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睡覺時,如果有3個“變化”,可能血糖失控了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睡懶覺的習慣,尤其對多數年輕人來說,更是習以為常。不過,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最好還是少睡懶覺。那麼,糖尿病人為什麼不適合睡懶覺?睡前哪些症狀暗示血糖失控了?

糖尿病人睡覺時,如果有3個“變化”,可能血糖失控了

為什麼糖尿病人要少睡懶覺?

1、導致血糖上升

凌晨四點到早上九點之間是血糖容易上升的時段,這期間需要糖尿病患者在晨起後,及時服用降糖藥來幫助穩定血糖。但如果糖尿病人時常睡懶覺,就會導致藥物不能按時服用,容易造成血糖升高,進而打破一整天的血糖規律,損傷身體一些器官的健康。

2、引起低血糖

部分糖尿病人睡前需要使用中長效胰島素,其時效一般較長,可以持續到隔天早上。對於這類患者而言,如果第二天還在睡懶覺,就會讓中長效胰島素繼續發揮作用。

這種狀態下,若沒有按時進食,就容易使血糖不斷下降,導致低血糖。而低血糖的發生又可能使患者在睡眠中出現無症狀昏迷,不僅影響健康,嚴重的還會威脅性命。

糖尿病人睡覺時,如果有3個“變化”,可能血糖失控了

睡前哪些症狀預示血糖失控?

1、感到飢餓

糖尿病人如果發現自己明明正常吃晚飯,但睡覺前總是感到飢餓,且精神狀態較差,就要警惕是否身體糖代謝出現異常。建議及時到醫院對血糖進行監測,查看血糖變化。

2、經常想喝水

在沒有乾重力活或出汗的情況下,如果糖尿病人睡前總是感到口渴,並且無論喝多少水都無法緩解,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病情在加重,需要多加註意。

糖尿病人睡覺時,如果有3個“變化”,可能血糖失控了

3、皮膚髮癢

有些糖尿病人睡前皮膚會出現瘙癢的現象,偶爾出現可能只是皮膚太過乾燥引起的,但如果每晚睡前都有這樣的狀況,就要注意血糖上升的可能。因為血糖升高且無法及時被代謝出體外時,就容易導致皮膚黏膜的糖分也跟著上升,進而造成皮膚髮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