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

羅盛教,原名羅雨成,1931年4月22日出生於新化縣圳上鎮桐子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6年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次年免試升入省立九師簡師班學習,畢業後考入省立十三中,改名羅盛教。1949年10月,羅盛教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7月1日,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6日,羅盛教參加抗美援朝,任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艱苦的行軍途中,羅盛教以苦為榮,助人為樂,經常幫助炊事班背行軍鍋、挑水、做飯,讓炊事班的同志能得到休息。他尊重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愛護朝鮮的一草一木,經常給朝鮮老鄉挑水、砍柴、打掃庭院。

有一次,部隊駐在南映裡,敵機空襲時,他冒著熊熊烈火,奮不顧身搶救朝鮮群眾安大娘和她的孫女。他目睹戰火給朝鮮老百姓帶來的災難,心裡充滿對侵略者的切齒痛恨和對朝鮮人民深厚的感情。他在日記本上寫道:“兇殘的美帝國主義是這個世界上最兇惡的敵人,不把你趕下海洋,我再也不過這座大橋(指鴨綠江橋)”。

1951年8月中旬,在臨津江牛尾洞伏擊戰中,羅盛教主動申請上陣地救護傷員,當一顆炮彈在他身邊不遠處爆炸時,他毫不猶豫地用身子掩護傷員,並配合戰友用手榴彈炸死衝上來的敵人。這年冬天,羅盛教所在部隊偵察連奉命到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休整,他勤快能幹,和朝鮮老鄉親如兄弟,主動為他們耕地收割,擔柴挑水,並向他們學習朝語,朝鮮老鄉也對他非常熱情友好。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來到泥櫟河邊,發現3個朝鮮少年在河冰面上滑冰。突然,傳來呼救聲,一個叫崔瑩的孩子掉進了冰窟窿。羅盛教要宋惠雲趕快去找一根木杆來接應,自己則邊跑邊迅速脫下棉衣和靴子,面對零下20℃的嚴寒,他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縱身跳進冷冽刺骨的冰窟窿裡。他潛入水中沒有找到崔瑩,浮出水面換了一口氣,又潛入水中才找到崔瑩,用力將崔瑩頂出水面。由於冰層又薄又滑,崔瑩再次掉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已凍得臉色發紫,全身無力,但他想到崔瑩還在水中,就不顧自己生命安危,第三次潛入水中。當他用盡最後一點力氣將崔瑩再次托出水面時,恰好宋惠雲持木杆來接應,崔瑩終於得救了,而羅盛教卻被冰層下的水流衝去10多米遠。待志願軍戰士和石田裡的群眾聞訊趕來破冰將他救上來時,他已經停止了呼吸,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羅盛教犧牲後,石田裡群眾像失去親人一樣痛哭不已,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並按朝鮮人民最隆重的禮儀,將烈士的遺體安葬在佛體洞山上,墓碑上寫著:“生長在朝鮮土地上的人們,都應該永遠記著我們的友人羅盛教同志,學習他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一位朝鮮老大爺指著冰封的泥櫟河,聲音顫抖地說:“在這條河裡,志願軍為救我們的一個孩子獻出最寶貴的生命;也在這條河裡,美國侵略者用我們親人的鮮血染紅了河水。鄉親們,讓我們世世代代都記住羅盛教的名字吧!”朝鮮人民把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村改為羅盛教村、泥櫟河改為羅盛教河、佛體洞山改為羅盛教山,併為他修建紀念碑亭。

1953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羅盛教“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勳章”。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同志為羅盛教烈士墓碑親筆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1952年3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決定給羅盛教烈士追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他“一級愛民模範”光榮稱號。

1985年4月22日,修建於新化縣城資江大橋西端的“羅盛教紀念館”舉行開館典禮,朝鮮貴賓敬獻了花籃,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原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楊得志親筆題詞:“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