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中学的某学生一天学习18个小时,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你怎么看这件事?

小虾米lizzy


一天学习18个小时的学生,在“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比比皆是!

孔阳放弃了二本打算冲刺211重点大学“安徽大学”,而他成为了一名“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的一名复读生。



在2013年,一个万人送考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六安毛坦厂中学名声大震,备受关注。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高考失利复读学生的首选之地,家长们也愿意不远千里把孩子送到毛坦厂中学,甚至辞掉工作陪读。

孔阳的父亲便是众多陪读家长中的一员。他是退伍军人,希望孩子能够全身心的备战高考而确定留下来陪读。那句“一天学习18个小时”的原话应该是“在学校要待18个小时”。


高考是最公平的路

曾经自己在高中的时候看到一句话倍受鼓舞与感同身受。“高考或许不是绝对公平的,但可能是你面对的唯一一次最公平的考试”。来自农村的自己无数次听到过父母长辈的一句话“好些读书,读不出书回来农村日子不好过哩”,这在父辈们看来读书是光荣的逆袭之路,是脱离农民的阶级流动的唯一道路。虽然感觉很沉重但从来不会反驳什么,作为“一代大学生”的压力与困惑始终环绕,能做的只有努力读书,不负家人的期许与希冀。

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家庭,无权无势无钱,而走出循环的“放羊娃怪圈”的“稻草”就是高考。所以我很理解孔阳及其父亲对于高考的一往无前与坚定,在改变命运的考试面前选择牺牲一些东西。


学习18小时的孔阳只是广大复读考生的缩影

我是应届考生我来谈谈我的待在学习里的时间。我属于不喜欢熬夜的人,晚上11:00熄灯听半小时听力,早上5:30起床开始晨读与跑操,花十分钟买好早餐路上吃完,然后就是一直不停的运转学习到中午,20分钟吃饭,回教室继续学习,然后又是继续运转,下午吃饭跑操半小时,回教室学习到10点半关灯,然后回寝室花半小时处理杂事,一天就这么结束了。当然了课间的休息还是需要的,我一天待在寝室的时间也不过7小时,其余时间也都在教学区度过。

而对于经历过一次高考的复读生来说,挣扎过后再来一次的痛只有他们懂,他们当然会更加的把我这一次机会。孔阳的父亲说孔阳“要在学校待18个小时”其实只不过是随口一说,觉得孩子辛苦,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处于“高考工厂陪读大军”中的一员,他知道这样拼搏的孩子在这里比比皆是,他儿子只不过是其中一员。


处于高考中心的学生比他人更清楚该如何规划时间

对于一天学习18小时,不必过度夸大与紧张,毕竟这只是采访中的父亲的视角,而对处于高考中心的学生来说,他们时间的规划不是简简单单的连续学习多少小时,这样迟早会垮掉,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懂得自己时间的规划。

我们只是从采访中孔阳父亲的口中得知“待在学校18小时”,难道这18小时会连轴转不停息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还没高考怕已经把自己身体搞垮了。就比如我自己,我虽然一天待在学校的时间也有17个小时,但我一定会在课间休息自己的大脑神经来适应下节课的学习,我一定会在体育课上打一场篮球出出汗,我一定会一周跑几次步,我一定会和同学聊聊天放松自己……我知道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可不会傻到用青春赌明天却倒在了今天晚上。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们都会说这个口号,可我们又有几个会把自己学死呢?我们还渴望着未来的大学生活呢?班主任说“到大学我们就舒服了”,所以我们在努力学习拼搏的同时也会调节自己。

总结:高考关头,哪个考生愿服输?你看到的学习18小时的孔阳只不过是高三考生的缩影,也许这样的考生你身边就有。对于担忧,高三的学生又怎会不晓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高考也不会拿身体开玩笑。

我是大梨,也是曾经在校园里的你,关注我,也是关注你自己。

大梨说校园


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也长,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我家孩子也读高三,在市里一所重点高中的A班,每天早上6:20起床,6:50开始上学,7:10到校,7:20开始上早自习。

