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上,四个杀手为什么不对武松动手,而是被武松宰杀?

老吕侃排球


武松醉打蒋门神后,被蒋门神联合张都监陷害下狱,后被刺配恩州。



押送武松的四人没能干掉武松反被武松干掉,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施恩的提醒。

武松一行刚出城便遇到了等候在此的施恩,他借送衣服和熟鹅的机会提醒武松小心押送的两个公人。原著:

“施恩附耳低言道:“包裹里有两件绵衣,一帕子散碎银子,路上好做盘缠;也有两只八搭麻鞋在里面。只是要路上仔细提防,这两个贼男女,不怀好意。”



二、武松的机智。

本是两个公人押送,出城不远又来了两个提朴刀挎腰刀的家伙。本就暗自警惕的武松心里彻底明白这是复仇的来了,所以他寻找机会抢先动了手。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武松深谙此理。所以他找了个要“净手”的借口,先一脚一个,把后来的两个带刀的家伙踢下了河,然后把戴的枷扭断,捡起朴刀杀了两个公人。掉河里的这才爬起来便被杀一个,冷静的武松还留了个活口好问清内幕。

从发现公人的不轨到绝地反击,艺高人胆大的武松轻松杀了几个想害他的家伙。



三、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对自身武力的强大自信上。

武松明知蒋门神一伙要害他,但他依然老老实实甘愿刺配,而且他对于要害他的人是不屑一顾的。你看对于施恩的提醒他是怎么回复的:

“武松点头道:“不须分付,我已省得了。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你自回去将息。且请放心,我自有措置。”

武松说此话是源于他内心强大的自信,因为那戴在身上的枷根本锁不住武松。后面武松“把枷只一扭,折做两半个”,有这千斤的神力,怪不得武松说“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

综上所述,飞云浦上,不是四个杀手不动手,而是没机会动手,就被机智彪悍的武松给干掉了!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墨鱼轩书画


其它道路避处,似乎杀不得武松,两个解差挤眉弄眼,武松看火色不对,提高警惕,慎防不觉来到一座桥头,牌楼写着飞云浦,末及公人动手,武松先发制人,一脚就将一公人踢下了桥,在一转身又飞起一脚,又将一公人踢了下去,那两个提朴刀的望桥下便走,武松在桥边石柱上碰开木枷,喝今两个提刀的站住,就这样赤手空拳的武松对两个操刀的汉子了,经过一阵打斗,武松把两个杀手也收拾了,武松确实厉害,蒋门神是不可能得了健忘症不记得了,也不可能得了脑瘤压迫住了神经,脑子糊涂了,派了两个无用的徒弟去对付武松,蒋门神也不是平庸之辈,拳朮也是上得了场的,肯定派的高徒,高徒无用呀,留下这一场笑话实属后人不解,水浒必定小说,并非记实文学,或报告文学也!


泥人161


武松醉打蒋门神,夺回施恩的快活林酒店,在孟州又遭蒋门神的姐夫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蒋门神为了斩草除根,又买通自己的徒弟,也县八押解武松的四个解差,要在飞云浦杀害武松。但是这四个解差来到飞云浦荒僻之地,不但没有杀掉武松,反而送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什么情况?



一,武松机警,有谋略。武松在走上流放之路之前,已经得到施恩的暗示。来到飞云浦荒僻之地,见两个公人挤眉弄眼,已生警觉,他假意立于桥头观望,其实是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因而当两名提刀的公人刚要从背后下手,却被武松一脚一个踢入河中。



二,武松威名在外。武松打过虎,也曾经打败过蒋门神,武功高强的名声在蒋门神的徒弟心里扎了根,本来想通过人多算计武松,不料被武松发现端倪,先发制人,将两个工人踢入河中,剩下的这两个心中胆怯,扭头就跑。其实如果两个公人不逃,而是直接进攻,武松当时戴着枷锁,未必能够占了便宜。



三,武松武功高强。两个公人逃走,武松先是在桥边石柱上碰开木枷,又喝令两个提刀的站住,赤手空拳,与两个拿着朴刀的解差相斗,而两个拿着武器的芥菜,竟然被赤手空拳的武松打杀了。



