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之六|機構:養老不應政府兜底 養老目標基金投資“短視”局面待改變

系列報道之六|機構:養老不應政府兜底 養老目標基金投資“短視”局面待改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見習記者 梁銀妍 北京報道

近來,監管機構動作頻頻。

2019年10月22日,證監會傳來消息稱,將優化公募基金產品註冊機制;此前一週內連開兩場座談會;更在前不久宣佈,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其政策指向十分明確:大力發展權益類產品,促進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作為長錢資金的“標配”之一,如今養老目標基金蓄勢待發,無論是中資還是外企,都多有佈局。截至2019年10月22日,Wind數據顯示,養老目標基金共計68只產品(份額分開計算)。與此同時,國外養老基金巨頭,諸如富達國際、先鋒領航等亦有試水,他們又將如何佈局中國市場?

外資機構迅速佈局

2019年10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險機構負責人座談會。5天前的10月17日,易會滿剛剛主持召開了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座談會。這兩場座談會,均強調了中長期資金的重要性。

10月1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這意味著,外商獨資控股的公募有望出現。

在外商獨資控股公募公司出現之前,不少外資公募亦有試水。

以富達國際為例,早前曾聯合螞蟻財富發佈2019《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並與華夏基金達成戰略合作;而先鋒領航則牽手螞蟻金服成立合資投顧公司,為公募牌照埋下伏筆。

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傑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證監會批准2020年4月1日起,外資可以申請全資公募基金牌照,富達正積極準備。

據瞭解,富達國際對於中國區早有佈局,2007年時即在大連設立運營中心,2011年開始培養國內的研究團隊。李少傑認為,在國內,好的研究員或者基金經理是市場的香餑餑。要找到能夠傳承富達國際投資理念的基金經理或者研究員,需要花很多時間心血來儲備。“這是很大的成本支出,但見效可能在十年之後。”

Vanguard集團亞洲區首席執行官林曉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先鋒領航中國團隊自建立之初就在不斷地學習、研究中國市場,並積極地參與到監管及行業的交流對話中。“隨著外商獨資企業的設立,我們希望能夠將強大的投顧能力帶給廣大中國投資者,與中國投資者分享我們的投資理念和收益。”

養老不應政府兜底

2006年,美國國會審議通過了養老金保護法案,法案中很多重要條款針對固定繳費制養老金計劃(DC Plan)做出改進與細化。其中包括增加稅收優惠力度、員工自動加入機制(automatic enrollment)以及默認合格投資選擇(qualified default investment alternative)等創新性細則。

某公募基金市場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美國第一隻養老目標基金成立之初,也非常艱難,最後靠政策推動才得以迅速發展。

林曉東提到,根據當時的實施辦法,以401(k)計劃為代表的固定繳費制養老金計劃(DC Plan)賬戶管理者們在此後的十幾年中對計劃設計方案不斷地進行著微調,最終大幅增加了全社會勞動者參與的普及率與繳費比例,並且使得參與賬戶的資產配置結構得到更合理的規劃。截至2017年年底,每十個養老金計劃發起者中有九個推出目標日期基金,2017年養老金計劃新認繳資金中54%轉向目標日期基金。

根據權威部門發佈的2018年中美養老金及GDP數據,中國的養老金資產管理規模僅佔國內生產總值近8%,而美國的養老金資產規模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3%。在林曉東看來,中國老百姓應該意識到養老不是政府兜底的,美國的養老是政府、僱主、個人三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中國老百姓需要意識到自己也必須參與其中,要有一部分個人資產是配置於養老的,因為養老金對他們未來的生活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林曉東進一步指出,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資產管理的健康有序發展,對養老金而言至關重要。良好的資本市場對養老金有很大的支撐作用。再者,養老金的專業管理能力,亦至關重要。有統一的、專業的投資團隊進行管理,這對於整個養老金體系的未來是很重要的。

李少傑認為,目標日期基金有兩個核心技術,一是對資本市場的判斷。當你在設計一個產品時,如果投資時間為30年,要對資本市場有一個30年的判斷;二是對人口轉變的判斷。每個外資有差異化的看法及算法,但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則能對這個市場不斷進行修正。

投資理念亟需改變

目前,中國內地的股票市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按合併市值計算,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在林曉東看來,作為主要資產管理公司的重要市場,預計到2025年,中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總和將達到16萬億美元。

李少傑提到,客觀來講,中國市場上有一個普遍情況,大部分投資者比較短視。養老是一個長線業務,比如目標日期基金,儘管1年後能贖回,但實際上,它期待的是20年甚至30年以後的業績。國內普遍的風氣是,每個月每個季度都去看業績,“但養老的產品,不應該以這把尺子來衡量做得到底好不好。”

林曉東也表示,首先,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亟需改變。目前大部分國內投資者還是習慣過去保本保收益的投資理念,這種投資理念需要向淨值型投資理念轉變。在市場波動期更要有合理的投資計劃,堅守投資原則和目標,並將投資計劃長期堅持下去。投資者教育是未來整個行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次,行業需要改變傳統的佣金模式和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資理念。著眼於為投資者帶來長期投資的成功,而不是作為商業機構收取管理費用;相比短期波動,更應看重長期投資增值,從而促進整個行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第三,引導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選擇公募基金。中國基金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更多的專業投資者,而公募基金是最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其中養老目標基金更是重要的推動力。養老目標基金在中國市場的不斷推行和發展有助於加速行業的成熟和專業化,使市場更加規範有序,進而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