每天上午5节课(带早自习),中午回家吃饭。午休一个小时,然后到学校上课,下午上4节课,下午放学到上晚自习的时间很短,孩子觉得回家吃饭时间太仓促,便在学校伙食团就餐,晚自习3节课。当孩子放学回家时,已是晚上10:20,我们也为孩子准备了夜宵,孩子吃过夜宵和洗漱后,已接近11点。由于老师布置得有学习任务,每天晚上还要继续挑灯夜战,基本上都是12点多才睡觉,我真担心孩子受不了。有几次,凌晨2点过,我发现孩子趴在书上睡着了,孩子的确是太累了。



孩子学校也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补课,每周休息半天,但我孩子他们的寒暑假和周末时间的补课都是免费的,为他们学校的良心教育点赞。

我家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应该和毛坦厂中学的学生差不多吧。现在的孩子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确是这样的。现在的家长也无能为力,孩子每天能够自由分配的时间太少,有时给孩子买衣服,都没有时间让孩子去试穿,只好凭感觉购买罢了。


现在孩子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996"工作制,应该属于劳动强度非常大的群体,但全国各地都是这样,谁不适应这样的环境,谁就会落后,毕竟高考体制摆在那里。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也操碎了心,有的为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惜重金到贵族学校读书。而这些学校的时间管理也很严格,学生学习也很累,为了能考一所好学校,现在的家长和学生也都拼了,希望能够拼出一个好未来,哎,现在的学生和家长都不容易。


Lance课堂


这个学生每天如此高强度学习,无疑是可以超过同校同班的学习时间的。

但是,这样大幅度增长学习时间真的好吗?

曾经我有个同学,他跟这位学生差不多,每天除了上课之外,每次9:30下晚自习的时候,他回到宿舍,还要学到凌晨1:00左右。

所有人都已经睡觉了,但是他还在挑灯夜战,拿着手电筒,靠着那微弱的光继续奋战,每天大概只能睡4五个小时。


题主所说的这位学生,他估计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左右,比我的同学睡眠时间还要短。

然而我的同学,他的身体极其虚弱,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熬夜的缘故,个子很高身体很瘦,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因为上课担心打瞌睡,所以每次讲课的时候,他就自动站起来听课。

我不认为像这样学习说明他努力,因为他把本该休息的时间拿来学习,反而让自己白天没有精力继续听课。

即使他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依靠自愿站起来,保持清醒,然而昏沉的头脑,真的可以把知识点都吸收好吗?


延长学习时间,不是最好的办法,需要的是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常说学习效率要高,怎样才算是效率高呢?

效率高的意思是,即使你不用学太长时间,照样可以有很大的收获。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学习方法。

比如说,语文你需要把课本上的需要记忆的内容,全部都读熟练、背熟练;数学只需要把该记的公式记好,一些推导过程记好,然后再记一些典型例题就可以了。

当你把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都找到了,效率自然提高,你就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学习了。

在高考的时候,我看到有的人面黄肌瘦,以这样的状态去考试,很难发挥他的真正水平。

在学校的生活,虽然说不能保证正常的作息规律,但起码作息规律要相对正常

可以成为毛坦厂的学生,一定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基础的,绝对有能力可以找到每门科目的学习方法。

跟衡水中学一样,毛坦厂一样是考试机器生产厂,每一位学生都特别努力,你只需要跟其他的学生,有一样的作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学习生活,逼成这个样子。

所以你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继续保持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了。

否则你将来身体越搞越差,等到该发挥的时候,反倒没有办法拿出自己的极限,这就得不偿失了。


菜鸟微成长


说心里话,如果我孩子是这么个学习方法,我肯定会十分担忧,很可能会让孩子作出改变甚至放弃。

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坚持18小时学习,休息和锻炼的时间不过6小时,毫无疑问是对身心的严重催残。