武松正因为在飞云浦被张都监和蒋门神算计,差点儿丢了性命,这让从来不吃亏好打斗的武松转回头去,寻找张都监,血洗鸳鸯楼,从而开启了武松的逃亡生涯。


萍风竹雨123


从原著的角度来看,这四人压根连杀手都算不上,并且在武松扯开夹板的那一刻,四人就已经被判了死刑了。

原著中施公虽然用了“大闹”二字来描写飞云浦的场面,但损失的只有桥和河罢了,与武松而言只是简单的活动了一下。首先在桥上袭击武松的共有四人,分别是两个押解他的公差以及蒋门神的两个徒弟,而此时武松的状态也是好得很,不仅美美的食用了施恩带来的两只烧鹅,还一路警惕万分提防这两个贼公人,更重要的是,几人为了快速到达目的地,只给他带了头枷,脚上却灵活的很,等走到飞云浦时,一场无压力的虐菜战开始了。

首先,蒋门神的一个徒弟先发动了攻击,被武松一脚踢下水,然后蒋门神的另一个徒弟见状,已经没有了战意,本来要提刀砍武松也变成了转身逃跑,这身子还没转过来就也被武松踢下了水。这时候,两个公差的举动更尴尬,他们脑子里想的都是逃命,武松将头枷扭断,大喊一声哪里去,光是声音已经吓倒了一个公差,接着武松追上另一个逃跑的公差,将其打倒并用刀看似,接着回头又砍死了吓倒在地上的那一位。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在水里站起来继续逃跑,被武松赶上先杀了一个,接着揪住另一个问出幕后指使者也将其杀死。

所以,想要武松性命的一共四人,做出攻击意图的仅有一人,可以说这四人的实力实在是菜到不像话,对武松没有造成任何的威胁。

反过来讲,蒋门神的实力本就一般,他的徒弟又能突出到哪去,而那两个恶公差在当职期间应该杀过不少无辜者,可他们没想到今天遇到了硬骨头,只能说他们死有应得吧。

所以,飞云浦根本就没有任何凶险可言,而电视编剧为了体现飞云浦的特殊性,总是安排一些很专业的杀手来对付武松,自然不看原著的朋友就会觉得只有武松能走出飞云浦了。


所以,推测蒋门神的那两个徒弟并不讨师傅喜欢,明显是让他们过去送死的。


逻辑文史游


飞云浦上杀手没有动手?还真是没有动手,当然了电视剧中是动手了,还围攻了武松。原著中是没有动手的。

上一篇文章笔者叙述了武松在柴进府上的窘迫,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意,甚至有人扬言要举报我的文章,辱骂者更是不计其数。笔者在这里解释一下,笔者的叙述都是很符合原著的,即使推理部分也是完全以原著设定的内容为根据的。但是这种情形就会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意,因为绝大多数读者都是看过电视剧而没看过原著的,因此会产生误会。如果哪个读者因为与自己想象的不同准备开骂时,请先看看原著,看看到底是谁错了,好吗?

今天笔者要带领大家聊一聊水浒传中著名的桥段飞云浦。飞云浦这一段可能所有的读者都不陌生吧。武松因为醉打蒋门神躲了快活林,感觉自己十分的英雄气概,声名远扬,还结交了一个好朋友金眼彪施恩。但是这事可是危机四伏啊,快活林酒店的真正老板其实不是蒋门神,而是张团练,张团练的上级也是他的盟兄弟张都监也是在快活林酒店中获取利益的。这件事施恩和武松都很清楚。然而就是这么明明白白的事情竟然能让武松自己钻进了套子,张都监让武松去都监府当差,这事多明显,你刚毁了人家的财路,人家能上赶着对你好?问题是,武松一心想往上走啊,施恩只是管营的公子,哪里有都监权力大?武松不听施恩劝阻,高高兴兴的去了都监府听候吩咐。

武松觉得人家会重用自己,结果被人家诬陷送进了大牢。都监和知府一过话,武松马上可就要没命了。施恩很是值得令人佩服,武松被打进大牢之后,施恩强家荡产走通关系,在牢里保全了武松的性命,而且收了施恩钱财的叶孔目和康阶级,还将事情挑明给了知府。知府恍然大悟,都监府是因为钱要弄死武松,他们发财,坏事却是知府衙门干,凭什么啊?于是乎,知府衙门也不害武松性命,判了个充军发配,而且那些收了施恩钱财的人们还没有使劲给武松用刑,只是轻轻的打了脊杖,丝毫未损。充军发配上路前还给武松换了最轻的行枷,施恩还给了武松两只大烧鹅,让其保持体力。

