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社会时钟(social clock)是用来描述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它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在今天,很多人都承受着来自社会时钟的压力,一旦没有按照社会时钟走,身边的人就会来“催”,父母、朋友,甚至自己也会因为没有跟上社会时钟而产生焦虑感。

如果…不遵循这样的“社会时钟”,你觉得你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本文内容整理自豆瓣话题#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肥猫MOTO

可能是我这种35岁未婚剩男的人生。没结婚,没媳妇,也不服老。天天自己吃吃喝喝,顽强的独自对抗社会规则。我不是不传统,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好高骛远。我没有要求别人一定接受和认同,我只是过想过的生活。爱情我要,独立自由我也要,我坚信,有些初心,值得等待。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柠檬树上柠檬果

毕业两年

突然在一个瞬间发现

怎么朋友圈里一个又一个的人

就谈好了男朋友,领上了证,生下了奶娃娃

好像他们的刻度表一格格前进了,毫无障碍的切换了身份

而我毫无变化的在原地踏步,说没有一点恐慌是不可能的,但仔细想想如果遵循着自我意愿活着,那我的人生也只会如此度过。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社会时钟”这个形容

我只是感觉看似宽阔的人生大道,其实更多的是条条框框的限制。

而最无解的是,好像自己对自己其实也并未宽容,很多介怀的部分都是下意识的自我要求。

所以,今天写下这个本质是希望自己的内心可以摆脱这个时针的束缚。

外人的影响终究有限,无意识的自我认同才会戳中痛点。

对自己解绑才能过上真正舒坦而自我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劳拉西泮

我28快29,决定裸退休。不是自由职业,而是裸退休。

我从23毕业开始玩了一年,24创业大获成功,25因为私人原因关闭公司。之后退居幕后当自由设计师。

目前我已经裸退休1个月了。我不是赚了多少钱。也不是去结婚做少奶。就是单纯的不想工作了。我跟爸妈讲了,他们也同意。

一个“很上进”的朋友也会说我任性。说30岁应该怎么样40岁应该怎么样,贩卖焦虑。跟同龄人对比要怎样。

我就不想跟别人比呀。别人过得好到底关我什么事?

为什么每个人都要走出舒适圈,都要成功呢?

有些人就是不想去证明什么,或者说就是没什么好证明的,不行吗?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 H Z

离开了稳定工作开始全职画画的生活,画里一切都是未知的。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雨花花

生于1984,今年35. 母胎单身。

曾经觉得27,28岁时适合的结婚年龄了。

那时候,也觉得结婚是理所当然的。

业余生活就是去相亲,见了大概有20人都不合适。

这些经历的背后的我整个心智模式问题:内心极大的创伤需要疗愈。

也是后来才发现,如果我不喜欢自己,我不可能喜欢别人

成长留下的创伤让我非常惶恐和自卑。根本没办法跟人建立亲密关系。

不太清楚是否被治愈了。

搬离家里,单身独居也有3年半。

同龄人的小孩也上小学了,

基本上也跟之前的朋友同龄人没有任何来往,

也没太多的社交,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过。(本来就不是一个主动外向的人。)

几乎有种回避,会有点害怕面对这些人情世故,还是没能坦然面对别人眼光。

觉得自己一个人呆着,哪怕无无聊聊,也舒服自在。

甚至对独处有种上瘾。

现在基本上没有结婚的欲望。

婚姻背后的责任和时间的付出,这些都在大量大量的独处中,还是独处的好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点避世,

只是维持着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加油站加油、一个星期回家吃饭一两次之类的哈哈哈

我更想要的是自我实现。但我看见自己的惰性又有多强啊

但我已经非常清楚,喜欢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我希望自己能更喜欢自己。多做一些让自己喜欢的事情,

满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哲学、艺术、英语,

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出口。

像别人结婚生子,找到生存责任一样,找到属于我的生存责任。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脉动动

21岁以前的我,似乎是“社会时钟”规则的热爱者和享受者。

5岁上小学,一路重点班、实验班、奖学金,17岁进入985高校,做作虚伪地享受着同学的称赞:哇,你也太厉害了吧!我弟和你一样大,还在读高二呢。

不能比别人慢,好像是我的底线。他们大三才能考六级,我必须大一考过;他们居然还不会开车唉,我要赶紧学;店铺的经理平均年龄是25岁啊,那我22岁必须要做到。

也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勤奋去达成这些“快一点”的目标,却不知道这样的争先恐后究竟有何意义。

更不曾发现,自己在这个抢车位的过程中,早已经变得极度利己和自私,并不具备一个健康的青年应有的责任感,同理心和抗压力,一遇挫折,就是毫无还手之力的倒下。

社会的时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它似乎能让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过得体面。

作为一个曾经的“别人家的孩子”,我感谢大学毕业后所有不再快人一步的际遇,它们让我不再被表扬和称赞裹挟,它让我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现实,并决定认真地做一次寻找,不再被社会时钟的走法所绑架,告别,再前行。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李厂长️

嘿嘿,说的不就是我吗。25岁退休,30岁再来一次高考,开心就好,我还很年轻,我永远年轻。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琴酱7酱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虞疏桐

高中开始脱离了国内主流教育体系,打算去美国读大学,没去,去了香港。在香港待得很痛苦,大三退学。在内地相当于高中毕业,没有可能也不打算在国内主流高等教育体系里再拿什么文凭了。

离开学校之后,尝试了大概三到五种不同的工作。今年春天,回了老家,考驾照。夏天来了,打算考GRE恢复英语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继续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睡眠饮食运动情绪)。秋天,想去北京。两年之后,想去欧洲,把我的本科接着读完。

没有关系,因为我已经把结婚生子这件事从人生计划里删除了。父母也还都年轻,估计再过二十年,才需要我陪伴。

作为95后,我计划要活到22世纪,至少也要110岁。所以我还有80多年啊。安全、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我希望工作三年,休假一年,四年为一个循环。大概有20个循环,把20年的退休生活分配到整个人生历程中。我希望每周工作6天,每周工作72小时。我希望能工作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为世界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make it a better place.

也祝愿你能找到自己的时区。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