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挑山工,挑山工。

性实在,不谈空。

步步稳,担担重。

汗如泉,劲如松。

顶烈日,迎寒风。

春到夏,秋到冬。

青春献泰山,风光留大众。

有此一精神,何事不成功!

这是著名美学家,书法家,北大教授杨辛先生,以宽厚的仁者情怀为泰山挑山工写下了一首小诗,以此歌颂他们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的高贵品格与坚毅精神。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泰山挑山工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在盘山公路、索道没有开通的几千年的时间里,泰山上的一切东西,都是靠挑山工一步一步挑上去的。

数千年间,先后有黄帝、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清康熙等13位帝王在泰山封禅,自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泰山的建设进入繁荣期,挑山工这个职业遂逐渐兴盛。

泰山上现存大型古建群20多座,其中中天门建筑群,南天门建筑群,天街建筑群,碧霞祠,玉皇顶建筑群等,所用木材、砖灰料、陶瓷瓦料、铁器类,全是挑山工一点一点挑上来的,其中大型的建材都是多人合力抬上来的。

泰山挑山工队伍,鼎盛时期达到五百多人,附近村庄的年轻力壮的男人、甚至部分体力好的妇女,都加入到挑山工的行列。

其中有一首古老而苍凉的挑山歌谣,道尽了他们的辛酸:

挑山工啊

苦兮兮啊

冬天穿着夏天的衣啊

七天一双老山鞋啊

没白没黑爬天梯啊……

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在宣示着这份职业的晶莹,每一丝皱纹都在讲述着岁月的艰辛,每一块隆起的肌肉都展示着挑山工的坚毅与顽强。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四吨多重的索道油压轴,到底是怎样挑上泰山的

普通挑山工的负重,都在一百斤以下,80年代的挑王,负重曾达130斤,要知道那可是上山,而且还要经过陡如天梯的十八盘,一次20多里山路,难度可想而知。

泰山索道是我国第一条大型客运索道。20世纪 90年代初,修建岱顶后石坞索道时,整套机电设备由奥地利引进,主要构件油压轴,长九点五米,重四吨多,不可拆卸。原计划动用直升机来运送,但济空来人看了不具备施工条件,拒绝了。

工程负责人找到了当时的挑王陈广武,陈广武二话不说就应承了下来。陈广武不识字,理论水平不行,但是他是土生土长的泰山人,又是资深挑王,经验丰富。

于是他召集众人商议对策,绞尽脑汁想办法,最后结合民间抬轿子的原理,还真给他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最好的办法:抬大架。

他随后调集了手下一百五十多名挑山工开始扎架子:

"先在油压轴上下两端绑拦头(横杠);拦头两端绑顺杠(竖杠),大顺、二顺、三顺;顺杠再绑大轴、二轴、三轴。油压轴前端四十八路杠子,后端六十四路,大架之前,再设三十六名纤夫拉纤。"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众人齐心协力、步调一致,陈广武居中指挥,他打一声号子众人挪动一步,自中天门到南天门,过十八盘,硬是一步一步挪了上来,整整走了四天。

八千多斤的油压轴加上几十条大小杠子,几百米绳子,加在一起足有9000多斤,中间不能出一点差错,有一个人出错打滑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甚至重大人员伤亡。

陈广武精心准备、特别是指挥得当,中间没有出现一点失误,终于把这个庞然大物安全抬到了山上,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来他又接了几个运送大件的大活,也是全部安全送到。

其他挑山工都没事,但是陈广武累的得了心脏病,因为心急呀,责任太重大,他从此告别了挑山生涯,只能做指挥者了。他的大儿子索道站煤气中毒而亡,二儿子得了糖尿病,从普照寺掉下来摔成重伤,一家人为泰山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的这首《竹石》,就是泰山挑山工日常工作的真实的写照,他们的双脚,就像山岩间的竹子一样,牢牢地抓紧大地,不管风吹雨打日晒。

而山顶,就是他们的唯一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就是他们前进的方式。

随着盘山公路的修建完善和索道的修建,山上大部分日常物质都能用机器运送上去,但是部分超大物品,比如电线杆、大钟等不好装卸,特别是部分不能直接到达现场、到达山头的东西,还是主要靠人力运送。

挑山工的队伍,从鼎盛时期的数百人,缩减到现在的数十人,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好的就业途径,也吃不了日复一日苦苦攀登的那个苦和累,从事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

但是这数十人,却仍然是泰山最忠实的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是泰山保持繁荣和兴盛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泰山挑山工这个职业虽然过了繁荣期,但是泰山挑山工的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山顶不罢休的坚守初心、勇攀高峰的坚毅精神却仍然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树立一个坚定而远大的目标

数千年来,泰山挑山工就只有一个理想目标,那就是登上泰山之巅。

不管是三九严寒、白雪皑皑,还是三伏酷热、汗滴如雨,他们登上泰山之巅的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登上泰山之巅的道路从来没有改变过,登上泰山之巅的勇气从来没有退缩过。

思想坚定、信念坚定,泰山挑山工始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一直坚信,幸福都是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们一直坚信,这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他们的目标,简单而高远,朴实而伟大。他们不为沿途迷人的风景所惑,他们不为周围悦耳的声音所扰,他们不为不时的风雨所动,不到山顶决不回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处在山底,脚下的土地就是他们目标的起点,到达山巅,满山的云霞就是他们收获的快乐。

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进取精神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急需的吗?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们必须信念坚定、心无旁骛,树立坚定而远大的理想,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不彷徨、不消沉、不动摇,像泰山挑山工一样永葆奋斗者的本色、定力和方向。

具体到单位,就是规规矩矩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争取开拓创新,争取最高标准,力争把工作做到行业和圈内最好。

就是写个小文章,我们也要争取做到最好,从结构、内容到文字都不能有一点错误,有了阅读量和粉丝后再争取优质,升级为优质后再争取原创,过了原创再争取青云奖,得了三等奖再努力争取一等奖,得了一篇还要再争取十篇。

总之,我们要让我们的目标一直高高在上,我们要让我们前进的道路一直垂直向上。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弘扬泰山"挑山工"精神,挑别人不敢挑之重担,走常人不敢走之道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对泰山挑山工这个职业的生动写照,泰山上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挑山工第一个,用他们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他们是泰山道路的开拓者、建设者,是泰山道路事业的前辈和先驱。

泰山挑山工一次要挑100斤的担子,走7公里的陡峭山路,5600多个台阶,单程上山需要5个小时。

但只要担子上了肩,就作为一个全新的征程的开始,脚步始终在路上,目标始终在山顶,一步一个脚印,一刻不敢停歇,一丝不敢懈怠,一路始终咬紧牙关憋着心中的那股气,直到山顶、放下担子,他们才敢松那股气。

不管是陡峭如天梯的十八盘,还是人烟稀少的山间崎岖小道,或者根本就是大山碎石间没有道路的道路,他们根本就没有退缩过,只要重物在肩上,他们就会一往无前地走到底。

泰山有多高他们就能站多高,山路有多远他们便能走多远,他们的身影已和雄伟的泰山融为了一体。

他们一肩挑着责任,一肩挑着人生,一肩挑着风雨,一肩挑着梦想,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千沟万壑凭勇越,泰山有顶我为峰。

勇挑重担、永不懈怠、敢于登攀、一往无前的泰山挑山工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今天这个大好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又承载起了新的内涵,焕发出了新的勃勃生机。

大力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树立一个坚定而远大的奋斗目标,并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勇攀高峰的胸襟境界,那我们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充满希望,我们就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四吨重物是如何抬上泰山,看泰山挑山工永远登攀的精神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