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區別?

清風77373966


人們誤解了古代官員品級,古代官員的品級和跟官員的實權,是兩回事。

品級可以看做是現代的職稱,而官員擔任的職位才代表了他的地位。所以“官大一級壓死人”裡面說的是職位,而不是品級。

所以“正一品”跟“從一品”相比,只是職稱、待遇、俸祿的不同,職權上誰大誰小還說不準呢。況且,同樣品級,職權也天差萬別。當然了,品級和職位相輔相成,一般情況下品極高的人,職位也差不了。

以清朝為例說一下。

清朝朝廷職權最大的莫過於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一般是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等官員兼職。內閣大學士的品級正一品、從一品都有;而六部尚書只是從一品,侍郎只是從二品。即使是從二品的侍郎,入了軍機處地位就高人一等。正一品的朝廷大員見了從二品的軍機大臣也得恭恭敬敬。

而清朝的內閣大學士進不了軍機處的,即使是正一品那也是虛名一個,沒有半點實權。

劉墉就是一個例子。和珅和劉墉,大家品級都是正一品,但是就因為人家是軍機處領班,劉墉見了和珅就只能當孫子的。

別看電視上,劉墉跟和珅斗的不亦樂乎。歷史上,和珅當權的時候,劉墉只能裝聾作啞、明哲保身。嘉慶皇帝抓了和珅,他是奉旨查證和珅罪狀。

劉墉這正一品別說跟和珅的正一品不能比,就是從一品的六部尚書、直隸總督都比他權力大,都可以不鳥他。當然了,劉墉也做過禮部尚書和直隸總督,他升任大學士,品級職稱高了,實權是沒有了。

清朝的一品官倒也不全是虛名。

清朝能做一品官的不是很多,除了以往的“三公”(太傅、太師、太保)和內閣大學士(三殿三閣)。剩下兩個實權武官職位了,負責掌管禁軍和依仗的: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清朝的從一品是怎麼回事呢?

理論上,除了“三師三孤”(“三師”: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太子太保;“三孤”:少傅、少師、少保),從一品一般授予各部尚書、左右都御史等官職。比如要給直隸總督、駐藏大臣授予從一品,那就得先給掛一個兵部尚書的虛銜。

在清朝地方上,品級最高的莫過於幾大總督。一般總督正二品,一般各省巡撫從二品,正二品的總督,也不是能夠隨便拿捏從二品的巡撫。職務上沒有上下級關係,品級高了也不是很有用。


爾朱少帥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正就是正,從就是負的意思,和現在正部級和副部級意思相近,但要強調一點,從一品中的從,在古代讀作【zòng】而不是【cóng】。古代官員品級共分九品,一品最大,九品是最低一級,每一品又分正和副兩級,這樣九品就演化出十八個級別,這就是九品十八級的來歷。
但需要注意一點,品級不是官職,甚至有的人有品級沒有官級,品級是發放俸祿的參考基礎,但還會和相應的官職掛鉤。品級與官級有大致的對應範圍,什麼官職需要什麼等級是有一定要求的,但這個界限不是很明顯,有時候會出現從一品不如正二品職務高的情況。當然還會出現一些特殊環境下品級比較低的官員臨時賦予比較高的官職。

古代的品級有時也會濫用,為了顯示皇恩浩蕩,很多官員死後會連升三級。反正俸祿也不會再發,虛名而已,為此還衍生出一套和品級對應的虛銜,比如四品的中憲大夫,五品的中儀大夫,更高的還有三品的資政大夫,二品的光祿大夫或光祿寺卿(三品)這些虛線不同朝代會稍有不同。

另外品級很多時候會用於封贈或誥封,就是某人取得功名,他的家人,比如父母妻子等也會獲得品級,一般和當官的本人品級相同,但只有品級,一般沒有職務,可領取相應品級的基本俸祿。


