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八月打雷墓門開”,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村姑說村事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是人們世代口口相傳下來的話語,很多是關於農業生產的經驗總結,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指導著人們的耕種收穫,為了讓人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往往應用一些比較擴張的說法來形容事件的前後關係。八月打雷墓門開,看似是好像有些迷信的說法,其實仔細分析後原來這是一句關於農業生產的老話俗語。

這裡的八月所指的是陰曆八月,此時在二十四節氣上是秋分前後,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大部分的地區已經逐漸進入了秋季,所以很難出現大規模的雷雨天氣。由於古人認為秋分是陰陽相半的日子,秋分之後自然界中陰氣開始旺盛,陽氣會逐漸下降,這個時候的太陽光照強度小,水分蒸發也不多,所以就不會形成打雷的條件,也就很難出現雷雨的氣候。所以八月秋分共分三候,第一候就是雷始收聲的侯應。

而八月打雷墓門開的說法其實是說,如果在八月份出現大量的雷雨天氣,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特別是在古代的農耕社會,農業生產效率比較底下,農業受到自然天氣影響比較大,八月下月的天氣常常會導致水稻的揚花不利,也會影響到晚稻的收割和翻曬。同時八月的氣溫已經降低,連綿的陰雨天氣會造成霜凍的現象,這樣自然就造成了農業的減產,所以餓死人的現象就比較多,這就是八月打雷墓門開的原因。

同樣的說法民諺還有“秋分只怕雷電閃,都來米價貴如何”都說明了八月雷雨天氣將影響農民的收成,所以,在八月秋分時節農民應該抓緊時間做好秋收、秋耕以及秋種的工作,避免農作物遭受到連陰雨以及霜凍的危害。

雖然現代農業耕種技術發展了,但是農民老百姓種地依然無法擺脫看天吃法的說法,所以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都期盼在收穫的季節,儘量少或不下雨,以免影響莊稼的收成。

農村老人說“八月打雷墓門開”,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關於老話說法,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而至於題主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因而會帶來明顯降雨並容易出現秋雨連綿不絕的情況,使得農作物後期生長和秋收工作受影響而不利於今年收成,為此便在民間會有“八月打雷墓門開”、“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下面簡單聊一下:



關於“八月打雷墓門開”的理解。這句老話應該是指北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一般當地雨季多為七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基本上8月份後期隨著北方冷氣團南下而使得暖風氣流逐漸南撤,再加上此時副高壓逐漸南移卻又向北抬,因而在副高壓控制下多為晴朗無雲天氣,使得陽光照射強烈,為此會在8、9月份多的秋老虎高溫天氣。但每年的氣象變化規律會有一些差異表現,多為兩種情況:

一種:到了農曆八月份,如果當地受北方冷氣團控制而空氣乾燥,不易形成強烈的對流,因而後期雷陣雨天氣會越來越少,一旦暖溼氣流退出當地,則宣告今年打雷和雨季徹底結束。一般這時秋高氣爽,對於農作物灌漿和收穫、晾曬等工作都非常有利,更容易喜獲豐收。



另一種:到了農曆八月份遇到暖溼氣流仍比較強勢,此時因趕上北方冷空氣逐漸南下,並偶有強冷氣流襲來,使得當地暖溼空氣被迫抬升而形成強烈對流,進而容易形成雷陣雨等強對流天氣。由於秋季冷暖氣流容易勢均力敵,互不退讓,使得當地降雨多為連續陰雨天,故而不利於農作物後期生長和收穫晾曬等工作,很容易出現歉收或顆粒無收等情況,因過去農業生產方式傳統並多為靠天吃飯,畝產量很低,使得一季糧食產量有限而不夠家庭成員食用,就會容易出現人們餓死或被迫出去偷竊等情況,故而民間便總結為“八月打雷墓門開”或“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

要知道,在化肥和農藥使用之前,因農戶種植農作物主要靠人畜糞便發酵後施肥,因發酵簡單而肥力有限,使得畝產量本來不高,再加上過去灌溉發展水平不高,多為靠天吃飯,而趕上老天爺不正常年份,往往農作物生長和收穫便會受影響,又因過去一戶人家成員較多,進而造成糧食供應不足。而“墓門開”在這裡會有兩層意思解讀,即:一方面是指人們因糧食歉收而被餓死,自然就得入棺埋葬。另一方面則是指人們因糧食不足而為了活路不得不去做偷竊之事,可能就會冒險去一些埋藏有財物的祖墳挖掘盜墓,然後換取食物吃。