或许家长会认为,孩子很年轻,身体也还强壮,可以挺得住。或者还认为,所谓十年寒窗,孩子对待学习理当吃苦吃累……

虽然道理如此,但我总感觉风险太大!一天二天,短期内也许无所谓,但是成学期甚至一年、二年,长期如此,难保不出问题。

记得我们曾为一名高三女生捐款。她家住僻远山村,家庭经济条件很苦,母亲又长期有病在身。可她很懂事,很体恤父母,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优秀。可在高三冲刺时候,被查出身患脑瘤。据她老师和同学分析,可能与她高三时高强度学习有关。

高负荷超强度学习,导致严重睡眠不足,对身体造成危害,这医学上的问题,我不懂。

但如果孩子真因为学习而导致身体出了问题,那么,学习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即使到将来参加工作,三天吃药四天打针,经常出入病房,工作都难以维持,还谈何成就事业?

总之,孩子短时间的超强度学习,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成年累月如此,家长还是慎重为好!


三味聊教育


学习就需要努力,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儿子高中阶段的点点滴滴

我儿子是从老家的镇上一个中学考入县里一中的,入学的时候年级排在六百名左右,算一个中等生吧,在一个普通班级里读书。那个时候听说只要能进入年级前300名上一本都是有希望的,结果通过他努力学习高一上学前成绩就进入了三百名样子,班级排在前三名了。第二学期成绩又提升了一个档期,年级进入了前二百名了,班级一般都在前一前二样子,不过平时学习的辛苦那是一般人没法体会的,正常晚上学习都在一点钟样子。

高二进行了编班,他顺利进入了实验班,这个时候的他学习更加努力了,通过一学期的辛苦成绩提升到了前一百名。说实话孩子也处处为我们着想,从来没有课外补习过,这点也为我们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支,就这样辛辛苦苦一步一个脚印的刻苦努力高考超出一本几十分顺利考上安医临床专业,大学阶段依旧努力刻苦去年顺利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不过吧学无止尽他依旧努力目标是博士,期待他这一天顺利到来


zhangzhong1213


作为过来人,和弟弟就是跟这个学生很相似,最有发言权,谈点感受。

上世纪90年代,我上高中,基本每天学习时间十五六个小时,99年,高三,面临高考的前几个月,为了冲刺,把被褥从宿舍搬到教室,每天把被褥放到最后一排角落里,我坐在最角落里听课,晚上要在教室学到10点,学校统一关灯后,我就把蜡烛点燃,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四五个关系好的(基本都是60人班级成绩前五),在蜡烛下挑灯夜读,一直学到晚上12点,大家把蜡烛吹灭,我和其他同学就直接在教室里拼凑起来的课桌上睡觉,南方五六月份,天气炎热,夜间蚊子太多,咬的人真的睡不踏实。


第二天六点,天还没亮,准时起来,跑步6公里(来回),就是这样一直坚持,最终迎来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那些每天只睡6小时的,考的最差也是省会城市的二本,大多考到外省,一本好几个,在90年代,贫困县,教育比较落后地方,要考个大学,真的不容易,你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考上大学,何况,那时候,作为大山里的农村孩子,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只好外出打工,不得不说,作为农村孩子,走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最便捷的方法,考大学。

我弟弟,复读生,跟毛坦厂这个特别相似,他第一年,二本,不甘心,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成绩,绝对可以考一本,所以,二本没有上,继续复读,一心想考北航,但第二年,过了一本20多分,依然达不到北航的录取分数线,继续复读,第三年,同样没考上北航,只好委屈地上中国地质大学了,毕业十几年了,如今,也还算不错。

所以,对于挑灯夜战,奋战高考,我是太能理解了,理解那种考上大学,改变自己命运的心理,他们也是无奈之举,不断奋斗努力学习,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努力,你才能走过高考独木桥,特别是针对像我们老家贵州那边山区教育不发达,上一般高中,想要考个好大学,太难。不努力学习,不学习十八个小时,估计就只能外出打工了。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也有很多的亲戚朋友的孩子读中学,他们也很辛勤地付出,为了拼高考,也算是很少休息,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是常事。

