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射殺張遼的名將丁奉,實際歷史上到底如何呢?

羅鎮鴻


首先說明一點,在歷史上張遼不是因丁奉射殺而死的。可以說,張遼是吳國的剋星,他曾屢次大敗吳軍,戰功顯赫。最為精彩的一次是合肥保衛戰。那次,張遼與樂進、李典等人僅率七千人駐守在合肥,孫權趁曹操征討張魯之機,親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敵眾我寡,形勢十分嚴峻。張遼挑選出八百勇士,於第二天天明時,殺入孫權大營中,直奔孫權的帥旗而去。孫權嚇得跑到一個高坡上,張遼要與孫權下馬單挑,孫權不敢應戰。這一仗把吳軍的氣勢徹底打垮了。後來,張遼守衛長江天險,孫權聽說後十分害怕,他警告部將們,別看張遼有病,但他仍然很勇猛,你們一定要多加小心。最終,張遼因病死在江都縣。

丁奉雖然沒有射殺張遼,但在東吳他也算得上是一員勇將。他與張遼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膽子大,敢於孤軍深入敵陣作戰。丁奉也有過一次精彩的表演。魏國派兵前來攻打吳國的東興,吳國太傅諸葛恪率軍抵抗。“諸將皆雲:‘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丁奉對這種馬屁話根本就不相信,的確,這個馬屁拍得確實有點過。諸葛恪又不是諸葛亮,憑名字就能把敵人嚇退,那是不可能的。丁奉認為,我們不應該寄希望於敵人不戰而退,而應該有充分的準備並戰勝敵人。諸葛恪上岸後,丁奉和諸將都跟著到前線巡視。丁奉說,現在我們各路軍隊行進太慢了,如果敵人佔據了有利地形,我們就很被動了。

為了早日搶佔有利地形,丁奉避開其他各路人馬,率領本部三千人馬,頂著北風,乘船兼程兩天,佔據了徐塘。這時正值天寒降雪,吳軍將領在營中舉杯喝酒,防守十分鬆懈。丁奉見吳軍的先頭部隊人少,對部下說:“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看來打仗到關鍵時刻,必要的物質刺激還是需要的。丁奉命令士兵脫去鎧甲,戴上頭盔,手持短兵器。魏軍做夢沒有想到在這寒冷的大雪天,吳軍會打上門來。因此,他們非但沒有對吳軍進行攻擊,而是取笑這些吳軍,沒有一點點要作戰的準備。這正是天賜良機,丁奉指揮士兵向魏軍砍殺過去。此戰吳軍大勝,丁奉因功升遷為滅寇大將軍,並晉封為都鄉侯。後來,丁奉參與吳國宮廷內鬥,殺孫綝,立孫皓,被封為大司馬、左軍師。丁奉功勞顯赫,逐漸驕橫起來,加上有幾次出軍無功而返,有人在皇帝面前打了他的小報告。因此,等到丁奉一死,皇帝馬上就變了臉,把丁奉的家眷從首都遷到千里之外的臨川。不知丁奉地下有知,會有何感想?








濱城老王


《三國演義》是在史料的基礎上創作的一部歷史小說,所以有些故事並非歷史實事。

張遼是否是被丁奉射殺?

一、《三國演義》中的丁奉與張遼

《三國演義》中丁奉是第八十六回中,由於蜀漢和東吳聯盟,公元224年秋八月,曹丕討伐東吳孫權,為了救曹丕,曹魏的張遼被東吳的丁奉射中一箭,中於腰部,由徐晃所救並掩護回撤,大敗而回於許昌。張遼到許昌後,由於箭傷不治而亡。也就是說張遼在死的時候是在公元224年。



二、史料典籍記載的丁奉與張遼

公元222年閏六月,劉備夷陵之戰敗回白帝城後;十月由於孫權建號並宣佈脫離魏的臣屬關係,且拖延送吳太子於魏做人質,曹丕向孫權發動進攻,此戰之前張遼已經生病,而作為曹休的部下,帶病出徵,與王凌大破吳軍呂範於廣陵。魏軍勝利在望,但是軍中卻發生了流行性傳染病,而且孫權派人送來了進貢和朱恆的堅守,於是雙方言和,曹丕退兵。退兵之後,張遼回到江都,病情加重,掛了。期間沒有丁奉的記載。