都监府里一干人等担心武松以后会回来寻仇,于是看到知府衙门留了武松的命,就打算在路上结果了武松的性命,点点选择在了飞云浦。然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派去杀武松的人,根本就没有对武松动手,而且还给了武松先动手的机会。在飞云浦上武松先是两脚踢倒了两个公差,都监府派来的两个杀手一看,连刀都不拔,一个就地晕倒,一个跑了两步就跪地求饶,并主动交代了是都监府的指使。武松轻松杀了死人后,为啥说是轻松?因为四个人面对武松都是放弃抵抗任由武松宰杀的。很多人可能看到这里又要反驳了,你说错了,是很多杀手围攻武松。对于这样的言论请看看原著好吗?下了飞云浦,武松直奔都监府,又轻轻松松的搞定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这怎么又是轻轻松松?因为他们东欧喝醉了,不能打斗了,只有张团练稍稍抵抗了一下,还因为酒醉摔倒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那四个人既然是去杀武松的,为啥不对武松动手呢?很多看过原著的水浒迷们都喜欢讨论这个话题。要是这样的情形,换成宋清也能轻松搞定这四个人啊?其实这四人之所以不动手还真是有原因的。这两个公差是知府衙门的人员,知府和都监因为这事已经闹得不愉快了,因此这两人知道如果为都监府杀了武松直接就会把叶孔目和知府老爷得罪了,以后自己也就不会有好果子吃了。因此这二人很想让另外两个人动手杀了武松,自己就可以有拿钱还不得罪知府了。

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这两人武功很低,从书中描述就可以看出来,见到武松动手一个当即吓晕了,另一个脚底下拌蒜跑不动,还跪地求饶,完全可以推断出就是两个废物。本人推断这二人得到的任务就是不仅仅杀了武松,还要杀了两名公差灭口,因为一旦走漏了风声是都监府半路杀死充军犯人,那么知府衙门可就得理不饶人了,本来就有矛盾,这下子肯定小题大做,丢官不说很可能丢脑袋。因此这二人一直走在两名公差的后面,等待公差杀了武松他们好偷袭公差。于是就形成了两个公差等那两杀手动手杀武松,两个杀手等两个公差动手杀武松自己再杀公差。因此直到武松偷袭了他们,他们也没有对武松发动攻击。

很多人会疑问,蒋门神傻啊,派武功低微的人去杀武松?不是蒋门神傻,因为任何一个人受了脊杖之刑再戴上铁叶枷也不会有啥抵抗力了。他没有料到的是那20脊杖没有打,铁叶枷也换成了最轻的行枷。这就是百密一疏的计划。


老吕侃排球


最近武松很忙啊,有说不如这个也比不上那个的,更有甚者还有说不如李逵的陈达的,还有说徒有力气武艺一般的不一而足,武家二郎频频躺枪,真是情何以堪?

既然说飞云浦,那就从快活林聊聊,之前有声音说武松在这里受了些许小恩小惠就充当了打手,真是大错特错,难道武松是吃货,就为了点吃食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打出手?那是猪八戒却不是武松所为。武松出手的真正原因是百分之百的路见不平,虽然快活林是施恩利用职权之便与官僚手段经营而来,底层百姓被其盘剥无数,但比起张横张青等杀人越货的买卖不知强了多少,而编制内人员捞点油水增加点灰色收入在当时亦是常态,现今又何尝不是如此?快活林生意越是红火就越容易招人嫉恨,蒋门神倚仗武力强抢了施家产业,说白了就是看人家东西好就不由分说拿来就是,这才是真正的强盗行径,武松正是因为如此才拔刀相助。

那么接下来武松受屈蒙冤又被刺配,有几点争议,

1.说武松和施恩明知张都监是蒋忠一伙不怀好意,知道是个坑还往里跳,这是子虚乌有。在打蒋门神之前孟州牢城营里施恩的确说是张团练领来的蒋忠,此时武松并不知道有张都监其人或是根本就不识得张都监,而武松是在被陷害之后几经辗转才后知后觉的得知是蒋门神等贿赂了张都监定下毒计。

2.有说一日都监府差人来召武松,武松不顾施恩劝阻高高兴兴去了,这是子虚乌有。上面说了,当时施恩并不知道张都监的本来面目,他只是问了一下武松的意见,而武松也吉凶难卜,只说去看看对方说什么,哪里有什么施恩劝阻,武松欣然而往的迹象?

