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沒領過兵、打過仗,為何一出手連項羽都不是對手呢?

我不是小孩請別拿糖敷衍我


韓信出身卑微,曾經混的連飯都吃不上,但他卻熟知兵事,用兵如神,滅三秦,伐趙代,平定三齊,聯合諸侯共同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在軍事上,韓信歷史地位極高,歷朝歷代名將排序,他都名列前茅。那麼韓信兵法學自何處呢?

韓信,淮陰人,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歷史地位極高,有“兵仙”之稱。

秦末,皇室無道,天下烽煙四起,到處都是反抗秦朝的勢力,韓信也投入到了反秦鬥爭中,他投奔項梁,先後在項梁、項羽帳下任事。多次獻計於項羽,不被採納,於是離項羽而去,想轉投劉邦。路遇夏侯嬰,兩人交談之下,夏侯嬰大為驚訝,視韓信為天人下凡,於是極力向劉邦推薦,劉邦給了韓信一個治粟都尉的官職。韓信在劉邦處也無法施展才華,於是再次離去,準備轉投他處。蕭何得知韓信離去,來不及通知劉邦,騎快馬追擊韓信去了。當時,劉邦帳下常有士兵逃離,他以為蕭何也離他而去,大驚失色。正在這時,蕭何將韓信帶了回來,再三向劉邦保舉韓信,於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將軍隊交給他統領。

韓信掌管軍隊後,日夜訓練,等待時機。恰在其時,齊地的實力派田榮因對項羽分封不滿,驅逐了項羽分封的齊王,自立為王。項羽親自領兵討伐田榮。田榮是原齊國貴族,深得人心又善於用兵,項羽一時也無法擊敗他。韓信利用齊楚交戰之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突襲了三秦。等到項羽殺死田榮,三秦之地早已歸屬了劉邦!三秦已成他人口中肉,項羽卻陷入了三齊反抗的汪洋大海中!劉邦藉機聯合諸侯統帥五十六萬大軍殺入楚地,攻克了楚國都城彭城!項羽得知,點起三萬精銳騎兵,輕裝前進,連夜奔回彭城,以摧古拉朽之勢,直殺的諸侯聯軍屍橫遍野,五十六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劉邦的妻子家人也被項羽俘虜。

擊敗劉邦後,項羽又回師齊地,平定了齊地的叛亂,令齊王歸國。

韓信則利用這段時期平定了趙代,威服了燕地。稍作修整,揮大軍南下,直取三齊。齊王不敵韓信,再次逃亡楚國求救。項羽命龍沮為大將,盡起楚國二十萬精銳士兵,支援齊國。臨行項羽許諾龍沮,擊敗韓信後由龍沮掌管三齊。龍沮受此鼓舞,一心想做齊王,於是不聽部下合理建議,強渡濰水攻擊韓信。韓信事先已在濰水上游加固大堤,阻斷濰水上游,等到楚軍渡至河中央時,韓信命人將上游決堤,於是大水傾瀉而下,楚軍淹死者不計其數!韓信趁機率軍猛攻楚軍,龍沮戰死,楚軍全軍覆沒!

龍沮之敗,直接損失了楚國最為精銳的二十萬主力部隊,對項羽的打擊極大。然而項羽終歸是項羽,即使在兵力佔據絕對劣勢下,劉邦、彭越、英布之流也遠非其對手,接連敗於項羽之手。劉邦不得已拜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意圖聯合各路諸侯合力剿殺項羽。韓信本來怨恨劉邦不給他封王,但他也知道以自己之力遠非項羽對手,於是便接受了劉邦的分封,起兵加入到了圍剿項羽的陣營。

天下諸侯都知道項羽勇武難當,用兵出神入化,其麾下騎兵就像是一把利刃一般,所向披靡!以一己之力是沒有任何機會擊敗項羽的,只有大家聯合起來才能擊敗項羽,進而獲得逐鹿天下的機會。於是各懷鬼胎的各路諸侯為了一個消滅項羽的目的走到了一起,他們集合起軍隊交給韓信統一指揮。