三、分析

史料中張遼是在公元222年冬季死的,而且是病死的,這與《三國演義》中公元224年被丁奉射中而死差別很大。而且史料中在公元222面張遼出征東吳期間,沒有丁奉的特別記載,只有丁奉先後跟隨大將甘寧、陸遜、潘璋等,由於公元222年,陸遜才打出名氣,所以此時丁奉應該是陸遜的下屬,還沒有被調為潘璋部下。而《三國演義》中為了是故事更加有意思,特別設計了丁奉射殺張遼這一插曲。

歷史上的丁奉

丁奉,由於開始不出名,所以沒有出生日期的記載,字承淵,廬江郡安豐縣(今安徽霍邱縣)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侍奉過吳國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位國君,見證了三國的建立和興衰。

一、孫權時期

丁奉年輕的時候,由於驍勇,而成為一員小將,先後跟隨於大將甘寧、陸遜、潘璋等。由於多次參加戰鬥,作戰勇猛,所以經常負傷,但是沒有什麼很大的貢獻,而且當時的風流人物太多,所以丁奉名聲不大。在吳建國初期,丁奉官至偏將軍。

二、孫亮時期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其幼子孫亮繼位,丁奉升為冠軍將軍。同年,魏國進攻吳國東興(今安徽巢縣東南),太傅諸葛恪率軍前去抵禦,丁奉也在其中。由於時值隆冬,天氣惡劣行軍緩慢,丁奉率領手下三千人,乘船提前到達前線。遭遇魏軍人數少的先遣部隊,於是命令士兵脫去笨重的鎧甲頭盔,拿短兵器進行拼殺。魏軍發現後,嘲笑他們而疏忽防備。丁奉率軍奮起砍殺,大破魏軍前面的營寨。恰逢此時,呂據等人的部隊趕到,合力追殺魏軍;魏軍驚恐潰逃爭渡浮橋,浮橋過載而斷裂,魏軍淹死及相互踩踏之死達幾萬人,大敗而歸。此戰被稱之為“東興之戰”。此戰後,丁奉因功勞升為滅寇將軍,被封為都鄉侯。



公元255年,魏國將領文欽前來投降吳國,丁奉被任命為虎威將軍,隨大將軍孫峻,前往壽春(今安徽壽縣)去接應。與魏國追兵於高亭相遇,丁奉騎馬持矛率軍,衝入敵軍之中拼殺,斬殺敵軍兵士幾百人,並繳獲大量軍械武器,救下文欽。此戰後,丁奉被封為安豐侯。

公元257年,魏國大將軍諸葛誕以駐守的壽春欲投降吳國,被魏軍包圍。吳國先派遣文欽等人趁包圍未完成進入壽春與諸葛誕匯合,再派遣朱異等人前去救援,被魏軍擊敗;又派丁奉等人前去解圍,又被擊敗。吳軍解救諸葛誕失敗,後來諸葛誕兵敗被殺。由於丁奉解救奮力拼殺有功,升為左將軍。

公元257年,孫亮親政。孫亮藉故派丁奉殺了侄子朱熊和朱損,其中朱損為孫綝的妹夫。

三、孫休時期

公元257年,由於孫亮與孫綝相互忌憚,在孫亮派人殺了孫綝的妹夫後,兩人之間的矛盾激化。公元258年九月,孫亮密謀除掉孫綝的消息被孫綝知道後,先發制人,廢黜孫亮,立孫亮的哥哥孫休(孫權第六子)為帝。由於孫休同樣忌憚把持國政的孫綝,欲除掉孫綝,詔見丁奉商量計策。公元259年一月,丁奉定出以臘月祭祀為由,誘捕孫綝並將他殺了,然後屈降孫綝的部下,繼而殺了想投降曹魏的孫綝的弟弟孫闓。在這一系列宮廷政變之中,丁奉功勞不小,升為大將軍,被加封為左右都護。

