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一度劉亦菲的彩虹毛衣在手工界掀起熱潮。我在往期文章中也闡述了自己對仿劉亦菲彩虹毛衣的觀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款“三萬三”的圍巾再度在手工界掀起熱浪。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接著便是刷屏的“仿潮熱”,各大手工論壇,平臺上到處都展開了“仿三萬三”的競賽。比比誰仿得快,誰仿得像,誰仿得真,然後比誰更牛逼,你出了圖文教程?我就出視頻教程,感覺這就是大顯身手的機會。其實看到這些做教程的親,我好想對你說:親,你這不是叫“趁火打劫”嘛。

接下來會有什麼“熱”,我不知道,但天都知道,火熱的夏天走了,“熱浪”在我們國人這裡是一直是一浪接一浪。

中國仿製大國聞名世界至今,沒想到已經涉足到了手工界。常說手工是一種最具溫度,最具個人色彩,最能體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種文化,結果也成了倒買倒賣的“風潮”。

每每看到這些永遠樂此不疲的“仿熱風潮“大軍,不知為什麼,我心裡總是冒出一陣陣酸楚與悲涼。

手工“仿熱”給我們手工文化帶來了什麼?

在手工界,我想大家都熟知的一個網站ETSY。是美國一個在線銷售手工工藝品的網站,網站集聚了一大批極富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手工藝術品設計師。在Etsy,人們可以開店,銷售自己的手工藝品,雖然在模式上類似中國的淘寶。但本質上完全不一樣,淘寶也是有名的大量仿冒造假的集散網絡中心,而ETSY卻是貨真價實的自我設計自我製造平臺。沒有品牌,卻比品牌更有磁場力。

ETSY網店平臺本是面向世界開放,但在此平臺開過網店或想開網店的國人都知道,就是在ETSY上開店的居住在國內的手工愛好者基本上都被封殺!為什麼?!

說真,以前我感覺這是種不公平,這是一種對中國人的歧視,更是對咱們國人的一種侮辱,但現在從國內手工界的各種“熱”象,各種“風”象,心中有了很確定的答案,我不服氣的心境也漸漸平復,同時無可奈何地默默接受了這個不爭的事實。

還記得我在16年去新疆精準扶貧傳授技藝時,就感覺到,我們國人急需扶貧的不應是物質經濟,而是精神經濟。治富先治心,扶貧先扶志。沒有心的人,沒有志氣的人怎麼扶也是扶不起來的,即使勉強扶著站起來,也最終沒有骨氣站穩。有句俗話叫“爛泥扶不上牆”,正是現實中常常遇到的真實寫照。

回到我們手工話題,現在宣講“工匠精神”,不管怎麼宣講,“裝睡的人永遠喚不醒”。如何理解“工匠精神”,說真,再多高談闊論的解釋,再多華麗的定義也不及去讀一讀“庖丁解牛”的故事,讀再多的故事也不及自己親自體驗感受的過程。

當然我們國內也不乏創造性的手藝人,但“少數”的創造永遠掩蓋不了“大眾”仿製的浪潮。

手工品牌理念是價值的體現

回到這條“三萬三的”圍巾本身來說。

在眼熱別人的好前,首先我們是否設想一下,如果上面沒有品牌標識,沒有標價,或把這條圍巾換個位置,擺在地攤上,你會注意到嗎?你會仿嗎?你會買嗎?又會是誰來買?你會煞費苦心出教程嗎?這條圍巾之所以成了國內手工界的焦點,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些仿的人首先是被這個標籤上的數字雷倒,而不是這個品牌,也不是這個版型。同樣這些造勢的人無非就是想借勢收穫到某種利益或達到一種目的。在此我們暫且不談值不值,不管是三萬三還是四萬四,五萬五還是六萬六,有沒有人買,是誰買的問題。現在我們就用庖丁解牛的精神來解剖一下這條圍巾的實質。

我前面說過,任何產品包括我們的手工作品,都是首先需要一種具有”自我風格“的特色來支撐,所以才可能有品牌的建立。品牌是什麼?建立品牌的人是通過實質體現價值,購買品牌的人則是通過價值看實質。這就是品牌的買賣區別。