山野論史


南北朝實行的九品十八級官階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一品最大,九品最小。

正一品就是正一品,從一品就是副一品。

大家常說的七品芝麻官,其實七品不算小,七品是縣令,縣令下面還有主薄,遊擊等低等文武官員。



一般情況下,正一品不是實職,而是一種榮譽,級別高而實際權/力不大。

太師,太傅,各殿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是正一品。

從一品基本都是實/權派人物:提督,將軍,各部尚書,都御史,協辦大學士等。

正二品是大家最熟悉的官職:內務府總管,各部侍郎,統領,總兵,比如吳三桂就是山海關總兵。

從二品官職:副將,巡撫,布政使。

正三品官職:副都御史,通政使,按擦使,順天府尹。

正四平官職:二等侍衛,順天府丞,各省巡道,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道臺大人。

正五品官職:三等侍衛,同知,也就是副知府。

正六品:通判,內閣侍讀。

正七品:翰林院編修,知縣。

正八品:主薄,城門統領,軍校。

正九品:各營營長,把總,知事。

所以,七品官不算小了


王俊傑猛


中國古代的官員等級一般來說分為九品十八級,每一品分為正從兩個品級,五品以後又分為上中下三等。在隋唐時期,一般而言是不設一品官的,尤其是正一品的官員。很多人的都是死後被加銜,才能夠到正一品。而隋唐的宰相也就是正三品,因此才有了一個官職叫做同中書門下三品。



品級的主要作用是在朝廷的排位,上朝時的站隊,以及官職,俸祿的發放上面。一般而言,在上朝的站隊中品級越高的人越靠前。因此,正一品的官員往往比從一品的官員靠前。從明清開始,職級基本是統一的。因此,什麼樣的官職就是什麼樣的品級,很少出現低品高職或者高品低職的情況。

到了清朝時期,甚至出現了超品的情況。比如親王,郡王甚至公爵都是超品的,就算是正一品的大員見了也要行禮。但是清朝的正一品和從一品的官員在頂戴花翎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文官都是仙鶴補服,武官都是麒麟補服,都戴紅寶石頂子。只不過,清朝的一品官員很多,有很多正一品的官員大多數情況下乾的都是從一品官員的活。



清朝的正一品官員主要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鸞儀衛事大臣。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通常情況下是不設的,一般只是追贈。通常清朝的正一品官員即是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居多。殿閣大學士在京的通常要管部,因此稱為中堂。外放的一般即為地方總督。

清朝的從一品官員主要有:各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地將軍,都統,提督。一般而言,各地總督加御史和尚書銜,也是從一品官員,甚至還有巡撫加提督銜的也是從一品官員,如年羹堯任四川巡撫時就加了提督銜。


傅斯鴻


在九品中正制(魏晉)、三省六部制度(隋)執行以前,官員沒有品級之說。本文說的是按俸祿來對應品級:正一品和從一品官員有本質的區別。

秦漢三公:大將軍、太尉、大司馬、司徒是官員最高品級(俸祿),掌管國家軍事等決策,丞相掌管國家決策和執行權,御史大夫監督百官等。

正一品的官員是實權的三公,擁有決策權和執行權,所以正一品的王莽、曹操、司馬昭權力極大,漢代發生的權臣篡位全為三公所為。

三公之下,分設從一品九卿、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掌管國家行政、財政、祭奠、外交、軍事的執行權。

正一品官員往往身兼多職,如蜀漢諸葛亮是蜀漢丞相(國家決策和執行權),武鄉侯(虛名,遙領縣侯),右將軍(領兵實權),領益州牧(地方行政權,蜀漢就一個州),司隸校尉(決策與執行權,監察百官),其實諸葛亮權力是:以丞相總領國家決策與執行;以右將軍身份掌領全國兵馬,以益州牧掌管地方行政執行,以司隸校尉監督所有官員舉動。

隋唐三省六部制實施以後,皇帝把決策權和執行權分開了,即不再設置外朝開府的丞相,改設尚書、門下、中書省分解丞相的決策權,用六部替代九卿、丞相屬官掌管國家執行權,自隋唐開始,再無發生權臣(指宰相)篡位之事,但執掌兵權的將領對皇帝威脅極大。

