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作死偷袭美国珍珠港?

倪翠坪


简单来说,日本不作死就只能自己死,常年的战争已经将日本的国内经济拖垮,资源严重匮乏。如果继续这么下去那么日本只有被活活拖死,除非寻找一个“富庶”的地方给自己“输血”,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日本的战争机器,所以才有了之后的珍珠港事件。

很多朋友觉得日本偷袭珍珠港只是为了“自己的扩张的野心,但是“自负”的觉得自己可以抗衡美国,所以才“脑残”的一样攻击了珍珠港。”但是日本就是蠢吗?虽说日本国内被所谓“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冲昏了脑子,但是也不至于蠢到没事招惹“世界大哥”,所以在空袭珍珠港的事情上肯定还是事出有因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把自己逼上绝路,从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开始,日本国内的经济和资源都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下面这几段话是形容当时日本国内的情形:

  • 从昭和13年(1938年)开始,东京等城市街头就开始渐渐看看不到出租车了。
  • 他们一家是开日本饭店-----炸“天妇罗”(日式炸鱼)维生的,可是很快就难买到汽油以生火了,只能用焦炭。到1939年,连炸天妇罗的食用油与鱼都很难买到了。
  • 1939年11月全国开始强制配给制,连衣服、稻米、木炭都配给。1940年更从日本首都开始,连火柴都要配给!
  • 《大东亚补给战》:“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1939年)就开始破产”。

  • 在侵华战争前,他家附近开满了各类“蔬果店、豆腐店、煤炭店、药店、澡堂”以及“洗衣店、寿司店、咖啡馆、书店等”等等! 30年代初东京每16户居民就有1家蛋糕店。因为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和英勇抵抗,日本国力大衰,东京这些店子全被一扫而光!

其实上面这几段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出现的资源短缺并不是在抗战后期,而是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这个情况。虽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初期还算比较顺利,但是所谓“三个月亡华迫使蒋介石谈判”的“美好愿望”并没有实现,之后的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日本都是逐步陷在中国这摊“烂泥”中,此时日本装备和战争物资的消耗十分惊人,甚至出现消耗大于产量的情况。按照日本人的测算,如果一旦失去美英的支持,日本国内储备的空油只能维持10天,而重油则只能维持1个半月。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已经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中国,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可以支持日本继续维持战争的“富庶”地区。

对于1941年的日本来说,除了中国之外只有2条路可走:北上苏联、南下东南亚及南亚。如果北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那么日本不会得到好处。因为1941年日本需要的是石油、钢铁、煤炭、橡胶等战争物资,而西伯利亚地区并没有日本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北上对日本来说根本不解决问题。另外,下图是远东苏军兵力,虽然日本在1941年7月以“关东军特别军演”的名义将关东军的兵力提升至75人和1025架飞机,但是仍然大幅度弱于苏联。到1941年10月莫斯科战役爆发,日本寄希望于苏联向莫斯科地区抽调兵力,但是让日本失望的是,苏联虽然调走相当一部分技术兵器去莫斯科,但是坦克仍然达到2124辆、飞机3139架,兵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至134.3万人,还是对关东军有绝对优势。再考虑到之前的张鼓峰和诺门坎的2次苏日交手,虽然苏军也有不小的损失,但是日本心里也明白无法撼动苏联。

除了技术兵器上的问题,日本的后勤能力远远无法支持广袤的苏联西伯利亚发动全面战争。关东军在1941年7月所能储备的最大弹药量为30个师团2-3个月、汽油15个师团、食物15个师团2个月。如果日本做不到速战速决,那么广袤的西伯利亚严寒会让日本有来无回。按照日本的设想,关东军全面进攻苏联的前提是苏联将驻远东部队兵力必须削减到15个师以下、坦克下调到900辆左右。

既然北上行不通那么只能南下东南亚,因为这里要什么有什么,包括石油、橡胶、铜矿、铁矿、水稻、糖都是日本急需的战争物资,这比北上苏联要划算的多。

但是有个问题,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常年来由美英荷兰等国家实际掌控,一旦日本全面南下势必损失这些国家的利益。但是1940年英法荷等国家在欧洲地区的频繁失利使得日本觉得可以借着欧洲局势不好的机会试一下,于是1940年9月24日日本进攻印度支那北部。2天后的9月26日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废铁禁运”。但是这个制裁只是用来警告日本不要继续触碰这些国家的利益,到1940年11月这个对日“废铁禁运”就解除了。但是日本还是不甘心,1941年7月24日,日本出兵将印度支那南部也占领,7月24日美国冻结日本所有资产、7月28日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此时美国的制裁不像上次那样只是警告性制裁,日本在全面制裁的情况下已经没有路可以选择,只能选择“硬碰硬”,先于美国一步打掉他们在太平洋上的势力全面抢夺东南亚地区的资源。这就是日本为什么要在1941年12月空袭珍珠港的原因。