公元260年,丁奉被加假節稱號,領徐州牧。

公元263年,魏國攻打蜀國,丁奉率領各部隊進軍壽春,想實施“圍魏救趙”之計來解蜀國之圍。結果沒起什麼作用,蜀國滅亡,丁奉率軍回國。

四、孫皓時期

公元264年,孫休去世。丁奉等聽從大臣萬彧的建議,迎孫權的長孫孫皓為帝。丁奉因此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公元268年,孫皓命令丁奉等進攻西晉合肥。丁奉採用離間計,西晉大將石苞被換掉。丁奉從芍陂進軍,被西晉安東大將軍司馬俊擊敗。

公元269年,丁奉率軍進攻西晉陽穀(今安徽固鎮)。消息洩露,陽穀百姓提前撤離,丁奉一無所獲。

公元270年,丁奉率軍進攻渦口,被西晉揚州刺史擊敗。

五、禍及子孫

公元271年,丁奉去世。由於丁奉生前官大功勞多,而居功自傲,因此有人詆譭他;又由於進攻陽穀,消息洩露而一無所獲。所以孫皓追究責任至其家人身上,將其子丁溫處死,其他家人流放至臨川。

丁奉早年在三國各大英豪的夾縫之中生存,慢慢的熬出頭,成了吳國名將。曾經參與攻城掠地和宮廷政變,也經歷和見證三國曆史的興衰成敗,最終由於戰爭失敗,名譽掃地而累及家人,可悲可嘆!


歷經春秋史發天下


丁奉,字承淵,廬江郡安豐縣(今安徽省霍邱縣)人,三國時期東吳名將。丁奉入伍很早,作戰也很英勇,但是他直到晚年才被重用,其原因和司馬懿在魏國一樣,和他同時代的人就剩他自己了。丁奉剛剛入伍的時候跟隨過甘寧、陸遜等人,作戰非常驍勇,總是可以取勝。但是丁奉文化水平比較低,所以在東吳剛建立政權的時候,只是一個偏將軍。但當孫權死後,東吳就只剩丁奉這一個老將,所以他才被重用,他才得以發揮才能。

1. 雪中奮短兵

一直到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繼位的時候,丁奉才升為將軍。後來魏國攻打東興的時候,丁奉跟隨太傅諸葛恪前往拒敵,丁奉為了搶佔先機,獨自帶領三千將士乘船進攻,當時正值冬天下著大雪,丁奉脫下上衣拿起短兵器,激勵士兵衝殺魏兵而大獲全勝。戰後,丁奉因功升為滅寇將軍,封都鄉侯。

2. 解救壽春

司馬懿死後,文欽造反討伐司馬師失敗後投降東吳,丁奉跟隨大將軍孫峻前往壽春接應,與前來追殺的魏兵交戰,丁奉衝入敵陣,斬首數百,大獲全場。戰後,丁奉被封為安豐侯。 兩年後壽春的守將諸葛誕投降東吳後被曹魏軍隊圍城,丁奉再次被任命為先鋒前去救援,立下戰功後,升為左將軍。

3. 誅殺權臣

東吳權臣孫綝廢掉了東吳第二任皇帝孫亮,立孫休為帝后,把持朝政。孫休為了自保與張布商議後,把誅殺孫綝的大任交給了丁奉。丁奉設下計劃,邀請孫綝前往祭祀,在路上孫綝被丁奉抓住,這才保證了東吳政權的健康發展。因為這件大功,丁奉升為大將軍,加封左右都護。

後來曹魏在攻打蜀漢的時候,丁奉奉命進攻壽春好幫助蜀漢解決問題,可惜沒能成功。之後丁奉就為了東吳政權一直分動在第一線,可惜沒有大的功績了。可以說,丁奉是東吳後期軍隊的中流砥柱,如同蜀漢的姜維、廖化一樣。可以說東吳政權在孫權死後可以平安過度,丁奉立下了汗馬功勞。





被遺忘的人才


三國中,名將不少,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而東吳的名將數量顯然沒有那麼多,而射殺曹操五子良將張遼的東吳將領丁奉,歷史上到底如何呢?