3.有说武松接受张都监差派是想借机往上走,这是子虚乌有甚至是个笑话。试想下武松当时身份只不过是一带罪囚徒,突然有一天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说你来跟着我干吧,给你个正经营生,没准还能给你说个媳妇,想想,前后境遇判若云泥,武松不答应才是有悖常理,哪有什么借机高升的心机?

4.武松受没受刑?有说飞云浦之前浮皮潦草的打了二十棍子皮毛未损,这是子虚乌有,这二十棍子只说不是十分沉重,但也得表面过得去 ,估计也有六七分力气,兼之武松被判偷窃之后实打实的挨了板子,雨点般的板子,只凭血肉之躯肯定受伤非浅,民间有“伤筋动骨一百天”之说,在这时旧伤未愈又挨了二十板子,平心而论这伤是轻是重?

5.飞云浦杀手出没出手?没出手是肯定的,为什么?是因为前有施恩提醒,后有武松警觉,所以战斗智商绝顶的武松是不会给他们机会出手,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身为江湖高手不会不知道抢占先手的重要性,尤其以一敌四,身带棒伤,一手运转不灵的情景之下更应料敌机先。回过头再说说这四个对手,我觉得即便武艺不高,但也不会是菜鸟,至少不会是第一次行事,杀个人不说是家常便饭也差不许多,毕竟你去猎虎不能带四只二哈吧,怎么也得是四只藏獒吧。然而呢,就是这几个亡命之徒,经不起武松三拳两脚,甚至震慑于武松杀神附体的气势,屁滚尿流。

最后我想说,连水浒作者本人,金圣叹先生,甚至当代武侠名家金庸先生和无数读者都偏爱不已的武松形象红了几百年,为什么在时至今日的当下总有人为了标新立异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贬低他呢?诚然,武松身上也有他的缺点,但这才像个真实的人,如李云龙,不良嗜好一大堆,但是却没有失去人们对他的喜爱。而三国演义里的赵子龙,堪称无暇之将简直是忠勇仁义的化身,但是,世上哪会尽是此等人物呢?


云月西湖


在飞云浦,四个杀手兄弟不是不想动手,是太过业余,没做好准备,就被武松给收拾了。

<strong>

武松免遭于难,全仗施恩援手。施恩为何要帮武松,是因为武松替他争了一口气,帮他揍了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武松对施恩是恩重如山,施恩对武松是敬重有加,两人英雄惜英雄,危难之时,自当鼎力相助。

且说蒋门神被武松驱赶,怀恨在心,可惜武艺不济,对武松也无可奈何。可让他离开快活林,心又不甘。毕竟快活林这地盘是块肥肉,怎可能轻易拱手相让。

可他自己也走投无路,只好先投奔张团练,避避风头,再从长计议。

蒋门神有难,张团练自然要帮,大家都是兄弟。张团练有个结义兄弟叫张都监。于是跟蒋门神商量,买通贿赂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

张都监先招揽武松到其麾下,每天嘘寒问暖,称兄道弟。还把小美女玉兰介绍给他。武松不知有诈,见有人如此器重自己,礼贤下士。恨不得瞻前马后,以死相报。

当取得武松完全信任后,就依计行事了。设计武松的桥段也很简单,就是贼喊做贼。武松忠直仗义,不知是计,就被陷害入牢。


施恩获知,自当出手相救。施恩深谙人情世故,打点可谓阔绰精准。

一、撒一两百两银子,找到牢里的康节级,问询情况。康节级收了银子,牢里之事,他来摆平。并指示施恩找到办案的叶孔目,这人比较仗义,知道事情原委,不肯加害武松。可从他身上打探。

二、施恩依此找到跟叶孔目认识的人,送了一百两银子打点。叶孔目得了银子,又敬重武松,就睁只眼,闭只眼,把案子改轻,保武松周全。

三、到牢里看武松,请狱卒吃饭,再化几十两银子打点。

四、办案的叶孔目到知府那里说开,知府知情,明白武松被陷害,也就不爱管。

关键在叶孔目宣告了招状,脊杖二十下。因叶孔目照管,这顿棒打得很随意,也很轻,应付了事。对武松这等壮汉而言,简直是瘙痒嘛。这为他后面轻松杀人留下伏笔。



武松在刺配上路途中,施恩冒了出来。送了两个熟鹅,嘱咐他在路上吃。这两熟鹅吃下去,长了力气,吃饱喝足好办事。

在飞云浦,武松假借接解手,两个公差也不提防,纷纷踢落水。武松脊杖又轻,身体不曾受损。外加饱餐烧鹅,力气倍增。这枷锁一扭即开,两个公差哪里跑得掉,自然被宰。剩下两个是蒋门神徒弟,到飞云浦来接济公差,想一起把武松杀了。武松双手自由,两人如何是对手,也被轻松了账。

