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得不夠好是因福報不夠,如何才能增長福報?達摩祖師告訴你


真知堂國學館:太平盛世,國泰民安,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後,精神追求也越來越高了。上世紀8、90年代還冷冷清清的佛寺,現如今變得炙手可熱。每逢初一、十五燒香拜佛的信士弟子越來越多。那麼,您搞懂了什麼是佛教嗎?為什麼您要去拜佛求佛呢?先給大家說一個故事吧。圖為海上觀音菩薩聖像。

真知堂國學館: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最著名的外來的和尚,非禪宗祖師菩提達摩莫屬。達摩生於南天竺香至國,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他和佛祖釋迦牟尼一樣,是香至王的兒子,屬於剎帝利種姓。後出家為僧,師從般若多羅。圖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宋代菩薩如意坐像。

真知堂國學館:般若多羅,東天竺人,婆羅門種姓,20歲遇禪宗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得法為禪宗二十七祖。後行化至南天竺,得香至王以無價寶珠供養。香至王辭世,第三太子菩提多羅於柩前入定七日後,遂往般若多羅跟前請求出家。既受具戒,祖告曰:"如來以正法眼付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聽吾偈曰: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


真知堂國學館:傳法給菩提多羅後,般若多羅就涅槃了。“尊者付法已,即於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光耀。又踴身虛空,高七多羅樹,化火自焚。空中舍利如雨,收以建塔,當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歲。”公元457年,般若多羅尊者自焚涅槃。南無般若多羅尊者!南無本師釋迦侔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真知堂國學館:菩提達摩繼承了般若多羅尊者的衣缽後,一直都在南天竺傳法。後來,他聽說“東土有大乘氣象”,於是在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渡海來華。時為公元520年,距他得法已經63年了。圖為雲南昆明晉寧寶泉寺建造國內最高的檀香木雕觀音造像。高達13.8米。

真知堂國學館:梁武帝,名為蕭衍,是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中梁朝的建立者。南齊中興二年,公元502年,他逼迫齊和帝禪位,建立南梁,又稱蕭梁。他在位48年,是南朝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圖為隋代菩薩造像。

真知堂國學館:南朝普遍崇佛,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梁武帝也極度崇佛。得知天竺大師菩提達摩在廣州登陸,他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廣州迎接。達摩祖師於公元521年10月1日,到達梁朝都城建康,也就是今天江蘇南京。圖為地藏菩薩。

真知堂國學館:梁武帝見到達摩,於是有了以下這段對話。梁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尊者答道:“並無功德。”武帝驚問道:“何以並無功德?” 達摩答:“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尊者道:“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圖為安徽合肥九華寺地藏王菩薩造像。

真知堂國學館:達摩祖師對於貴為皇帝的梁武帝,不卑不亢,據實而言。梁武帝自認為做了很多有大功德的事情,修建寺廟,抄寫經文,剃度僧侶,然而這些事在達摩祖師嘴裡,卻“並無功德”!這事,梁武帝頗為不悅。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祖師於是一葦渡江,到了北魏,後來就進入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


真知堂國學館:後來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梁武帝確實也是後來也沒有落得好下場。他執政晚年,梁朝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自身被侯景囚禁,死於臺城,享年八十六歲。不過,在當時確屬於高壽。

真知堂國學館:故事講完了,可能很多朋友在聽完故事之後,有著和梁武帝一樣的困惑。為什麼梁武帝修造了那麼多寺廟,抄寫那麼多經文,剃度了那麼多僧侶還是毫無功德呢?這豈不是和佛陀的說法背道而馳嗎?圖為觀世音菩薩造像。

真知堂國學館:其實,對於小乘佛教而言,梁武帝確實是做了不少有益於佛法傳播的好事的,還是有大功德的。不過,相對於大乘佛教而言,這些功德其實甚微,無須多言。正如佛陀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應得見我”。佛家修行的初級目標就是無我,梁武帝執著於我,本有功德,一旦自矜,自然化為烏有。


真知堂國學館:所謂功德,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陰功。同樣生而為人,為什麼別人過得比你好?按照我國古代是說法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天生之命難改,但可以多做功德。所謂陰功,就是不揚之功德。梁武帝確實有功德,不過都不是陰功。所以對他的福報影響不大。不過,作為亂世之君,本來就是篡位,他能活到86歲,已經是很不錯的福報了。

真知堂國學館:達摩祖師乃大乘東土禪宗之祖,所以對待弟子的要求極高。後來二祖慧可大師為得佛法不惜斷臂求法,達摩祖師才收他為徒,授以《楞伽經》數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佛修行者,欲求福報,當多積陰功。佈施持戒,萬不可貢高我慢,讓自己所做的功德化為烏有。對照一下您的日常所為,是不是很多時候也和梁武帝一樣,做了一點善事就自矜自誇呢?若你真有佛緣,好好的靜下心來思索一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