其实在空袭珍珠港的问题上,日本并没有打算将美国彻底击垮。按照日本人的预计,空袭珍珠港后美国需要大概2年-3年的恢复时间,日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发展并最终与美国人谈判以求得西方国家认可东南亚被日本占领。但是日本预计的并不准确,美国在空袭珍珠港之后开始爆发战争潜力,除了征兆了数百万人的兵力之外还全面开启战争工业模式。在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中重挫日本海军之后,日本就开始走下坡路,最终在苦撑了不到4年后于1945年8月就宣布投降。


雏菊西瓜Peterpan


日本在二战时期是亚洲战场的主要战争发起国,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前已经占领了朝鲜和中国东北。为了实现全面治华的梦想,日军在1937年发起全面侵华战争意图占领整个中国。

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导致日本并不能三个月灭亡中国

七七事变仅仅几天后平津陷落,日军迅速攻占山东。由于韩复榘没怎么抵抗,日军占领了山东大部地区,另一路日军自山西攻击阎锡山各部,进展也十分顺利。

为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逼迫蒋介石投降,日军发起了上海战役。为保卫上海为国民政府转移武汉争取时间,国民政府在上海实施了淞沪会战。

此次会战虽然失败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随后在山东战场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有效了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态势。

武汉会战后,由于日军分兵把守攻占的区域导致日军机动兵力不足,快速进攻的态势被遏制,在中国战场的巨大消耗让日本国内的资源难以支撑。

日本大本营制订了2套作战计划:一是北上攻占苏联的西伯利亚,二是南下占领东南亚

战争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日本本土是没有的,日本首先看中了西伯利亚。面对强大的苏联日本虽然主动发起了诺门坎战役,但惨败的结局让东京大本营意识到攻击苏联取胜的可能性太小,因此放弃了北上的计划。

由于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区没有发现油田,因此不得不选择南下入侵东南亚,但是此时的东南亚是法国、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

由于欧洲战场的缘故,美国也参与其中充当英国法国的保护伞,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美国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和石油禁运。

日本面对国内资源匮乏的窘境不得不冒险去攻击美国以实现自己攻占东南亚掠夺石油和橡胶资源的目的。

珍珠港干脆利落的解决了美海军,日军在亚洲所向无敌

为了给入侵东南亚扫清障碍,1941年12月日军悍然偷袭美军珍珠港基地造成美太平军舰队受重创,数千名士兵阵亡。消息传出后美国朝野震动,罗斯福总统宣布参战,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此时的日军在东南亚如入无人之境,由于德国已经将荷兰和法国击败,因此面对不堪一击的殖民地军队和英军,日本迅速占领整个东南亚并向太平洋中部及澳大利亚推进,此时的日本军事上达到了全盛。

东南亚的占领不仅保证了日本发起战争所需的资源,还让日本有了和美国叫板的资本。

日本攻击美国实属无奈,毕竟本国资源缺乏,假如日本当时发现了大庆油田,也许历史真的会被改写。日本偷袭美国也加速了自己走向灭亡的脚步,毕竟侵略者失败的下场是不能避免的。


喜欢历史也喜欢说历史,希望大家动动手多多的支持。


秋雨鲁北说历史


因为日本没有退路了!日本当时正因为出兵东南亚而遭受美国的石油禁运,此时摆在日本人面前的路只有两条,第一条路从东南亚撤军,甚至将军队撤出中国关内,第二条路则是孤注一掷,同英美开战。今天大家都知道,日本选择了第二条路

日本偷袭珍珠港并非是脑袋一时发热而做出的决定,毕竟同美国开战可不是闹着玩的,日本人再狂也不可能不拿美国人当回事儿。

日本人之所以偷袭珍珠港,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跟美国人开战的地步了。而次要原因则是日本人认为只要自己先发制人,就能撂倒美国佬。危机的形势和狂热的内心促成了此次日本联合舰队的珍珠港之旅。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军已经在中国战场上和国民政府打了四年多的时间了。与其他的几个战场不同,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并非是实现谋划好的,而是在七七事变之后,一步一步扩大成全面战争的,这是中日两国都没有想到的。

众所周知,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日本最初的战略是在中国制造分裂,通过扶植各地军阀,达到将中国分而治之的目的。日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东北三省,这个目标已经在1931年完成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未经日本政府的允许下擅自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进攻东北军。而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则属于废柴型选手,他误判形式,自己主动将30万大军撤入关内,使得日军在短短半年之内就占领了东北三省。

1932年日本部分少壮派军官刺杀了日本首相犬养毅,史称“五一五事件”,至此在二战前日本文官政府彻底被终结,军人彻底接管政权。犬养毅生前曾有意将东三省还给中国,条件是国民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经济特权,为此中日两国还进行了谈判。

但在军方掌握政权后,日本对华的态度则日渐蛮横,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坚决建立伪满洲国。此后日本军方又开始谋求热河省。

