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四则(卢 循,梁氏,张舒,司马二女)

卢 循

东晋义熙四年,卢循在广州陰谋造反,偷偷派人到南康庙祈祷祭祀,并奏起鼓乐奉上牲畜祭祀。

被派去的亲信在庙中只见一人,戴着武将的帽子穿着红色的衣服,往中间的席位上一坐,说:“征虏大将军卢循如果想造反起事,来到此外,我奉送给他的是水。”

义熙六年的春天,卢循率领人马直奔长沙,派徐道覆等过岭去南康,装了十二船军需品,每船都有十多丈高。

船装完开始出发,天突然下起大雨,一天一夜,江水上涨四丈,徐道覆率船队顺流而下,与卢循在巴陵会师。

直逼京都建康后,却多次战败,卢循投水而死。想不到他这么快就完了。雨水及山洪,使他自己断送了自己。

【原文】义熙四年,卢循在广州,陰规逆谋。潜遣人到南康庙祈请,既奠牲奏鼓。使者独见一人,武冠朱衣,中筵而坐曰:“卢征虏若起事,至此,当以水相送。”六年春,循遂率众直造长沙,遣徐道覆逾岭。至南康,装艗十二,艟楼十丈余。舟装始办,大雨一日一夜,水起四丈,道覆凌波而下,与循会巴陵。至都而循战败。不意神速其诛,洪潦之降,使之自送也。(出《述异记》)

梁氏

后魏洛陽阜财里,有座开善寺,原来是京城人韦英的住宅。

韦英很早就死了,他的妻子梁氏没有办理丧事就改嫁了,接纳黄河西的向子集为丈夫。

虽说她已改嫁,但仍然居住在韦英的房宅里。

韦英得知梁氏改嫁,在一天白天,带领几个人,骑着马赶回来。

韦英到院门外高喊:“阿梁,你忘了我啦!”

向子集惊慌害怕,拉开弓用箭射韦英。

韦英中箭倒地,变成了桃木人。

骑的马变成了茅草马。

跟随的几个人也都是蒲草扎的。

梁氏害怕,舍弃房宅捐作寺院。

【原文】后魏洛陽阜财里,有开善寺,京兆人韦英宅也。英早卒,其妻梁,不治丧而嫁,更纳河内向子集为夫。虽云改嫁,仍居英宅。英闻梁嫁,白日来归。乘马,将数人,至于庭前,呼曰:“阿梁,卿忘我也。”子集惊怖,张弓射之,应箭而倒,即变为桃人。所骑之马,亦化为茅马。从者数人,尽为蒲人。梁氏惶惧,舍宅为寺。(出《洛陽伽蓝记》)

张舒

长山县有个张舒,在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二月24日忽然看见一个人,穿着大红衣服,围着一般的头巾,手执一支黑色的马鞭。

他对张舒说:“你适宜学道法。想学,就随我来吧!”

这时,只见一架用白丝绳系制的长梯从空中降下,张舒便登上了梯子,跟着那人来到一座大城。

走过绮丽的殿堂,进入一个幽深的洞室。这里的地面闪烁着金光,有一位又高又大的人,没有戴头巾,独自坐在深红色的纱帐中,对张舒说:“主持此事的人错误地选取了你。我教一套秘术给你,回去以占卜为生吧。记住,千万不要贪财物和金钱呵。”

张舒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原文】长山张舒,以元嘉九年二月二十四日奄见一人,著朱衣平上帻。手捉青柄马鞭。云:“汝可教,便随我去。”见素丝绳系长梯来下,舒上梯,仍造大城。绮堂洞室,地如黄金。有一人长大,不巾帻,独坐绛纱帐中,语舒曰:“主者误取汝,赐汝秘术卜占,勿贪钱贿。”舒亦不觉受之。(出《异苑》)

司马二女

姚司马寄住在邠州,住所紧靠一条小溪。

他有两个小女儿,常常在溪上钓鱼,不曾有什么收获。

忽然有什么弄弯了钓竿,二女各钓到一个东西,一个象鳣而有毛,一个象鳖而长鳃。

家里认为这东西奇怪,把它养在盆池中。

经过一夜,两个小女孩都有了精神恍惚的毛病。

夜里常常点亮灯烛,相对玩耍嬉戏,染蓝的染黑的,不曾有暂时的停歇,但是没见到她们拿取什么。

当时杨元卿在邠州,和姚司马有交情,姚司马就在邠州做事。

又过了半年,二女病得更厉害了。

家里曾经作点灯数钱的游戏,忽然看见两只小手从灯影下伸出来,大声说:“请给一个钱!”