此時,諸侯聯軍集合了四五十萬軍隊,項羽只有不到十萬的疲弱之師,大部都是老弱傷殘,能戰鬥者只有十分之一二。諸侯聯軍強而楚軍弱,補給線又被彭越切斷,楚軍傷病眾多,項羽又素來愛護士卒,不忍心將傷兵拋棄,楚軍喪失了機動能力,被諸侯聯軍圍困於垓下!

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圍困時日越久,傷亡越大!項羽開始突圍!

諸侯雖然圍困住了項羽,但是仍忌憚項羽的勇猛!沒有與之交戰的信心。韓信於是將諸侯軍隊分列兩翼,自己統帥漢軍和齊軍坐鎮中軍。作戰開始後,項羽異常勇猛,率領親兵直突韓信坐鎮的中軍,韓信趁勢回收陣容,諸侯在兩翼包抄過來,切斷了項羽與楚軍的聯繫。項羽將計就計一味猛衝,韓信中軍抵擋不住,幾十萬大軍的包圍圈競被項羽衝破,突圍而去!

然而上天還是眷顧韓信,項羽突圍後卻迷路了,在烏江邊被漢將呂馬童等人追上,數千名漢軍順勢包圍了項羽。好一個楚霸王,即使面對數百倍的敵人仍氣壯膽大,率領僅存的24名士兵衝突入漢軍陣營,直殺得漢軍鬼哭狼嚎,不敢接近,項羽命令部下投降,部下全都拒絕投降,雖項羽一起自殺身亡。

垓下之戰,四面合圍,雖未能困住項羽,但未項羽後來自刎埋下了伏筆。韓信用兵得當,如果換作他人,斷無突圍之可能,若干年後同樣勇猛無敵的冉閔就是死在這種戰術之下!

韓信立下不世之功,其軍事才華被後世所讚譽,那麼他的軍事才華源自於哪裡呢?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打了三秦一個措手不及,分封在三秦的是原秦國降將章邯等人,二十萬關中子弟在他們手中被諸侯聯軍坑殺,所以他們在三秦是不得人心的!然而即便如此,章邯還是堅守孤城近一年之久!如果韓信與章邯位置調換,韓信未必能守這麼久!

伐趙之戰,陳餘自恃老字號革命戰士,聽不進部下利用井陘口地勢伏擊韓信的合理化建議。

先期與韓信作戰的除了章邯之外,其他如魏豹、陳餘、龍沮,要麼不知兵用兵,要麼驕傲自大,給了韓信擊敗他們的機會!所以說一個人成功有時候自身未必有那麼大的能量,敵人的昏招也是自己成功的階梯。

此外,韓信曾在項羽帳下任事,肯定看到過項羽排兵佈陣,對他不會沒有任何幫助。

韓信善於用兵,能掌控大部隊,但是戰術靈活較項羽還是差了那麼一些。項羽之所以失敗起敗在後勤補給,非戰之罪。



南集仙翁


韓信的軍事才能應該是在實戰中不斷積累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韓信年輕的時候,是經常連飯都是吃不起的,要靠別人的接濟。

韓信之後從軍投靠了項梁,雖然是一名普通士兵,但韓信參與了項梁軍隊的每一場戰鬥,我們都知道,項梁本身就是一位傑出的將領,在項梁的麾下,韓信自然也能學到不少東西。而後,在定陶之戰中,項梁在定陶一戰中,因為過於輕敵,被秦軍偷襲,項梁慘敗,韓信僥倖逃過一死。

項梁死了之後,韓信輾轉成為了項羽的部下。韓信雖然沒有受到項羽的重用,屢次提建議也沒有被項羽採納,但韓信在項羽這裡也可以學到很多實戰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充分了解項羽的品性,用兵習慣,謀略策略,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韓信是典型的謀戰派的代表人物,古語云上兵伐謀,在楚漢戰爭中,韓信自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比如說四面楚歌,顯然是擊潰楚軍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

歷來都有人爭論究竟是項羽強還是韓信強,就軍事能力而言,我認為韓信比項羽略高一籌。





小宇聊文化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被後世譽為“兵仙”!那麼為什麼韓信橫空出世,就能勢如破竹,在軍事上取得輝煌戰績?

