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

我爸爸住院了,我就是不想上学,我要去医院照顾爸爸”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在市公安局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值班室,8岁的女童囱囱(花名)面对自己的姑姑和民警们,还是不愿意上学。


民警“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


当晚6时46分,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民警接到报警,有孩子走失。民警迅速赶到市区长江路见到了报警人。报警人吴女士显得十分焦急,自己还在上小学的侄女囱囱不见了。原来,囱囱在长江路某寄宿学校上学。囱囱的父母离异,囱囱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囱囱的爸爸近段时间在医院住院治疗,10月7日下午,到了开学时间,一直在医院陪着父亲的囱囱就不愿意去上学,要在医院陪着父亲。最后,在父亲的督促下,囱囱才跟着爸爸的护工坐公交车去学校上学。晚上6时许,囱囱的姑姑吴女士带着晚饭到学校看望囱囱,得知囱囱根本没有去上学。这可极坏了吴女士,随后吴女士急忙报警。

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一边向110指挥中心反馈孩子的衣着体貌特征,一边开始沿着长江路四处寻找孩子。正当众人四处寻找的时候,晚上8时许,新区分区夜间巡逻的民警在市区长江路与华山路交叉口附近路边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值班民警得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并通知了吴女士,吴女士赶到现场一看,正是自己8岁的侄女。

看着孩子已经被淋透了,民警将孩子带回了派出所,看着孩子安然无恙,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本是电诈受害者,为还钱自己变骗子

租房子买电脑,招聘员工网上行骗

警方小区大清查,一开门双方都楞了——

民警“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

“有人举报你们这里有赌博窝点,咦,不对,你们屋里放这么多电脑干嘛?”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赶到小区进行清查,却发现市民举报的位置错了,当民警敲开门后,没有发现有麻将机,但屋内却整整齐齐放了12台电脑,出于职业敏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这不是赌博窝点,这是个网络诈骗窝点。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新区公安分局获悉,警方成功端掉暗藏一小区的诈骗窝点,窝点内连老板带员工,5名嫌疑人全部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出警“误打误撞”

网上资料露出马脚

国庆长假期间,新区公安分局加大了对辖区的清查和巡逻力度。10月3日下午5时许,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接到群众举报,长江路某小区某单元一楼东户暗藏赌博窝点。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迅速赶到该小区。当敲了举报的单元房房门后,一胳膊有文身的年轻男子拉开了半扇门,“你们干啥?”“我们是民警,有人举报这里有赌博窝点”。

一看到民警,文身男子显得十分慌乱,急忙想关门,民警见势不对就冲进屋内。“你们屋内放这么多电脑干嘛?”客厅内整整齐齐摆放了12台电脑,出于职业敏感,这立即引起了民警的警觉。文身男称自己是公司员工,但却拿不出营业执照,随后又称老板不在,民警让其通知老板赶到现场。十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公司老板的女子赶到了现场。但对于民警的询问,该女子神色慌慌张张,有些问题根本答不上来。

随后,民警随后翻阅了电脑。在一台打开的电脑里,警方发现了有一个“诈骗聊天脚本”,在一个微信上有一位网友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这不是骗人吗?算了,钱我也不要了,就算我打牌输了”。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民警立即将屋内四男一女全部控制,并带回了派出所。

冒充“美女”下饵

每人都有“业绩表”

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民警立即将该案向值班领导汇报,分局领导对该案十分重视,并立即联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经过民警们连续工作,嫌疑人对自己的诈骗事实供认不讳。一个涉嫌网上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该团伙主要推销一款网上购物商城小程序,四名男员工网上冒充“白富美”,以谈恋爱为名,先和受害人拉近关系,然后以自己投资该程序挣钱后,引诱受害人投资。等受害人打钱后,他们直接将受害人拉黑不再联系。“在骗子窝点客厅上挂着一个黑板,上面写着月度业绩表,每个人都在1万元以上。”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文身男”田某是月度业绩“亚军”,一个月14000元。

