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媽有絕技,手指上下翻飛編葦蓆40年,城裡人都買不到


白洋淀是我國北方種植蘆葦面積最大的地區,改革開放初期,白洋淀蘆葦的利用率非常高,製成葦蓆、葦簾、蘆葦畫等商品銷往海內外。在當時,蘆葦是白洋淀畔村民的“香餑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加工蘆葦賺錢養家。

時過境遷,近年來,蘆葦製品銷量萎縮,價格低迷,當地加工蘆葦的人群大幅減少。以前澱邊各家門口每天有成垛的葦蓆等中間商回收,現在澱邊的街道上已經很難看到成垛的葦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少數上年紀的老人還在堅持做。”一位村民如是說。

69歲的村民徐三響老人仍堅持每天編織葦蓆。徐三響年輕時嫁到端村後,從20歲就開啟編葦蓆生涯,在生產隊做工期間,由於她編葦蓆的速度快、質量好,成了名氣響噹噹的行家裡手,一般村民一天最多做一個,徐三響一天可以做2-3個。


直到現在,村民都稱她“巧手”三響。“從嫁到端村到現在,基本上天天在編葦蓆,手上活計基本上沒有斷過。”徐三響蹲在未完成的葦蓆上低著頭邊幹活兒邊說,只見她雙手熟練地將長短不一的蘆葦條織在一起,手指翻飛就把席子編制好了。

家裡大廳就是徐三響編葦蓆的工作場地,春夏秋冬全部如此。一把自制的鐵質“編刀”伴隨徐三響數十載,“編刀”被磨得發亮。在編葦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扎傷手指,在它的左手中指上纏了一圈創可貼。

“年輕時,靠這些葦蓆賣錢過日子,養家餬口。現在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不再靠編葦蓆過日子了。”早年間葦蓆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徐三響對葦蓆的感情非常深,對當前的生活狀態非常滿足。

“幾十年做過來,捨不得丟下這手藝,我就堅持每天做一兩個,權當找點事做。”徐三響說。現在徐三響每做一個完整的葦蓆可賣二十多元。

“現在村裡的年輕人基本上不會編葦蓆也不願做,自己家孩子們在外忙工作也沒時間學,恐怕將來就失傳了。”說到白洋淀葦蓆將來的命運時,徐三響皺起了眉頭,仰天長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