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村卫生室,村民家门口的“医院”

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长沙市卫生健康部门正在雨花区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试点,探索紧密型“乡村卫生一体化”工作,让老百姓在村里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湖南长沙:村卫生室,村民家门口的“医院”

今年43岁的刘柱成,是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三仙岭村卫生室的一名村医,他工作的村卫生室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治疗室、处置室等五室齐全,桌上也配备了“电脑、多功能检验一体机、打印机”等新三样。

湖南长沙:村卫生室,村民家门口的“医院”

干了20年村医的他,今年的获得感最强,这不仅源于村卫生室的建设提高了,自己的待遇也大幅提升。刘柱成告诉记者,他的母亲是一名乡村“赤脚医生”,退休后每月只有150元的生活补助,卫生院为他购买的养老保险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刘柱成:

“说实在的,过去我们不知道到了60岁以后怎么办,难道还像我们母亲那一代一样吗,现在好了,感觉有家了,老有所医了。”

今年2月以来,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在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的过程中先行先试,采取了“七统一、两独立、一保障”的管理模式,统一建设标准、人员安排、业务监管、制度建设、财务管理、药品采购、绩效考核,村卫生室的财务实行独立核算和责任风险独立承担,同时建立完善经费保障和社会保障机制。

湖南长沙:村卫生室,村民家门口的“医院”

跳马镇中心卫生院,将辖区内18个村卫生室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每个卫生室面积80平方米,配1名村医。为调动村医的积极性,提高村医服务能力,卫生院通过自筹资金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绩效考核等多种形式,提高村医积极性。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中心卫生院 院长彭国其:

“缴纳了企业养老保险,村医自己承担308元,我们单位承担794元每个月,由跳马卫生院承担,现在乡村医生有找到了家的感觉,成为了我们卫生院的一名职工。”

试点开展以来,通过对村医加强业务培训,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双向转诊后,第三季度村卫生室和卫生院的转诊人次达到215人,较之前转诊人数增长3倍之多。不仅村民就医更加便捷,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大大提高,村医的收入经过绩效考核后,平均月薪也能达到5到7千元。

为持续深化基层医改,促进分级诊疗和医养结合,长沙将在试点结束后在全市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

长沙市卫生健康委体改处处长胡勇介绍:“在总结雨花区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紧密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切实提升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村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作用。”

记者:阳瑜

湖南长沙:村卫生室,村民家门口的“医院”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湖南电台“马栏山新闻”头条号↓↓↓

湖南长沙:村卫生室,村民家门口的“医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