那麼站在消費者或旁觀者的角度,我們應該從哪幾方面剖析這“三萬三”的價值所在呢?其實很多時候設計理念是品牌的價值所在。

1.從工藝技術上講,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手工鉤針編織工藝,用到的主要針法就是鎖針與長長針。可以說,只要會鉤針基礎針法的編織愛好者,人人都可以做出來。所以從這點來說,工藝技術只是一種外在形式,不是產品的內核。這裡只是體現一種手工時間成本的價值。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2.圖案元素:也就是提取一種手工編織技術中的一種鏤空方格網狀設計。這是利用基礎針法進行再組合的一種結構方式,這種結構就形成種圖形,然後將方格圖案用一種鏤空工藝表現,比實心方格更能彰顯女性若隱若現的柔性之美。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3.色彩搭配:純米白色,一種國際公認的百搭色,百搭的就是經典的。

4.版型設計:長方形造型結構,就是最大眾最傳統的圍巾款式。中間鏤空結構,邊緣實心編織,形成虛實對比。概括一句話,就是無數的鏤空方格組成了長條形的整體。突出的就是一種簡單明快的虛實線形結構,沒有任何裝飾,幾乎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總起來這款圍巾幾個字就可以歸納:簡單明瞭大氣。

應了品牌理念:越簡單越大牌。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手工之美,是”自我風格“的特色之美

我們”庖丁解牛“完上面這款圍巾之後,既然是品牌理念,是不是就可以照單全收呢?答案自然是否。因為每個品牌的形成都是從一種”自我風格“中建立起來的,都有自己區別於其他產品的一種設計理念。比如這款圍巾的簡單大氣的設計理念,虛實結合的架構理念,我們做手工更是如此,體現的不是物本身的價值,更多的是要體現物外的一些東西。

常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這款”三萬三“的圍巾真是你的菜嗎?如果是站在我的角度上說,就不是我的菜,雖然設計理念精簡,但整體給人就是太普通,就象一篇記事筆記,只有重點,沒有亮點,只有經典,沒有一點個人的感情色彩。

我從事設計幾十年,在設計上,我對手工的設計往往有區別於市場成熟的產品設計。在手工作品的設計理念上,我更偏向於個性色彩,造型方式與細節亮點。所以我會更注重色彩搭配,小細節的處理變化,亮點裝飾等。

其實我們仿也罷,做也罷,都可以加點自己的一點小心思,體現自己的品味,偏好。

比如同樣這款圍巾,我們可以整體不變,從一些簡單的針法變化或色彩搭配為切入點,就可以完全改變成具有”自我風格“的圍巾。

如何“仿”回自己?

在鉤針編織工藝中,鉤針編織工藝,最大的體現就是靈活性與變通性。每種針法在結構上可以無窮大的改變與調整,形成的圖案花紋就完全不一樣,視覺效果也就不一樣。

我們不妨列舉幾款跟”三萬三“類似的圍巾來說明。

1.從針法結構上:款式保持不變,只是稍做一些針法改動或重組,或細微的調整,就會收到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2.從圖形架構上改變

各種針法組合後會產生不同的圖案花紋,我們可以將不同圖案花紋重組,或上大下小,或左或右互相交替,也可以局部抽取花樣進行拼接,這樣會產生一種疏密有致的錯落之美。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3.平面與立體的結合

編織中大多以平面的形式,如果在邊緣或局部位置添加一些稍帶立體的小花,小葉或小果類的點綴物作為一種變化結構,無疑給作品增添了一種動感的空間。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4縱橫方向:這種方法很富有層次與節奏感,如果再加上色彩的搭配,使整個編織作品不那麼生硬呆板,既穩重又不失靈動。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5.多板塊多色調的複合架構。

這種設計需要具備一定的組合架構能力。與捕捉色彩的敏銳能力,當然這種能力一般人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與美學知識的儲備。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6.下面這款設計,是同色系中的一款經典大地色系組合,我個人很喜歡這種色調及組合架構方式,彷彿大地與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還有秋的色彩,果實的味道,採用了多邊形的組合結構,一條黑色邊緣把整體色塊協調統一在一起,給人增添幾分溫暖之外,還帶給人一種安穩的情緒。

從劉亦菲的手工彩虹毛衣到“三萬三”的手工圍巾,究竟價值在哪?

圍繞一條”三萬三“的圍巾,我們還可以變換更多的圍巾式樣,可以是個性的,也可以是小眾的,還可以是另類的。

脫”仿“帽,”創“未來

總之一句話,當我們面對這些”熱風“時,首先冷靜自己的頭腦,不能總是當拿來主義。做別人的”跟屁蟲“。而是取其長補己短,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同樣我們手工更不可能做到極致,正因為沒有完美,所以我們只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行。

一句話,別人千好萬好,做自己最好。

最後真誠期待,我們國人頭上那頂”仿“的高帽早日脫掉,把”創“字植入腦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