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已成“土味”代名词?年入上百亿 却满仓库存 这是为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也开始从“吃饱穿暖”转变为了“吃好穿好”。中国服装行业也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国产服装品牌。

海澜之家这个品牌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曾就以“男人的衣柜”被大家所记住。海澜之家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慢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

海澜之家已成“土味”代名词?年入上百亿 却满仓库存 这是为何?

海澜之家一开始由于走的路线就不是潮流路线而是“稳重”路线,所以一直被大家吐槽太“土”了乡土气息浓厚等。虽然大家一直都在吐槽海澜之家但其营收却一直以来都是呈直线上涨的趋势的,在去年海澜之家的营收达到了190亿元今年更是有望冲击200亿营收的大关。

海澜之家的创始人叫做周建平,周建平从小由于家境贫寒就没怎么读过书,1978年在其18岁的时候周建平就选择了独自创业。

当时周建平什么都不懂误打误撞的开了一家照相馆,由于当时没有什么竞争压力周建平的照相馆生意非常的好,短短几年时间周建平就成为了“万元户”。之后几年时间周建平凭借照相馆的生意赚的盆满钵满,自己的照相馆也扩张到了200平米。

海澜之家已成“土味”代名词?年入上百亿 却满仓库存 这是为何?

不过周建平并没有将自己的目光只放在照相上面,当时周建平还在不断的寻找着其他的商机。由于开照相馆赚了不少钱周建平就不断大胆的尝试其他行业什么酒楼、茶楼他都开过,不过最后周建平发现这些都不是他要寻找的“商机”。

直到1988年周建平将一家经营不好的毛纺厂给收购了,当时周建平的厂中只有18个人。当时周建平的运作流程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市场上什么火自己就做什么。就这样周建平的小工厂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公司也扩张了很多。当时还有人给周建平估算过他的工厂资产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元。之后周建平也凭借西服装的流行而大赚了一笔,周建平还正式成立了江苏三毛集团。

2001年三毛集团正式改名为海澜之家,在2002年周建平去日本考查他看见了当时优衣库的营销方式,让顾客自由购选将价格设置的“亲民”一些。

正式借鉴了优衣库的这种销售模式海澜之家在2003时在全国拥有了50家的专卖店,当年海澜之家的营销额也达到了2亿元。之后的6年时间内海澜之家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扩张,海澜之家也成为了“国民品牌”。

海澜之家已成“土味”代名词?年入上百亿 却满仓库存 这是为何?

不过近两年人们对于海澜之家的吐槽越来越多,这种吐槽不仅仅是其“土味”什么库存量大、质量问题、售后差等。海澜之家的营收虽然在增长,但却已经不再是人们心中的“国民品牌”了。你们有在海澜之家买过衣服吗?感觉如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