事實上,如果韓信第一戰面對的是項羽,他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說韓信一出手連項羽都不是對手,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韓信在面對項羽時,明顯就是底氣不足,而且他也不是項羽的對手。

韓信早年投靠項梁,項梁死後又跟了項羽,做了執戟郎中,韓信在項羽軍中應該學習到了不少項羽的戰略戰術,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就是學項羽的破釜成舟,韓信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大,這也是他日後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韓信之前沒領兵打仗過,但是後來一出手項羽都不是對手,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分幾點說明。

首先,韓信這個人從小心氣就高,不肯跟普通人為伍。所以在他爹媽死後自己就到處流浪沒有吃的就討吃的,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都揹著一把劍,一把象徵著尊貴身份的劍。還有一件事就是孫子兵法不離身,這個可以從後面韓信的戰法中可以看出來。所以除了討吃的外所有的時間都在研究兵法韜略計謀。這種人即使放到當代也是很可怕的,整天就圍著他那點事在琢磨在想,那麼其他人肯定沒有韓信領悟的兵法之深。

其次,韓信這個人悟性很高。在劉邦帳下做治粟都尉的時候就想出了劃時代的管理思想——推陳出新。這個在當時是沒有人有這種先進的管理思想的,相當於韓信是比當代的戰略管理思想要高出一個維度,打起仗來就是降維打擊了。哪裡有不贏的道理。

再次韓信很努力。雖然一個人生下來就是某方面的天才,如沒有後天去努力,那麼不管有多少天才,最終都會成為王安石哀傷的“仲永”。反觀韓信,即便是沒有從軍之前,他也不是隻拿著一把劍東遊西蕩、無所事事,還做著成為大將軍的白日夢。相反韓信每天不忘在地上用石子演練排兵佈陣之法,反覆推敲作戰方案,經常是投入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不過韓信經常吃不上東西,這個“忘食”應該是不情願的。後來韓信投奔了項羽,更能耳聞目睹一些真實的戰例,這就更增加積累了豐富的臨戰經驗。特別是利用給項羽當門衛的便利,韓信經常進入中軍大帳,用項羽的那一大堆沙子臨摹戰法,然後再與項羽的真事戰例做比較,做到取長補短,優化戰術的效果。可惜的是項羽眼睛始終看的是天,所以無視身邊大才的存在。

最後,韓信的另外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之前他一直是默默無聞之輩。對於項羽這種狂傲到天上的人來說不會正眼看韓信的,也不會太過於防備,所以就在戰場上吃了韓信的鉅虧,致使被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騙過。當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無力迴天了。

總的來說韓信之前沒打過仗,一開打就把項羽打得促手不及的原因就是韓信這個怪人對兵法理論吃的透徹!然後再加上自己超越當代人的悟性天資從而運用自如。所以能一舉擊敗項羽,成為劉邦定鼎中原的第一大功臣!