正一品官員:太師、太傅、太尉、司徒、司空等完全變成虛職,完全沒有實權;而從一品品官員太子少傅、太子少師、太子少保、驃騎大將軍等也是沒有實權的榮譽官職。國家的實權都在正二、三品的尚書令、中書令、衛尉、御史大夫手裡。


兩宋繼續加強了中央集權,不但執行繼續化解宰相權力,更吸取藩鎮割據教訓,建立樞密院制度,把將領的練兵權和領兵權也分開。宋朝的正一品、從一品官員職位與唐基本一致,全是虛職,如樞密院樞密使定為從一品,但實權卻在從二品的知樞密院事手裡。

明代官職也是如此,正一品與從一品與前朝大同小異,但是國家決策權放在了內閣,設立品級更低的內閣大學士,內閣首輔成了真正掌握實權的官職(沒有執行權的宰相)。清朝廢除了內閣,增設了很多一品官職,但國家實權是在軍機處,清朝最有權力的官員是領班軍機大臣。

清朝乾隆獨愛和珅,和珅任職的正一品虛職就有:文華殿大學士、內閣首席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鑾儀衛大臣、理蕃院學士等,其他有實權的如步軍統領、內務府總管、內閣尚書、正白旗都統,可是真正實權的就是領班軍機大臣。


菸酒閣大學士


正所謂官有品名等級,品有上下之階,官員的等級劃分在我國秦朝時便已成定製,至魏晉時九品中正制的選拔制度產生,官員逐步形成九等品級,且品內有上中下之別,這便是正從等階品級制度的雛形,一直被歷代沿用革新。正從一品當然屬於封建官吏金字塔的頂層,既然有正從之分,說明二者是有區別的,從歷代官員發展來看,二者的區別在不同時期亦表現出不同態勢,下面以幾大封建王朝為例一一探討分析。

古代官吏制度的整體演變

古代官吏制度相當複雜,大體上可以分為職事官、散官、勳官、爵官這四大類,其中散官又有文武之分。從字面上看,職事官當然是指所任職務的實際官別,通俗的講就是有實權;散官則是與職事官相對而言的“虛職”,我國古代從隋開始制定散官名稱,當時是給文武重臣增加的虛銜,皆無實際職務,從而也被歷朝歷代用以“任命”宗室成員,或是精簡、退休下來的官員,成為封建政府平衡官僚體系的工具,至明、清官員級別和待遇皆依照實際所授職官品級而定,散官便僅存名號。勳官、爵官其實是散官的延伸,勳官類似於勳章,是一種褒獎的官制,爵官則更多用於皇室宗族的安撫,也不乏對特殊功勞者的獎勵,特別是正一品高官無法再加官者,多通過晉爵的方式褒獎。


由上述四大類官別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官制其實就是兩種,一種為實權者,另一種為掛虛銜者。這種傳統影響深遠,相信現在很多朋友也深有體會,政企各界都會有虛實領導之分,或者說級別與實權是有差異的,如機關內的公會領導在級別上與常務副職平起平坐,但實際權力差距甚遠;再到企業裡,常務副總與各大總監級別相同,權力亦是天壤之別。古代官制也是如此,無論是職事官還是散官,他們都有特定的品階劃分,上至一品,下到九品,皆有虛實任之,所以說正從一品的區別也要從官員的虛實情況分開來看。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九品中正制是由三國時期名仕陳群提出,魏文帝曹丕定製,這種官員選拔首先是設立中正,類似於漢朝的“察舉”,他們負責將人才評為九等,而又由於士族門閥的影響,這種制度下的寒門子弟即使評價再高,也做不了上品,所以也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至隋朝時門閥衰落,這種制度逐步被“科舉”取而代之,但它產生的品階影響卻流傳下來。


