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解密——《紅樓夢》乃大明王朝的“墓誌銘”

1912年,延續了296年的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1616年—1912年)被推翻,從此社會上對《紅樓夢》的研究逐漸走向了高潮。歷經百年,社會上許多文學大師雖然絞盡腦汁,但是至今對“紅學”的研究仍處在迷惘之中。

筆者藉助當代互聯網的高效搜索引擎,參照前輩的研究成果,對究竟誰是紅樓夢的作者提出了新的觀點,那就是:《紅樓夢》作者的“方冒孔團隊說”

方以智(化身:甄士隱)作為前期作者構思和寫作了《紅樓夢》初稿;

冒闢疆(筆名:曹雪芹)作為中期作者增添了詩詞、增刪了章節等;

孔尚任(化名:脂硯齋)作為後期作者增添了北曲等並作了大量的點評。

三位大師前赴後繼密切合作,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精雕細琢,將《紅樓夢》一書的文學水平推向了極高的境界。參見本人的《作者之謎新解》

隨著對方以智大師的深入研究,發現紅樓夢前期作者方以智竟然是歷史上“洪門”又稱“天地會”的創始人之一。參見網名:錢王剛《方以智與天地會》一文。

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清朝,對於洪門也有他的說法,在他所著的《 孫文學說》裡面有一段記載,原文如下:“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蓋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圖恢復,誓不臣清,捨生赴義,屢起屢蹶,興虜拼命,然卒不能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朝已盛,面明朝之忠烈,變殘廢殆盡。二三遺老,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後代,故以 反清復明的宗旨,結成團體,以待後有起者可藉為資助也。此殆洪門創設之本意。然其事必當極其秘密,乃可防政府之察覺也。夫政府之爪牙為官吏,而官吏之耳目為士紳,故凡所謂士大夫之類,皆所當忌而須嚴為杜絕者,然後其根株乃能保存,而潛滋暗長於異族專制政府之下。以此條件而立會,將以何道而後可?必也以能全群眾心理之事蹟,而傳民族國家之思想。故洪門之拜會,則以演戲為之,蓋此最易動群眾之觀聽也。其傳佈思想,以不平之心,復仇之事以表之,此最易使士大夫聞而生厭遠而避之者也。其固結團體,則以博愛施之,使彼此手足相顧,患難相扶,此最合乎江湖旅客無家遊子之需要也。而終乃傳以民族主義,以期達其反清復明之目的焉。”

1903年冬天,孫中山毅然加入了洪門,由主盟人封孫文為“洪棍”(洪門三把手,掌管執法)。孫中山使海外的洪門無形成了一個革命團體。美洲華僑七萬人共捐贈款項約二十一萬元美金,支持了孫中山先生的國內革命之急需。華僑對推翻清朝,有莫大的貢獻,所以稱華僑為革命之母。而因為華僑有90%名列洪門會籍,亦可稱洪門為華僑之母。因海外華僑,若無洪門,則華僑民族意識,不能如此堅強。

在洪門的創始人中,方以智無疑是學問最高的大師,也是那個時代學問最高的百科全書式的大師。他既然精心籌建了洪門這一秘密組織,他一定還會以一種形式對垮掉的大明王朝作出祭奠。洪門這一組織深藏於民間且流傳於後代;祭文也應深藏於民間代代相傳。

古代對死者的祭奠往往採用墓誌銘的方式。墓誌銘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放在墓裡刻有死者事蹟的石刻。一般包括志和銘兩部分。志多用散文,敘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銘是韻文,用於對死者的讚揚、悼念。

那麼,深藏於民間刻有死者事蹟的石刻,也就是刻在大石頭上的小說《石頭記》,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大明王朝的墓誌銘?!書中第七十八回的《芙蓉女兒誄》就相當於墓誌銘中的銘文。參見筆者的《究竟為誰而作?》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讀者請注意,該書的起始名為《石頭記》。若認可筆者在本文中的判斷,該書最貼切的名字還是以《石頭記》為最佳。

我們再回憶一下:《紅樓夢》第一回:“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塊大石,上面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上面敘著墮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閒情、詩詞謎語,倒還全備。”

分析到此,再讀《石頭記》的緣起:“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我們是否能解其中味呢?!

特別註明:本文屬純學術研究,不含任何政治偏見。

2019年8月27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