1933年2月,日军入侵热河,热河抗战打响。热河省可是关外的屏障,失去热河则华北将直接暴露在日寇的铁蹄下。因此此次驻守在热河的国军奋起抵抗,但由于实力相差巨大,热河在一个月内便失手。随后日军直扑长城,长城抗战打响。

长城之战国军调集25万大军死守,可最终还是败给日军,至此日军占领长城以北,华北危机。

在接连拿下东北和热河后,日本开始窥伺华北,拿下华北是日本分裂中国的第二个目标。原本日本还是想慢慢策动华北自治,可是一场突发事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1937年7月7日,驻扎在北平城外的日本在华驻屯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搜查宛平城。在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日军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爆发。


七七事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打响(注意,我指的是全面抗战)。但其实当时这次事件只是中日之间的一场局部冲突,谁都没有想到这次摩擦会引发日本全面侵华。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希望复制热河的案例,逼迫国民政府承认华北自治。但华北对于中国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民政府不可能在华北问题上无限制的妥协。

眼瞅着这一次国民政府强硬了起来,于是日本决定以战逼和,通过战争迫使国民政府妥协。

对此,国民政府则是完全没有了后退之路,不是国民政府不想和日本人媾和,而真的没法再退让了。试想如果华北都没了,中国还能剩下多少,于是国民政府铁了心的要进行抵抗。并且蒋介石也想通过打几场胜仗为自己在谈判桌前增加筹码。

面对中国军队的抵抗,日军的进攻在黄河一带短暂受阻,这是日本入侵中国以来首次遇阻。为此日本改变策略,选择从海上直接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拉开帷幕。

上海距离当时的首都南京非常近,直接攻打上海意味着日本放弃了逐步蚕食中国的想法,而是决定毕其功于一役,直接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接受日本的所有条件。

(淞沪会战的打响,标志着中日两国彻底全面开战,此时中国已无退路)

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国民政府调集了80万人投入会战当中,而日本也动用了30万人。最后还是以国军的失败而告终,国民政府随即迁都武汉,以示决不投降之决心。此后日军兵临武汉,国民政府再度迁都重庆,直到1938年武汉和广州相继失守后,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才停了下来。(中国抗战形势图)

日本的全面侵华严重侵犯了英美等国的利益,而中国也曾多次向英美求救,请求美国可以制止日本的侵略。但是英美不愿意同日本撕破脸,毕竟日本不好惹。英美只是口头谴责日本,但没有对日本作出任何实质性的惩罚,甚至日本侵华所需要的大量资源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尤其是石油资源,日本高度依赖美国。

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美国能早点切断对日本的石油和物资供给,那么日本侵华不可能扩大化。但直到日本占据了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美国才开始紧张,因为这时美国人才发现,日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

为了遏制日本,美国从1939年起对日本进行了部分物资禁运,其中石油也包括在内。美国希望通过制裁,迫使日本打消对东南亚的企图,并且继续维护《九国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此时对于日本来说就比较纠结了,美国的禁运确实让日本感到害怕,但就此收手,日本的那帮无脑军人又铁定不干,于是日本决定找个机会试探一下美国。(1939年西太平洋的局势)

1940年6月德国闪击西欧,法国投降并成立维希政权,而法国在东南亚的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则宣布效忠于维希法国政府。

由于维希政府是德国的傀儡政权,而日本也是德国的同盟,因此日本和维希法国也成了盟国。日本很快便征得维希政府的同意,进驻法属印度支那。

虽然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是得到了维希法国政府的同意,但此举还是立即引起了英美的强烈不满,毕竟大家也不傻,美国和英国早就看透了日本的那点小心思。于是美国政府严厉要求日本人撤出法属印度支那,并对日本展开了全面石油禁运,将日本逼到墙根里。

此时的日本面前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撤出印度支那,甚至将军队撤出中国关内。

第二条则是放手一搏,与英美开战,夺取整个东南亚。当时的东南亚盛产石油,得到东南亚将可以保证石油供给,从而使日本的侵略战争可以继续下去。

至于日本人的选择,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1941年12月7日清晨,在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日本联合舰队突然袭击了驻扎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画面)

而于此同时,日军也闪击了英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式成为一场全球性的战争。

说实话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是应该有所预料的,但面对日本偷袭,美军竟然毫无准备,这确实很奇怪。这也是为啥今天很多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就是罗斯福一手策划的大戏。


千佛山车神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洋面秘密的行驶着一列庞大的日本舰队,正在悄悄地的接近珍珠港。7点35分,一名名叫渊田的日本军人第一个开着飞机到达了珍珠港,他发射了一枚信号弹,打破了美国人静谧的周日早晨。日本机群开始了对珍珠港的奇袭。这次袭击将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空军基本摧毁,美国海军将士阵亡2300余人。这次袭击史称珍珠港事件。