至唐宋時期,品階與散官制度結合的較為緊密,當時的散官制度在官員的考察中起到很大作用,官員選拔入仕之後是有實習期的,這就是為何許多官職前以“行”、“權知”為開端,這是以散官定品階,令官員行實職以考察,考察期滿合格後,再根據散官品階授相應的職事官官職。這種至下而上的考察取得良好效果之後,散官制度便在上層官員的平衡手段,如秦漢時期的武職“將軍”,在唐朝時逐步成為散官虛掛的軍銜。

由唐宋至明清,散官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唐據門蔭而授階,據階而授官,官以階定。而明朝則是據官授階,無官則無階,散階通過入流和考滿來授予,並依據職事變動相信調整,所以明朝的散階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清朝的官員等級則比明朝更注重實職,散階逐步淡化,以至於發展成為封贈無異。所以要分清正從一品的區別,當從各朝代的官員制度分別來看。

歷代正從一品的區別

  • 唐宋時期

由上述可知,唐朝是以“散官以定班位,職事官以定職守”。唐朝是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綜理政務,共議國政,相對應的中書令、侍中、尚書僕射分別為三省長官,併為宰相,以右相中書令為尊,這是唐朝最高權利機構的官員體系,但即便是中書令也只是正三品。也就是說唐朝中樞職事官的品階不高,但皆實權在握。


而唐朝的正一品無職事與散階之分,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皆為正一品官階,一般來說,宰相無過者死後追授正一品者居多,諸如李林甫之類。從一品職事官則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此類亦為追授榮譽,執太子老師一實職者多為太子少師、少保之類,因是從二品,多由尚書左右僕射兼任。從一品裡有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武散官則有驃騎大將軍,爵官則有嗣王、郡王和國公。所以生時能授國公者,已經算是“位列仙班”,如房玄齡的梁國公,以爵定職,授從二品尚書左右僕射,後又加授正一品司空。同樣的長孫無忌,生時歷任司徒、司空、後又加封太尉。


所以唐朝的正從一品存在明顯差異,能活著做到從一品的官員,一般都是有特殊功績,如宣武門之變的功臣尉遲敬德,貞觀十一年(637年),被授爵鄂國公,六年後想回家養老,朝廷才授開府儀同三司加以挽留,死後才得以追授司徒。再如李靖職事正三品兵部尚書,後提拔為尚書右僕射,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又虛封從一品衛國公爵位,死後才得以司徒追曾。由此可見,唐朝的正一品是留給死人的,活人能獲此榮耀者,必是功勳最為卓著者,雖與從一品只有一級之差,但話語權卻有明顯差別。


宋朝的官員雖在稱謂上分為差遣官和寄祿官,但在性質上與職事、散官無異。而宋朝開國為樹立柴氏禪讓的光輝形象,於是對五代時期的臃腫官員多以留用,又因君王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故而設立眾多虛職來平衡政治集團,所以宋朝的閒散官員隊伍比較龐大,但有實權者卻少之甚少。宋朝在官員體制上是加強中央集權,分解百官權力、重文抑武。北宋初設立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軍、財三大務,相權得以分解,對應的宰相、樞密使、三司使事權不相上下,不相統攝。

“三省、六曹、二十四司,類以他官主判,雖有正官,非別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僕射、尚書、丞、郎、員外、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宋史.職官志》

宋初官制與唐朝幾乎無差,稍有增加於散官官階,如太祖將武散官階增加至三十一級,並在名稱上更改較多,常見“大夫”之類。後至宋神宗“元封改制”,官制中的散官官階更改為唐時名稱,隨著徽宗以及南宋高宗改制,官階級別與名稱變化趨於頻繁,但整體上仍是唐朝時的骨架。宋朝正一品職官有太師、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師、少傅、少保,爵只有王;從一品職官有樞密使、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為開府儀同三司,武散官為驃騎大將軍,爵有嗣王、郡王、國公。



