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张掖文化大餐,品读丝绸之路文化精髓,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

张掖钟鼓楼又称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最大的鼓楼。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张掖鼓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焉支山也叫做"胭脂山",位于位于甘肃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据说是因为山上生长有一种叫红蓝草的植物,可以做成红色的染料,调以油脂后既可做胭脂使用,故名胭脂山,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隋炀帝曾在此诏见西域27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行时,登此山谒见西域27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甘、凉州府派仕女歌舞队在路口朝迎,史书多有记载

草原总面积268万亩,是少数民族裕固民族的生息地。境内有丹霞地质风光区、马场滩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险旅游区、石窝会址等旅游景区。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交通通讯便利,是度假、娱乐、观光、领略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功能齐全完备的草原风光旅游景区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扁都口即史书上所记载的“大斗拔谷”。它是连接祁连山南北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今天的甘青交界处。古人由此从青海入甘肃,然后再远行西域,因此在历史上一向被视为咽喉之地和险关要隘。扁都口峡谷长六十余里,最窄处仅十余米, 峡口处两山对峙,山顶海拔高达3500米;峭峻高危,形势耸秀,可谓天斧神工的雄关漫道

童子寺石窟约建于北魏时期,有大小石窟洞40余孔,窟洞内有塑像和壁画。窟洞分中心柱洞窟、大佛殿洞窟、菩提洞、罗汉洞等窟室,洞内壁画分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为明、清时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内有密宗内容的壁画,塑有六大观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观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难得一见,对研究河西石窟极有参考价值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六县,总面积329 .54万亩。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原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为张掖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带,素有大西北的"张家界"之称。景区彩色丘陵和宫殿式、窗棂状、立柱式丹霞地貌兼具,以彩龙岭为代表的景观,层级错落、疏密相生、色彩斑斓、规模宏大,数十公里逶迤起伏的山脉被染得火一样鲜红,富有鲜明的韵律感和生动的层次感



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为张掖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带,素有大西北的"张家界"之称。景区彩色丘陵和宫殿式、窗棂状、立柱式丹霞地貌兼具,以彩龙岭为代表的景观,层级错落、疏密相生、色彩斑斓、规模宏大,数十公里逶迤起伏的山脉被染得火一样鲜红,富有鲜明的韵律感和生动的层次感



亿万年风雨沧桑,大自然神奇造化!这里峡谷幽深、峰林奇特





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将五彩斑斓的山体镌刻成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骑着骆驼品读大自然鬼斧神工美

























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张掖黑河沿岸自古以来溪流密布、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水稻生长条件,尤其是张掖乌江堡一带所产稻米以其个大体长,外形独特、晶莹剔透、品质优良、米香浓郁、入口精柔而名闻遐迩,历史上曾列为贡品供应皇家御膳房

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

冰沟丹霞景区是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张掖市具有裕固花乡之称的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约占120平方公里,分为小西天景观区和大西天景观区。它是中国干旱地区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同时也是中国发育最完整,造型最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




欣赏甘州乐舞

欣赏鱼米之乡的美



木偶戏是我国传统傀儡艺术中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邵家杖头木偶戏班是目前河西地区唯一尚存的一支杖头木偶戏班,20世纪80年代前经常活跃于张掖城乡及其周边地区







金盆洗手



张掖文化大餐













"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甘肃省体育局和张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甘州区人民政府、甘肃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北京摩托运动发展公司承办,甘肃丝路春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冠名赞助的"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

肃南县城以南桦树林的转经轮,始建于2009年,建筑占地676平方米。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据当地人说,自建成之后此地香火不断,而且还灵验的很呢。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俗文化旅游节



聚焦张掖祁连山

人民追求幸福完美

烤全羊

晚间酒足饭饱后的锅庄舞后,跳起友谊之舞,唱响美好回忆

准备继续拍摄纪录金张掖的文化大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