终算不上“相声大师”。

郝爱民:师从侯宝林,起先从事的是话剧表演,相声并不是他艺术修为的全部。

以上有6位已经去世,在世的只剩赵炎、石富宽、郝爱民、姜昆了,而且都基本已经没有活跃在舞台上了。



连续多年春晚获一等奖的赵本山,为什么没有入选十大笑星?

官方评选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候赵本山、潘长江还未名声大噪,且观众熟知度不高,故在评选的时候并未入选,这次评选之后,再无进行过评选,所以赵本山未能榜上有名,也是情有可原的,并不是他担不起这个称谓。

赵本山的成名与一个人有个密切的联系,那就是姜昆;姜昆曾在铁岭游玩的时候看到了土生土长的赵本山的一场演出,非常肯定的认为他将成大器,并将赵本山极力举荐给中国电视台,并声称:赵本山的舞台即兴表演和调动气氛的能力非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实关于官方评的“十大笑星”只是一个称谓而已,老百姓真正在意的是,能不能给人带来欢乐,有人说赵本山的“二人转”俗不可耐,但是我认为这毕竟是一种民间的传统文化,值得去传承,再说中国那么多喜剧演员,能超过赵本山的名气的又有几个?

不管怎样,赵本山已然成为我心中的“最强”笑星!

我是麻辣筱仙女,喜欢我的回答,关注和下方留言点赞哟!


麻辣筱仙女



赵本山和潘长江没能入选“中国十大笑星”,完全是因为评选时间的问题。

1985年,吉林电视台和吉林曲艺协会合作评选了一个“全国十大笑星”,分别是马季、姜昆、李文华、侯耀文、石富宽、赵炎、高英培、常宝华、师胜杰、郝爱民。


而此时的赵本山和潘长江仅仅只在东北地区小有名气。赵本山是1982年左右在辽宁铁岭火起来的,1990年登上春晚舞台,逐渐火遍全国。潘长江则是1984年左右在辽宁铁岭地区火起来的,1989年登上春晚舞台逐渐为全国观众所熟知。说起来铁岭地区还是很出笑星的。也就是说,在评选“全国十大笑星”之时,赵本山和潘长江的影响力还很低,根本不具备参加评选的资格。


其实不只是赵本山和潘长江不够资格参评,当时的小品演员都没有参评的资格。一方面在1985年或者说在八十年代,比较火的笑星都是相声演员,当时的小品还没有火起来。在当时,国内的生活水平有限,电视机还是一个非常稀罕的物件,虽然当时春晚已经开办,但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收音机,甚至很多地方都是通过收音机收听春晚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观看直播。因此,相声这种曲艺形式很符合当时的条件。直到九十年代初,电视机逐渐普及,小品才凭借独特的表演方式,迅速火了起来,甚至逐渐超过相声的地位。


另一方面当时评选“十大笑星”几乎都是京津一带的相声演员,只有师胜杰算是黑龙江的,可也是因为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这个身份,才能够勉强进去。当时,东北当年最火的杨振华,虽然名气不低于马季,但都没能评进去,可想而知当时局面多复杂!而一些民间火起来的小品演员赵本山、潘长江等,更加不可能有机会入选。

一晃距离评选“十大笑星”都已经过去三十四年了,现在如果评选“十大笑星”,你认为谁会入选呢?赵本山、郭德纲、潘长江、姜昆、陈佩斯?还是谁呢?


雨天论娱乐


因为有这些英雄,楷模在,不谈他们了









用户5819220012579


因为评“十大笑星”的时候,赵本山他们还走街串巷表演二人转呢,人们还不知道他们是谁。

那时候相声风靡全国,小品还不怎么盛行!


王中文207


笑星就是让人们笑的开心,开怀大笑,甚至说句话都能让你笑的不得了笑点太多,让你没有时间去想别的,看别的,把所有精力都能集中到他的小品上,这就是赵本山,全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同赵本山的小品相比,笑星故名之意就是他的作品能让人笑点很多,开心幸福的笑,如果像一些人所谓低俗不高雅,鸡蛋挑骨头的品头论足,就失去笑星的意义,赵本山的小品很贴近百姓生活,来自于社会,都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个别人接受不了那只能说你是太高雅了,太有学问了,同百姓的认识理解需求相差甚远,不在一个论点上,让这些人来接受赵本山小品那是不可能,赵本山从开始出道就说我来自农村,来自百姓,所以他的作品接地气,受到人们的喜欢,才能走上春晚舞台20多年,这就说明赵本山多才多艺演技好,连续被春晚评多年第一,所以实践已经证明,笑星只有赵本山,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现在没有赵本山小品的春晚太没有意思了,根本开心笑不起来,这是百姓的心声,潘长江根本不能和赵本山老师的演技来比较,不在一个点上。谁能让我们开怀大笑,忘掉所有烦恼,只有赵本山的才艺,所以笑星只能送给赵本山老师。


