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中國歷史上的哪些名將比較厲害?為什麼?

用戶9327717585306


中國近代史上,我認為劉伯承元帥很厲害,他是中國軍隊的重要人物,被蔣介石評價“對中共軍隊建設的作用僅次如朱毛”。劉伯承元帥是毛主席眼中的“一條龍”,是讓朱老總自稱“手下敗將”的人,是周總理死前惦記的人,是鄧公心中的“大軍事家”,在蓋棺定論中,所有元帥只有劉帥有“毛澤東軍事思想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樣的評語。



中共的五虎上將每個人打仗都各有特色:彭德懷元帥可謂猛,橫刀立馬;林彪元帥可謂謀,謀定後動;劉伯承元帥可謂智,妙筆生花;徐向前元帥可謂勇,堅持最後五分鐘;粟裕大將可謂奇,千奇百計。每個人都有特色,每個人都是戰必勝,攻必克的卓越軍事將領。


劉帥是他們之中成名最早,軍事生涯最長的人。早年川中護國戰鬥中,劉帥在川中戰場叱剎風雲。曾經以一個旅的兵力,一舉扭轉了四川局勢,來回穿插與川東,川北,最後於成都城外決戰,打敗了劉文輝等優勢兵力的人員,劉帥也因為此戰成為川中名將。

連年軍閥混戰生涯,讓劉帥對戰爭的意義產生了思考,也讓他多次負傷。劉帥一生負傷9次,其中三次負傷幾乎喪命,兩次負傷致殘,一次將眼睛打瞎,一次被打傷大腿,醫生斷定要截肢,劉帥憑藉其堅強的毅力站起來了。而就是在此次腿傷之後,劉帥接觸到中國共產黨,在經歷出川考察之後,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併為中國共產黨奮鬥終生。


劉帥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瀘順起義,起義部隊有一萬多人,起義堅持了半年之久,最終在各方圍剿中失敗。劉帥也空有十五軍軍長的名頭,手中無兵,隨後在南昌起義中擔任參謀部參謀長。南昌起義部隊南下被打敗以後,劉帥由中央安排到蘇聯學習軍事。

劉帥在蘇聯學習其間已經三十五歲,他依舊堅持每日學習俄語,三個月後就基本掌握了俄語。在蘇聯其間劉帥總結了中國共產黨起義問題,提出了中國不能依靠軍閥部隊,要組建自己部隊,要提升戰鬥力,這樣才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劉帥提出的這個觀點和朱老總改編軍隊,毛主席建立連級黨支部的做法不謀而合,所以後來中央要調朱毛去中央的時候,朱毛提出了除非調劉帥來接替他們指揮部隊的要求。


劉帥從蘇聯回到中國後,先在上海協助周總理處理了一些軍隊問題,而後到中央蘇區擔任紅校校長,其間劉帥編寫教材,完成了紅校的很多基本建設問題。此時的劉帥並沒有完全瞭解紅軍的軍事遊擊指導思想,所以提出軍隊正規化的問題,在稱呼上統一為各種“員”,如:通訊員,司令員,炊事員等等。同時劉帥也發表了一些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問題,這些問題衝擊了毛主席所提倡的游擊戰思想,是劉帥對紅軍情況不瞭解所造成的。

不久之後由於中央人員到達蘇區,毛主席被剝奪指揮權,劉伯承元帥調任總參謀長。劉帥協助周總理和朱老總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作戰的勝利。但是隨著博古和李德的到來,軍隊指揮大權基本被李德所控制,劉帥也因為不滿李德的瞎指揮,被撤銷了總參謀長的職位,調到五軍團任參謀長。


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李德的錯誤指揮,中央紅軍被迫轉移,開啟長征。在湘江之戰之後,紅軍損失慘重,各級軍事將領都對李德的軍事指揮產生不滿,也由於對中央軍事指導的需求,在黎平會議時劉帥被回覆了總參謀長的職務,並且擔任先遣隊司令員。