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图片

因为这次的袭击,美国第二天就直接对日宣战,而美国的直接参战,让同盟国的实力大大增强,推动了二战的进程。当丘吉尔听到这一消息时老泪纵横,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同时蒋介石正式宣布断绝与日本的一切来往,并致电罗斯福表达共同战斗的决心;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却大惊失色。正因美国的参战加速了德、意、日三国的失败,那为何日本还要袭击珍珠港?个人分析原因如下:

一:战争中美、日两国的国家利益冲突。日本在亚洲的战略是“北上”和“南进”,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日本于1940年9月与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于1941年3月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而这些条约矛盾直指美国,使得美日关系急剧恶化。 日本对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以来节节胜利,获取了大量的资源,这严重侵犯的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利益。例如日本想继续向荷属东印度推进,却被美国警告和反对。在这些措施无效之后,美国不得不向日本停止出口战争原料石油并冻结日在美的一切财产。为了应对美国的制裁,日本无奈只有通过战争加紧掠夺原料。到此美日的关系已无法调和,战争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这个时候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本土,而英国却只有苦苦挣扎的份;同时德国还发动了侵苏战争,占领了大片土地,并且打到了苏联的首都莫斯科(虽然德国于1941年12月中旬围攻莫斯科失败,但日本事先并不知情。);还有就是日本在亚洲战场的不断胜利,都让日本盲目觉得袭击珍珠港是可行的。

三:日本国内的狂热军国主义。1941年10月18日日本战争狂热分子东条英机上台,他担任首相后坚决主张,如果美国不按他的意图办事就立即开战。在日本裕仁天皇召集历届元老讨论是否对美开战的会议中,东条英机一上来就坚决主张不答应美国让日本在中国撤军的请求,并认为陆海军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尽管众多元老反对开战,而且海军所有将领高层都认为与美国长期作战胜利无望,但由于天皇的支持,加上海军军令部由主战的少壮派掌权,日本最终决定对美国开战。

后记:日本对美国的袭击,最终迎来了美国两颗原子弹的回赠,自己终于尝到了战争的恶果,但那些死于日本战争的平民们却是无辜的,特别是中国的抗日先辈们,他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和平,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

参考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白虹 编著


千寻史记


日本作死偷袭珍珠港,直接起因是倭寇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有天照大神护体,就没有日本打不赢的对手。但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因为侵华战争的不顺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因为侵华战争,导致其在战略上陷入了一个死逻辑。

当初日本打中国,是为了抢资源和移民。但是打了四年半,始终打不下中国,只能打下半个中国。国民政府坚决不投降,日军就始终不能集中力量去干别的事(侵苏)。并且更让日本高层头疼的是,当年的中国实在太落了,日军攻城略地的开销和通过战争掠夺的财富,完全不成正比。

这就好比现在的美军打塔利班一样。一枚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炸在了一顶仅值十美元的帐篷上。从经济角度来说,谁血本无归,一眼就看得出来了。

关于侵华战争拖累了日本经济,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下面只说一个基本情况。

1939年底,为了搜刮民力,保证日军在中国的战争开销,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道《价格等统制令》。此文件一出,连首都东京的街头都看不到出租车了,因为日本政府没有多余的石油给老百姓用。到了后来,全日本都开始强制实行配给制,比如穿的衣服、吃的稻米、用的木炭等生活所需品,都要靠政府配给。这就导致了黑市横行,日本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更重。

这个情况在当时日本人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啊!没有侵略中国前,虽然日本人也不是很富裕,但是起码吃喝不用愁,有钱了还能下个馆子,喝点小酒什么的。而侵略中国后呢?老百姓居然还越打越穷了。这种赔本的战争,打的有什么意义?如果再这么继续打上三四年,是不是就要开始吃土了?

注意了,这个现象完全是因为侵华战争导致的结果,当时美国还没对日本禁运。日本的尴尬境遇与美国禁运无关。



面对这种颓势(越打越穷),日本从中国战场抽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日本具体要怎么抽身呢?当时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及时止损,就像后来美国果断撤出南越一样,放弃中国关内的所有占领区,退回全面侵华前的占领线。慢慢恢复实力,伺机卷土重来。

选择二:继续扩大战争,选择与苏联或者英美开战。直接去抢英美控制的东南亚,缓解燃眉之急。

首先,这一条是可行的。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战争打了四年,可谓是赔惨了。想加注翻盘,是每个人在内心里都有的潜在赌徒思维。不是每个人都有逆天的克制力的,能克制住自己加注翻本的欲望。

其次,第二条很难抉择。打苏联符合英美对日本的预期,但是不符合日本的利益(苏联的西伯利亚对日本也没有什么价值)。

这里额外再说一点。当年日本敢侵华,是因为英美默认不表态。如果英美死保中国,日本是不敢全面侵华的。而当时英美之所以要牺牲中国,纵容日本全面侵华,原因是英美两国认为当时的中国太穷,没有战略合作的价值。英美把中国视为亚洲的波兰,一心想牺牲中国的利益,以此换取日本北上攻击苏联。这就如英法在欧洲牺牲捷克、波兰的利益,把德国祸水东引苏联是一样的。

然而事与愿违,日本的侵华深陷泥潭,没有能力去打苏联。这一下日本就尴尬了。

对这种尴尬情况,日本坚决反对南进的石原莞尔就表示过,他认为一定要打苏联!