18504631337


提问者不懂历史吗?十大笑星只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时评选过一次,而且当时只针对的是相声演员!而小品起步太晚了,最早上春晚的小品,是84年春晚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赵本山和潘长江都是90年以后才登上的春晚舞台,太晚了,要是九十代再评一次的话,相声、小品、电影都包括的话,估计相声演员中也就冯巩能铁定入选,侯耀文也有可能,其他入选就会有赵本山、赵丽蓉、黄宏、宋丹丹等几个小品演员及葛优等电影笑星了


khl心情愉快


其实,笑星不笑星,不是把人逗乐了就成,它应该具有幽默和艺术感的,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论地域的。中国的语言本身就博大精深,地域性极强,从中摘拣,加工,掺和些方言,谐音……等等,通过表演者加以形体语言,或许就能博得一笑,茶余饭后,笑过了就过去了,不会有什么艺术价值而留传千古。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在抓紧工作,没有这份工资,也许你看了是笑不起来的,即便笑也是苦笑。


柠檬水189737829


别拿潘长江这个小丑说事,和老赵一起说事是在嘲笑他。不是一个级别的。老赵小品能引人大笑。潘长江是拿自己开刷,不知羞辱。


中年男人90279421


你这个没有前置条件的提问,很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和争议。在这里,我做一澄清,所谓的中国十大笑星,并非官方评选,而是在1985年由吉林曲艺协会在相声界,按照票选高低评出来的十名相声演员,具体人员分别为:马季、姜昆、赵炎、李文华、侯耀文、石富宽、常宝华、郝爱民、高英培、师胜杰。这十人当中,基本上涵盖了那个时代相声界最有实力的演员,而且那个时候也是相声发展比较灿烂的一个时期。

所以说,即便是在春晚舞台大放异彩的的陈佩斯和王景愚他们也没有入选,因为他们不是说相声的,而赵本山和潘长江呢,那个时候还在不停的串场子演出呢,都还是一名临时演员而已,虽然在辽宁曲艺界开始小有露脸,但和其它人比起来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赵本山和潘长江真正走红的时候,是他们两个1986年合作《大观灯》的时候,那个时候他才开始成为铁岭民艺团的台柱子。直到登上春晚,还是1990年啦。

可以肯定的说,在1985年代,赵本山在中国曲艺舞台上,是没有存在感的。但如果现在回过头来,要重新评选中国十大笑星的话,赵本山绝对是手拿把攥的,不管喜欢他也好讨厌也罢,都不得不承认他曾经承包了老百姓多年的年夜笑点。

至于潘长江,我认为是进不了十大笑星的,他最多就算个春晚的熟脸而已,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尤其是近些年,越来越引起观众的反感。


元芳有看法


首先,这十大笑星全是相声演员:马季、姜昆、赵炎、李文华、侯耀文、石富宽、常宝华、郝爱民、高英培、师胜杰。众所周知,赵本山、潘长江是小品演员。

其次,即使从小品演员中选,1985年评选时,赵本山、潘长江也还不怎么出名。

其三,真正专业的成功的人士不需要虚名。

是不是大笑星,观众心中有数。

说实话,东北那嘎达的演员表演朴实生动,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不像一些演员表演没有生活依据,低幼疯傻、做作卖弄。

最近有些人在头条发评论,不懂装懂,批评《都挺好》里扮演苏大强的老演员倪大红“演什么都一个样”。在他们看来,表演就应该浮于表面、夸张做作,他们根本不懂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谁在生活中一天到晚挤眉弄眼拼命表演,谁在生活中说话是朗诵腔调大喊大叫,谁在生活中一天到晚“形体动作”?又不是二百五!

不着痕迹的表演,不表演的表演才是很难做到的——像倪大红那样的表演,像东北那嘎达的表演,才是你们所谓“殿堂级”的。

过去演员表演,必须体验生活,演农民就必须先当农民,现在一些演员全是在干坎上演游泳,假模假式。

上海滩的“话剧皇帝”石挥,厉害吧?人家演乞丐,为了找感觉,就直接到街上拿衣服和乞丐换,不怕虱子满身爬!

至于东北那嘎达的二人转演员们,他们本身就在生活中,不好好演就没饭吃。赵本山、潘长江们是故意演得很傻,但是真不傻!

总之,要成为这星那星,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观众真不喜欢没话找话装腔作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