反看執掌實權者為正二品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太尉、御史大夫。這裡的知、同知皆為考察性質,也和宋朝不常設樞密使有關,這同時是一種上掛的官員任命,意思是官階正二品,考察合格後可遷從一品,或加從一品爵。這種考察在宋朝最為普遍,宋朝許多官職皆是以官員上掛、平兼、下領,這種官員任命可增加官員收入(掛領何職,另領何職的歲俸,與本職不衝突),也有利於官僚隊伍的精簡。但考察期內的正從二品大員一般為朝內骨幹,掌權辦事的核心力量,而升至從一品或是正一品者多已步入晚年,屬於臨退休老幹部的特殊榮耀。



北宋開國名臣趙普於乾德二年(964年)就已拜相,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才由太宗授從一品梁國公爵,淳化三年(992年)去世後才累追至正一品韓王爵。這個時間跨度甚大,也說明了宋與唐相仿,任用職官以年富力強者居多,正從一品皆屬虛銜賞賜。但宋朝沒有唐朝那麼吝嗇,對老臣的嘉獎往往不會等到入土為安以後,如熟知的蔡京生前為太師,高俅生前為開府儀同三司。從唐宋可以看出,散官多以資歷升級,職事官又是君主任命的“年輕人”,因此往往出現職事官階較高者,其散官的品級卻較低,而正一品的資歷又要高於從一品,資歷的背後是功勳、門生故吏、君主交情,因而官差一級,道行卻相差甚遠。

  • 明清時期

明朝與唐宋不同,以按官授階為特點,因此散官的地位和作用下降。明散官亦有九品十八級,同時又分初授、升授、加授,也就是初授者經考核再進行升授、加授,但與實職、俸祿已無相關聯繫,只是作為附加性官銜,勳官也是如此。

明朝文散正一品為初授特進榮祿大夫,升授特進榮祿大夫;從一品為初授榮祿大夫,升授榮祿大夫。武散正一品為初授特進光祿大夫,升授特進光祿大夫;從一品為初授光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文勳和武勳正一品都為左、右柱國;從一品為柱國。爵位以公、侯、伯為超品秩,一般為功臣、外戚、宗室封之。


明朝首設宗人府,設正一品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各一人,首任宗人令為朱元璋的二兒子朱樉,此後由元勳外戚大臣兼領,不再專設官員,負責事務也轉移至禮部。明朝同樣有太師、太傅、太保,在洪武三年分別授以李善長、徐達、常遇春,至建文時期撤掉該官職,雖有朱棣恢復三公職位,但自宣德、正統年間以後,三公成為虛銜,為勳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明朝的三孤,即少師、少傅、少保在洪武時期無人兼領,之後與三公的情況一樣成為虛職。太子三少雖為從一品,但至始至終都有位高權重者授任,如明初的李景隆、傅友德、馮勝、藍玉,朱棣時的姚廣孝等。


明朝的中樞機構起初是設有正一品左、右丞相,從一品平章政事,後皆被朱元璋廢除,並在胡惟庸案之後,中書省被罷,權歸六部,但六部尚書皆只是正二品。後來明以內閣作為行政中樞,以中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組閣,此類大學士皆為正五品,當初的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才是最終的決策者。至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大學士均因有太子經師的恩情,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少的身份,地位才日益受尊崇。特別是明宣宗時期,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明朝還有一個特殊的機構,即五軍都督府,這是由朱元璋親設的掌管天下兵馬大權的機構,所設正一品左、右都督各一人,從一品都督同知不定額輔助。這個部門的規格很高,所以也成為明朝除開國中書省所設之外品階最高的部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部門與兵部的實際權力有所變化,如土木堡之變以後,由於謙提領的兵部才是天下兵馬的實際掌控者,而到了明末,它又成為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明朝的官職授予決定了品階高低,掌實權者的品階自然就高,如六部之長官為正二品,朝廷會以授虛職銜來提升其品階,到了內閣主導行政中樞時亦是如此,如嚴嵩初為吏部尚書,後為內閣首輔,則同授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等,加授之官階代表著他的實際權力有多大,所以在明朝的正一品往往是有絕對實權的人物,從一品則是有實權且又有希望繼續高升者,如同時期的潛力股張居正任吏部左侍郎時兼授東閣大學士。

