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为何坚决的反对希特勒的‘’阵地战‘’式的防御战术?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曼施坦因在二战结束后表达的观点之一就是他的防守反击战术胜过就地坚守,所以他反对希特勒下达死守命令。然而,这并不是他多高明,而是因为他的思维狭隘且过度自信,且对1944年上半年就被希特勒撤职这件事耿耿于怀。


他倡导的防守反击战术太贵,受地形影响太大,反映出的战略眼光还不够高。

下图电影解放里的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的防守反击战术,简单来说就是诱敌深入,找到苏军进攻部队的破绽之后,从侧翼用装甲部队猛攻,进而将其分割包围,又是能取得辉煌的战果,然而算一算,这种战术要动用多少精锐部队?

比如1942年5月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奏。当苏军猛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时候,希特勒命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把大批部队借给南方集团军群发动反击,德军反击部队实力较强的就有第6、第11、第17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等。坦克约500辆(有说法是约1000辆),飞机约600架。使得反击获胜,消灭了大批苏军。

下图为德军的虎式坦克

1943年2月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更夸张了,国防军的精锐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第1、2、3、5装甲掷弹兵师尽数调拨给曼施坦因指挥,最新式的虎式调拨了不少。最后将苏军“星”行动的主攻部队击败。

这两次战役都是曼施坦因的得意之作。可是,如果德军各条战线都进行防守反击,请问还有多少精锐装甲部队能供其它战线使用,有多少新式武器能拨给别的将帅?

而且,曼施坦因光说自己打胜仗,打败仗怎么不说说?

1942年末,苏军发动天王星行动,反攻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6集团军。曼施坦因尽抱怨希特勒下令坚守,戈林盲目自信。可是,在城外反击苏军的“冬季风暴”是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第6集团军这样的精锐在前面拖出苏军反攻部队,曼施坦因可以尽情地反击苏军,可成功了吗?反倒是苏军少数几支深远迂回的坦克部队让曼施坦因吃惊不已。

1943年下半年,也就是库尔斯克战役之后,苏军发起反击。曼施坦因一再下令德军撤退,声称要收缩兵力反击。可是他在收缩兵力,相应地,苏军部队也没有多少损耗,继续猛攻。曼施坦因一路退过第聂伯河,难道德军装甲部队还能重新渡河进行反击不成?这恐怕也是希特勒对曼施坦因大失所望的开始。

下图为费迪南德/象式坦克歼击车

1944年初,切尔卡瑟合围圈,德军被苏军包围,恐怕又是曼施坦因救援的大好机会,可是又怎么样?他到底通过防守反击合围了多少苏军?打得党卫军第1和第5装甲师损失极其严重。这是希特勒彻底对他失望的战役。

如果再看苏德战线的北部和中部,地形限制更大。

中部著名的勒热夫突出部,交通枢纽在德军手中,德军长时间的固守严重牵制的苏军西方面军的百万大军,如果他们和曼施坦因来个防守反击的话,很难想象没有这么多精锐的德军如何成功防御。

至于北线,列宁格勒一面是拉多加湖,三面有大片的地段都是树林、沼泽,能见度极低,还有漫长的极夜。曼施坦因及其第11集团军也短暂参加过那里的战斗。当时双方连对方的攻击部队都没有发现,使得西尼亚维诺战役打成了双方对攻,更别谈坦克部队迂回的难度了。

请问曼施坦因对如此客观条件,有何良策?

下图德军坦克歼击车组

最后一点,曼施坦因知道向希特勒要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库尔斯克战役前,德军最高统帅部几乎将德军最新式最好的武器都调到了他所在的方向。可是他要武器,知道武器是哪里来的吗?

德国的军工生产需要占领区的资源,需要仆从国的支持。如曼施坦因这样一味地先后撤,且不一定能反击成功,如何维持德国的威慑?

最大的反例则来自西线——防守意大利的南方战区总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他的部队依托多山的意大利地形防守,使得盟军的进攻步伐极其缓慢,迫使对手放弃了从意大利反攻法国的设想,转而实施诺曼底登陆。若是把曼施坦因调到意大利战区,不知道他会如何指挥?会不会让法国南部成为盟军最先解放的法国领土呢?

