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飲馬瀚海,風狼居山。

西歸大河,列郡祁連。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名將衛青外甥,大司馬霍光兄長。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霍去病乃紈絝子弟,衛子夫的姨甥,漢武帝是他的姨爹。


霍去病雖然年少卻懷揣壯志,他渴望上陣殺敵立功,從不屑於與其它王孫公子那般,放縱聲色享受奢華,庸庸碌碌一生。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自小善於騎射,勇猛果敢,十七歲,拜驃姚校尉,追隨大將軍衛青,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用兵靈活,注重方略,驍勇善戰,智勇雙全,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壁。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史書記載,霍去病其從軍,上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


意思是:出征時,漢武帝為將中準備了數十車食物。但是凱旋後,發現所有賞賜將軍與將士們未曾享用過,並且食物已被放臭。


其一,霍去病將軍,打仗講求戰略,以快制勝。這是因為與匈奴交戰,可怕的敵人並不完全是匈奴強悍的鐵騎,同時也有廣袤無邊、寒冷乾燥、缺糧缺水的漠北戈壁。漢軍進入漠北,必須要承擔極大的後勤負擔。而漫長、拖沓的後勤,只會拖累軍隊的前進。面對來無影去無蹤的匈奴人,漢軍必須比他們更快;若要快,就必須甩開自己的輜重隊伍,輕裝上陣,直接取食於敵。戰場上擼匈奴牛羊,吃匈奴之食糧,與其他將士一樣,同袍共帳。他的舅舅衛青亦是如此,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同衣同食。


其二,自汙的韜晦,之所以不享用賞賜?看似狂傲,但為事作風深受舅舅衛青之影響,行事謹慎。若果真如漢帝的所願,將食物分給將士,樹立自己的私恩。其後果就是給自己在擅猜忌的漢帝心底埋根,這疑慮終究會使之垢變,伴君如伴虎,一日為臣終身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受,如將領太得軍心,即應了天子唯兵強馬壯者為之。到底天下劉姓,還是霍姓?


塞外環境惡劣,將士們缺乏糧草,飢瘦無力,但是霍去病卻命令士兵們堅持踢蹴鞠。蹴鞠(近代足球的前身)表面是為了緩解軍中的壓力而玩樂強身健體,實則是用於軍中將士們強化意志,鍛鍊軍士們的協調性、團隊的協作精神與凝聚力,大大的提高作戰的默契與士氣,是練兵的一種手段,一種戰略部署。


霍去病不僅是軍事天才,乃深諳權謀之道。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元朔六年,衛青領軍二出定襄,史稱漠南之戰。虛十八歲的霍去病二次跟從衛青出征定襄。武帝特地任命霍去病為嫖姚校尉,領八百騎兵。期間,霍去病脫離大軍在茫茫大漠裡奔馳數百里奇襲匈奴,打擊匈奴的軟肋。此仗霍去病斬敵2028人,殺死匈奴單于祖父一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俘虜單于的國相及叔叔。


漢家一代名將橫空出世,為表彰霍去病的功績,漢武帝將他封為“冠軍侯”,特意割穰縣的“盧陽鄉”和宛縣的“臨駣聚”地為冠軍縣做為霍去病的封地。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為了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漢武帝發起了規模空前的“漠北大戰”。 攜三徵河西的氣勢,結果由於情報錯誤,這個對局變成了衛青的,霍去病沒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對手,而是對上了左賢王部,然而這場大戰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巔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的過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襲兩千多里,以一萬五千的損失數量,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


大概是太渴望碰上匈奴單于,於一路追殺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帶。就在這裡,霍去病暫作整頓,率大軍進行了祭天地典禮- - 祭天封禮於狼居胥山舉行,祭地禪禮於姑衍山舉行。這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決心。 


封狼居胥之後,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致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在一個幾乎完全陌生的環境裡沿路大勝,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北無王庭”。封狼居胥從此成為歷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終生奮鬥的夢想,而這一年的霍去病年僅二十二歲。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元狩六年,霍去病被諡封"景桓侯",因疾去世,享年僅24歲。痛失愛將的漢武帝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由長安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並下令將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彪炳千秋的傳奇

霍去病生為奴子,雖長於綺羅,卻從來不曾沉溺於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放在首位。漢武帝為了獎勵霍去病,特意命人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府第,但卻被他斷然予以謝絕。他言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短短九個字,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不僅武帝大受感動,就是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也仍使人熱血沸騰。


其生父霍仲孺當初不願做胎中霍去病的父親,而是早早拋棄其母衛少兒另取他人為妻。當他立下不世功勳並得知身世後,他並沒有怨恨父親當年的舉動,而是選擇釋懷,他來到了平陽(山西臨汾)向父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乃是大人之子,沒能盡予孝道。”霍仲孺慚愧不堪說:“老臣得託將軍,此天力也。”隨後,為霍仲孺置辦田宅,並將後母之子霍光帶到長安栽培成材。

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赫赫,與他的舅舅衛青相比,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霍去病的一生昂揚激進,雖只有短短的24載,卻讓後人血液噴張,是整部世界軍事史中彪炳千秋的傳奇,是名垂千古不朽的功勳。


千載之後,世人仍然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的壯志而熱血沸騰。


從古到今,沒有一位英雄不在奮鬥中淌血流淚,千載功名百骨枯。但願我的文章能賦於你心靈的力量,加油!奮鬥中的你!


喜歡我的文章可“點贊+關注+收藏+轉發”



走進我的文章,能使心靈染墨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