不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發展,現如今靠天吃飯的比例越來越低,即便遇到高溫乾旱和連續陰雨天,往往在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中,也可以儘量降低糧食損失,另外,現如今交通便利,國內外貿易發達,即便趕上一些當地農作物歉收,也可以通過儲備糧食、進口糧食或其他地區調運糧食來緩解,並不會影響現在人們的正常生活,故而“八月打雷”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影響越來越小了!(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我是涵涵,我來跟您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八月打雷墓門開”是以前農村裡的老人根據他們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老話,雖然字不多,但是他們千百年來的經驗教訓,體現的是一代代的農民生活狀態。

“八月打雷墓門開”我感覺總結出這句話的老人可能是北方人。因為在我們黃河流域以北地區,八月正是收穫的季節。像我們膠東半島,雨季是每年的農曆七月,這個時候南方的暖溼氣流比較活躍,遇到北方冷空氣南下,冷暖空氣交匯形成雷電,帶來豐沛的雨水。今年的膠東半島罕見大旱,一個多月了沒下過一場透雨,農作物普遍受損失。七月正式農作物的灌漿期,需要雨水充實果實,這個時候農民希望聽到雷聲,看到下雨。

雖然因為乾旱農民期盼著下大雨,但是到了八月,沒有人會再希望下雨了。因為八月各種農作物陸續成熟,如果這時候再聽到雷聲,就代表著要開始陰雨連綿了。莊稼成熟了,收回家的沒辦法晾曬,剛收穫的莊稼含水量較大,不能及時晾曬就可能發黴。沒有收回家的糧食陰雨連綿的日子也很容易倒伏,空氣中的水分含量大,糧食容易生芽變質,一年的收成很可能就是打水漂。

以前的農村耕種條件差,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農民都是靠天吃飯。正是收穫的季節聽到雷聲,預示著連陰雨的到來,莊稼沒有收成,就沒有了生活來源,沒有飯吃靠什麼生存?所以就有了“八月打雷墓門開”的俗語。

農民一直是農業社會的基礎,也是千百年來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天氣又是制約農業生產的關鍵因素。現在的科技發達了,有了烘乾設備,農民不會因為陰雨天氣沒有收成而捱餓,但是這些老話也反應了農民的不易。





王涵涵


在以前,農村生活的人要生存下去就要去種地,不種地吃不上飯,所以老人這句話“八月打雷墓開門”也是和種地有關的,種地收成好不好,天氣的因素影響很大,農村種田靠天吃飯,即使現在科技發達了,可以預測天氣了,但是氣候在農業中的地位幾乎是不受動搖的,老人種地總結出來的老話,對今天依然有一些用處。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農曆八月對應的季節是秋天,秋天秋高氣爽,天乾物燥,應該說是比較少雨的,但是如果陰曆八月打雷了,預示著陰雨天氣要來了,老人有種觀點是,八月打雷下雨,地裡的莊稼糧食收成不好,餓肚子的人就多了,這放在以前要上交糧食的年代,收成不好,分到手裡的食物自然少容易出現饑荒,難免會出現餓死的情況,而且餓死的人數還不少,人死了就要進墳墓,這不就是墓門要開了嗎?


另一方面,陰曆八月也是豐收的季節,雷雨季節多發在夏季,此時打雷應該說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了錯誤的現象,說明明年的天氣應該有點異於尋常,和往年有所不同了,本來種地都期望風調雨順,現在可能不行了,在收成的時段下雨,莊稼沒曬乾發黴,人吃不飽,這等於直接把人推向墓門。

直到今天,眼看要豐收的季節,我們也是很怕在八月聽到雷聲的,比如現在有些地方的水稻正在抽穗,雨水把花粉都打掉了,水稻授粉不好,穀粒少;有的地方種了棉花,現在剛好可以漸漸採收,雨水打溼了棉花,棉花質量不好,白裡發黃的,該收的沒收上。

當然,聽到雷聲也有開心的時候,比如我們熟知的春月的雨水比油貴,因為春耕要開始了,所以要是這時打雷下雨了,剛好可以滿足莊稼的需要,是開年的好兆頭。


農人春香


農村的老人每年最高興的是什麼時候,肯定是豐收的時候,自己辛辛苦苦的勞作,就等待豐收的季節,但是作為農人最怕的就是天氣的變化,如果幹旱,那麼農作物就很難得成熟,或者達不到成熟度,沒有水源的話,很難達到稻穀豐收預期。