因为打苏联,打不打的赢是一回事,但只要打了,日本就起码不会跟英美结仇。哪怕后面苏联来寻仇,英美也不会坐视不理。

但如果贸然去打英美,那就必然要死。因为苏联是不会保护日本的。不仅不会保护,肯定还要找机会在日本的身上踩上几脚。

比如二战后期苏联抢了日本的北方四岛,一直到现在都不还。美国当年死伤几万人拿下的冲绳早就还给日本了。这两国对日本的威胁,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可是,日本高层普遍短视,不理解石原莞尔这种北上派的思路。他们更倾向于南进,因为南进可以迅速占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缓解日本的压力。为此,日本当时也设计了一个南进的具体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日本先吞并法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两国都被德国灭了),暂时不刺激英美。可问题是,英美不是傻子!当日本出兵强占了法属越南北部时。英美就感到了唇亡齿寒之感,苗头不妙啊!

于是美国开始转变态度,警告日本,并逐渐削减日本的商品进口。

这一下好了,之前是打仗越打越穷,没钱买进口原材料,所以要想办法弄钱。现在是人家不卖了!有钱都不卖了!这咋整?

若是换作一般国家,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选择退让,毕竟美国惹不起。可日本人不这么想问题。当年打大清,打沙俄,日本都是富贵险中求,才换来自己在二十世纪的国际地位。现如今又要赌上国运,再一次富贵险中求了,日本人哪里能退缩呢?

并且,当时的日本完全就是个邪教国家,老百姓支持政府搞侵略,是因为信任政府在海外能抢到财富。现在财富没抢到,居然还想停战罢兵,这老百姓哪能忍?忍了不就表示自己这几年的活罪白受了么?谁要是敢叫停战争,谁就是天诛国贼,会被军民一心给搞死。

于是日本也就不吃美国的那一套,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决定孤注一掷,打到东南亚,抢钱抢粮抢资源。



可是,东南亚是英美两国手上的香饽饽,日本敢打东南亚的主意,无疑就是要对美国全面开战。

如果直接进攻,英军还好说,毕竟英国的主力舰队在大西洋和欧洲和德国人干仗,远水解不了近火。可是美国呢?他的太平洋舰队怎么都无法忽视。

所以日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采取先下手为强的办法,寄希望于一次偷袭就彻底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美国缓过劲之前尽可能的占领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富饶区域,使之转换为战争物资,从而为和美国谈判包括之后能够彻底打垮中国留下足够的资本。

可以说,日本当年要作死偷袭珍珠港,是当时日本最无奈的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


综上所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点。

从内因来说,日本人很无畏,并不认为美国惹不起。干了就干了,没什么了不起。别说是珍珠港了,只要条件允许,就连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敢炸。

从外因来说,因为四年半的侵华战争,日本亏惨了老本。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连购买石油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外汇储备都已近于枯竭。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日本只能选择狗急跳墙,对英美控制的东南亚地区下手,因为那里富有石油、橡胶、粮食资源。可以解决日本资源短缺的窘境。

但是日本一旦对东南亚的英美军队开战,那么就必然就与美国宣战。既然迟早是要对美国开战,那么偷袭珍珠港,全歼美军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否则让美国挽起袖子跟日本全面开干,日本人必败。

这个国力差距,日本人心里还是有数的。就好比裕仁天皇站在麦克阿瑟面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天皇就像一个侏儒似的。


所以说,日本如果偷袭了珍珠港,成功的炸掉了美军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那么它还有赢得希望。但如果不偷袭,直接对美宣战硬怼,那么日本根本就没有赢得希望。


Mer86




二战时期,日本在亚洲战场上已经呈现败势,为什么还要作死的偷袭美国珍珠港?

回答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下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凌晨,在没有任何征兆、宣战之下,从日本海军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随后,第二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2403名美国人阵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美国卷入了二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由此再来更正一下题主问题的前提条件,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时其并没有在亚洲战场上呈现败势。而1941、1942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极为猖獗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进入到战略僵持阶段。

至于日本为何要偷袭珍珠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经过多年的战争,资源早就匮乏了,日本必须要打通太平洋航线,确保东南亚的资源能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从而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而美国对日本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是日本觉的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发制人。

二是日本在北进苏联还是南下的问题上,由于诺门坎事件及苏德战场局势不明,日本人南下的决定迫使日本要直面美国。

三是日本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包括了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国的菲律宾。

四是日本人的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的性格原因,制定袭击珍珠港计划的山本五十六甚至威胁如果不同意作战计划就辞职,最终在他的坚持下执行了袭击珍珠港计划,也是这场豪赌使美国卷进了二战。


