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從2019年9月28日到10月8日,我家通過房屋院子及林盤地入股的收益有1200餘元,我一個月打工的收入是2000餘元,去年全年的務工收入才25000元……”鄭慶秀心裡樂開了花。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村民鄭慶秀提到的這1200餘元是位於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汪家村石家院子的拾裡庭院項目開業10天后的一位入股農戶的賬面分紅收入。拾裡庭院目前整合了28家農戶,農戶的入股收益包含兩部分,即保底收入+營業額的分紅收入,並將在每年年初進行分紅。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拾裡庭院一角

拾裡庭院農戶的收入賬引起了小編濃厚的興趣,從他們的收益結構看,新繁鎮汪家村石家院子農民的收入已突破了傳統的“租金+務工費”模式,且收入有了較大幅度增長。拾裡庭院農戶的入股收入是怎麼回事?在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探索中,新都找到了怎樣的模式?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農民如何持續受益?

農村資源需變生錢“本錢”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我鎮黨政領導班子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即在鄉村振興中,農民的利益在哪裡?農民手中的資源能否通過某種模式變成生錢的資本?這個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新繁鎮副鎮長鍾應芳道出了探索之初新繁鎮領導班子的思考。

有了問題,需要解惑。據鍾應芳介紹,從2018年年初開始,鎮領導班子幾乎走訪了成都區域內所有有點名氣的農村文旅產業,如何突破這些項目的模式,如何找到投資方與農民的利益共生模式?不斷地研究,激烈地討論……

真理越辯越明。一場場的討論讓新繁鎮領導班子形成了共識,那就是以新繁鎮汪家村石家院子為試點,根據三權分置(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分置)的思路,首先將農民的資源變資產。2018年6月15日,新繁鎮協助汪家村正式成立了成都市新都區陌上汪家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汪家村7組、9組村民全部簽字同意將農用地、院壩地、宅基地以及閒置房屋納入汪家村集體資產管理公司。

量化完成後,新繁鎮開始思考打造過程中的資金由誰買單這一問題?新繁鎮汪家村是傳統的農業村,要想依靠農民自身投入進行打造或者商家投入,無疑都無法找到買單方。經過多次研究和討論,新繁鎮決定使用市區兩級專項資金進行院落打造(包括入戶道路、院落地面硬化,房屋外立面美化以及相應的水電氣和汙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石家院子村民負責房屋主體建設、內部基礎裝修的資金投入。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我們的方案報到區上,很快就得到了全力支持,區上覺得這是一個惠民的好項目,讓我們做出示範,從而帶動區域內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2018年7月份項目就啟動了,目前,石家院子已完成了汙水處理、溝渠整理、總平綠化及一、二期風貌打造等基礎建設工作,總共投入了500萬元左右。”鍾應芳解釋道。

鄉村遊如何“親民”?

資源共享降低運營成本

“在打造石家院子時,經過區上批准,鎮上給我們定了一個大致的產業發展方向,那就是做鄉村餐飲服務。”汪家村村民委員會主任、陌上汪家商務服務公司董事長劉華傑透露道。

“確定了產業方向,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契合汪家村發展的社會投資管理公司,這個公司必須滿足不擠佔農民利益、能給農民帶來持續增收且公司負責人熟悉汪家村的人文地理這三個條件。後來我們就選擇了成都市的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鍾應芳說。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據村民鄭慶秀介紹,該公司董事長、拾裡庭院總經理李彪是他的“老鄰居”了。幾年前李彪就來到汪家村,經營的“柒星御宅共享庭院一號院”就是拾裡共享庭院的雛形。經過前期的摸索,李彪一直在構想一種共享模式,將農民的利益、商家的利益、投資方的利益進行鏈接。

李彪的設想與新繁鎮政府的探索高度契合,經過不斷碰撞,最終誕生了拾裡庭院項目。拾裡庭院產業模式設計上,充分鏈接了農戶、村集體、平臺公司、創業者以及客群等五方利益,同時拾裡庭院秉承“傳承、開放、創新、共治、共享”的產業理念,完整地保護了本地的林盤本底和老建築本底,同時通過“住商分離”的產業規劃設計,實現了本地村民“住其中,享其果”的“住商一體”的新農村產業生態。

據李彪介紹,拾裡庭院全體創業者,按照“智慧凝聚,格局共享”的價值觀,打造了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共享會客廳2座、共享庭院8座、共享廁所12間,共享工作室1間,共享圖書館1間……目前,拾裡庭院現已改造並開放火鍋、中餐、茶院、設計工作室、伴手禮超市、自助燒烤、庭院休閒等項目。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從資源和運營我們都引入了共享理念,資源上看,每一個村民都是股東,相應的商家投入成本少;從運營角度看,我們採取統一運營的方式,比如我們成立了拾裡幫幫團,所有的服務人員都統一調配,這樣直接降低了拾裡庭院的經營成本,故整個拾裡庭院的產品定價非常親民。”李彪說。

農村發展如何持續?

產業植入契合本地特色資源

新都區新繁鎮處於郫都、新都、彭州、成都的中心,穿境而過的“一江兩河”(青白江、毗河、錦水河)貫穿著這片肥沃的土地,所以新繁鎮的農業自古就帶著天然優秀。

早在幾年前,緊鄰新繁鎮汪家村的“錦繡田園”就是新都區規劃的成都市產村相融新農村綜合示範區。錦繡田園通過新農村建設,帶動了當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已引入千畝百草園、千畝藍莓國際博覽園、千畝汪家精品蔬菜基地、尚作有機生產基地等特色產業。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錦繡田園’項目位於新都蔬菜電商小鎮核心區域,經過近幾年的經營,該區域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大的生態本底好,由於有規模特色農業產業,未來遊客的可參與度可以達到很高,但區域配套服務較差,且農業幾乎沒有和文旅產業融合,農業的附加值較低,故我們打造了拾裡庭院。”鍾應芳說。

“拾裡庭院項目有一個特徵,即產業前置,也就是在量化農戶資源之前,公司就已經全面介入工作。”李彪解釋道。

據劉華傑透露,雖然兩家公司於今年5月才簽訂協議,但李彪很早就與他進行了溝通。“最初我們只是想做私房菜和民宿,說實話,當時我們想法很簡單,覺得做點吃的,弄點住的就可以了,大家對文創的概念不是很理解,李彪與我們溝通了很多次,最終我們理解了他的理念,也將他的理念多次通過”壩壩會“解讀給村民聽。看看現在的庭院,每一個庭院都各有特色,真的很巴適。”劉華傑說。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新都區:開創農村、農業、農民全面發展模式

據瞭解,除了已呈現出的火鍋、中餐、茶院等庭院休閒項目,目前拾裡庭院正在打造水吧、親子農場、私房菜、帳篷營地、養生湯鍋、文創伴手禮、扎染、陶藝等項目,這些項目將在今年底全部呈現。

“汪家村的農業產業很有優勢,我們所有的項目一定會依託這一產業基礎,讓遊客從種到餐桌都參與到農業中,讓農業從靜態觀光到深度互動,我相信這一模式會受到遊客的青睞。”李彪說。(作者:李玲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