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存字最多的西漢識字課本——北大漢簡《倉頡篇》

自2007年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首次入藏一批珍貴的秦簡之後,2008年,清華大學入藏了一批令世人震驚的戰國楚簡;緊接著,2009年年初,北京大學也入藏了一批珍貴的漢簡,成為國內高校中入藏簡牘的第三所高校,這批入藏的簡牘被簡稱為“北大漢簡”。

這批漢簡是北大校友所捐贈,數量有3346個編號,其中比較完整的有1600餘枚,殘簡有1700餘枚。經整理發現,這批簡主要是古代典籍,其內容包括《倉頡篇》(86枚)、《趙正書》(51枚)、《老子》(208枚)、《周訓》(221枚)、《妄稽》(107枚)、《反淫》(59枚)、《日書》(695枚)、《日忌》(414枚)、《日約》(183枚)、《堪輿》(77枚)、《雨書》(65枚)、《六博》(49枚)、《荊決》(39枚)、《節》(65枚)、《醫書》(711枚)等十餘種傳世和佚失的古文獻。整理者認為,這批書寫年代約在漢武帝后期的西漢簡牘,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戰國秦漢古書類簡牘中,數量最大且內容涉及面最廣的一批,故將其稱名為“西漢竹書”。

這批竹簡的保存狀況比較好,多數竹簡刻有契口,並殘留有編繩的痕跡,在形制上比較特殊的是,簡書的篇名都用硃砂書寫在竹青一面,且多先在竹青面的上端選取題寫篇名的空間,削去竹青,然後再用鮮亮的硃砂題寫,顯得規範而講究。當然,除了這類比較講究的篇名題寫外,也有直接墨書題寫在簡的正面,篇章結束之後者,如醫書中的“秦氏方”之類。

「鑑賞」存字最多的西漢識字課本——北大漢簡《倉頡篇》

《倉頡篇》(局部)

這批西漢竹書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保存比較完好的《倉頡篇》(如圖),共存有86枚竹簡,簡長32cm左右,簡寬1cm左右,基本完整,字跡清晰,每簡所書字數20—21字不等,共存有1230餘字,是現在所知保存字數最多的一個抄本。其中分章的方法、每章的字數、篇題的寫法都前所未見,這對研究復原秦代《倉頡篇》的本來面貌,研究中國小學經典的傳流和演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大家知道,史傳《倉頡篇》為秦代丞相李斯所編的小學識字課本,相傳是用秦篆寫成。西漢以後,“閭里經師”們將它與相傳為趙高所編的《爰歷篇》、胡毋敬所編的《博學篇》合在一起,仍叫《倉頡篇》,但這篇小學文獻在南宋以後已經失傳,至今我們也沒看到用秦篆寫成的《倉頡篇》是什麼樣子。

20世紀以來,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和安徽阜陽的雙古堆漢墓中先後出土過好幾種《倉頡篇》的殘簡剩篇,其中保存字數最多的是阜陽漢簡,但也只有541個字,且都是用隸書所抄。北大《倉頡篇》其篇章結構與漢代的“閭里經師”所編輯的60字為一章的體例不盡相同。因此,這應該是最接近秦代李斯所編《倉頡篇》的抄本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史傳秦相李斯是用秦篆編寫的《倉頡篇》,但迄今為止所出土的近十種漢簡《倉頡篇》都是用隸書抄寫的,其中時代最早的阜陽漢簡《倉頡篇》,也是隸書,只是保存古隸的特點多一點而已;北大竹書的抄寫年代在漢武帝時代,北大竹書中的《倉頡篇》是西漢中期之物,其抄寫的文字既沒有秦篆的影子,也沒有多少古隸的痕跡,而完全是比較成熟的八分隸書,或者說是早期的八分。那為什麼沒留下一點秦篆痕跡呢?我們推想,史傳秦代李斯用秦篆編寫《倉頡篇》,或許其本身就是用秦隸所編寫,只是漢代人多看不到秦代簡牘文字的原貌,所看到的都是秦刻石或秦詔版,故誤以為李斯所編寫的《倉頡篇》也是用這類秦篆所寫。

北大竹書各篇之間的書體不盡相同,且風格多樣,如《妄稽》篇的點畫細勁飄逸,而《荊決》篇中的點畫厚重大氣,各有其明顯的書風特徵。但就整體而言,北大竹書都可以歸為工穩凝重、秀雅俊逸一路,我們之所以說其風格多樣,無非是各篇之間點畫線條的粗重與秀勁有所差別而已,《倉頡篇》就是北大竹書中以厚重整飭見長的代表之一。其筆畫除了捺筆較重之外,橫豎的筆畫粗細基本相同,字距較寬,每個字的書寫都沉穩安靜,字形多呈扁平狀,橫畫多重起入筆,線條平直而向右上斜聳,收筆則略微上提,波勢明顯,具有早期八分書的明顯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