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我的旅行日記# 北海,中國最美海海濱城市之一。些許本地人若不多瞭解,最易認定北海銀灘才是北海最著名、最具象徵性的旅遊勝地,外地人更甚。而北海的魅力不止於海灘的美、湖水的清、天空的藍,還有許多低調不為人知的特色建築及景點。

其中以騎樓式建築為特色的北海老街最具代表性,不同於麗江的燈紅酒綠,它低調、樸素卻不失精彩。不單體現北海的美,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遊覽在這歷經滄桑的老街上,遊人們能感受到它昔日的美麗和興旺。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北海老街一般指珠海路,曾經的珠海路是北海繁榮的象徵,老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27年前後,《煙臺條約》後繁榮景象初見雛形,店鋪鱗次櫛比、街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珠海路漸漸落末,大量店鋪成為民居,街道逐漸老化,樓房也日益受損。幸得珠海路完整保存,歷史學家和建築學家們認為老街的文化極具開發價值,於是老街便被譽為“近現代建築年鑑”。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北海老街也漸為人們所熟知。每逢節假旅遊旺季,這一條老街準被密密麻麻的人兒堵得水洩不通。但今日的老街儘管繁華,卻不多以改變,保持原有特色。異於白天“你儂我儂”的擁擠,晚上的老街顯得“文靜”許多。

踏足在街道上,白天的繁華景象漸漸落下帷幕,但閉上雙眼依舊能感受到白天的吵鬧,食品小店的叔叔阿姨開始收攤,店裡的老闆在算著當日的盈利,飾品在燈光的照耀下無比奪目耀眼。不知何處傳來的嬰兒的啼哭聲,時而聽到的汽車鳴笛聲,看似與這靜逸的街道顯得格格不入,實際上卻讓遊人身心放鬆,卸下學習、工作、生活的壓抑,這就是北海老街的獨特魅力。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它汲取了廣西當地民族嶺南建築的風格和文化特點,融合了西方建築特點,促進中西建築文化合璧,從而創造出這一中西文化的美麗結晶。各種各樣的窗口裝飾和建築特色表達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漫步在老街上,彷彿能感受到北海的滄桑和中西文化的交融。站在高樓眺望,北海人們的生活形狀盡收眼底。

為了體現北海文化特色,老街上有多組青銅雕塑,這些雕塑講述了老北海的歷史風貌,展現了北海與眾不同的地域風情。每一組雕塑都附有相關介紹,從表面上遊人圍觀數量可得知,遊人們似乎對“疍家”的銅像更為感興趣。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老街的形成,奠定了北海城市生活的基礎。徜徉在北海的老街上,你還能感受北海人獨特的生活習俗、生產習俗、節日風俗和語言習慣。琳琅滿目的店鋪商品讓你感受到北海多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習俗,充滿著“海味“的玩具飾品以及特產店,讓你不由自主的想到你正身處在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而北海第一街的美譽並不是憑空而來,除了具有特色的海味食品,老街上還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從風格迥異的小吃店傳來的食物香味。

“蝦仔餅”是最具北海風味的小吃,相信領略過“舌尖上的美食 ”的人們也略有了解。使用簡單的食材做成調料,再將其放在圓形模具中進行油炸至金黃色撈出。香脆可口,香味四溢。賣蝦仔餅的店鋪無數家,然每一家的客人都源源不斷。吃下去的每一口特色食品都能讓你感受嶺南民族的純樸和勤勞。

真正的廣西土著生活,藏在北海邊的老街上,依舊“風情萬種”

一個傳統擺件、一種地道的美食、一處古老又具特色的建築、讓你感受北海最具特色的魅力文化。北海老街不僅是歷史文化的代表性建築,更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載體。

它值得去體會與感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