犯我mc雖遠必誅


大家不要忘了,韓信的軍事才能就是從項羽那兒學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學過歷史人都知道,在投奔劉邦之前,韓信一直在項羽那兒當執戟郎中,說穿了就是守在項羽帳前保安。本來嘛,他從小就對將來能指揮千軍萬馬作為自已遠大理想,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每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如今,他直接面對當時最優秀軍事統帥,這樣機會恐怕千年也難等上一回。所以,每當裡面高級將領與參謀們在召開軍事會議時候,韓信都會豎起耳朵全神貫注地傾聽。天長曰久,競被他也看出些門道來。有的時候,裡面的人會為哪種作戰方案最佳,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韓信忍不住會衝進去,大聲與他們爭論起來,大膽提出自已方案。項羽多次警告,你就是一看大門的,這裡沒你什麼事,少哆嗦。可韓信是個驢脾氣,依舊我行我素不改初衷。項羽忍無可忍將他打了個半死。心灰意冷韓信聽說了目前鬱郁不得志而又禮賢下士劉邦,便決定去投奔他。項羽做夢也想不到,自已最後的滅亡競是來自於自已身邊一個小小保安。韓信已經在他那兒功德圓滿修行畢業,也成為了一代軍事奇才。只是他項羽沒發現而已,眼睜睜把一個人才送給了對手。



愛你的鷹


項羽在軍事上從來沒有打敗過韓信,倒是韓信的軍事能力公認遠在項羽之上。

韓信本來是小兵出身,做過項羽的執金吾,就是站在後面執戟做依仗的。但項羽根本沒有識人之能,導致韓信出走投靠劉邦。縱觀韓信的一生,可謂攻必取戰必勝,暗渡陳倉敗章邯、故伎重演破魏王、背水一戰平趙國、乘勝追擊下燕代、以少勝多定齊國、半渡而擊殺龍且、垓下楚歌滅項羽。

項羽為人過於剛愎,雖然兵力雄厚,卻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控制諸侯,戲下分封留下了禍胎,身邊人才全部走光,這些都為後來形勢轉變埋下伏筆。

項羽武力值在當時是無人能比,但是行軍打仗不是僅靠武力,這點在後面歷史上又出現個相似的英雄--呂布。同樣是武力值超高的,但執政能力都不太行;同樣項羽有范增,呂布有陳宮,都是領導能力欠缺。不知道什麼時候歷史上還能出這樣的人物了?兩個雖敗,只是在人們心中還是英雄!





閠圡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被後世譽為“兵仙”!那麼為什麼韓信橫空出世,就能勢如破竹,在軍事上取得輝煌戰績?

事實上,如果韓信第一戰面對的是項羽,他是佔不到任何便宜的,說韓信一出手連項羽都不是對手,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韓信在面對項羽時,明顯就是底氣不足,而且他也不是項羽的對手。

韓信早年投靠項梁,項梁死後又跟了項羽,做了執戟郎中,韓信在項羽軍中應該學習到了不少項羽的戰略戰術,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就是學項羽的破釜成舟,韓信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大,這也是他日後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韓信之前沒領兵打仗過,但是後來一出手項羽都不是對手,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分幾點說明。

首先,韓信這個人從小心氣就高,不肯跟普通人為伍。所以在他爹媽死後自己就到處流浪沒有吃的就討吃的,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都揹著一把劍,一把象徵著尊貴身份的劍。還有一件事就是孫子兵法不離身,這個可以從後面韓信的戰法中可以看出來。所以除了討吃的外所有的時間都在研究兵法韜略計謀。這種人即使放到當代也是很可怕的,整天就圍著他那點事在琢磨在想,那麼其他人肯定沒有韓信領悟的兵法之深。

其次,韓信這個人悟性很高。在劉邦帳下做治粟都尉的時候就想出了劃時代的管理思想——推陳出新。這個在當時是沒有人有這種先進的管理思想的,相當於韓信是比當代的戰略管理思想要高出一個維度,打起仗來就是降維打擊了。哪裡有不贏的道理。

