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晚秋,又到參觀葡萄園選擇品種的時間了,今年詢問甜蜜藍寶石的朋友很多,甚至有不少是滿懷熱忱的掐著大把的鈔票要投資做農業的成功人士,彷彿種上就可以豐產,種上就能賣40+的高價,彷彿一年投資,兩年回本,三年實現財務自由,彷彿又看到了當年陽光玫瑰的影子,彷彿... ...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當年陽光玫瑰也被稱為葡萄中的貴族,大園區,高檔設施,天價苗木,120+的價格,晴王,香印這樣美麗的名字,華麗的外包裝... ...,當大多數園子開始豐產的時候,我們發現陽光玫瑰也只是一串葡萄,和巨峰,玫瑰香,科瑞森一樣只是眾多葡萄品種中的一個,只是市民餐後果盤中的一種水果罷了。

有朋友說,種陽光玫瑰是一時腦熱入坑的,早知道這樣的價格才不會買高價苗種植呢。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我想到了一個曾經的流行詞“試錯”,任何行業都需要試錯者,可試錯的成本想過嗎?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當然還有機會成本。不知想種植葡萄的你是否想過試錯成本?是否能承擔得起試錯成本?

試錯成功就是先驅,就是英雄,試錯失敗往往是炮灰,更多的人只是普通的種植者,普通的農民,只想通過自己的辛苦賺點柴米油鹽錢罷了。種葡萄需要理性,種之前至少要先想想賣葡萄,葡萄只有兩個銷售途徑,一是禮品市場,二是水果市場。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陽光玫瑰的外觀清澈,顆粒大而翠綠,甜蜜藍寶石外觀獨特,都具備做禮品葡萄的條件,但禮品市場對質量的要求是精益求精,並不是所有的種植者都具備做品牌,做精品,在禮品市場上留下名字的資源和實力。

水果市場上陽光玫瑰大有可為,獨特的口感和果香是陽光玫瑰佔領果盤的資本,在這方面做文章,為市民種葡萄才是大道其昌。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農民和農業投資人選擇品種需要理性,考慮清楚適合自己的市場定位,這幾年風風雨雨經歷了太多品種的沉浮,簡單提幾點品種選擇的心得。

1.甜度和香氣

所有葡萄最終都是“進口”的,都要被吃掉而不是當工藝品擺著,所以好吃是最基本的要素。市民關注的無非是甜度和果香。

陽光玫瑰和甜蜜藍寶石都具備很好地甜度,陽光玫瑰還擁有玫瑰香混合茉莉香的絕美香氣,甜蜜藍寶石口感純淨清澈,這方面這兩個品種都不錯,其他品種的選擇也需要首先考慮這點,不誇張的說,甜度和果香就是葡萄的生命力。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2.種植的技術難度

凡是技術簡單,好種又省事的品種,大家都會種就避免不了同品種的競爭,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只有品質比別人好或者價格比別人低才能賣掉,要命的是品質特別好的能夠賣不錯的價格,品質不好的即便落價也不好賣。目前的巨峰,夏黑,科瑞森都是這樣。

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品種會中的不多,能種好的更少,相對來說附加值會高一些,比如無核,青粒還果香濃郁的陽光玫瑰。

3.市場認知度

目前市民見面就認識的品種無非是巨峰,玫瑰香,硬點的葡萄統稱提子,所以發展新品種免不了要蹭熱度,比如藤稔被稱作大巨峰,巨玫瑰被稱作大玫瑰香,夏黑被稱作黑巨峰... ...

所以發展新品種也免不了蹭熱度,大多數市民喜歡買認識的品種,對於外形奇特的不太認識的品種只有少數年輕人願意嘗試,能否重複購買就看品質了。

陽光玫瑰和甜蜜藍寶石屬於網紅品種,市民還沒吃到就先認識了,這也是未來新品種走進尋常百姓家的一條路。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4.貨架期和耐儲性

促早的品種只能走市場,中晚熟品種就存在走市場和進冷庫兩條渠道。

走市場的商販非常關心貨架期,至少不能讓花錢收來的葡萄砸在自己手裡。裂不裂果?掉不掉粒?爛不爛?

冷庫還要多關注耐儲性,存儲期越長溢價的可能性就越大。果肉硬不硬?果梗是否強壯?果粒掉不掉?這些都是冷庫關心的問題。

陽光玫瑰果肉硬,果梗粗壯,只要不做太大的粒庫內落粒風險就不大,整好穗型的話耐儲性應該不錯。

甜蜜藍寶石果梗相對細弱,冷庫簡單的除溼就會讓果梗發黃甚至幹了,細長的果粒掉粒風險也相對大些,這點上不如陽光玫瑰。

5.市民的消費習慣

在市場上顏色深的品種就比顏色淺的好賣,口感濃郁的品種比口感淡的好賣,大粒的比小粒的好賣,肉多的比肉少的好賣,硬的比軟的好賣,這是市民的習慣,也是商販的要求。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一種葡萄,一種水果,每畝20000的純收入已經在水果種植中算不錯的了,有多少水果能有這樣的收益?選品種最忌諱腦子發熱,立足現實,正視自己的資源,合理的選擇品種才能在行業內有所發展。

從陽光玫瑰看種葡萄的試錯成本

陽光玫瑰高價苗是因為太多人腦熱進坑炒起來的,藍寶石呢?希望大家選擇品種多一份理性,歡迎有錢有能力的朋友入坑,更希望入坑後能走的平穩。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