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人,西漢中期名將、軍事家、外戚,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和大將軍衛青的外甥,權臣霍光異母兄。霍去病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殲滅戰。

以上是霍去病的概況,為什麼我要說霍去病是一代將星的隕落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西漢初年,漢朝剛建國不久,此前又經歷了楚漢之爭導致國力衰弱,經常受到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欺負。在漢高祖時期曾發生過著名的“白登之圍”,可見匈奴的戰力之強悍。

之後漢朝不得不提出和親的政策,以換取暫時的安定。此後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逐漸上升,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有了和匈奴一決高下的實力。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霍去病在成名之前,生活並不好過。他的少年時代是在奴婢群中度過的,貧賤而艱苦。他的父親是平陽縣衙役,曾在平陽公主(漢武帝之姐)家當差,母親是公主家的侍女。霍去病少年時的一大樂趣,就是跟隨舅舅衛青習武,騎射,不久他的擊刺就技藝超群,長成了一個體魄健壯、寡言守信、智勇兼備的青年。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因為姨母衛子夫的關係,霍去病18歲就做了天子侍中(皇帝身邊保衛安全的官)。就在這一年,他隨大將軍衛青參加與匈奴右賢王爭奪河南地(今河套地區)的最後一戰,號“票姚校尉”(意為行動迅猛的武官)。

他率領800精騎,距大軍數百里之遙,乘匈奴不備,選擇便於進攻的目標,出奇制勝,斬殺敵兵1028人,首戰告捷,被封為冠軍候。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此後,匈奴主力遠遁漠北,河西走廊的匈奴勢孤力單。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升為“驃騎(意驍勇)將軍”,率騎兵萬人從隴西出發,進擊河西匈奴右賢王(匈奴轄西部地方的最高長官)諸部,6天連續攻破五個部落,險些活捉單于之子,且以直取之勢,使渾邪、休屠二王驚恐萬狀,日夜築城堤防漢軍正面進攻。但是霍去病令全體將士口銜竹箭,馬摘響鈴,悄悄沿焉支山(今甘肅山丹縣東南)東急馳1000多里至皋蘭山(今甘肅蘭州市南)下,與盧侯、折蘭二王進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戰。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當時,漢軍因長途跋涉,人馬已疲憊不堪,但見霍去病一聲高呼,躍馬向前,連連擊殺敵軍,漢軍士氣大振,奮勇斬殺盧候、折蘭二王及部眾近9000人,俘渾邪王之子,繳休屠王“祭天金人”(作為匈奴人崇信“天主”祭祀用的丈高偶像)。

同年夏,霍去病又與公孫敖率數萬騎兵從北地郡(今甘肅永昌西)出發,進攻匈奴右賢王,以徹底殲滅河西匈奴有生力量。由於沿焉支山北正西挺進的公孫敖部迷失道路,未能如期會師,霍去病隨機應變,率軍越過居延海(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北),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2000多里,從祁連山麓爍得(今甘肅張掖西北)猛攻渾邪、休屠二王側翼,斬敵3萬餘,迫使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由於匈奴單于欲以戰守不力,將渾邪、休屠二王問罪,這年秋天,二王決定降漢。

漢武帝唯恐是詐兵之術,命霍去病率萬騎前往受降,霍去病尚在途中,休屠王已然反悔,渾邪王情急刺殺休屠王,收編其軍隊。驚聞風雲突變,霍去病毅然率軍渡黃河,令全軍在四萬餘匈奴部隊前列陣進逼,這時渾邪王部許多無誠意降漢的人,紛紛掉轉馬頭逃跑,陣營騷亂。

霍去病當機立斷,飛馬躍入渾邪王陣中,抓住渾邪王,穩住了匈奴眾部,再通過談判,命渾邪王斬殺八千名作亂官兵,派人護送渾邪王赴長安,自己率領幾萬匈奴兵,功成而返。漢朝把歸附的匈奴部眾安置在隴西等五郡關塞附近,又沿祁連山至鹽澤(今新疆羅布泊)築邊防城寨,在原休屠王、渾邪王駐地分設武威、張掖兩郡,酒泉、敦煌總稱河西四郡,既進一步孤立了匈奴,又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公元前119年,漢朝決定派衛青、霍去病率騎兵5萬,步兵幾十萬人合圍漠北。霍去病出代郡(今河北蔚縣一帶)右北平(今河北平泉縣一帶),衛青出定襄(今內蒙和林格爾),分兵越過沙漠,尋求與單于決戰。

根據沙漠作戰的特點,霍去病大膽選用部分降漢的匈奴人和留居匈奴時間較長的漢人為軍校,這樣就具有熟知匈奴軍情和漠北氣候的優勢。率領有嚮導的輕騎兵,離開基地,深入敵後,“取食於敵”,“追奔逐北”兩千多里,尋找單于。由於單于主力西移,他又率部翻離候山(今何地不詳),渡弓盧水(今蒙古克魯倫河),與匈奴左賢王(轄匈奴東部地方的最高長官)部酣戰,結果獲匈奴頓頭等3小王將軍、相國、都尉等83人,共斬俘7萬餘人,匈奴左部幾乎全軍覆滅。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衛青率部北進1000多里,穿過大漠,向顏山趙信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進發,遭遇匈奴單于所率主力精騎,激戰中匈奴單于向西北逃走,漢軍虜匈奴近2萬人。霍、衛兩軍終於勝利會師於瀚海(今貝加爾湖),為慶戰功,在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德爾山)立祭天高壇,在姑衍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開祭地廣場,後班師凱旋。

此役收復大漠以南所有土地,屯田築壘防禦匈奴,“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解除了西漢初年以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霍去病也晉升為大司馬驃騎將軍。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然而天妒英才,霍去病在公元前117年因病去世,年僅24歲。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短暫而又顯赫的一生,古往今來誰能比擬

霍去病年紀輕輕屢立奇功,在整個歷史上都屬罕見,幫助漢朝驅逐匈奴後就匆匆離世;他的一生彷彿就像是上天按排好的一樣,完成使命後就匆匆離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