再次韓信很努力。雖然一個人生下來就是某方面的天才,如沒有後天去努力,那麼不管有多少天才,最終都會成為王安石哀傷的“仲永”。反觀韓信,即便是沒有從軍之前,他也不是隻拿著一把劍東遊西蕩、無所事事,還做著成為大將軍的白日夢。相反韓信每天不忘在地上用石子演練排兵佈陣之法,反覆推敲作戰方案,經常是投入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不過韓信經常吃不上東西,這個“忘食”應該是不情願的。後來韓信投奔了項羽,更能耳聞目睹一些真實的戰例,這就更增加積累了豐富的臨戰經驗。特別是利用給項羽當門衛的便利,韓信經常進入中軍大帳,用項羽的那一大堆沙子臨摹戰法,然後再與項羽的真事戰例做比較,做到取長補短,優化戰術的效果。可惜的是項羽眼睛始終看的是天,所以無視身邊大才的存在。

最後,韓信的另外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之前他一直是默默無聞之輩。對於項羽這種狂傲到天上的人來說不會正眼看韓信的,也不會太過於防備,所以就在戰場上吃了韓信的鉅虧,致使被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騙過。當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無力迴天了。

總的來說韓信之前沒打過仗,一開打就把項羽打得促手不及的原因就是韓信這個怪人對兵法理論吃的透徹!然後再加上自己超越當代人的悟性天資從而運用自如。所以能一舉擊敗項羽,成為劉邦定鼎中原的第一大功臣!


背後有光的人


首先大家都瞭解,韓信他是漢初三傑,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而項羽也被後世奉為“戰神”。那麼我們可以肯定韓信並不是大家所說的庸才,而是一個有實力的軍事家,不然我國曆史上出現很多的典故從哪裡來的,雖然他只是從一個小卒開始做到將帥的,但他很有謀略,所以才得到蕭何的舉薦,劉邦的拜將。


說到項羽與韓信交戰,其實他倆正兒八經的正面交鋒也就一次,那就是“垓下之戰”,而這戰之後,項羽悲憤自刎烏江邊,所以說也不能完全認為項羽遇到韓信就失敗一說。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注意到,項羽失敗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個人英雄主義,一意孤行。其二就是戰略重點失誤,圍著劉邦窮追猛打,本著擒賊先擒王的策略。而劉邦注重大局,我們不難看出,劉邦聽取了韓信的建議,那就是“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榮陽”,雖然這建議很冒險,並且損失慘重,但一年多時間裡也消耗了項羽的軍力,但實際韓信這時滅趙攻齊平燕,完全佔據了北方,進而形成了合圍之勢,可以說項羽已經失去了有利局面了。垓下之戰是項羽與韓信的唯一一次交手,在合圍垓下之後,韓信才有指揮權,而項羽當時也只剩下十萬軍隊,而韓信手裡至少有三十萬軍隊,可以說這場戰爭韓信已經穩操勝券了,項羽此時能不敗嗎?一個兵仙,一個戰神到底誰厲害,我們不能去假設。但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也許項羽敗於韓信是劉邦設的一個局,很有遠見的大局,以致我們後人總以為項羽不是韓信的對手。


雜趣雜論


為什麼說韓信沒有領過兵,沒有打過仗,但是他一出手,項羽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為何不敵呢?其實並不然,因為真正韓信與項羽交手並將他打敗的唯一一場戰役就是垓下之戰,在此之前,其實韓信一直並沒有正面的和項羽交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現在熱火朝天的一款手遊就是王者榮耀,裡面也有一款人物叫韓信,而韓信所打的職位是什麼呢?就是打野,打野並不是和敵方正面的對線,而是偷發育然後發展起來在於對方交手,而歷史上的韓信也是如此,其實對抗項羽的主力軍的都是劉邦率領的軍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劉邦真的是在死扛住項羽,供韓信發育。韓信就在這時去北方打野,他的兵仙的稱號也是從那時開始傳來的,才有了那麼多勝利的戰役。