阿尔法军事


日本也是被逼无奈,偷袭珍珠港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原本就极力反对偷袭美国,原因就是他曾经在美国做过驻美武官,美国的实力让山本五十六大为触动,一开始他看到美国女孩儿可以自由上学工作就觉得很惊诧,而且美国买糖是不需要像日本那样限额分配的,让他意识到日本和美国之间差距的是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他虽然不愿意去招惹美国,但是日本国内却十分坚定要先把美国打残,好让美国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元气。



事实上,日本偷袭珍珠港也实属无奈之举,日本内部一直有“北上南下”两派,日本一直犹豫不决,后来在诺门坎和苏联打的比较惨烈,所以才坚定就要南下的决心。

可是南下对于日本来说同样不容易,美国掌控者东南亚的很多资源,而日本因为资源匮乏,一些战争物资比如石油,日本几乎是完全依靠美国,随着战争的深入,英法开始给美国施压,日本害怕如果美国顶不住压力切断对日本的石油,后来的确美国切断了支援日本,而此时日本国内的石油储备仅仅够维持日本半年的使用,日本是彻底慌了。



日本原本是想要通过打击美国,让美国短时间内无法参与战争,而自己则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掠夺资源,在美国恢复元气之前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虽然山本五十六极力反对,但是也没办法改变日本的现状,只能尽量的让美国受到更多损失,但是日本怎么问没想到,美国会那么快,四个月就恢复过来了,如果日本早认识到美国的强大,说不定会选择北上而不是南下。


风云一点通


日本偷袭珍珠港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日本这个国家无论如何发展,都有一个死穴,就是缺少资源。和平年代,贸易往来比较频繁,资源能够得到正常供养,可是战争年代,一旦供能国家和日本变成敌对关系,日本的资源立刻就变紧张了。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内资源已经陷入枯竭的状况,必须另谋生路。


1941年7月26日,日本军队强行进入法属印尼,这成为日美两国关系进入冰点的导火索。同日,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所有资产,几天之后,美国人更是宣布对日本石油汽油禁运,这一下打了日本人的七寸。和平年代,日本石油资源都不够用,更何况战时,虽然和美国政府也交涉,但是美国人没有松口。

没有了石油供应,日本的石油储备捉襟见肘,所以日本战时内阁决定入侵东南亚国家,掠夺橡胶,石油,煤矿等紧缺资源。大家都知道二战结束以前,东南亚基本上没有独立国家,不是英法殖民地,就是美国的殖民地,所以一旦入侵东南亚的战争打响,和英法美开战也就无法避免。


于是日本人就想着先下手为强,等美国人有准备了再开战,还不如提前偷袭,将美军太平洋舰队轰沉,使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没有可以和日本海军抗衡的力量,速战速决,直接奔入美国本土。日本人的这个计划做的很详细,实施的也很完美,只是日本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美国的工业力量竟然这么强大,很快就复苏了过来。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再加上日本宣布加入轴心国,美日两国的矛盾无疑迅速升级了。美国逐渐开始对日本进行经济禁运,从石油,废钢铁,再到各种工业制成品。1939年7月20日,蒋介石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采取办法,削弱日本的战斗力与经济力。同月,美国政府接受蒋介石建议,宣布于半年后废止美日商约,对日实行经济制裁,此时,日本所需废钢铁的90%,铅的45%,铜的90%,石油和石油制品的65%,发展飞机和坦克工业所需机床的70%,均来自美国。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和禁运,呀,严重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政策、1941年7月,日军进入越南,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一切资产:美国政府宣布美日两国于1911年签订的友好商务通航条约于半年期满后失效,美国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约合1.31亿美元,实际中断对日贸易。8月1日,美国事实上对日本实施了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面禁运。

虽然日本军国主义者此时狂妄自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也深知,“中国事变”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距离彻底解决,遥遥无期,而为了执行下一步向东南亚扩张,攫取各种资源的“南进”政策,必须妥善处理和美国的关系。1941年4月16日,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开始会谈,日方提出了一份《日美谅解案》,试图一箭三雕:1.解除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2.争取美国承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事实。3.以此为蓝本,诱使重庆国民政府谈判,承认日本对中国占领区的实际控制权。美国政府则企图通过在中国等问题上对日本做出某种让步,以此拆散德、意、日三国同盟,防止美国面临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批准日本政府与大本营联络会议通过的《帝国国策执行要领》。该文件提出“最低限度的要求”多项,其主要内容有:美英不得干涉或妨碍日本对“中国事变”的处理,关闭滇缅路,停止对蒋政权的军事、政治及经济援助;确保日本在华驻军;容忍日本与法属印度支那的特殊关系;美英须协助日本获得所需物资,恢复对日通商,保证向日本供应其生存所必须的物资等。文件提出,以10月下旬为限,做好对美国、英国、荷兰的战争准备,若届时谈判不成,将立即开战。文件同时提出“最大限度的承诺”,不以法属印度支那为基地向除中国以外的近邻地域行使武力,在确立公正的远东和平后,有意从法属印支撤兵,等等。同日,日本向美国提出一份新的《日美谅解草案》,要求美国承诺不采取任何不利于日本的措施,取消对日本的资产冻结令,在此前提下,日本才考虑撤退在华军队。日本的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10月2日,美国向日本提出《备忘录》,重申“作为国家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首相近卫认为日本对美开战,不可能长期支持,主张暂受委屈,“舍名求实”,形式上靠拢美方提案,而在实质上坚持在中国驻兵。