劉帥在紅軍途中,首先是安排奇兵智取遵義,為中央開遵義會議爭取時間;在遵義會議上劉帥提出向川西發展的目標,成為了長征的第二階段目標;劉帥協助毛主席四渡赤水,巧奪金沙江,過彝族區等等為中央紅軍開路,保障了中央紅軍長征的順利前進。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劉帥率領129師共計約9000人東渡黃河,抗戰結束後129師已經發展到30多萬人。抗日戰爭其間129師殲敵數達到43萬多,大大超過了115師和120師,基本等於這兩個師只和。


抗日其間129師奇襲陽明機場,重疊伏擊,神頭嶺伏擊戰等等,都是打的出神入化,很多戰例都寫進了兵書。而劉帥在抗日其間提出敵進我進的戰略思想,為敵後游擊戰提供了新的思想,是八路軍反圍剿勝利的重要原因。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劉帥首先組織部隊進行大規模的運動戰,取得了定陶戰役等戰爭的三戰三捷,殲敵數萬,有效的保證了毛主席重慶談判的安全。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央制定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這期間劉鄧所控制的平漢路和京浦路是蔣介石南北聯通的重要樞紐,也成為老蔣重點進攻的區域,但是在劉鄧的守護之下,蔣介石在此處沒有前進一步。

解放戰爭初期,只有晉冀魯豫戰區沒有敗戰,此時東北被迫到松花江以北立足,華東失去江蘇大部,陝西毛主席開始轉戰,而晉冀魯豫的部隊加上地方武裝發展到47萬人,位於關內各大戰區之首。

劉鄧大軍在連續多次取得勝利之後,蔣介石決定將陝西和山東做為重點進攻方向,毛主席決定挺進中原。當時距離大別山太遠,挺近大別山意味著沒有後方,沒有物資,沒有傷病員安置,但從戰略上這是一步大棋。劉帥能理解主席的戰略目標,對於毛主席南下的戰略意義也十分清楚,不過畢竟此次千里躍進風險極大,若是有一點損失那麼就會全軍覆滅。

劉帥猶豫之際,毛主席一封“陝北已極為困難”的電報,讓劉鄧這兩位具有大局觀的偉人,立刻決定南下挺進大別山。劉帥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發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最終進去大別山。

挺近大別山標誌外線作戰的開始,也是反攻的開始,讓解放戰爭提前一年進入到第三階段。劉鄧挺進中原吸引了30個旅的兵力,緩解了陝西和山東戰場的壓力,毛主席高興的對周總理說:“我們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當劉鄧再次出大別山的時候,部隊只剩下七萬人,各縱隊減員嚴重,但是依舊參加瞭解放襄陽,逐鹿中原的戰鬥。到淮海戰役進行時,中原野戰軍軍隊人員只有12萬人,但是在淮海戰役中,中野牽制了國民黨華中集團的力量,而後又在華東野戰軍的配合之下,圍殲了國民黨精銳12兵團。

淮海戰役其間,劉帥敏銳的發現了宿縣的重要性,提出攻佔宿縣的目標。宿縣位於國民黨南北聯通要道,切斷宿縣就意味著徐州附近的敵人被孤立,其意義和遼瀋戰役的錦州類似,起到關門打狗的戰略意義。

淮海戰役結束之後,劉帥又指揮了渡江作戰的西集團作戰。渡江以後,二野部隊追擊最遠,進到江西上饒,直逼廣東。劉帥也擔任新中國的首任南京市市長。


大軍南下以後,二野承擔瞭解放大西南的任務,劉帥在毛主席的大迂迴戰略之下,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席捲大西南,完成了中國大陸上對國民黨最後一個軍事集團的圍剿。

解放戰爭期間,二野承擔極其艱苦的作戰任務,最終殲滅國民黨軍隊230萬左右,位居五大野戰軍第二,僅此與山東野戰軍的270萬。

戰爭結束之後,劉帥也基本告別了軍事生涯,開辦中國軍事學院。為中國軍隊的正規化建設嘔心瀝血,即使受到不公平的教條主義迫害,劉帥依舊本著共產黨員的要求,為中國的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爆發,當時劉帥擔任中央戰略小組組長,在毛主席的點將之下,負責對印反擊戰的戰略指揮。劉帥分析印度方面的兵力特點,第一階段提出迂迴包抄的戰略,留下“有水必有路”的名言,一舉擊潰入侵我國的印軍;第二階段劉帥分析印度軍隊為一個畸形的長蛇陣,採用剖腹,斷尾的進軍,打的印度軍隊潰不成軍,開啟中國軍隊追擊的高潮。