可见,施恩的打点,让武松得以刑禁放宽,免于牢狱之苦。武松途中见机行事,趁其不意,将四个杀手干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湾火


飞云浦这四名杀手不是不动手,而是被武松先下手为强逐一做掉了。

开始,一路上押送武松的只是两名公差,到了飞云浦这个地方,武松才发现另有两人(其实是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带着刀跟随过来,想起施恩的警告,于是开始警惕。

五人一起上阔板吊桥的时候,武松决定在这里出手。于是找了个借口分散杀手们注意力,先是一脚把一名公差踹下水,然后一个漂亮的转身踢把另一名公差也踹下水,同时用力把木枷给拆开。剩下那两名刚加入的杀手一下子慌了,于是转身想跑。武松一个快步冲上去,一拳打倒其中一个,并夺过刀杀了。最后的一个也被武松揪住,最后跪下求饶并交代了全部事实,之后也被武松杀了。

按分析,四名杀手应该也是想在桥上动手的,但武松提前做好准备并先动手,所以顺利完胜。





戴草帽的小老鼠


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能够一往无前、百战百胜,是和他当时的威名和实力相匹配的。

首先,飞云浦的杀手和公差为何在武松面前认怂:

1.武松从景阳冈打虎后,威名远播,他的英雄事迹被传遍济州的大街小巷,他的武艺及胆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后来,武松为哥报仇,怒杀潘金莲一干人等,展现了他的狠毒、嫉恶如仇,一般喽喽自是望而生畏的;

并且,在快活林,他醉打蒋门神,把蒋门神赶出快活林,武艺高强再次得到了地方势力的确认,一般的社会势力也是招惹不起他的,动用了张督监的官方势力,仍未将武松判为死罪,向外界表明了,他的背后官方势力也不可小觑;

面对以上2点,2个混日子的小公差和手下败将的徒弟,自然先是胆怯了。

2.武松不似林冲,他在被官府搜查最紧急的时刻还路见不平杀了飞天蜈蚣并且平安逃走了,说明武松对恶霸恨之入骨但又有一定的谋略,他对恶人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

另外,此时的武松身体状态还是不错的,在牢里身体没伤到元气,且酒足饭饱有浑身的力气。

在他的较高的警惕性、强大的武艺威慑、英雄名声的震慑下,押送他和意欲结果他的蒋门神门徒,自是不敢轻举妄动;

在武松意识到要动手的前夕,先发制人,自是吓的对方屁滚尿流、任人宰割。





山的那边shuidezhebia


水浒里面有诸多好汉被押解上路的场面,比如说林冲、宋江、卢俊义等,而这里面有一个好汉却是经历两次押解之路,各有各的精彩,这个人就是武松。武松的第二次押解之路杀死了四个要害他的人,但如果细看起来,这四个人不是被武松杀的,而是被蒋门神他们坑死的。

为啥这么说呢,其实可以先看看第一次押解之路。那时候武松为了给哥哥报仇,杀死了西门庆潘金莲。但是这次不是虐杀,而是杀的有理有据,而且武松还主动投案自首,因此上上下下一来敬重武松是打虎英雄,二来也替他抱委屈。知县都把谋杀改成了斗殴失手杀人,武松判的也不重。押解他上路的两个公差敬重武松为人,一路上对他客客气气,武松十分受用。

后来路过十字坡,遇到了孙二娘张青,这俩夫妻一贯做人肉包子的,经常害人,三人吃酒之间,两个公差就被迷晕了,武松假装中了毒,最后却反制孙二娘,后来经张青说和,三人结成好友。按照孙二娘他们意思,直接就结果两个公差,武松却拼命给人求情,说这俩人一路上待自己不薄,杀了他们不是英雄好汉所为。这俩公差就这么稀里糊涂捡回性命。这俩公差实在是无足轻重的角色,作者却花费不少笔墨描写武松给他们求情一段,实际上就是为了突出武松是个恩怨分明的好汉,就算是不起眼的小角色,只要对武松好,武松也不会忘记他们。当然了,这也反映出另一面,就算是个小人物,如果敢得罪武松,那也一定会遭受沉痛的报复打击。