縱觀韓信的諸多的戰役中,“明修棧道,暗度成倉,”應該是比較著名的一次,率領漢軍一舉擊敗章邯、董翳、司馬欣三人,是劉邦可以還定三秦,當時試想一下,章邯早已被項羽破釜沉舟的一戰中打的是早已不如從前,後來他投靠了項羽,百姓的心目中自然是非常的記恨於他,反觀劉邦的軍隊就不一樣,號稱仁義之師的漢軍自然是深得民心,俗話說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韓信打敗章邯等人一切都是意料之中。”

井陘之戰

其次韓信的確是在軍事上有著過人的天賦,井陘之戰中,韓信帶領三萬多的漢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將陳餘批示的二十萬趙軍全部打敗,從此韓信的威名也是名震天下,頗有當年西楚霸王鉅鹿之戰的雄風。最後的項羽也是拜在了韓信的手上,雖然韓信沒有與項羽多次的正面交手,但是不得不說這也是兵家的戰術而已,所以韓信的厲害在於他能將兵法全部的用在戰場之上,唯我獨尊,所以這也是韓信得以被後世尊敬。

其實想要獲得成功項羽是顯然不能的,他過於的驕傲自大,曾經韓信是項羽帳下的一名小將,可是項羽有眼不識泰山,將來打敗他的恰恰是這名小將。如果項羽當時可以向劉邦一樣的重用人才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司徒歷史


韓信,漢初三傑之一,兵家四聖之一,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主要功績是為劉邦制定漢中對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開啟著名的楚漢之爭,後單獨領兵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最後南下與劉邦匯合滅楚於垓下,威震天下。蕭何譽他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韓信出身低微,窮的飯都吃不飽,沒有受過專業系統的軍事理論學習,為何會取得如此成就呢?這是很多人感覺比較奇怪的事情,也算是千古之謎。

其實,類似韓信的例子很多,比如劉邦,他也沒有去過幹部學校進修,但是很會統御部下,雖然吊兒郎當脾氣不好,但是大家都肯為他賣命。諸葛亮出山前也沒有帶過兵,但是卻料事如神,輔助劉備站穩腳,後來南平孟獲,北伐中原,打的司馬懿和曹魏沒脾氣。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後來做了和尚,但是卻用兵如神,擊敗陳友諒,張士誠等強大的割據勢力,並把蒙古勢力趕出了中原,建立大明王朝。

其實不難看出,這些人的成功,都是在軍事生涯中慢慢積累和總結,在實戰中成長起來的。韓信也不例外,韓信投入項梁軍的後,幾乎參加了項梁軍的每一次戰鬥,攻佔彭城擊敗秦嘉,援救東阿大敗章邯,再戰濮陽截斷秦軍。韓信在戰爭中逐漸有了竅門,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韓信投到項羽麾下後多次嘗試用自己的策劃影響項羽,卻得不到項羽賞識,“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

其實,從背水一戰可以看出,韓信應該讀過一些兵書,有一定的基礎。

背水一戰勝利後,諸將效首虜,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可見,韓信不但讀過兵法,而且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所以能成為人之翹楚。值得一提的是,徐晃也搞過背水一戰,馬謖搞過置之死地而後生,但都失敗了,這就是盡信書的壞處,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兵法,只會失敗,這就是韓信的高明之處!


對話歷史


1、首先這個命題成立的前提是:項羽的確是被韓信打敗的。顯然從史料記載來看,韓信對劉邦打敗項羽贏得楚漢戰爭中有著重要作用,確實也曾打敗過項羽,但項羽的戰敗卻並不能說完全是由韓信,畢竟韓信和項羽作戰時項羽已經左右受敵疲於奔命了。這其中至少有劉邦在後面的支持,張良等人的計謀,韓信就不免有鑽空子的嫌疑。

2、再者韓信在投靠劉邦時沒有領過兵打過仗,項羽在起兵前也沒有領過兵打過仗。甚至可以說項羽就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軍事家。史料記載項羽曾和項梁學習文化沒有學成,學習兵法也是半途而廢沒有學成,可這並沒有影響他指揮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