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晚秋,又到参观葡萄园选择品种的时间了,今年询问甜蜜蓝宝石的朋友很多,甚至有不少是满怀热忱的掐着大把的钞票要投资做农业的成功人士,仿佛种上就可以丰产,种上就能卖40+的高价,仿佛一年投资,两年回本,三年实现财务自由,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阳光玫瑰的影子,仿佛... ...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当年阳光玫瑰也被称为葡萄中的贵族,大园区,高档设施,天价苗木,120+的价格,晴王,香印这样美丽的名字,华丽的外包装... ...,当大多数园子开始丰产的时候,我们发现阳光玫瑰也只是一串葡萄,和巨峰,玫瑰香,科瑞森一样只是众多葡萄品种中的一个,只是市民餐后果盘中的一种水果罢了。

有朋友说,种阳光玫瑰是一时脑热入坑的,早知道这样的价格才不会买高价苗种植呢。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我想到了一个曾经的流行词“试错”,任何行业都需要试错者,可试错的成本想过吗?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当然还有机会成本。不知想种植葡萄的你是否想过试错成本?是否能承担得起试错成本?

试错成功就是先驱,就是英雄,试错失败往往是炮灰,更多的人只是普通的种植者,普通的农民,只想通过自己的辛苦赚点柴米油盐钱罢了。种葡萄需要理性,种之前至少要先想想卖葡萄,葡萄只有两个销售途径,一是礼品市场,二是水果市场。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阳光玫瑰的外观清澈,颗粒大而翠绿,甜蜜蓝宝石外观独特,都具备做礼品葡萄的条件,但礼品市场对质量的要求是精益求精,并不是所有的种植者都具备做品牌,做精品,在礼品市场上留下名字的资源和实力。

水果市场上阳光玫瑰大有可为,独特的口感和果香是阳光玫瑰占领果盘的资本,在这方面做文章,为市民种葡萄才是大道其昌。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农民和农业投资人选择品种需要理性,考虑清楚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这几年风风雨雨经历了太多品种的沉浮,简单提几点品种选择的心得。

1.甜度和香气

所有葡萄最终都是“进口”的,都要被吃掉而不是当工艺品摆着,所以好吃是最基本的要素。市民关注的无非是甜度和果香。

阳光玫瑰和甜蜜蓝宝石都具备很好地甜度,阳光玫瑰还拥有玫瑰香混合茉莉香的绝美香气,甜蜜蓝宝石口感纯净清澈,这方面这两个品种都不错,其他品种的选择也需要首先考虑这点,不夸张的说,甜度和果香就是葡萄的生命力。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2.种植的技术难度

凡是技术简单,好种又省事的品种,大家都会种就避免不了同品种的竞争,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只有品质比别人好或者价格比别人低才能卖掉,要命的是品质特别好的能够卖不错的价格,品质不好的即便落价也不好卖。目前的巨峰,夏黑,科瑞森都是这样。

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品种会中的不多,能种好的更少,相对来说附加值会高一些,比如无核,青粒还果香浓郁的阳光玫瑰。

3.市场认知度

目前市民见面就认识的品种无非是巨峰,玫瑰香,硬点的葡萄统称提子,所以发展新品种免不了要蹭热度,比如藤稔被称作大巨峰,巨玫瑰被称作大玫瑰香,夏黑被称作黑巨峰... ...

所以发展新品种也免不了蹭热度,大多数市民喜欢买认识的品种,对于外形奇特的不太认识的品种只有少数年轻人愿意尝试,能否重复购买就看品质了。

阳光玫瑰和甜蜜蓝宝石属于网红品种,市民还没吃到就先认识了,这也是未来新品种走进寻常百姓家的一条路。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4.货架期和耐储性

促早的品种只能走市场,中晚熟品种就存在走市场和进冷库两条渠道。

走市场的商贩非常关心货架期,至少不能让花钱收来的葡萄砸在自己手里。裂不裂果?掉不掉粒?烂不烂?

冷库还要多关注耐储性,存储期越长溢价的可能性就越大。果肉硬不硬?果梗是否强壮?果粒掉不掉?这些都是冷库关心的问题。

阳光玫瑰果肉硬,果梗粗壮,只要不做太大的粒库内落粒风险就不大,整好穗型的话耐储性应该不错。

甜蜜蓝宝石果梗相对细弱,冷库简单的除湿就会让果梗发黄甚至干了,细长的果粒掉粒风险也相对大些,这点上不如阳光玫瑰。

5.市民的消费习惯

在市场上颜色深的品种就比颜色浅的好卖,口感浓郁的品种比口感淡的好卖,大粒的比小粒的好卖,肉多的比肉少的好卖,硬的比软的好卖,这是市民的习惯,也是商贩的要求。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一种葡萄,一种水果,每亩20000的纯收入已经在水果种植中算不错的了,有多少水果能有这样的收益?选品种最忌讳脑子发热,立足现实,正视自己的资源,合理的选择品种才能在行业内有所发展。

从阳光玫瑰看种葡萄的试错成本

阳光玫瑰高价苗是因为太多人脑热进坑炒起来的,蓝宝石呢?希望大家选择品种多一份理性,欢迎有钱有能力的朋友入坑,更希望入坑后能走的平稳。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