家里有的人唾骂它。

它又说:“我是你家女婿,怎么敢无礼?”

其中一个叫“乌郎”,另一个叫“黄郎”。

后来它们常与家人亲近、玩笑。

杨元卿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就为他们请了京城里一个叫“瞻”的和尚。

瞻善长鬼神部的法术,念经来整治病魅,大多都有显著的效果。

瞻和尚来到姚家,用灯作标,用绳划界,用手按出指印,用剑发出敕令,召引它们。

后来又在界外摆设了血食盆酒。

半夜,有一个牛一般的东西,把鼻子放到酒上。

瞻和尚就藏着剑,趿拉着鞋大声说话,极用力地刺它。

那东西带着剑就跑了,流血象灌水一般。

瞻和尚率领左右的人们,举着火把追寻。

循着它的血迹,来到后屋墙角下,看到一个东西像黑色皮口袋,大小可以包住筐,喘息像风箱一样,大概是乌郎。

于是燃柴把它烧死了,臭气飘出去十多里,一个女儿痊愈了。

从此,风雨夜里,会听到门庭有啾啾的声音。

另一个女儿还是病着。瞻和尚就站在她面前,举起代替折合的罗综带怒叱它。

女吓得叩头。瞻和尚偶然见她衣带上有一个黑袋子,于是就让侍立一边的奴婢解下来看。

一看,是一个叫作“龠”的乐器。

于是就搜寻她的衣服、玩物,查到了一个筐。筐里全是死人时治丧用的衣服。

衣服的颜色只有黄和黑两种。

瞻和尚的假期要满了,不能把他的鬼魅整治完,于是就回京城了。

过了年,姚司马免了官职进京城,先去拜访瞻和尚。

瞻和尚为他女儿加强功力治病。

到了十天,他女儿胳膊上肿起来一个瓜那么大的水泡似的包。

瞻和尚念咒用针刺那包。

包出血好几次,病终于好了。

【原文】姚司马寄居邠州,宅枕一溪。有二小女,常戏钓溪中,未尝有获。忽挠竿,各得一物,若鳣者而毛,若鳖者而腮。其家异之,养于盆池。经夕,二女悉患精神恍惚。夜常明炷,对作戏。染蓝涅皂,未尝暂息,然莫见其所取也。时杨元卿在邠州,与姚有旧。姚因从事邠州。又历半年,女病弥甚。其家尝张灯戏钱,忽见二小手出灯影下。大言曰,乞一钱。家或唾之。又曰:“我是汝家女婿,何敢无礼?”一称乌郎。一称黄郎,后常与人家狎昵。杨元卿知之,因为求上都僧瞻。瞻善鬼神部,持念,治病魅者多著效。瞻至姚家,标釭界绳,印手敕剑,召之。后设血食盆酒于界外。中夜,有物如牛,鼻于酒上。瞻乃匿剑,蹝步大言,极力刺之。其物匣刃而步,血流如注。瞻率左右,明炬索之,迹其血,至后宇角中,见若乌革囊,大可合篑,喘若鞴橐。盖乌郎也。遂毁薪焚杀之,臭闻十余里,一女即愈。自是风雨夜,门庭闻啾啾。次女犹病。瞻因立于前,举代折罗叱之。女恐怖叩额。瞻偶见其衣带上有一皂袋子,因令侍奴婢解视之,乃小龠也。遂搜其服玩,龠勘得一篑,篑中悉是丧家搭帐衣,衣色唯黄与皂耳。瞻假将满,不能已其魅,因归京。逾年,姚罢职入京,(“京”原作“意”,据明抄本改。)先诣瞻,为加功治之。涉旬,其女臂上肿起如沤,大如瓜。瞻禁针刺,出血数合,竟差。(出《酉陽杂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