   10月18日,主张对美强硬的东条英机内阁成立,军国主义极端派掌权。11月5日,日本御前会议制订第二次《帝国国策遂行要领》和《对美交涉要领》,视为日本“不可再让”的方案。其中《帝国国策遂行要领》规定,如果谈判不成,即于12月1日发动对美战争。同日,日本政府派来栖三郎为特使飞赴美国,协助野村进行谈判。11月7日,日方向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对美交涉要领》中的甲案(1.除在华北、蒙疆及海南岛等地驻军外,日军于和议成立之后开始撤退,两年内完成。驻屯期限预定25年。2.中国事变解决后,日军自越南撤退。3.关于通商无差别待遇问题,如在全世界适用无差别原则,在太平洋全地区及中国亦可适用此原则。4.三国同盟条约之解释及适用问题,日本认为早已获得美国谅解)。20日,改提乙案。该案共4条:(1)日美两国政府承诺,双方均不在法属印度支那以外的东南亚及南太平洋行使武力。(2)日美两国政府协力确保在荷属东印度获得必要物资。(3)双方通商关系恢复至资产冻结以前的状态,美国向日本供应其所需的石油。(4)美国政府不采取妨碍日中两国和平努力的行动(包含停止对蒋援助)。日本的目的在于用有关在法属印度支那问题上的让步,换取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让步,解除其经济封锁。谈判中,日方要求制定一个“临时过渡办法”。

   美方认为日方所提要求不能接受,但同意草拟“临时过渡办法”。美方要求,日本承诺撤退现驻印度支那南部的部队,并不再补充,美国政府允许变通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及出口贸易限制条例。大约在11月20日左右,罗斯福亲笔手书一份《备忘录》给赫尔,内容有4条:(1)美国恢复对日本的经济关系,(向日本供应)一定数量的石油和大米,以后再增加。(2)日本不再向印度支那、满洲边境,或南方的任何地方增兵(荷属、英属殖民地或暹罗)。(3)日本同意,即使美国卷入欧战,日本也不援引(德、意、日)三国条约(加入战争)。(4)美国介绍日本与中国会谈,但美国不参加双方对话。该《备忘录》标明有效期为“六个月”,说明“太平洋的协议以后再议”。

   赫尔根据罗斯福提出的备忘录,拟就以3个月为期的“临时过渡办法”,其内容有:日本不对东北亚、北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从印度支那南部撤军,驻扎于印度支那北部地区的日军不超过2.5万人;美国同意修改冻结在美日本资产的命令,每月向日本供应不超过60万美元的原棉和一定数量的民用石油,从日本进口生丝等。11月22日、24日,赫尔先后两次向中、英、澳、荷四国驻美使节通报了他所草拟的“临时过渡办法”,征求后者意见。

罗斯福于1941年11月20日左右提交赫尔的《备忘录》显示,美国政府企图恢复已经冻结的美日经济关系,解除经济制裁,换取日本不向印度支那等地增兵,用以争取时间,推迟日本对美国的进攻,同时企图介绍日本与中国会谈,调解日中关系。这自然是从原来的立场上大步后退,是对日本的重大妥协和让步。


这种近乎绥靖的退让,当然引起了国民政府的极大愤慨,蒋介石亲手拟定外交电文,嘱托驻美大使胡适转交赫尔国务卿:“此次美日谈话,如果在中国侵略之日军撤退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前,而美国对日经济封锁政策,无论有任何一点之放松或改变,则中国抗战必立见崩溃。以后美国即使对华有任何之援助,皆属虚妄,中国亦不能再望友邦之援助,从此国际信义与人类道德,亦不可复问矣!”