一、丁奉的戰功

丁奉一生侍奉過東吳的吳四位君主,從孫權、孫亮、孫修到孫皓,算是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

丁奉一生中,戰功無數,在東興之戰中,大破進犯的魏軍,確保東吳安全。

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殺掉權臣孫綝,讓政權重歸孫氏家族。

此後,孫皓為帝后,丁奉數次北征曹魏,類似於諸葛亮北伐,但戰果不佳。

二、丁奉的官位

丁奉一生歷經四朝,可謂爵位高高在上。

丁奉前期被封為滅寇將軍,封都鄉侯。後其殺掉權臣孫綝,被拜大將軍、徐州牧。後又扶立烏程侯為帝,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三、丁奉的歷史評價

人都是這樣,在高峰期開始得意,丁奉也不例外,丁奉地位很高,又有大功,漸漸驕矜起來。所以丁奉死後,孫皓殺了丁奉的兒子丁溫,把他的家屬流放到臨川。

但,丁奉的英勇和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丁奉: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對其十分肯定。

所以,丁奉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戰功無數,歷經四朝,後期無建樹,也算是善終!


老孺說名著


首先有記載張遼為病死,其次就是丁奉屬於左宗棠式的大器晚成任務,少年善戰,卻只是吳國都督的護衛。但中後期發展迅猛,從雪中劫魏到後吳時代,一直是吳國的中流砥柱,魏國也是在丁奉死了後才伐吳,結束三國時代。可見丁奉基本是一個人撐起了後吳。

丁奉屬於被包裹的金子,只有不斷的磨練,終於發出了金子般燦爛的光芒。


歷史追尋者


張遼是病死的,不是丁奉直接射死的,丁奉年青時,碌碌無為,老了老了卻為吳國做出許多貢獻,正如曹操所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壯心不已。

丁奉字承淵,河南固始人氏,輔助過吳國四代,稱得上吳國四代老臣。剛出場時孫權納入麾下,是周瑜的一個小跟班,和徐盛都是帳前護軍校尉。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借來東風,周瑜嫉妒孔明之才髙出自己,命丁奉,徐盛南屏山見到孔明休問長短,提頭來見,便是首功,無奈早被趙雲救走。隨同呂蒙襲取荊州,白衣渡江,隨同陸遜參加彝陵之戰,屢立戰功。

孫權病故,孫亮即位,不久丁奉升官了,依次是,都亭侯,都鄉候,解救壽春之後為安豐候。丁奉最引以為傲在江東做了兩件事。

①,東興之戰,也叫“雪中奮短兵”。吳魏開戰之即,丁奉自引三千兵馬抄小路直逼魏營,魏軍不以為然,區區三千人馬,能耐我何,但見丁奉身先士卒,指揮士脫去衣甲,光著膀子,迎面殺來,魏軍首領哂笑丁奉老兒,結果大敗落荒而逃。

②輔助孫休,誅殺孫琳,深得吳主賞識,封為大將軍,不離左右!

抱歉,對丁奉歷史的瞭解只知道這些。書友們指點指點。




hy17857036356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丁奉是東漢末年廬江郡安豐縣人。此人在三國後期是十分有名的大將,他也是從一個小兵最後做到東吳的軍事大將。他最初是一名小將,曾經和曹操,劉備的軍隊交過戰,中期和曹魏軍隊作戰,曹魏後期的司馬師,司馬昭都和丁奉有過交手。丁奉活得時間也很長,他經歷吳國四代君主,從開國之君孫權到亡國之君孫皓,他見過蜀漢和曹魏的滅亡,也經歷了西晉的崛起,丁奉去世後不久,吳國滅亡。三國一統,可以說丁奉是一個三國時期的見證人。