到了清朝,這種加官的情況更為尋常,也反應出虛位顯得愈發不重要,如順治時期,文職正從一品皆授光祿大夫,成了加官的硬性指標。而除了超品官員,宗室不入八分輔國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超品,其餘九品十八級又有京外之別。

大體來看,清朝的文職一品京官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協辦大學士;文職一品外官則為大學士兼直省總督;武職一品京官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武職一品外官有伊犁將軍、綏遠將軍。文職從一品京官有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文職從一品外官有各直省總督(兵部尚書銜)、駐藏辦事大臣(加尚書銜),吉林巡撫(頭品頂戴) ;武職從一品京官有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九門提督)、內大臣;武職從一品外官有駐防將軍、都統、提督、提督銜巡撫。




從這些官員分類中可以看出,京外之分雖有品階上的差異,但外官從一品者並不比京官正一品差多少,特別是“養廉銀”的推行,地方官員的肥差遠遠超過京官,這非級別能判定。又如清末“東南互保”這種現象,地方督撫公然叫板中央朝廷的事情也極為尷尬。再者清朝有滿漢之分,漢人做不了軍機大臣,但又在特定歷史時期裡,軍機大臣也未必有外放的督撫重要。

綜上,所謂正從一品,在歷史上多數為虛加的頭銜,歷朝歷代的中樞機構都在加強皇權的進程中逐漸削弱,但又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的品階並不高的官員,皆會虛加各種高品階頭銜。若論二者的區別,無非是與皇帝的親疏遠近不同,所立功勞大小不同,歷仕資歷不同罷了,能夠做到一品官員者,皆非等閒之輩。


棍哥觀史


這個問題下面二十多個答案竟然沒有一個是專業的。簡直太讓我驚訝和扼腕了……

首先必須要說明就是:正一品和從一品沒有正副關係

沒有正副關係

沒有正副關係

從唐代開始,品級就有了兩種概念。即散官品級和職官品級。

當然了,大部分答案都提到了,無論是散官品級還是職官品級,都是九品十八級,即一品到九品一共九品,每一品中分為正從兩級。

至於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關係,其實就是正一品比從一品高了一級,從一品比正二品又高了一級的關係。

就散官系統而言,實際應用中僅僅涉及到品級,完全不涉及實職和實權,當然不存在正副。



即使是職官,也並非正某品就是正職,從某品就是副職。

舉例而言

元代的御史臺,從至元二十七年開始成為從一品衙門,最高長官御史大夫為從一品,其次御史中丞為正二品,侍御史為從二品,治書侍御史為正三品,殿中侍御史為正四品。可以看出正和從只是品級高低的關係。

如果說從這些職位的名字,非專業研究人員覺得看不出正副關係的話。還可以看看崇福司。

元代崇福司是個管理基督教事務的機構,是個從二品衙門,最高長官崇福司使是從二品,同知從三品,副使從四品,司丞從五品,經歷從六品,都事從七品,照磨正八品。如果按照品級正從來看正副的話,就只有照磨是正職了……

地方官系統也一樣。

譬如宣慰司,宣慰使從二品,同知從三品,副使正四品。

下級州,達魯花赤和知州是從五品,同知是正七品。

所以品級的正從和官職正副毫無關係、毫無關係、毫無關係!



