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带你游甘肃|没落的安口陇上窑,新的征程,将会在哪儿起航


在甘肃省华亭县东部的陇山深处,有一座千年古镇,旧称安口窑,今名安口镇,是甘肃四大古镇之一。曾经是西北瓷都,有着“陇上秘”的美称,制瓷历史悠久,源渊流长, 据考证,安口窑的陶器产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安口镇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文字记载的是西周初至西汉平帝年间......

精美的安口瓷 这次有幸来到华亭,怎么也要去欣赏下安口的陶瓷。在华亭县博物馆,我一就看中了这“亲嘴壶”,玲珑小巧的造型,温润如玉的釉面,带有秘色瓷的韵味,含有佛系的味道,让人爱不释手。只可惜是展品,非卖品。

这一组摆件是安口窑八十年代的作品,造型端庄大方,线条飘逸,人物活灵活现,其中“反弹琵琶”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大奖。

在这粗瓷二号缸的展台前,驻足了很久,好的作品会说话。缸的背面是:最高指示,那飘逸的毛体蕴含着强大的感招力!缸的正面画了两朵向日葵,画风简洁粗犷,有大师凡高的韵味,远观又好似一双眼睛,似乎要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这尊梅瓶是安口制瓷大师:边希平的作品。他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窑口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个人以为他已把安口窑推到了新的高度,完全脱离了实用器,是不折不扣的艺术。

或许青花瓷已成为景德镇的代名词,但在安口窑中我也发现有青花瓷,被其称为“土青花”,这件清代安口窑的作品中,我并没有看见“土”,反而被其精美的纹饰所吸引,没想到安口窑的土青花另有神韵。

探寻安口窑 欣赏完这精美的安口窑历代的精品,饶有兴趣地踏上了寻访安口窑址之路。......窑头镇背靠冉家山,面朝南川河,是安口窑瓷器的最大生产基地。走进这里你能感觉进入了瓷都,只是前面要加上“颓废”二字......

凡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全是坛坛罐罐、碎瓷烂瓦,而且巧妙地派上了用场:垒墙、垫院、养花、铺路,建猪圈、鸡舍、修厕所,都是残次陶瓷制品,繁乱又琳琅,笨拙又质朴,真乃瓷之世界,陶之故乡。

“罐罐垒墙墙不倒,轱辘拉上房上跑。”一切都那么古朴沧桑,身临其境,似乎能触摸到它曾经的辉煌——140多家陶瓷作坊,50多座窑场,3000多位制瓷匠人,鳞次栉比的土工房,从山脚一直蜿蜒到山顶,尤其在夜晚,窑火伴着灯火,让窑头镇不眠之镇。

窑头镇并不是“陇上窑”的发源地,而“陇上窑”古窑口主要在砚峡和安口的杨家沟一带。“安口窑”传承“陇上窑”于清代与民国时期,窑场从的杨家沟转移到安口的窑头镇,在窑头镇得到了发展。

追溯安口窑的陶瓷烧造史,可谓沧海桑田,几度兴衰。安口陶瓷烧造业兴起于唐代,宋元时以烧造黑瓷"铁锈花"和青瓷为主,至明代以烧制颇负盛名的青花瓷为标志,实现了飞跃,从而携"陇上窑"之美名跻身全国名窑之列,达到鼎盛期。后来到晚清至明国末年,由于战乱频繁,全国各地的瓷工艺人纷纷流落安口,不断带来新技术,新工艺,让安口陶瓷业再度兴起.......


建国以后,安口镇的煤炭,陶土资源,和娴熟的匠人,在国有体制的推动下,其制瓷业达到了空前绝后的辉煌,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仅几十年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昔日的陶瓷大厦轰然倒塌,很多制瓷企业沦为了片瓷不生的窘境......这在我们随后参观的国营陶瓷厂,电磁厂中,感遇到冷清,冷清得使人恓惶、潸然......

昔日人声鼎沸的国营大厂,荒草齐腰,只有看门大爷小院中的月季,还在肆意怒放,似乎在呐喊......

路在何方 在我们的多方寻找中,终于找到一处还在生产的陶瓷作坊,门口的厂名却是:华亭县陶瓷研究所。一看就是名不副实,先不管这些,进去看看再说。

作坊不大,二间加起来约二百个平方,其制作工艺,个人以为已失去了传统制陶的意义,我看不到练泥、拉坯、印坯、晒坯、刻花、彩绘......看见的却是用模具制作的一成不变的产品。

或许都是为了生存,其产品一眼就能看出是某酒厂定制的酒瓶,若用传统的技法也许连匠人的工资都开不出来,用模具制作快捷,产品统一,符合定货方的要求。

一缕阳光洒落在成品中,其釉色,造型还是蛮不错的,虽然工艺制作的不同,但产品的质量是上乘,这些产品或许能体现安口陶瓷匠人的初心。

从“华亭县陶瓷研究所”的作坊出来后,我的心情是压抑的。一直在思考渐行渐远的安口窑的出路在何方.....直至我来到了“甘肃庆华建材有限公司”,仿佛看见了希望。

高大宽敞明亮的厂房,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加上电脑的系统的管理,让我眼前一亮。其主打产品,一是彩钢瓦,二是卫生洁具。全部都符合国家新农村改造和厕所革命政策的需求,精准地把握着住了市场的脉搏,这生龙活虎的景象,仿佛又见到昔日安口窑的鼎盛。

匆匆半日的华亭安口游,看见了曾经的璀璨,当下的没落,还有顺应市场的希望。边希平大师依然高举安口窑的大旗,誓必将传统进行到底,而“庆华建材”却转换机制鼎力前行。道一声祝福,希望华亭安口的明天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