这一切都是高考这根指挥棒害的,有什么办法,你不拼别人拼,你不努力就落后,高考就考不出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毕业之后就找不到好工作,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让每一个高中学生只能默默地拼搏,不惜牺牲健康,以身体为代价为通向大学之门铺路。

我个亲戚的儿子,今年高考,高考之后他在家睡了三天,然后有一天我请他到外面馆子吃饭,作为犒劳他一年来的辛勤学习。他跟我说,这一年他受苦了,他说每天都是凌晨1至2点睡觉,早上六、七点起床,中午一般只在教室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二分钟,每天感觉很累。唉,但这一年的付出还值得的,他今年高考考了640多分,上了人民大学。

所以,虽然我对毛坦厂中学的做法不造成,但我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为了高考,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吗?


开伟观察


不好意思,我实在不能认同这种学习方式。我大宝十四岁了,明年中考。成绩一般般,能上重点高中,但是相对靠后。我不觉的毛坦厂中学的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意义,我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是他的朋友,如果他自己想去毛坦厂中学,我也会建议他慎重考虑。因为我不想让学习,这本来挺快乐的事情变成恶梦。学习本身和这个孩子的将来没有必然联系,我对他的要求一直以来都很简单:第一希望他快乐。第二他一定要有教养。第三他可以学习也可以不学习,但是最好是做与年龄匹配的事。有关于他的所有问题我们都是商量,如果议见不一致的时候,采取辩论方式,看看谁更有道理,绝不强求。

我仔细看过毛坦厂中学的相关报道,如果我不恨这个孩子我绝不会让他接受地狱般的学习生活。即便他去了毛坦厂中学一定能上清华大学,不去一定上不了清华大学,我也选择不去。如果类似的情况我可以接受的唯一可能是,猎人特种部队军官学校。因为学到是原始的生存技能,而不是流利的英文,三角函数和一手漂亮的正楷。

我不代表所有人,因为我知道存在即合理,有需求才有买卖。不是先有了毛坦厂中学才有了要去上学的孩子,而是先有了要上毛坦厂中学这种学校的孩子才有了毛坦厂中学。这是不是孩子真实的选择我不敢说,己所不欲的事,恳请父母大人们,尊重孩子的选择。谢谢🙏。



老刘不油腻


高考是一个从一个阶层进入更高阶层的比较公平的一个途径!如果你在没有更好的出路的时候,高考就是你唯一的选择,因此我个人是赞同这种模式的!高中的累在经历过后回想起来都是幸福!我至今记得英语对答案后五个全对的感觉,也记得花了一节课做了一个大题,一对结果正确那种成就感!这些单纯的经历在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了。晚上睡一觉一天所有的疲劳都没有了,与三年的累相比,进入社会后的累才是真的累!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吃多少苦是一定的,你既然不想吃学习的苦,那就吃生活的苦吧!为了以后不吃生活的苦,还是现在吃学习的苦更好!


雾里砖家


我赞赏拼命三郎的精神,这个世界还没有学死人的相关报道,既然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讲一个自己的亲身故事。

我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人,山沟里面的生活,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根本就无法相信。山沟里面的人,那时要想走出去,只有读书考大学一条路,没有别的选择。但是偏偏年少不更事,初中二年级的暑假了,数学考了个27分!父亲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这个暑假无论天气怎么样的,总是带着我下地干活,服啦,真正的服了,那种累啊,非常人所能承受。

说起来你根本不可能相信,初中三年级那一年后,我以全校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县一中(也就在我们学校招收5名学生),县一中我们那一届的本科升学率是82%,要知道,那个年代的总升学率只有3%,自己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我考得不算好,但总算考上了,从此跳出了农村。

从那时起,我就体会到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道理!就算你有再好的天赋,不去努力,也只能是空话,天道酬勤永远是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