八月雷發,乾旱一百八,7月14的時候剛剛把稻穀種下去,如果8月份又開始打雷不下雨,那麼稻穀的發育成長就會受到阻礙,這個時候就是稻穀的猛漲期,也是準備開始長高的時候,如果沒有雨水的滋潤的話,那麼稻穀是很難達到達到成長預期的,如果這個時候缺水,在我們現代可以用機器設備,把河流的水或者溪裡面的水抽到稻田裡面,但是在古代,因科技技術水平的原因,如果幹旱,無法把水引到到田裡面,那麼很容易影響稻穀的發育成長。

“八月打雷墓門開”,其實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大饑荒,八月不管是旱災還是澇災,都直接影響到到農作物,以前因為收入比較單一,農作物就是農民的命,而且是看天的,和現在的養殖業是一樣的道理,一場豬瘟把農村的養殖戶搞的家破人亡,只是現在換一個說法而已,但是現在的經濟沒有像以前那麼單一,豬沒有了,還有甘蔗、冬瓜、西瓜、荔枝、龍眼等其他的收穫,所以不會出現餓死。

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為什麼這個季節的賊那麼多呢!這句話中的“賊”字,不是我們說的小偷,是農作物裡面的害蟲,如果帶乾旱的話,那麼蝗蟲等其他蟲類就特別的多,以前蝗蟲多的時候,稻穀上都是蟲類,而且這種蟲類繁衍的特別快,大面積的存在,無法用人工去驅趕,不像現在有農藥一噴,那些蟲就已經死了,所以說8月份是農作物的成長髮育期,和孕婦肚子裡的胎兒一樣,到8哥月就到猛長期,都需要很好天氣。



其實從7月份到8月份這個季節,雨水是特別多的,很多農作物都會受到影響,但是我們人力又無法跟大自然對抗,雨季來臨我們也沒有什麼辦法,能把稻田裡面的水溝做得更加好,把排水功能做得更加完善,這才是我們農民該做的事情,剩下的就要看天了,在農村很多時候都是看天吃飯的。


豬未書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種地都是了味了有個好的豐收,一年到頭種地的話,也就是指望著能有個好的收成,然後能賺點錢,也可以說在農村裡農民種地也是靠天吃飯的行當,當農民播種後,都是祈禱明年有個好的天氣,風調雨順後,也就是很多農民的宿願,其實農民也是很簡單,只要天氣好,別旱了,別淹了,幾乎是沒有什麼比這個最重要的了,那麼在農村裡如果到了一定的節氣後,農民也是非常重視每一個節氣,因為每一個節氣的到來都會影響到未來的天氣,那麼你知道八月打雷墓門開是什麼意思嗎?



對於在夏天的時候,也是天氣炎熱的時候,這個時候雨水也是特別的多,有的地區如果經常下雨的話,那麼這個農作物就可能會受到雨水的影響後造成減產,那麼尤其是到了農曆的8月,也是雨水比較多的時候,這個時候可能會伴有雷雨的天氣,其實在農村裡,有著二八月打雷的說法,比如是二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的說法,對於在農村來說,二月也是春節的那個月,那麼這個時候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如果此時下雪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下雨的話,還有伴有雷雨的那種,那麼過了二月以後,天氣就不會很好,可能會影響到莊稼的收成,有的還可能造成絕收,對於農民來說二月打雷是非常讓人忌諱的。


在有的就是到了八月以後,如果打雷的話,秋收的時候可能就會造成雨水過多,還有的莊稼直接在田間被水浸泡了,大量的減產,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基本是靠農業為主,以前的農村裡,種點莊稼遇到顆粒無收的年景,那麼很多人都會捱餓,這個也是我們剛才說的二八打雷,遍地是賊的說法了,因為很多人顆粒無收,又不能白白等著餓死,所以只能出去偷糧食吃,所以年景不好的時代,就要去偷才能維持生活,那麼這個八月要是打雷下雨的話,那麼更為嚴重,因為這個季節就是等稻穀豐收了,萬一遇到不好的天氣,莊稼就完了,很多人就會捱餓,甚至在以前的年景裡,都有很多人被餓死,所以這個就是八月打雷墓門開的意思,餓死了就要進行埋葬,所以這些話也只是老一輩人總結的經驗,對於現在的生活好了,也不會出現人被餓死的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