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神龍政變爆發後,武則天被趕下臺,唐中宗李顯復位。雖然江山迴歸李唐子孫手上,但政權卻慢慢落到韋后,以及安樂公主手上。韋后打算效仿武則天,做唐朝第二任女皇帝,而安樂公主,也整天做著當皇太女的夢。

李顯不管這母女倆也就算了,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就不同了。經過周密計劃,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聯手,一同發動了“唐隆政變”,徹底將韋后一黨清除。當時唐中宗李顯,已經被韋后母女倆謀害,所以李隆基的父親,李旦重新當了皇帝。

李旦當了兩年皇帝后,就傳位給兒子李隆基了,李隆基正式登基,是為唐玄宗。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李隆基劇照

當時李隆基的原配妻子叫王有容,其父為王仁皎,歷任將作大匠、太僕卿、開府儀同三司,封祁國公。哥哥王守一是唐朝駙馬,娶了唐玄宗的妹妹薛國公主。因此王氏也算是出身名門,李隆基登基後,王氏被封為皇后。

李隆基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就娶了王氏為妻,她是李隆基的原配正妻。當時李隆基籌謀唐隆政變時,王氏在背後出了不少力,正所謂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王氏,就是這個在背後默默支持李隆基的女人,可以算是李隆基的糟糠之妻了。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皇后王氏劇照

糟糠之妻:指共過患難的妻子。《後漢書·宋弘傳》中有記載:

“帝令主坐屏風後,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講的是光武帝時期的故事,當時劉秀重用宋弘,而她的姐姐也看中宋弘,想讓劉秀說個媒。於是劉秀對宋弘說:“人地位高了就要換朋友,人富有了就該另娶妻子,這是人之常情嗎?”結果宋弘回答:“臣聽說貧賤時的知心朋友不能忘,與自己共過患難的妻子,也不能將她拋棄。”因此這事就沒成。

連一名大臣都知道的道理,那身為皇帝的李隆基在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王氏,將她貶為庶人?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李隆基與皇后王氏劇照

兩人剛成親的時候,感情確實不錯,王氏也幫助李隆基很多,但就像光武帝說得那樣:“貴易交,富易妻。”李隆基當了皇帝后,就對王氏漸漸冷淡起來,一來當時王氏隨著年齡增長,已不如當初美貌,二來李隆基又遇上了武惠妃,王氏的地位便岌岌可危。

白居易在《後宮詞》中寫道: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

在李隆基這裡也得到驗證。隨著地位、權力的增長,李隆基開始忘記曾和他共患難的髮妻,對武惠妃的寵愛日益增加。

武惠妃慾望很大,不僅自己想當皇后,還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常常在李隆基耳邊吹風,想讓他廢掉王氏,時間久了,李隆基也開始有了這個念頭。武惠妃還想讓下人私下傳皇后壞話,但王氏平常對下人頗為仁厚,大家都不願意說她壞話。王氏對武惠妃也很不滿,曾試圖在李隆基面前告狀,但這種行為,更加令皇帝對她厭惡。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武惠妃劇照

後來李隆基將想廢后的想法,告訴了心腹姜皎,理由是皇后多年無子,沒想到姜皎卻把此事洩露出去了。結果姜皎被杖責,並流放到欽州,最後死在路上,他的家人也受到牽連。姜皎的事情算是解決了,但唐玄宗想廢后的事,卻傳開了。

王氏的哥哥王守一擔心妹妹被廢,會影響到家族地位,於是想盡辦法幫王氏保住後位。開元十一年,王守一請來一名和尚祭拜北斗,並在一塊霹靂木上,刻了上天地文,還有唐玄宗的名諱。他將霹靂木交給王氏,讓她隨時帶在身上,這樣可以保佑她得子,甚至能與昔日的武后(武則天)相比。

皇家本來就忌諱這種事,結果王氏兄妹倆果然被人告發,李隆基派人去查,得知確有此事。這下李隆基就為廢后找到了最合理的理由,開元十二年七月,王皇后被貶為庶人,而王守一也被皇帝賜死。沒多久,王氏也去世了。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李隆基劇照

其實李隆基想廢后,完全可以用“無後”的理由,將王氏廢掉,如今這樣做,的確有些過分了。王氏去世後,很多人都十分想念她,因為在為後期間,王氏的確盡到了皇后的職責。那麼李隆基本人後悔過嗎?

《新唐書》中記載:

“後宮思慕之,帝亦悔。”

說明王皇后一死,後宮的人都很思念她,因為前面提到過,她對下人都十分仁厚。而李隆基也後悔了,畢竟王氏並未犯什麼大錯,只是因為唐玄宗移情別戀,才讓王氏無辜受害。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李隆基雖被人稱之為明君,但在感情方面,也實屬是一個“大豬蹄子”。唐中宗人雖然軟弱,但好歹對韋后仁至義盡,因為當時他被貶的時候,只有韋后與他共患難,僅從做丈夫的角度來看,唐中宗確實比侄兒做得好。

李隆基登基後,為何要拋棄糟糠之妻,將她貶為庶人

楊貴妃與唐玄宗劇照

而這時也可以理解,為何後來有了楊貴妃,唐玄宗就把武惠妃給忘了,甚至可以理解,安史之亂爆發後,眾人逼迫楊貴妃自盡,唐玄宗為何會答應了。畢竟在他的心目中,妃子可以再娶。

很多人都說,唐玄宗對楊貴妃一片真情,但是我認為,他的真情還是建立在楊貴妃的美貌,還有才情上面。如果不是看在楊貴妃美貌,又能歌善舞,還十分會彈琵琶的份上,唐玄宗又何必跟兒子搶媳婦呢。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