下图为凯塞林元帅

战后,英美方面很重视曼施坦因,原因恐怕是曼施坦因自1940年的法国战役之后再也没有和盟军打过仗,战争的最后一年还坐了冷板凳。

而且,很多善战的德军将帅,比如莫德尔元帅、克鲁格元帅、冯·博克元帅等等,不是战死就是被战后审判绞死。

因此,他被聘为西德军队的顾问,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被西方大加赞赏,受到富有极强意识形态色彩的历史学家比如艾伯特·西顿、利特尔·哈特之流的吹捧,声称什么希特勒全听曼施坦因的,就能赢得二战,曼施坦因之才可担任德军总司令之类。

这些夸张的赞美之辞,既是冷战反苏宣传的需要,也是从曼施坦因的一面之词中得出的结论。

反观凯塞林元帅,战后被列为战犯,差一点被执行死刑,和盟军痛恨他的固守战术,恐怕有很大关系。


下图为德军俘虏,正是德军一再宣传己方伤亡低,促使苏军在战争中后期经常展示俘虏

所以,曼施坦因提出了某些他自以为高明的战争思想,其实并不高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得到的评价已经越来越低。被人起了诸多外号,比如《甩锅的艺术》、《失败不赖我》、《他们死人不会说话》。

里面的章节也被人起了外号,比如:

希特勒是个大傻子;

保卢斯是个大傻子;

毛子都傻,就是人多;

美国也是傻子,有本事单挑;

除了我,都是傻子。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所谓战术高论,连仔细对比史料的美国历史学家都予以驳斥,所以只是冷战高峰时期由于信息不透明且美苏舆论战的过时言论而已。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近卫步兵师


1943年的东线战场,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依靠步兵、工兵、炮兵和坚固的防线阻止了苏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让其头破血流。而曼施坦因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则是依靠装甲部队大胆、灵活的机动防御来挡住了苏军的进攻,即使是步兵、炮兵单位也是时刻处于机动的状态,他们不像北方和中央防线那样存在着固定的主防线,他们的兵力不足以用来做那样的防御。


这就是曼施坦因反对“硬性”的防御战术的根本原因,兵力不足,至少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地域内行不通,该集团军群的战线长达760公里,而只有32个师,即使是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守住如此长的战线也难以做到,更不用说还要留出相当的预备队布置于战线的后方。加上从1942年开始南翼的战斗就处于不断的变换中,双方互有攻防,持续的变换的战线使得曼施坦因无法像其他战线那样构建并经营一条固定的完备的防线,加上希特勒禁止在战线后方提前预构工事,所以至少在南翼德军是无法做到进行“阵地战”式的纯粹防御的。


曼施坦因主张使用他在南翼获得成功的“机动作战”方式,在战略防御的框架内,德军仍旧以机动作战为主要方式,在局部地区发起强大的反击,打歼灭战为主。经验表明,在机动作战时,苏军的伤亡和德军几乎是不成比例的,远远高于德军,甚至可以达到几十比一的差距,而且还可以解决德军步兵不足的问题。

关于纯粹防御不可取最好的例证就是1944年发生在中央集团军群的灾难,该集团军群完全是遵照希特勒的硬性防御意图而布置的,即使在侧翼被突破的情况下不准撤退,结果20多个师被歼灭,损失了50万人,整个集团军群垮掉了。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兵力不足,苏军可以轻易的达成突破并纵深发展,德军大量的被合围歼灭,使得后方重建防线的可能也丧失,苏军一直打到了德国境内才停止。之前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一直打的都挺好,但是为了加强南翼的防御,原隶属中央集团军群的大量的部队调往了南翼,直接造成了该集团军群防御的薄弱。这里就证明了德军兵力不足以实施全线防御的作战,只能顾此失彼,所以对于东线德军来说,机动作战是更好的选择!