對印反擊戰也成為了劉帥最後指揮的一個戰役,此戰乾淨漂亮,總參謀部長羅瑞卿用“亂”字進行總結,是因為我軍追擊的太快,穿插的太迅速,此戰也達到了毛主席所要的30十年和平的目標。



劉帥此後一致到中國的邊境線勘察國防情況,很多時候不顧自己70多歲的高齡,親自蹬到坑洞中試驗效果。到最後唯一剩下的眼睛都瞎了,才告別軍事。

1986年劉伯承元帥與世長辭,享年94歲,是十大元帥中壽命最長的一位。劉伯承元帥去世之後,鄧小平帶全家弔喪,據北京的市民而言,劉帥的葬禮也是自朱老總和毛主席逝世以來,規格最高的葬禮。徐向前元帥“十萬軍帳哭劉帥”,表達了他對劉伯承元帥的無比敬佩。

然而劉伯承元帥晚年從不談論那些立下的戰攻,他深刻的明白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他在思維清晰前留下的遺言是:“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帝國烽火


粟裕、徐向前、劉伯承、彭德懷、朱德、曾中生、彭雪楓、蔡申熙、林彪、許繼慎、鄺繼勳、伍仲豪、左權、黃公略、劉光烈、段德昌、葉挺、盧德銘、高敬亭、尋淮舟、鄧華、李明瑞、吳光浩、劉疇西、何畏、周逸群、朱雲卿、羅炳輝、曹淵、潘忠汝、陳明仁、周維炯、陳光、韓先楚、鍾漆偉、俞灑度、陳賡、孫德清、徐海東、劉志丹、王良、董振堂、張雲逸、俞作豫、鄧萍、季振同、趙博生、黃克誠、周昆、周子昆、黃忠嶽、陳樹湘、陳潛、葉成煥、黃開湘、陳文達、蕭克、王樹聲、葉劍英、周士第、賀龍、聶榮臻、蕭勁光、羅瑞卿、陳毅、李先念、張鼎丞、楊尚昆、唐澍、李聚奎、劉亞樓、王維舟、朱瑞、楊靖宇、趙尚志、吳煥先、周桓、彭紹輝、許光達、楊得志、王震、宋時輪、王建安、王宏坤、葉飛、陳伯鈞、陳再道、陳奇涵、唐亮、陳士榘、許世友、張愛萍、李達、李天佑、黃永勝、賴傳珠、李濤、郭天民、宋任窮、謝富治、王平、張宗遜、朱良才、烏蘭夫、楊勇、陳海松、蘇振華、陶峙嶽、張震、董其武、閻紅彥、傅秋濤、傅鍾、甘泗淇、洪學智、楊成武、蕭華、楊至誠、王新亭、李志民、譚政、李克農、周純全、羅榮桓、王佐、鍾期光、韋國清、趙爾陸、龔楚、賀炳炎、呂正操、陳錫聯、解方、韋撥群、周建屏、邵式萍。


君230835428


中國戰將如雲,名將輩出,要說誰最歷害,沒有統一衡量的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僅人民解放軍的將帥來看,除開資歷閱歷和特殊貢獻外,單從戰功方面來講,這幾位元帥是很歷害的。

△彭德懷,從平江起義、創建紅五軍起,歷經中國革命的全過程,一路征戰,功勳卓著。最典型的就是指揮百團大戰、解放大西北、抗美援朝戰爭。

△林彪,紅軍時期最年輕的軍團長,共和國最年輕的元帥,能征善戰。平型關一戰,首戰告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捎揮的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從東北到海南,打遍了半個中國。

△劉伯承,號稱“軍神”,護國軍時期,就是川中名將,領導瀘順起義。他文武兼備,軍政兼通,任過紅軍總參謀長。抗戰中任129師師長,解放戰爭初,他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插蔣匪區腹地,淮海戰役、進軍大西南是他的傑作。

