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我们的使命是帮助中国3亿人养成阅读习惯。”——《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型机构,是倡导“全民阅读”的先行者。

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来谈谈樊登是谁,以及他的樊登读书会是如何成功,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01 什么是樊登读书会?

2013年10月28日,在一次活动现场中,樊登老师和樊登读书会的另三位创始人郭俊杰和田君琦、王永军相遇了。四人决定借助移动互联网来推广这种优质的读书方式,于是樊登读书会微信平台诞生了。

2014年3月28日,樊登读书会第一次线下读书分享活动在上海绿地会议中心举行了。

2014年10月30日,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樊登读书会在西安市召开了项目综合说明会,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30余位代表共同为樊登读书会的发展出谋划策并商讨各地分会成立事宜。

樊登读书会成立于2013年,照樊登自己的表述来说“创立读书会的灵感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他在给EMBA班学生上课期间,发现自己给学生推荐的书,学生只买不读,于是他想着把自己读过的书分享出来。

2014年后樊登读书会在各地陆续成立,包括中间吸纳了来自联通创新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的数百万天使投资,直到2018年4月18日,注册会员数达到600万。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02 为什么有人给樊登读书会买单

从整体商业环境来看,蒋老师比较认同的两个观点是“知识付费”的浪潮和所谓的“认知盈余”。

1、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之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么盛行,我想大家首先要感谢的是小马哥,一个微信红包把大家的钱包都炸开了,尤其是在进入数字支付后,人们对数字货币的感觉远没有现金的体会深刻。

另外一个要感谢的是罗胖,说句实话,罗胖就是在贩卖一个“知识焦虑”。

其实知识就像我们的肌体需要养分一样,索取的远远超过我们所需要的,但心理的渴求会让人饥不择食。

但不管怎么样,总有人会为自己的知识焦虑买单的。无论是在得到或者是樊登读书会,或其他各种时下热门的知识付费平台,人们都在不遗余力的进行各种知识的消费行为。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2、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算是社交电商的一个基石,要了解更多相关概念的可以去阅读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整本书只讲了一个字:闲。

也正是因为认知盈余,让微信帝国的基石得以稳固。

知识焦虑让人们不断的寻求新知,读书会恰好能提供一个出口,至于罗胖关于读书会的诟病其实也是自身的写照,而樊登的反驳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进行回击,大家半斤八两。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处于社会中流的80/90后愿意为这个买单就好。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03 樊登读书会的会员发展之路

简单来说,樊登读书会的发展很好的借助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电商的东风,从最开始的种子用户发起,通过病毒营销来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线下代理和众筹模式来拓展线下渠道。

百度搜索甚至也能看到这样的问题“樊登读书会是CX吗”,当然这样说法有失偏颇,其实就是利用了蒋老师课程的病毒式营销。

那么他们具体史如何做的呢?我们往下看。

1、种子用户

樊登的最初1000人帮忙推广樊登读书会APP,并获取巨额代理费用

2、病毒营销

一个是线上推荐好友可以兑换积分或者免费试听七天。最近世界读书日的推广也是翻版。

3、线下代理

地方代理销售会员卡。樊登与各地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公司签订代理合同,代理公司以分会的方式进行樊登读书会的会员卡销售,樊登读书会则将销售收入的一半分给代理商。

4、众筹模式

即以三万块的风险投资,换取某个地区1%的股份和一百张会员卡,完成销售后再奖励1%的股份。一个地区有 30 个人参与,就能回本 90 万。通过众筹销售的模式,樊登读书会会员很快过万。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04 樊登读书会做得好的地方

1、抓住了用户痛点

充分利用了现代人的知识焦虑症。

读书会的产品满足大多数人的学习虚荣心和知识焦虑,也过滤掉那些有独特价值观的少数人。这个其实也是所谓的定位,樊登表示,自己正是依照《爆款》这本书的逻辑,集中所有资源打造除了一个满足 5 岁到 80 岁所有人群都需要的产品。

2、抓住了付费浪潮

用户愿意为知识买单。

这个在前面的环节里面由浅显的表述,大家可以往上翻再回顾一下,就不做深入的论证和说明了。

3、个人IP做背书

樊登个人成就和社交人脉支持。

这个也是时下盛行的说话,互联网让一切互联互通变得有可能,社会正在去中心化,意见领袖和知识IP的崛起是这个时代的必然。用自媒体常说的一句话: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4、快速的项目孵化

这点咱们上面也有讲过,从种子用户到众筹模式,樊登读书会整体的市场开拓和线上线下的运营都是按照套路来的。

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传统的营销渠道的体系建设,更加迅速的拓展了市场,尤其是读书会这个领域。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05 樊登读书会存在的挑战

1、用户续费率存疑

一旦用户心智模式成熟,是否还接受知识快餐。一年52本书籍的分享,用户是否真的愿意为此持续买单?续费率会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我相信樊登读书会的内部运营指标里面,用户留存肯定也是一个核心指标,这里面就会有一些结合心理学暗示的营销花招了。

如果我是公司老板,大概会雇佣一些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来作为智囊团给营销团队出谋划策。不过花招归花招,产品才是让用户留存的根本原因。

2、市场前景存疑

如果只是读书会,市场相对单一,容易被模仿,是否可持续发展?樊登读书会虽然先入为主,但能否构建足够的护城河来抵挡外来入侵者。

好事者可以借助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来对樊登读书会进行分析,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06 有哪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既然前面说到了樊登读书会的发家之路,也简单陈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那作为后来者有哪些点可以借鉴了?

1、定位小众细分市场

正如前面说的移动互联让一切得以连接。所有的小众市场也同样是市场,如何开拓和重新定位细分市场,可以参阅特劳特的《定位》,用一句话来说,再小的群体也有他们的需要需要满足。做大众市场虽然看上去风光无限,但是难保市场会被一点一滴的切割掉。

2、定位“浸入式学习”

正所谓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一个值得去尝试的领域,为了解决这种知识的片面,可以针对某个课题进行专题系统性的开发,前期需要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多。

相比樊登读书会而言,前期运营的成本会相对比较高一点;当然,如何借助社群的自治力量来进行运营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3、培育市场和建立品牌

樊登读书会的产品和活动形式相对来说单一,用一句自我安慰的话来说,我们专注于读书,用一句不太客气的话来说,因为你不会做其他的。

至于会与不会,就见仁见智了。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好了,以上就是对“樊登读书会”的所有解读和分析。

接下来插播一小段广告,又不长,就看看呗。

假如你也有经营上的困惑,生意上的难题,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营销案例和操作方法,欢迎加入蒋老师的《36天快速盈利》,里面有127节干货满满的营销案例,学到就是赚到。

“你有多久没投资自己了?”

(点击下方小卡片,免费阅读2节营销案例)

最后,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在订阅《36天快速盈利》立减100元,大家抓紧机会,学到就是赚到!

【为蒋老师打call】另外,蒋老师正在参加别忘了点击下方【去投票】,每天为老师投5票!↓↓

樊登读书会:4年吸引600万会员,如今市值50亿,背后模式引发深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