战略论


对于德国来说,德国在人口、生产力方面不如苏联,因此保持有生力量和兵器等才是关键,阵地丢失与否并不是问题,而苏联的优势就是广大的土地,以及雄厚的兵力。

在这样的整体力量对比下,德军应该灵活作战,完全可以抛弃一些不重要的阵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人员方面,这是德国难以和苏联相比的。不止曼施坦因,基本上当时的其他将领都十分反感希特勒的不得后退的命令。

希特勒则固执的下令不可后撤一步,结果就导致了大量可以避免的损失,德军的有生力量受到打击,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作战,又导致了进一步的溃败。而苏军自然很乐意和德军硬碰硬,因为苏联消耗得起,但是德国则无法撑下去。

希特勒的固执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完全忽略现实。即使是在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之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本身兵力和武器装备已经严重不如英军,而且补给已经极端困难,坦克都无法正常出动。但是希特勒竟然依然要求非洲军团不得后撤一步,必须坚守阵地,要顽强地和英军作战到最后一刻。结果残余的非洲军团几乎损失了全部装备,几乎要被全部歼灭,这时希特勒才允许了其隆美尔撤退的要求。


用户5770541302


曼施坦因是当之无愧的二战德军第一名将,战争中后期德军的很多将领都期待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或者最起码东线总司令,由此可见曼施坦因的名望。

二战的德国军队里面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将领,其中不乏隆美尔古德里安这一类名将,这些人都因为其出色的能力而被历史记住。然而有一位德军将领却是特别的突出,它不仅是在二战中德军最有才华与战功的将领之一,即使是在战后还被西方奉为座上宾请教战争时的战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国陆军元帅三大名将之首曼施坦因。

许多苏军将领都把曼施坦因视为最难对付的对手,朱可夫在谈到库尔斯克战役时说:“从分析敌人的行动可以感到,敌军是由比较有主动作战精神的有经验的将领指挥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个敌军集团的首领是曼施坦因元帅。

在二战时期,曼施坦因是大名鼎鼎的德军闪击法国的镰刀收割计划的制定者,通过这个计划,德军在两周内决定性的击败法国。随后,他在苏联的刻赤半岛和哈尔科夫等地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西方在战后,更是聘请他为名誉参谋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他在1943~1944年期间的机动防御作战特别在意,甚至把他聘请为顾问老师级别的人物,加以请教。

德国军队在1943年到1945年也是这样的情况,少量在数量质量上占据优势的德国军队,不得不面临无论在人员装备还是火力上都远比自己强大的苏联巨人。然而曼施坦因在1943年到1944年的防御,可以说是在进行一场艰苦的防御战的经典例子。

在一年多的防御里面,他的南方集团军群,面对实力远胜自己的苏联军团进攻,仅仅是不断的弯曲防线和后撤,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大的集团被包围消灭的情况。在1943年2月至3月的哈尔科夫反击战里,他用党卫军装甲军为主力,结合两个残破不堪的集团军,成功的粉碎了两个苏联势头正盛的方面军的进攻。在1943年年末他在日托米尔地区对苏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反击,遏制了看起来不可阻挡的苏联攻势,而在1944年3月份,他更是使得德国第一装甲集群在两个强大的苏联装甲军团之间成功突围,避免被歼。而他在长达一年的防御战中能保持防线完整,而且能把损失降低在一个可控的水平的关键,就是采用了机动防御作战的战术。

所谓的机动防御作战,其实就是不打阵地战,在运动战中依靠较为优异的机动能力,决定性的击败对手,本质是避过敌军进攻锋芒,在敌军战线拉长后对薄弱的侧翼进行反击,这正是他能够在哈尔科夫和日托米尔地区以少胜多的关键。

希特勒则固执的命令德军不可后撤一步,结果导致大量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德军的有生力量受到严重打击。例如1944年中央集团军群的遭遇,该集团军群完全遵照希特勒的“阵地战”硬性防御的作战思想,即使在侧翼被突破的情况也绝不撤退,结果有20多个师被苏军歼灭,损失了50万人,整个集团军群都垮掉了。

曼施坦因的指挥风格是最大限度地强调突然、机动和攻势。他的成功战例都是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段、以出其不意的行动实施打击,进而战胜强大的对手。在1943年的东线战场,曼施坦因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依靠装甲部队的大胆灵活的机动防御战术,挡住了苏军坦克洪流的攻势,让苏军头破血流。在进行机动作战时,苏军的伤亡和武器损失远远高于德军,甚至可以达到几十比一的差距。


