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作敢當當的李國慶俞渝,比娛樂圈玩得狠

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和妻子俞渝昨夜互撕,令人大開眼界,甚至連噹噹網的小編也參與進來,趁勢藉機營銷。

吃瓜群眾對這種營銷報以極大的寬容,沒人指責“蹭熱點”,因為那畢竟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熱點。


敢作敢當當的李國慶俞渝,比娛樂圈玩得狠



1

“家醜就要外揚”

俞渝深夜回應,列舉李國慶種種“罪狀”。包括家庭暴力(摔東西),和朋友在外鬼混、婚內出軌、同性戀……裡面有很多具體的人名,這些人也被牽涉進來,成為熱點人物。

和俞渝徹底“抓破臉”不同,李國慶的表現反而有點遊刃有餘。這波“自揭家醜”的“表演”,本就是他引發的。此前,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李國慶曾透露俞渝發動“兵變”——和他一起看《雍正王朝》,但是第二天就把他架空了。

如今俞渝爆發,他仍然非常淡定,只是強調希望離婚,並對涉及個人名譽的部分採取法律行動。在回應中,他看似剋制和雲淡風輕,但是也聲稱自己掌握了俞渝在國外“當小三”和亂七八糟的事情的證據。

李國慶的“惡意”一點都不比俞渝少。這對夫妻在攻擊中表現出來的仇恨,甚至驚動了嚴肅學者——孫立平寫文章,勸他們兩口子趕快去看心理醫生。

此前,人們只是把李國慶的“爆料”當成是娛樂新聞,沒有多少人認真對待,甚至有自媒體寫文章,認為他們那樣還沒離婚,只是一種撒嬌或者“秀恩愛”。但是,現在大家明白,在熱鬧的屏幕背後,這是一對怨恨的夫妻,一個痛苦的家庭和一個掙扎的公司。

非常奇怪的是,很少有媒體從“家庭”和“商業”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史上最大吃瓜”行動,而是以一種“娛樂至死”的心態來把玩,看熱鬧不嫌棄事大。

有媒體來了個“你更相信誰”的調查(相信俞渝的達到65%),但很少有人選擇甄別雙方爆料的真實性。大家都在鼓掌,希望他們繼續爆料,發動更猛烈的攻擊,吃瓜群眾似乎才是最大的贏家。

2

“商業明星”娛樂化

網友或者吃瓜群眾的態度,沒什麼可指責的。或者說,從“財經新聞”轉移到“娛樂新聞”板塊,也是李國慶的必然結果。

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李國慶在這幾年的表現有點怪異。他經常不顧公司利益,涉足一些口水戰和熱門話題中,他經常上熱搜,給人一種印象——他並沒有把身心投入到公司的運營之中(這和他後來爆料被奪權倒是一脈相承)。

21世紀以來,互聯網經濟大大發展,其中一個結果就是互聯網公司的領袖,都成為了“公共人物”,這是他們和傳統企業家非常不同的地方。海爾的張瑞敏曾經很賣力地宣傳自己的經營哲學,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幾乎處於被遺忘的境地。像宗慶後、曹德旺這樣的傳統企業家,也很少登上熱搜。

但,不管是百度的李彥宏、京東的劉強東還是網易的丁磊與搜狐張朝陽,都更受網民關注,更不用說馬雲和馬化騰這種量級的“獨角獸”巨頭。

烏鎮的互聯網大會,成為一個觀察中國科技公司的風向標,但是人們卻很少關注這個論壇上的科技創新,反而聚焦丁磊主持的烏鎮飯局。人們觀察飯桌上食客的表情,看他們背後縱橫交錯的關係——對他們來說,能見度本身就意味著成功和魔力。


敢作敢當當的李國慶俞渝,比娛樂圈玩得狠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明星已被完全娛樂化。和別的“明星”不同,李國慶擁有同樣量級的名氣,但是公司的表現卻不如人意。所以,你就能夠理解李國慶的寂寞和他“混亂”的生活。

他最近孵化的“寶寶”、“早晚讀書”曾發佈海報,李國慶名字後面有一堆頭銜,那恰恰是他商業上困境的證據。一個像他那種級別的創業者,本來不需要再在名片上印上那麼多頭銜。

所以,當他在網上爆料稱自己被俞渝架空的時候,就是一個十足的“娛樂新聞”,人們盛讚他是脫口秀高手,講段子一流,如果他接下來做一個視頻節目,或者進軍影視界,也是合理的結果。

誰又能猜到,他所講的“段子”卻是自己活生生的、沉痛的生活,而且僅揭示開了生活殘酷的一角。

3

當離婚成為一場表演

李國慶的心態特別耐人尋味,他甚至使用一個微博小號,來勸雙方為了公司利益,不要那樣刺刀見紅。這至少說明,他在和妻子進行鬥爭的時候,也有了一點看戲的心態,能夠“客觀”或者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故事。

或許李國慶內心還有一點驕傲。儘管俞渝深夜發難,是在他朋友圈下面進行的評論,然後被髮到網上,並沒有引發“微博癱瘓”這樣的戲劇場面,但是從凌晨到上午朋友圈的刷屏和媒體的介入,也多少證明了他的影響力,讓他們的離婚大戰,看上去更像是娛樂明星。

這兩年的微博,成為明星撕逼和離婚的主戰場。2016年奧運會期間,王寶強手撕妻子馬蓉,指控對方和自己經紀人有染,引發微博服務器的短暫癱瘓。此後,“微博癱瘓”就日益成為一個檢測明星影響力的技術標準了。范冰冰和李晨的離婚,鹿晗關曉彤戀情,趙麗穎結婚……明星的分分合合,最終都會體現在微博的流量上面。

新浪微博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耐人尋味。按理說,一家科技公司的服務器癱瘓,無論如何都是一個負面事件,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屏障,但是他們卻從這樣的“癱瘓”中獲益,甚至“微博癱瘓”本身也成為對微博的宣傳。


敢作敢當當的李國慶俞渝,比娛樂圈玩得狠



自從新浪微博把重點放在娛樂上面,和明星互動就成為公司戰略的一部分,他們樂見“癱瘓”,也樂見各種形式的“吃瓜現場”。

這樣的“熱點”常讓一些觀念保守人士痛心疾首,認為人們應該去關注更嚴肅也更有價值的新聞,但是現實則是一再“打臉”,智能手機的使用者,還是更青睞這種八卦新聞。

說到底,人們並不相信李國慶和俞渝的撕破臉會有多痛苦。俞渝所揭露的事情,對一個“妻子、母親、創業者”來說,實在是艱辛的人生,但是卻並不能引發同情。這就是“社交媒體娛樂化”的後果,最終一切都成為喜事,不再有悲劇。

人們會把所有真實發生的事情,都理解成一種“表演”。

這種對公共人物隱私“窺視”帶來的滿足,也許是吃瓜群眾從互聯網上獲得的“唯一的收益”了。他們貢獻了流量,也得到了狂歡的機會。

不知道李國慶和俞渝是否會對這樣的“窺伺圍觀”感到恐懼。或者恰恰相反,這可能才是他們期盼的場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