丁奉的早期生涯,雪夜奮短兵

丁奉的出生不高,因為武勇而作為當時東吳的一名小將,他跟隨過東吳的甘寧,陸遜,潘璋等人。在戰鬥中的戰績常常是第一,每次都斬將搴旗,當然身體也是受傷很多,但是戰功顯赫,在孫權時代被升級為偏將軍。孫亮即位之後,給予丁奉一個稱號“冠軍將軍,封都亭侯。

孫亮即位後不久,曹魏派遣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當時孫吳的實際掌權者是諸葛瑾之子諸葛恪,諸葛恪受孫權遺命輔佐幼主孫亮,曹魏的這次進攻由諸葛恪負責防禦,當時的諸位將領都說魏軍聽到諸葛恪前來一定會退走,但是丁奉認為魏軍大局來襲,一定早就準備了對策,不可能無功而返,所以東吳一定要做好準備。諸葛恪上岸後,丁奉與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人一起沿著山向西面進發。

行軍途中,丁奉脫離了大隊伍,他認為要趁著敵軍立足未穩一舉擊潰敵人,於是他帶著三千人直接坐船趕往徐塘,當時正好颳著北風,丁奉只用了兩天就趕到徐塘,適逢大學,魏軍的前鋒正在飲酒作樂,丁奉上岸後讓士兵拖去盔甲,只拿著刀劍,向魏軍的軍營衝過去,魏軍看到這些脫去盔甲,拿著刀劍的人哈哈大笑,沒有做防備。結果丁奉的三千人直接擊潰了魏軍的前鋒,而呂據率領的吳軍也趕到了,於是雙方一起擊潰魏軍。這一戰吳國大勝。

淮南三叛與丁奉

公元255年,淮南二叛失敗,毋丘儉被殺,文欽前來投靠東吳,當時的東吳派孫峻,丁奉前去迎接文欽,最後魏國的追兵和吳國的軍隊在高亭相遇,雙方激戰,丁奉一個人單槍匹馬衝入魏軍陣營,殺死數百人,繳獲大量魏軍軍械。

公元257年,淮南三叛,曹魏淮南地區的負責人諸葛誕反對司馬昭專權,起兵反抗,當時向東吳請求援兵,東吳派朱異、唐諮等人前去救援,隨後又讓丁奉與黎斐前去解圍。當時丁奉先登城池,駐兵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丁奉謀誅權臣

東吳的政權在孫權之後,是由諸葛恪掌握。但是諸葛恪北伐使得上怒下怨,最後被孫峻所殺,後來孫峻廢除皇帝孫亮,擁立皇帝孫休。孫峻去世後東吳的權利落到了孫峻的族弟孫綝手中。而孫休不甘心大權旁落,於是就和左將軍張布合謀,張布推薦了丁奉。丁奉向孫休獻策,在臘月祭祀的時候詔孫綝入宮,然後殺死孫綝,孫休依照計策殺死孫綝,丁奉由此升官為大將軍。

丁奉的結局

263年,司馬昭三路伐蜀,蜀漢向東吳求援,東吳派丁奉進攻壽春,圍魏救趙,但是不久劉禪投降,丁奉撤兵,其後不久西晉建立。孫休去世後,丁奉和濮陽興擁立孫皓為帝。此後丁奉受命攻打合肥,丁奉故意寫信給守將石苞,導致石苞被徵回,此後又出兵再次攻打徐塘,趁機攻打西晉谷陽,但是谷陽人提前搬走了,導致丁奉一無所獲。其後丁奉去世,但是丁奉晚年因為功勞很大組建有自傲之情,丁奉去世後,有人就在孫皓面前詆譭丁奉,於是丁奉全家被遷徙到臨川。


人者仁義也


實際是張遼並非被丁奉射殺,而是病逝。丁奉在三國中跟廖化一樣,也是位化石級武將,這哥們在赤壁之戰時就投靠了孫權,三國歸晉是280年,他活到了271年。


月光窟


張遼是病死的,不是被誰射殺的,丁奉是吳國名將,武藝也非常好,也是不可多得的良將,非常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