科罗廖夫


机动防御、弹性战术,以进攻代替防御无疑德军最善长的。但这种打法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强大航空兵支援;二是具备快速、高效的后勤支持;三是油料供应充足。战争到43的时候,在以上三个方面德军实际上已捉襟见肘,需要有稳固的战线来降低战争的节奏,否则后勤就可能崩溃。有人认为机动防御可快速解决苏军,伤亡小消耗也不大,这就小看苏军了。实际上43年以后苏军无论是在装甲力量还是机动车辆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德军,不要忘了美帝的十轮大卡可是在源源不断的输往苏联,只是苏军相对战术呆板,否则要论机动,德军未必赶得上苏军。因此真正实施机动作战德军也不一定就有利,搞不好一来二去就把自己可怜的能源耗光了,再想停下来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用户8815334385152


这个很简单,闪袭战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如果实行闪袭战,能有效的减少德军的伤亡,还能取得胜利,战争是为了什么,战争就是为了取得胜利。既然有这么一个好方法干嘛还去用其他方法。其次,如果光计算综合国力的话,德国一国肯定没法跟法国英国苏联三国相比,阵地战很容易演变成消耗战,拼消耗德国是消耗不起的。这就和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一样的,日本希望我们在正面战场上跟他们直接对垒,速战速决的解决我们。但是我们就是要依靠我们广大的国土跟他们拼消耗,结果就把资源弱小的日本给拖死了。如果德军也采用阵地战,结果很可能跟日本一样,也不会取得后来那么辉煌的战绩


政史琴话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希特勒的确采取了坚守“要点”的阵地战战术,而曼施坦因等部份将领希望采取机动作战样式。现在来评价的话,好像希特勒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但某种战术的对或错,不应该脱离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评价。希特勒为什么要采取阵地战呢,他难道不知道机动作战的优势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库尔斯克战役后,一是苏德兵力对比德军处于劣势;二是机动作战的核心是装甲部队和空军,也是处于劣势;三是希特勒希望用第聂伯河这道天险来大量杀伤苏军,逼迫斯大林与德国和谈。

而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军损失坦克超过了1500辆、飞机3700架、人员50余万,要补充这些损失,是需要时间的,固此希特勒只能是以空间换时间。

曼施坦因希望机动作战,殊不知希特勒为保障南方集团军群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突击力,已是把能搜集到的坦克都派到了南部战线,结果曼施坦因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明明奥廖尔方向已转入防御,他仍要进攻,把最后的家当败光了,转入防御后不是节节抵抗,而是一口气退过第聂伯河,把后方正在修理的大量坦克留给了苏军。曼施坦因之所以要说“机动作战”,无非是甩锅,证明自己一贯正确而已。

所以说:不是希特勒、也不是古德里安他们不想机动作战,而是他的确已没有机动作战的物资条件了。


孙悟空144972747


“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要放下武器,离开道路,免得挡道!”。

这是闪电战的创始人、被誉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帝国之鹰”的德国将军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在1940年5月率领他一手创建的装甲集群突击法国面对俘虏时说的名言。

“迅猛进攻,不要停止!”,这就是古德里安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纳粹德国为什么偏爱闪电战?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压缩空间;以尽可能快的机动力量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以尽可能集中的机械化部队出其不意的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一致的防御。这是闪电战的优势和特点,而这些,都被德军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资源匮乏,兵力不足,这是纳粹德军的致命短板,也是闪电战被钟爱的重要因素。德国的资源不丰富,兵源也不充裕,经不起对峙战、阵地战的消耗,所以德军总是充分利用飞机、装甲集群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而且运用闪电战的纳粹德军创造了近现代战争史上空前的胜利。

阵地战需要后勤立体快速的补给,资源缺乏的德军一旦陷入阵地战拼消耗的泥潭,失败是必然的,德军在苏联战场的惨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防御的目的是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只有赢得时间集中装备和兵力转入迅速进攻,防御才是成功的。”这句话是身经百战的古德里安总结的德军防御战的战略理论。