以前曾被骗现在骗别人

为还债走上歧途

在采访中,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办案民警袁晓博告诉记者,老板张某,女,南阳本地人,其实她以前也是电诈受害者,以前张某在网上投资轻信被骗,投资的钱都是借别人的。债台高筑的她急于还钱,就走了歪路。

今年七八月份,张某在网上购买了这套诈骗“程序”,随后租房子,买电脑,招聘员工,9月下旬,张某所谓的“公司”开始正式营业,为了躲避警方追查,张某选了不起眼的小区单元房,选取的受害人对象,也都是外省的年轻男子。张某自以为天衣无缝,可以躲过警方的视线,但令其万万没想到是,最终还是被新区警方端了窝点。

“其实我们也算是‘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办案民警笑着说,当时赌博窝点是在一楼西户,可报警人报警时说成了一楼东户,随后警方又将该家庭麻将茶馆取缔。“不管是诈骗窝点,还是赌博窝点,只要是危害群众的,我们一律重拳出击,毫不手软!”

本是电诈受害者,为还钱自己变骗子

租房子买电脑,招聘员工网上行骗

警方小区大清查,一开门双方都楞了——

民警“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

“有人举报你们这里有赌博窝点,咦,不对,你们屋里放这么多电脑干嘛?”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赶到小区进行清查,却发现市民举报的位置错了,当民警敲开门后,没有发现有麻将机,但屋内却整整齐齐放了12台电脑,出于职业敏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这不是赌博窝点,这是个网络诈骗窝点。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新区公安分局获悉,警方成功端掉暗藏一小区的诈骗窝点,窝点内连老板带员工,5名嫌疑人全部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出警“误打误撞”

网上资料露出马脚

国庆长假期间,新区公安分局加大了对辖区的清查和巡逻力度。10月3日下午5时许,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接到群众举报,长江路某小区某单元一楼东户暗藏赌博窝点。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迅速赶到该小区。当敲了举报的单元房房门后,一胳膊有文身的年轻男子拉开了半扇门,“你们干啥?”“我们是民警,有人举报这里有赌博窝点”。

一看到民警,文身男子显得十分慌乱,急忙想关门,民警见势不对就冲进屋内。“你们屋内放这么多电脑干嘛?”客厅内整整齐齐摆放了12台电脑,出于职业敏感,这立即引起了民警的警觉。文身男称自己是公司员工,但却拿不出营业执照,随后又称老板不在,民警让其通知老板赶到现场。十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公司老板的女子赶到了现场。但对于民警的询问,该女子神色慌慌张张,有些问题根本答不上来。

随后,民警随后翻阅了电脑。在一台打开的电脑里,警方发现了有一个“诈骗聊天脚本”,在一个微信上有一位网友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这不是骗人吗?算了,钱我也不要了,就算我打牌输了”。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民警立即将屋内四男一女全部控制,并带回了派出所。

冒充“美女”下饵

每人都有“业绩表”

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民警立即将该案向值班领导汇报,分局领导对该案十分重视,并立即联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经过民警们连续工作,嫌疑人对自己的诈骗事实供认不讳。一个涉嫌网上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该团伙主要推销一款网上购物商城小程序,四名男员工网上冒充“白富美”,以谈恋爱为名,先和受害人拉近关系,然后以自己投资该程序挣钱后,引诱受害人投资。等受害人打钱后,他们直接将受害人拉黑不再联系。“在骗子窝点客厅上挂着一个黑板,上面写着月度业绩表,每个人都在1万元以上。”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文身男”田某是月度业绩“亚军”,一个月14000元。

以前曾被骗现在骗别人

为还债走上歧途

在采访中,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办案民警袁晓博告诉记者,老板张某,女,南阳本地人,其实她以前也是电诈受害者,以前张某在网上投资轻信被骗,投资的钱都是借别人的。债台高筑的她急于还钱,就走了歪路。

今年七八月份,张某在网上购买了这套诈骗“程序”,随后租房子,买电脑,招聘员工,9月下旬,张某所谓的“公司”开始正式营业,为了躲避警方追查,张某选了不起眼的小区单元房,选取的受害人对象,也都是外省的年轻男子。张某自以为天衣无缝,可以躲过警方的视线,但令其万万没想到是,最终还是被新区警方端了窝点。

“其实我们也算是‘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办案民警笑着说,当时赌博窝点是在一楼西户,可报警人报警时说成了一楼东户,随后警方又将该家庭麻将茶馆取缔。“不管是诈骗窝点,还是赌博窝点,只要是危害群众的,我们一律重拳出击,毫不手软!”