△徐向前,是被蔣介石低估的元帥,他是紅四方面軍和鄂豫皖根據地的創姑人之一。抗戰中,創建以太行山為依託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與劉伯承元帥一起領導指揮了鳳凰山戰鬥、長生口伏擊戰、神頭嶺戰鬥、反六路圍攻、響堂鋪戰鬥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取得了戰役的勝利。解放戰爭中,他指揮了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打遍了山西全境。





zj史海拾貝


題主說只能說一個,純軍事才能而言,我選十大元帥之一的林彪。只要看看林彪的成長經歷,和他擊敗的對手分量,就知道林彪的軍事水平確實首屈一指。

黃埔攻讀<strong>

1925年7月,18歲的林彪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在校學習6個月。這一期學生質量被認為僅次於黃埔一期,有後來的國軍名將張靈甫、胡璉、李彌、劉玉章、邱維達、高魁元、謝晉元,也有我軍的軍事家伍中豪、曾中生、劉志丹、段德昌和開國上將郭天民、開國中將唐天際。

在眾多優秀出色的學生中,林彪因性格內向,不善交際,表現並不突出,時任校長蔣介石對他沒有什麼印象,但若干年後,蔣介石直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關心林彪”。

初出茅廬

林彪在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了北伐,北伐中他只是一個小小排長,默默無聞。1927年8月1日,林彪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見證了這一偉大的光榮時刻。當時,林彪隸屬聶榮臻、周士第麾下,任73團3營7連連長,隨後又追隨朱德、陳毅轉戰各地。

牛刀小試

1928年1月,林彪在朱德、陳毅率領下,參加了湘南暴動,他這次暴動中特別是攻佔耒陽的戰鬥中表現搶眼,得到朱德、陳毅的讚譽,被提升為工農革命軍一營營長。

展露鋒芒

1928年4月,林彪隨部隊到達井岡山,正式隸屬毛主席指揮。在毛主席的言傳身教和自己的領悟下,林彪的軍事才華開始綻放出燦爛的光彩。在反擊國民黨反動派“進剿”井岡山的戰鬥中,林彪沉著冷靜,指揮有方,同時又善用疑兵,機智靈活,很快得到毛主席的賞識和器重,先後任團長、縱隊長。

1930年6月,林彪任紅1軍團第4軍軍長,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時年23歲,是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之一,僅次於20歲的尋淮洲,並與彭德海懷、黃公略、伍中豪並稱毛主席麾下“四驍將”。

聲名鵲起

接下來在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戰役中,林彪多次指揮所部承擔主攻人物,成為紅一方面軍能征善戰的高級指揮員之一。從此時起,林彪開啟了自己的“戰鬥模式”,幾乎打敗了他遇到的所有強勁對手,特別是黃埔軍校的師生。

龍岡伏擊戰,林彪一舉擊潰第18師,俘獲師長張輝瓚。

黃陂草臺崗伏擊戰,林彪一舉圍殲敵第52師、第59師,活捉師長李明、陳時驥,擊傷黃埔一期名將、第11師師長肖乾,打的黃埔軍校老師陳誠抱頭痛哭。

長征過程中,林彪指揮飛奪瀘定橋、激戰臘子口等戰鬥,成為我軍名將。

震驚全國

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林彪擔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已經和彭德懷、劉伯承等老資格名將平起平坐,時年30歲,是最年輕的主力師師長。

隨即,林彪率軍開赴抗日戰場,指揮取得震驚全國的平型關大捷,打贏了八路軍抗日戰爭第一仗,也是中國全面抗戰以來的第一場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

決戰巔峰

後來林彪因為受傷到蘇聯養病進修,回國後因身體不好,主要在延安後方工作,未能在抗日戰場再創佳績,一直到抗戰結束,林彪才重回自己朝思暮想的一線戰場,且走向巔峰。

從1945年10月抵達東北,到1950年5月解放海南島,林彪指揮浴血奮戰3年,把出關時的十幾萬軍隊打造成近150萬人的四野百萬雄師,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累計殲敵超100萬人,打敗無數國民黨高級將領,解放了東北三省、北京、天津、河南、河北、湖南、湖北、貴州、廣西、廣東和海南島等11個省,解放了超大半個中國!