野钓鱼倌


不仅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或者是隆美尔都是坚定的运动战使用的支持者,比如说隆美尔在北非的几场战役都是需要长途行军数百公里!如果说每走一步都必须得坚守的话,那些沙漠地区无险可守,拿部队过去防卫简直就是白毫兵力。

至于说古德里安,他因为这个事情还跟希特勒吵过好几次,当时莫斯科战役刚刚结束,古德里安部队要撤离莫斯科地区,因为前苏联进攻的浪潮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再不撤,部队就全部要丢在那里了。

结果这个时候,希特勒提出来,坚决不能后撤一寸土地都不能还给前苏联,接着,古德里安对这项命令表示十分不理解,亲自跑到后方去找希特勒本人论理这件事。

结果他听见了什么?希特勒要求在当地立刻组织反击战,没有兵力,那你们也得坚守保证德国军人的高洁,没有弹药,你们也必须坚守保证德意志军人的威严,你们没有办法挖战壕,那就拿炮弹炸出战壕来!古德里安一脸懵逼看着希特勒,那个地方是冻土炸不动啊,而且我们炮弹也不多,怎么炸?回过头来,古德里安就问了一句话,请问尊敬的元首先生,您和您的参谋人员究竟多少年没上战场了?

多少年没有上战场了,这是整个一次谈论的重点中的重点。

希特勒的很多战术思想停留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尤其是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当时在进攻法国的时候。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并不是因为他的标新立异,战术思想新颖,才吸引了希特勒,而是告诉希特勒说我按照我这个方法打我们可以获得一次全面的,很大的胜利,正是因为这个很大的胜利,才吸引了希特勒,再加上当时原先的作战计划已经泄露了,所以希特勒只能够放弃原先的作战计划,使用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

当时就好像很多人临死的时候会说母语或者是在濒临危险的时候会使用浅意识一样,希特勒的脑子里面更多的是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战术思想,这个东西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在希特勒听得进别人意见的时候,它还能够针对眼前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决断,一旦希特勒脑子犯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的时候,那就全部按照自己的意思过来。

守阵地战。当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那个时候主要集中在法国前线比较短的一条战线上,所以需要的军队人数不多,但是我们去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人在东线战场上最长的防御线达到什么程度,1200多公里,如此漫长的一条防御线,希特勒要求他手底下20万人负责这1200km的防御性安全,这怎么可能?况且漫长的防御线用掉了德国人太多的作战部队,敌人进攻过来,连反击的力量都没有了,只能够被敌人挨个击破。

更何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装备决定了战争的形式,但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仍然还是人本身,德国为什么会在东线战场上面屡战屡败,到最后一败涂地,就是因为前线太多的精锐部队被前苏联人给吃掉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真正有经验的作战士兵没了,后面上来的部队一个个参差不齐的,或者是战斗力低下的,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前期的作战力量去对比。

总之,土地丢了,我们可以重新夺回来装备没了,我们可以重新再建造,但是人一旦没了那就是真的没了!况且德国人历次作战的胜利,哪一次是跟别人停下来死磕才赢的?只有真正发挥德国人机动作战能力的优势。包抄敌人的软肋和弱点,才能赢得整体战争的胜利,这才是德国的闪电战,但是希特勒硬生生把一场本应该成为闪电战模范案例的苏德战争变成了一次庞大的消耗战,最终没有耗死前苏联把自己给打了个头破血流。


漩涡鸣人yy


个人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武器装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战时期排队枪毙被阵地战取代,机枪使得步兵冲锋成为割韭菜式的送死。二战陆军交战,坦克为先锋,步兵炮兵为辅助,战斗过程快速,单次战役过程中,所涉及战斗区域比以往也大幅增加,固定区域的防守,难度大幅增加,最好的就是多区域联动,各兵种联动,才能增加战场生存几率,希特勒虽然参加过一战,但毕竟希特勒不是将军,看不到将军所能看到的军事战术影响,曼施坦因是世界公认的战术专家,曼施坦因在战术应用上被世界各国军事专家所认可。运动战成为主流,闪击战就是最好的事例。曼施坦因与希特勒之间也存在诸多分歧,希特勒不懂战术应用,曼施坦因为了国防军,为了第三帝国坚决反对希特勒的防御战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