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古代的狀元一般都當不上大官?

胡聖霞


狀元一般沒有太大背景

狀元是皇帝欽點,所以叫天子門生,要有真本事,還得恰巧趕上皇帝喜歡。雖然科舉走後門可以把一些官員的子弟選中,但是也最多是普通進士,除非是很有才華,那也不用走後門了。有背景的進士一般才華不一定高,也而不在乎是不是狀元,有官做就行,這樣的人一般是有背景,有人扶持的,升官自然快。而狀元得靠自己本事,很多狀元都沒有太大背景,當然也是有例外的。所以題目才說一般嘛。雖然當了狀元,但是並不代表以後升官就快了。

狀元分配到的任務升官慢

前三甲一般不會到地方任職,多數都是在翰林院,當做是未來的宰相,高級顧問,高級秘書來培養。而一般的進士就會外放到地方任職,當知縣。或者是進入六部裡面具體當差。而狀元一開始也是新人,重要的事也插不上手,編纂圖書就是日常事務了。要想立功,要想升遷,是需要有人賞識的。比如當年徐階就把張居正當成接班人培養,那是張居正有大才啊。狀元不代表就有治國大才,也只是文采好,正好皇帝喜歡他。因為文章這東西,個人喜好很嚴重,真說不出來誰的就好,誰的就差。若是沒有救國安邦的大才,即使是狀元也只能熬資歷,雖然翰林院出宰相,出高級秘書,但是一朝皇帝的時間內,也就能出一兩個吧。可是狀元卻有很多。而外放到地方做官的人不一樣,只要治理地方治理得好,有政績,升遷速度還是可以的。在六部內任職也是一樣,都是辦實事,只要努力,慢慢學習,好好辦公,就算熬資歷都比狀元升官快。

狀元並沒有多少競爭力

以前科舉考試和現在高考不一樣,高考按照分數,會去不同的大學。而古代科舉考試最終結果就是,進士都當了官。而且一開始的職務不會有很大差別,尤其是等級上的差別。前面提到,狀元一般會留在朝中,他的身份並沒有多少競爭力,相反,還會受到一定的排擠,因為文人相輕,尤其是在那些不是狀元的老前輩面前。古代狀元也不好當,一定要會做人。要是因為自己是狀元而有些高傲,那就完了。升遷的評定都需要上司寫評語,要是上司的評語不好,升遷基本就無望了。這不像在地方當官,好歹政績擺在那,不信你來看看。可是狀元的任務很難做出政績。最聰明的狀元是趕緊到六部任職,學習一項治國的策略。隔行如隔山,工部搞各種修築事宜,戶部管賦稅人口,工作內容都不一樣,所以,很多宰相都是在六部好幾個部門任職過的。真正能當上大官的人,都是要有真本事的,不是空談。前文有提到,狀元只是文章寫得好點,不代表綜合能力,最後看的還是成果,沒人會在意你是不是狀元,只是剛中狀元的時候,大家會覺得你可能有前途罷了。


未濟


🇨🇳在中國古代,舉人高中“狀元”之後,皇帝會封他多大的官呢?在戲劇中,不外乎禮部尚書、八府巡按之類,都是給皇帝辦事,掌握文書章奏,或者受監察御史委派,到各省巡視,考察吏治,運氣好的還會被召為“駙馬”,要不然就是到各省主持巡迴考士的學政,官職看起來不小。但實際上,古代“狀元”的官職一般都是有規定的,而且職位也比戲劇中所說的要低很多。

就拿清代來說吧,殿試的頭三名合稱為“一甲進士”,皇帝會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賜“進士出身”,“三甲進士”賜“同進士出身”的頭銜。只有“一甲進士”在賜名後,會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狀元”的職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個六品官職,和現在的地區任職級別差不多;而“榜眼”、“探花”,則會被授封為“翰林院編修”,七品官職,和我們現在的地方縣長差不多,相當於一個“芝麻官”。而“編修”一職,是個修國史、實錄、會要的官稱。

但是,事實上古代並不是一開始就以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的科目,始於唐代。唐代取士,明經科有“學究一經”的科目,即學通一部經書,應“學究一經”的科目考試者稱“學究”;宋代的“學究”為禮部貢舉十科之一。後世作為讀書人的通稱。有時又將咬文嚼字、拘泥不化的塾師或文人稱為老學究、村學究。北宋王安石變法科目之一,即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

“三舍法”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內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員子弟可以免考試即時入學,而平民子弟需經考試合格入學。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這一改革措施,事實上將太學變成了科舉的一個層次,學校徹底變成了選官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另外,狀元跟駙馬之間,其實並沒什麼聯繫。據記載,歷史上只有一位狀元成為了駙馬,所以,不能把狀元和駙馬混為一談!


面朝大海X春暖花開


你會這麼問,說明你對科舉制度還是一知半解的,雖然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我覺得有必要和你探討幾點:

一、古代人考科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官,這一點毋庸贅述,但成為狀元是必須具備那個年代那群文人中最強實力的,這一點無論哪個朝代都沒有例外,有人投機取巧可能也會官至極品,而從未聽說學識淺薄能當狀元的。中個秀才,成為舉人,成為進士,乃至高中狀元,那可是古代每一個讀書人窮極一生的夢想,是證明自己實力,實現抱負最正當的途徑,這份榮耀將伴隨一生,是任何官職和品級給不了的。你可知道,清末左宗棠身為封疆大吏,一生軍功無數,位極人臣,卻始終因為不是進士出身耿耿於懷,甚至想在年邁之時仍參加科舉考試,最終得到清廷賞賜的進士出身才作罷。可見,在禮儀之邦的中國,通過科舉對士人的影響簡直深入骨髓,狀元雖不是官職,但卻最具含金量,一輩子都會萬眾矚目和萬民敬仰!

二、古代是狀元出身的名臣也是很多的,有宰相文天祥、郭子儀,有大書法家柳公權,有明代著名學者楊慎,有近代名臣兼帝師翁同龢,著名實業家張謇等等,不勝枚舉,他們並不一定都是品級最高的官員,但是都是為當時的朝廷和中國的歷史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流芳百世!


篳路霞蹤


首先搞清楚何為狀元?就是搞筆墨文采的“冠軍”,這樣的人一般是樂於學習並以朝廷器重面為重。面對現實的殘酷在於,他們大局觀不足意志力並不能說過於堅強。

起點太高如果後續犯錯將對他們有至關影響,站的高摔得重。而且狀元剛開始並非擔任太高的官職,這還要和官場體制,人情世故,後期表現等這些方面綜合表現才能在加官進爵這面有進項。

真的好皇帝都是先磨練科舉選出來的人才再委以重任的,狀元憑成績領跑但跑到最後領先的很大幾率不會是他們,一是競爭大,二綜合實力在長跑中他們並不見得有多大優勢,三皇帝和權臣這個裁判至關重要。

綜上,就知道狀元當大官的,能善終的就會很少了。


迎著風雨觀山水


古代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是殿試,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