看看林彪在解放時期擊敗的國民黨名將特別是黃埔師生名單吧:

陳誠,陸軍一級上將,黃埔教官,“小委員長”,東北行轅主任,被打跑。

白崇禧,陸軍一級上將,華中“剿匪”總司令,被打跑。

傅作義,陸軍二級上將,華北“剿匪”總司令,投誠起義。

薛嶽,陸軍中將,海南防衛總司令,被打跑。

杜聿明,陸軍中將,黃埔一期,被俘。

孫立人,陸軍中將,新1軍軍長,美國弗吉尼亞軍事院校畢業,撤退。

鄭洞國,陸軍中將,東北保安代總司令,投降。

廖耀湘,陸軍中將,第9兵團司令,被俘。

範漢傑,陸軍中將,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被俘。

侯鏡如,陸軍中將,東進兵團司令,兵敗撤退。

鄭庭笈,陸軍中將,48軍軍長,被俘。

除了上述名將,被林彪擊敗的還有李鴻、李濤、龍天武、劉玉章、劉雲瀚、沈向奎、羅又倫、盛家興、潘裕昆、闕漢騫等中將、軍長級別的高級將領至少十幾個。

有如此傲人的成績,難怪蔣介石校長會忍不住再三感嘆:“林彪一個黃埔四期生打敗了整個黃埔軍校的師生”,還不停地說“為什麼人才都跑到對面去了呢?為什麼呢?”

有人說“順境看林帥(林彪),逆境看粟裕,絕境看徐帥”,這種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因為林彪有“不打無把握之仗”的特點,但這是符合戰爭規律的選擇,也是對戰士生命的愛惜,況且林帥絕不是隻打順風仗,硬仗、險仗也打了不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中國近代史上的名將,在世界第一軍事家毛主席領導指揮下。有朱德元帥,彭德懷元帥,林彪元帥,劉伯承元帥,賀龍元帥,陳毅元帥,聶榮臻元帥,羅榮桓元帥,徐向前元帥,葉劍英元帥,十大將,三十六上將。都是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人民永遠的懷念他們。


sbI


葉帥最利害。拋開戰爭年代的功績不講,僅是粉碎四人幫,兵不血刃,全國穩定,就能青史留名。



安靜的桃花源


最歷害的是毛澤東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還有祖國人民的十大元帥,中國從封建到建立了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他們立下了漢馬功勞,祖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毛澤東恩情!不會忘記十大元帥!


東方紅132543802


非彭德懷元帥莫屬!

一、說先說人品!一九五零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大局已定,全國已無戰事,社會基本穩定。能夠掛帥出兵朝鮮,力排眾議,力挺毛澤東,可謂高風亮節。

二、朝鮮戰爭,我們打的是世界第一的軍事強國,對方統帥是二戰名將麥克阿瑟。

三、朝鮮作戰我們沒有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在戰略上就先輸一招。另外,敵我雙方無論在裝備上、後勤保障上相差懸殊,這在戰略上又輸第二招。

四、朝鮮戰爭,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們僅用了三年就打敗了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美國。打的美國人不得不低下他那高貴的頭,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籤上恥辱的名字!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打出了國人的尊嚴!打的西方列強再也不敢小看我剛剛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五、五十年代,國內已無戰事,彭德懷元帥完全可以選擇明哲保身。這時彭德懷元帥出兵朝鮮,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我們都知道炮彈是沒長眼睛的,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就是在志願軍的司令部的所在地的附近,被美國飛機投擲的凝固汽油彈奪取生命的,年僅二十八歲。

六、“勝敗乃兵家常事”!

朝鮮戰爭我們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如果打敗了呢?彭德懷豈不成了千古罪人了,一生的功勞前功盡棄!做為一個軍人、一個統帥,一“死”一“敗”難道彭德懷元帥能想不到嗎?肯定想到了,既然想到了為什麼還要掛帥出兵呢?彭德懷元帥想的肯定不是他自己的榮辱與得失,“唇亡則齒寒”!“皮之不存,毛將焉乎”!“捨生取義”!他想的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龍泉居士


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名將了,古代的白起、韓信、廉頗、李牧.......,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多少都知道一些。