為什麼非得在九品裡面分正從呢?其實就是為了細化品級,給官員更多的升遷機會。原本九品是從魏晉的九品中正制來的,但是明顯不夠用,所以在裡面分了正從,變成十八級。實際上十八級也並不夠用,在宋代用職官的名字行使散官的用途,一共分出四十二級,即使是金朝早期,沿用唐和五代制度使用九品十八級,在每一級中還設置了多少不同的散官名,共四十二級,來延緩官員的升遷速度。直到元朝這些品級才逐漸簡化,又迴歸九品十八級,每一級中間的上下或者上中下等就意義不大了。

當然了,如果一定要說正一品比起從一品而言,除了高出一級還有什麼區別的話,因為正一品是最高品級,所以各種榮譽性官職也是正一品比較多,這也算區別之一吧。


pku小動物


正一品、從一品裡面的“從”,不是“副手”的意思,而是“低半檔”的意思。

題主說到的“正副”,一般是指具體的職位。比如正團長和副團長,那麼副團長就是正團長的副手,是一種職能上的輔助。

而品級中的“正從”,這不是一種職位或者職能,而是一種等級。並不是說從二品就是正二品的輔佐,就像不能說副教授就是教授的助手,也不能說少校就是上校的兒子。

魏晉時代,採用“九品中正制”,用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上這九個品級來評判人才的能力。後來則用九個“品級”來設定官員的級別,最高為一品,最低為九品。

再後來,隨著行政機構複雜,官僚體系更龐大,九個品級還不足以完全標明各官員的高低,因此又在每個品級下面加了個“從”,表示比原來品級還要稍微低一點。這樣,就有了十八個品級,最高正一品,第二從一品,第三正二品,直到最低的從九品。一個職務品級越高,則地位越高,薪水越高。

以明朝官職為例,因為沒有宰相,正一品和從一品都是榮譽職務,位高卻無權,如太師、太保、太傅為正一品,少師、少保、少傅、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為從一品。

有實權的官,六部尚書為正二品,侍郎是正三品,知府是正四品,知州是從五品,知縣是正七品,等等。


巴山夜雨涮鍋


要問正一品和從一品有什麼區別,這個就得來講講官員的九品等級是怎麼來的了。九品最早是來自於魏晉的九品中正制,這個九品中正制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選拔制度,在魏晉之前是察舉制。

魏晉的時候,曹丕採納了陳群的意見,實行了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據士人的才能和家世進行品級評定,分別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這樣的九品。

到了北魏的時候,每一品又分了正和從兩種,這裡的從不能簡單的理解是副的意思,因為從一品不一定是正一品的副職,確切的說,應該理解成為次一等的意思,這樣做的也主要是再提高品級的數量。

如果只用品來劃分的話,那麼要十八級,就得要十八品,那就麻煩一些,而每一品分了正與從兩種之後,那還是原來的九品,但是能有十八級,這個就是所謂的九品十八級,其中以明清官制最有代表性。

北魏的時候,不光每品分了正、從兩種,而從第四品開始正、從兩種又分了上下兩階,以四品為例,分為正四品上階,正四品下階,從四品上階,從四品下階,也就是說四品(包括四品)後面的,一個品階有四級,那麼總共就有三十個品級了。

唐朝和宋朝使用的就是這種方式,但是隋朝,元朝,明朝,清朝,就沒有這個上下兩階,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九品十八級。清代的正一品與從一品都有哪些官職呢?

正一品:三公的太師、太傅、太保,還有三殿三閣大學士(俗稱的宰相),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各部尚書,九門提督(步軍統領),協辦大學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師,少保,少傅,都督院左右都御史,總督,都統,提督。

我們從正一品和從一品可以看出從一品並不能簡單理解成正一品的副職,而是應該這樣理解,正一品是第一級,從一品是第二級,這樣就好理解了。


歷史簡單說


在中國古代出現的諸如正一品、從一品之類的官名,稱為品官制度,創始於三國時代的曹魏,後經代代發展,至清代到達終極。這種品官制度屬於是給官員劃級別的官階,而不是官員的職務,類似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幹部級別,對應體現的是官員的級別高低,各項權力義務和待遇的不同。

不過有所區別的是,古代的正、從官階,並不是絕對和正、副職職務相對應,以清代的武官來說,武官的從一品對應的官職是綠營的提督和八旗的將軍,顯然不是副職。而現在幹部級別中的副職,例如副國級、副部級等等,對應擔任的職務主要是副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