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杜大哥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因为家里穷没有上过多少学,十五岁的时候就辍学跟着父母在家种地放牛。直到十九岁那年,他的大伯要南下打工,他便说服父母跟着大伯来到了杭州,找了个工地当起了搬砖的小工。

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杜大哥干活勤快,为人和善,所以工地上的人都很喜欢他,也都愿意帮助他,就连老板也很喜欢他。没过多久,老板就让杜大哥跟着泥瓦工师傅学手艺,而杜大哥也没让老板失望,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就这样老板给杜大哥涨了工资,而李大哥为了报恩就一直跟着老板干。

直到2018年的一天,杜大哥辞掉了工地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因为常年干重体力劳动,杜大哥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回家后他看到村里有一片山林地没有人搭理,于是他回到家里反复琢磨,想利用村里的那片林地干点什么。于是他在网上查询,向别人请教,最终决定要搞散养土鸡。

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于是杜大哥专门跑到人家鸡场去考察,学习。因为杜大哥为人好,鸡场老板也愿意教他,告诉他一些经验,注意事项,饲养模式,杜大哥也是虚心学习。两个月后杜大哥回到了家,向家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家里人没有一个人同意。但是杜大哥没有妥协,他决定还是要养,于是找到了村长,商量了租林地的事。

结果让他意外的是,村长不但同意他租林地放养土鸡,而且还以最低的价格租给他,并承诺先不收租金,等它把鸡养好了,稳定了,一切都走上正轨了在补上租金,这让杜大哥很是高兴。他赶紧去镇上找到了有关部门办了相关的手续。

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杜大哥也在网上查了一下,有不少搞林下散养土鸡的人都失败了。为了不重蹈覆辙,走他们的路,杜大哥决定改变饲养方式。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在林下散养土鸡时,用的是分化式养殖方法,而且还搞得很好。于是杜大哥也想效仿一下。

所谓分化式养殖,就是把鸡分开来养,也就是说,把一块很大的地分成很多份,然后在每一小份的地上养上固定的鸡。比如把10亩的一片地分成5小份,每份就是2亩地,然后在每个2亩的地上建鸡舍,然后养上鸡,100只或者120只。

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杜大哥村里的林地差不多有个80亩左右,他首先花钱买了铁丝网把林地围了起来,然后每隔个两亩地左右建个能养100只左右鸡的鸡舍,大概建了有40多个,鸡舍还是离地的那种,不但实用,鸡踩不到鸡粪,而且还很安全,即能遮风挡雨,还能保温。

鸡舍建好后,杜大哥又去了那个养鸡场,问老板他自己的这种饲养模式养那个品种的鸡好。老板向他推荐了三黄鸡和芦花鸡,经过老板的介绍杜大哥决定养三黄鸡。因为杜大哥是第一次养鸡,所以他定的是脱温鸡苗,4000只脱温的三黄鸡鸡苗。

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杜大哥一切都准备好后,4000只鸡也送上门了。他也没有嫌麻烦,直接把4000只鸡分别放在了40个鸡舍里了。一个礼拜后,他把所有的鸡舍门都打开,让鸡仔自动走出鸡舍,到外面活动。

一个月后,鸡仔也长大了一点,也不用他操心了,早上打开鸡舍门,给点少量的自配饲料,鸡吃完后,直接跑进林下找虫子,野草,野花,野果实去吃了。

因为分化式养殖,在林地里面鸡群分布的很均匀,所以没有浪费一点资源。再有杜大哥还在村里租了没人种的地,然后请人种上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所以他的鸡成本是很低很低的。再加上今年鸡的价格又好,所以让杜大哥赚了个锅满盆满,捞到了属于他的“第一桶金。”

80后老哥反乡创业,在林地放养土鸡,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是西北文辉,专注养殖,如果你有更多养殖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或者私信我,我们一起交流讨论,期待你的到来谢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