中國近現代史上比較厲害的名將有:毛澤東、朱德、劉伯承、葉劍英、徐向前、彭德懷、羅榮桓、賀龍、粟裕、陳賡.......,他們都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下面我們介紹一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這些開國將帥們。

毛澤東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為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他帶領中國人民,在中國最為混亂的時候,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侵略者,然後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的。

新中國的成立,讓四萬萬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他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享有了平等與自由的權力。

從此,中國人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平與自主。可以說這一切成果,都是毛澤東帶給我們的。

因此,毛澤東才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能打的人。

毛澤東不但是中國最為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而且他還被《時代週刊》評選為,二十世紀影響世界的100為偉人之一。另外,毛澤東還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為敬仰的領導人。

毛澤東的一生征戰無數,他打的最為得意的一場戰役就是四渡赤水之戰。最具代表性的戰役就是三大戰役。

彭德懷

彭德懷元帥,他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可以說他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戰神”。毛澤東曾用“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來形容他的英勇。

大家都知道,在全國抗日期間,是彭德懷領導八路軍,指揮了百團大戰,並且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百團大戰的勝利,共計消滅日偽軍共計四萬餘人,給予日軍沉重的打擊的同時,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日的熱情,為中國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彭德懷指揮的另一場轟動世人的戰役,當上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的時候,毛澤東親自點將,任命彭德懷為總指揮,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和朝鮮人民一起抵禦美帝國主義的。

最終在彭德懷的帶領下,我們打的美帝國主義,不得不坐在談判桌上和談。抗美援朝的勝利,也讓世界人民知道中國軍隊的厲害。

粟裕

粟裕是開國十大將領之一,按照他的功勞,是足以授銜為元帥職務的,因此他也有無冕之帥的美稱。

粟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百戰名將,他有常勝將軍的稱號

我們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形容他的戰績,絲毫沒有一點誇張。粟裕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發揮到了極致,他擅長打的戰役有很多,既可以以少打多,也可以以多打少,既可以圍點打援,也可以指揮運動戰,游擊戰......。

因此可得,粟裕打仗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章法可尋。你看無論是孟良崮戰役中,殲滅張靈甫以及他的七十四師,還是濟南戰役中活捉王耀武,又或者是淮海戰役中,圍堵杜聿明兵團.....。粟裕都是採用不同的戰略戰術,不過,無論面對什麼樣的人,打多麼強大的兵團,他都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成為不世處的將才的。

劉伯承

說到劉伯承,他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關於劉伯承,我們都知道他有一個軍神的稱號。要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將軍,只有劉伯承能夠得此殊榮,可見,劉伯承是多麼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

劉伯承也是最敢打硬仗的一個將軍,他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新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尤其是抗日期間,他帶領的八路軍在太行山一代,給日軍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彭德懷領導的百團大戰,有將近一半的兵力,是來自劉伯承的部下。

可見,劉伯承在抗戰期間,為中國的抗日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和淮海戰役中消滅黃維兵團,都是劉伯承將軍的得意之作。

所以說劉伯承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厲害的一個將領。

當然了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將領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才講史


粟裕。絕對是一代名將。

解放戰爭中,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3萬餘人的部隊,在江蘇中部地區同12萬多人的國民黨軍隊江蘇兵團作戰,連續等七次戰鬥的勝利,共殲敵5萬3千餘人,史稱蘇中七戰七捷。

毛主席接到捷報後,十分高興,還特意把粟裕的經驗推廣到全軍學習:

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故戰無不勝,土氣甚高;繳獲甚多,故裝備優良;憑藉解放區作戰,故補充便利;加上指揮正確,故能取得偉大勝利。這一經驗是很好的經驗,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並望轉知所屬一體注意。

蘇中七戰七捷,讓毛澤東對粟裕另眼相待。華東野戰軍成立後,毛澤東特地電告陳毅:“具體作戰由粟裕同志負責。”

後來的孟良崮戰役,粟裕“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指揮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地區,一舉殲滅了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破解了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所謂的“中心開花”戰術。震驚了蔣介石和國民黨,對國民黨軍隊的軍心,形成極大震撼。

1948年開始的淮海戰役共殲敵55.5萬人,其中粟裕直接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就殲敵44萬人。毛澤東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