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景德鎮無疑是瓷都中的瓷都,歷年以來,這裡生產了很多代表中國瓷文化的優秀瓷器,也湧現出很多技巧嫻熟、品德高尚的瓷器大師。楊廣源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楊廣源先生生於1942年,至今已經77歲高齡。景徳鎮以生產青花瓷著稱的“楊福生瓷號”便是他父親的傑作。景德鎮非遺項目“傳統特種工藝瓷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就是楊廣源先生。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1958年,楊廣源作為首屆學生進入景徳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青花專業學習,師從聶杏生、鄒鎮欽、青花大王王步等青花名師,後分配在東風瓷廠從事美術設計。

如今,這位在青花瓷事業上奮鬥了50餘年的景德鎮老先生已經是青花瓷界的大師級人物,除了非遺傳承人這個身份,他還是中國藝術收藏與鑑定專業委員會古陶瓷研究員,也是江西省工美學會特聘古瓷專家。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這位非遺大師擅長釉下青花綜合裝飾,在東風瓷廠美研室參加全部國禮瓷製作,仿古瓷製作達到幾可亂真的地步。顧名思義,仿古瓷就是仿製古代瓷器,在這一點上,不僅在景德鎮,可以說在全國楊廣源都是數一數二的非遺大師。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在國內古陶瓷界,科班出身的青花瓷仿古名家楊廣源技藝精湛、功力深厚。因為他對

唐宋元明清歷朝的陶瓷器型、胎體、釉面、繪畫風格都熟悉並能熟練掌握,這些被稱為非遺的技藝他已經爛熟於心。有行家說:這在景德鎮是無人可比的。

楊福生瓷號是民國年間著名老瓷號,其父楊福生當年也是大師,以圓、琢器產品造型新奇而聞名海外,至今仍有工藝品收藏者尋訪注有“江西楊福生出品”款識的青花瓷藝珍品。非遺大師楊廣源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影響,因而一生對青花瓷產生濃厚興趣。尤其擅長釉下青花綜合裝飾,集雕、刻、堆、畫、半刀泥、鬥彩、釉裡紅、顏色釉等非遺技法為一體,技藝熟練。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廣學兼蓄終有源,非遺大師楊廣源曾師從王步、聶杏生、鄒鎮欽等青花瓷名師,受到良好的傳統青花技藝的教育,特別是得益於景德鎮陶瓷美術青花大師王步的指教,著力於將非遺中國畫技藝糅入瓷畫創作。數十年的實戰,楊廣源已形成了白己的青花瓷畫特色,較早在薄胎瓷上採用青花裝飾取得成功。多年從事仿古青花瓷製作、繪畫,功力深厚,頗有經驗。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20世紀80年代,他悉心研究中國古代陶瓷,仿製了上百個品種,幾千件非遺仿古瓷,分別被日本雪罔堂和高島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1980年,在全國學會上,故宮陶瓷鑑賞大師耿寶昌、馮先銘、王莉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高莊,浙江美術學院教授鄧白,對楊廣源的青花仿古瓷,大加讚揚,認為楊廣源大師的仿製技藝達到了清代仿製水平。

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中日合編的《中國工藝美術從書・景德鎮瓷器》,刊載了他的青花仿製品元代青花《荷蓮》玉壺春瓶。

1983年“仿元明青花瓷”獲第二屆輕工部優秀新產品金龍獎,此後其作品歷年斬獲各級大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文化》、美國中文IPTV電視頻道的節目《藝術中國》拍攝其專題片……各種邀約接踵而至。

但是楊廣源先生知道,他最應該做的,是把這門仿古青花瓷這門手藝傳承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