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能有产值万亿的汽车市场,连个四驱系统却造不出来呢?

随着祖国的壮大,很多企业在国内也迅速成长了起来,就拿国内的汽车市场来说,光是去年汽车零件市场的营业额达到了4万亿,增涨率也达到了7.1%。而这也仅是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销量,如果再细化主机厂的销售数据,还有改装之后的市场营业额,就会发现汽车市场的营业额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什么我们能有产值万亿的汽车市场,连个四驱系统却造不出来呢?

对于更多的群众来说,他们经常花时间去翻阅资料,或者是和诸多行业人士探讨,探讨的目的就是在寻找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能否造出四驱系统。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业内人士也是摇头的迷茫。通过抽查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在国内的北汽、上汽,吉利、长城和长安等车型调研中,都会遗憾地发现这些车型,都是由外资提供的四驱系统。

其实,国内的四驱系统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比率还不足10%,四驱系统也是国产车当中的一大缺陷。虽然,市场也针对性地研发了X性的四驱系统,但是和常规的前后传动轴相比却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X性转动轴的方式,也能很好地化解后锁的难处,但是这套X性的四驱系统,却一直停留在比较小的改装市场当中,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到主机厂的采购计划中。

而X性四驱系统没有进入主机厂的采购计划,和国内装备的四驱系统,存在不稳定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这套四驱系统的布局安全性是否稳定,也是不得而知的结果。并且,国内的四驱系统很多都是在德企手里掌握着,这些企业建立了专利,且通过快速的技术投入换取了专利项目。零部件的供应商强大和市场的占比率,都会让国内自主四驱系统不能大展宏图。

从成本的问题考虑,国产车是不需要大力研发四驱系统,因为四驱系统并非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类必备的技术。对于消费者来说,两驱车就足以满足日常需求,四驱系统的出现,也不过是稳增市场的份额和销量,既然不是刚需品,自然就无需大力研发了。另外,研发四驱系统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作为支撑,对于很多自主品牌来说,研发四驱系统也是一项极大的负担和挑战。

对于汽车市场来说,目前四驱系统的供应商从不短缺,即便是一家出现了变故,另外几家也会正常供货,当需求量满足的时候,自主品牌的汽车商自然是有恃无恐了。虽然我们的确拥有着万亿的产值量,但是四驱系统也不是刚需品,把需求量做大和不断完善,也是汽车市场最明智的选择。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一起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