后来武松就到了施恩那,施恩非但没有刑罚对待,反而好吃好喝的供给,这就引出了找蒋门神替施恩出头报仇一段。

这个蒋门神显然是个粗人,虽然他武力不错,恶名远播,也见识到了武松的神勇,但是很显然一次挨揍并不能让他了解武松的为人。实际上武松是给了让蒋门神充分认识的机会的,但是呢,蒋门神不开窍,后来居然还想报复回去,最后活该丧命。

武松教训蒋门神,绝不是简单的打跑他了事,打了蒋门神,武松就提出三个要求,不但包括归还快活林,还要让蒋门神当众给施恩赔罪,然后永远离开孟州地界。这里就不得不佩服武松的精明强干了,此举一出,有多个好处,首先就证明了武松不是寻衅滋事,快活林本来是施恩产业,被蒋门神霸占,是武松路见不平帮其物归原主,当众赔罪就是找来见证人,让这一切行为合理合法,逼蒋门神认下这个事,免得日后反悔,毕竟武松不能照看施恩一辈子。武松此等武力,此等手段,绝对高明,但是蒋门神愣是没悟到,居然表面陪笑,背后报复。

蒋门神找来靠山张团练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很快就害武松再次被抓。这一次玩得狠,要在押解路上害死武松。得知武松被抓,施恩表现的还是很够意思的,花大价钱上下打点,虽然救不出武松,但是让武松在监狱免遭毒打,只是象征性受点皮肉伤,后来又送去两只烧鹅。这也为武松之后大杀四方做了体力准备。

然而蒋门神他们要害死武松,显然准备还是不够充足。他们觉得武松已经被捉,身披枷锁,何况除了两个公差,还有两个蒋门神徒弟在路上帮手,杀死武松肯定万无一失。但是呢,他们偏偏没有跟公差交代清楚武松为人,以至于一开始就让武松有所警觉,最后被武松反杀。这俩公差收了好处,接到了杀死武松的命令,在他俩眼里,武松过不了多久就是一具死尸,所以他俩对武松态度十分恶劣,甚至施恩来送银子打点他俩都恶声恶语,这样的表现显出极大的敌意,依武松精明,肯定看出不对了。因为自己从来没得罪俩人,他俩只是押送的,正常情况下犯人亲朋来送银子,公差都应该笑纳,然后对犯人客气一点。他们犯不着为难武松啊,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俩想害武松。这俩公差也是心大,甚至路上直接说那俩帮手怎么不来,也不怕武松听到。后来一路走着,果然看到了两个拿朴刀的在半路上,四个人一碰面,还挤眉弄眼打暗号呢,正是在合计要怎么杀死武松。武松一看这是准备要动手啊,那就先下手为强,一个个把他们全干掉了。


这四个人之前都没有直接接触过武松,觉得四个打一个,而且对方还身披枷锁,肯定没问题。他们四个都是听指示办事,要说多恶也算不上,只可惜下达指示的人只负责说任务,却没有规划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来。其实可以做个假设,如果蒋门神够聪明,他完全没必要派自己的徒弟,只需交代好两个公差,就有很大机会杀死武松。怎么办呢,他只需让两个公差好生对待武松,然后找机会下毒,毒晕以后在动手,基本就成了。武松虽然精明,却最受不得别人的好,就像第一次发配时俩公差只不过平时对他比较恭敬,就逃过一劫。如果一开始两个公差跟之前那对那样优待武松,时间一长,武松放松警惕,那很有可能就着道。

可以说,两个公差就是被蒋门神他们坑死的,由于蒋门神没有交代清楚,他俩不知道自己押解的是一个怎样的天神猛兽。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那就更冤,他俩出现一点忙都帮不上,就这么挂了,死的毫无意义。

因为这四个人没有杀死武松,反而更加激发了武松的怒火,越想越气,他居然再次杀回孟州,来了一出血溅鸳鸯楼的好戏,什么蒋门神,张团练,甚至张都监满门,全杀了,着实痛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