本是电诈受害者,为还钱自己变骗子

租房子买电脑,招聘员工网上行骗

警方小区大清查,一开门双方都楞了——

民警“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

“有人举报你们这里有赌博窝点,咦,不对,你们屋里放这么多电脑干嘛?”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赶到小区进行清查,却发现市民举报的位置错了,当民警敲开门后,没有发现有麻将机,但屋内却整整齐齐放了12台电脑,出于职业敏感,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这不是赌博窝点,这是个网络诈骗窝点。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新区公安分局获悉,警方成功端掉暗藏一小区的诈骗窝点,窝点内连老板带员工,5名嫌疑人全部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出警“误打误撞”

网上资料露出马脚

国庆长假期间,新区公安分局加大了对辖区的清查和巡逻力度。10月3日下午5时许,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接到群众举报,长江路某小区某单元一楼东户暗藏赌博窝点。接到群众举报后,民警迅速赶到该小区。当敲了举报的单元房房门后,一胳膊有文身的年轻男子拉开了半扇门,“你们干啥?”“我们是民警,有人举报这里有赌博窝点”。

一看到民警,文身男子显得十分慌乱,急忙想关门,民警见势不对就冲进屋内。“你们屋内放这么多电脑干嘛?”客厅内整整齐齐摆放了12台电脑,出于职业敏感,这立即引起了民警的警觉。文身男称自己是公司员工,但却拿不出营业执照,随后又称老板不在,民警让其通知老板赶到现场。十几分钟后,一名自称是公司老板的女子赶到了现场。但对于民警的询问,该女子神色慌慌张张,有些问题根本答不上来。

随后,民警随后翻阅了电脑。在一台打开的电脑里,警方发现了有一个“诈骗聊天脚本”,在一个微信上有一位网友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这不是骗人吗?算了,钱我也不要了,就算我打牌输了”。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民警立即将屋内四男一女全部控制,并带回了派出所。

冒充“美女”下饵

每人都有“业绩表”

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民警立即将该案向值班领导汇报,分局领导对该案十分重视,并立即联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经过民警们连续工作,嫌疑人对自己的诈骗事实供认不讳。一个涉嫌网上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该团伙主要推销一款网上购物商城小程序,四名男员工网上冒充“白富美”,以谈恋爱为名,先和受害人拉近关系,然后以自己投资该程序挣钱后,引诱受害人投资。等受害人打钱后,他们直接将受害人拉黑不再联系。“在骗子窝点客厅上挂着一个黑板,上面写着月度业绩表,每个人都在1万元以上。”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文身男”田某是月度业绩“亚军”,一个月14000元。

以前曾被骗现在骗别人

为还债走上歧途

在采访中,新区公安分局枣林大队办案民警袁晓博告诉记者,老板张某,女,南阳本地人,其实她以前也是电诈受害者,以前张某在网上投资轻信被骗,投资的钱都是借别人的。债台高筑的她急于还钱,就走了歪路。

今年七八月份,张某在网上购买了这套诈骗“程序”,随后租房子,买电脑,招聘员工,9月下旬,张某所谓的“公司”开始正式营业,为了躲避警方追查,张某选了不起眼的小区单元房,选取的受害人对象,也都是外省的年轻男子。张某自以为天衣无缝,可以躲过警方的视线,但令其万万没想到是,最终还是被新区警方端了窝点。

“其实我们也算是‘误打误撞’,端了骗子窝点。”办案民警笑着说,当时赌博窝点是在一楼西户,可报警人报警时说成了一楼东户,随后警方又将该家庭麻将茶馆取缔。“不管是诈骗窝点,还是赌博窝点,只要是危害群众的,我们一律重拳出击,毫不手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