所幸的是,日本陆军总参谋部的死硬派,此时占据了上风,比如陆相杉山元,认为甲乙两案都太嫌软弱,从印度支那撤军意味着日本在东南亚的资源运输线落入美国的控制,而从中国撤军则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美国继续“顽固不化”只有战争一条路,。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则是左摇右摆,一会说,现在避战,同时做好三年内开战的准备,一会又说“不如趁日本有利的时机,立刻开战”,最终首相兼陆军大将东条英机拍板,将外交交涉的最后期限定为12月1日。

1940年3月,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式从旧金山移师至夏威夷珍珠港,成为太平洋上威胁日本扩张的最大力量。在日本海军内部,通过偷袭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一举占据先机,是新任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天才构想。1940年春天,他和参谋长福留繁少将在观看了一场航空母舰舰载轰炸机演习后,于旗舰长门号上散步时,山本突然说“攻击很成功,我认为偷袭夏威夷是可行的”。同时,这个方案也无疑受到了英国皇家海军利用航母偷袭意大利军港塔兰托而大获全胜的启发。另外,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赫克托. 沃尔特撰写了一本《太平洋战争》,预言了一场未来的美日冲突,其中就有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的珍珠港基地,以及关岛菲律宾的情节,这本书立刻被翻译成了日文,并且成为了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必备读物。

在海军军令部内部,赞同山本意见的还包括航空作战参谋三代一就中佐,他坚持,要击败美国这样的强敌,就必须尽早迫使对方舰队在太平洋上进行决战,其中手段之一就是轰炸夏威夷,太平洋舰队只有返回美国本土,或者出港作战的选择。

1941年2月1日,山本五十六就致函第十一航空队参谋长大西泷治郎少将,要求他推敲利用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的可能性。大西找来了日本海军航空兵中的天才,源田实中佐。他在战后的审讯中说,到了6,,7月,计划就进入了细节推敲阶段,焦点集中在如何利用航空鱼雷进行攻击,为了得到在浅海区投放鱼雷的统计数据,联合舰队机动部队的航母在鹿儿岛附近进行了大量飞行和投掷训练,以海边的防波提为假想中的美国战舰。同时,山本也找到了自己的作战参谋,绰号“雾参谋”的黑岛龟人大佐,来制定整体作战计划。

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海军情报部派出了得力特工吉川猛夫少佐前往珍珠港,搜集情报。

6,7月间,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被正式命名为“Z作战计划”,这是为了纪念日本海军最为辉煌的胜利,对马海战时,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发出的“Z ”字信号,具体实施者为联合舰队第一航空母舰部队。日本人发现,除了翔鹤,瑞鹤两艘新型大型航母,其他军舰的油料都不足以航行到夏威夷,那么就必须有补给油船随行。另外,选择那一条航线最能保守秘密?第一航空母舰部队的参谋雀部利三郎少佐做了大量统计分析工作,得出结论,根据历年来的航海记录,在风高浪大的11月和12月,几乎没有船只在太平洋北纬四十度以北航行过。美国太平洋舰队总会认为日本海军会以马绍尔群岛为基地,从夏威夷西南方面发动进攻,那么北面的防御肯定是疏漏的,第一航空部队参谋草鹿龙之介说,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进攻,如同当年源义经偷袭固若金汤的一之谷城堡一样。另外,为了避开夏威夷附近美国PBY水上飞机的巡逻侦查,航空母舰必须在凌晨,于距离珍珠港200海里附近时开始让参加空袭的舰载机升空。

9月2日,联合舰队主要高级指挥官和参谋,军令部和海军省的高层,在东京目黑的海军大学,进行了最后一次沙盘作业。由于珍珠港湾内水深过浅,横须贺军工厂的鱼雷专家爱甲文雄设计出了一种稳定木翼,安装在鱼雷尾部。11月4日,山本五十六发布了命令,把攻击日定为12月8日,因为当日是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星期日,根据吉川猛夫的情报,周日是珍珠港中军舰数量最多的时候。10日,山本和南云忠一发布了补充命令,如果最后一刻外交谈判成功,日美达成谅解,那么袭击行动将要取消,舰队回到北纬42度,东经170度的集结地待命。11月17日午夜时分,舰队从九州基地秘密出港。

12月1日下午2时,明治天皇在皇宫东一厅召开了御前会议,在宣战诏书上盖了御玺。三个半小时后,山本五十六向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发出了密码电报“登新高山1208”——意为按照原计划于12月8日发动进攻。















用户69792950182


偷袭珍珠港的目的是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为旧日本帝国海军增加太平洋战争谈判的筹码,日本其实没有胆量想要入侵美国本土。在亚洲战场日本并没有明显的败相,日本帝国为了战争延续必须要大量的物资和能源来运行庞大的战争机器,才对美先偷袭和宣战,的确很无耻的行为。但日本人对战争变化的局限性太低,没有发现太平洋战争的大局变化,一直都使用其战列舰为主力舰,而之后美国对航母的发展趋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太平洋战争早期日本的确的有很大优势,论大型航母有翔鹤、赤城、加贺、飞龙、苍龙和其他各类型中型航母。战列舰也要强于美国有大和、武藏、长门、扶桑、金刚各类战舰,巡洋也没有弱势更不说还有很多攻击性很强的驱逐舰,对美国的弱势就是舰艇数量太少。止于为会败其实日本的综合国力远远比不上美国,战争拼的就是综合国力,而日本在战争资源的利用上也远远不及美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