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今年确实不参展了,很多都已经倒闭,大家都很慌……”某新能源车企内部人士直言,最近的日子很难过,一个显而易见的影响便是:原定于2019年10月底举办的上海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技术展,现已经延期到了2020年8月。而将该消息首先转发的人士解释称,“原预计60多家参展企业,后来发现30多家已经倒闭了……还有十多家因为参展费用有点贵不打算来了。”

2019年10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台和87.2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9%和20.8%,但在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只有8.9万台和8万台,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9.9%和34.2%。据悉,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连续三个月出现产销同比下滑。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可以说,目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至暗时刻,在煎熬中度过一年的整个乘用车市场有复苏迹象时,一度成为萧索车市亮点的新能源车反而成了拖后腿的“主儿”。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市场会有怎样的洗牌?遇冷的当下,新能源车还值得投资吗?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作死”的新能源车企

10月8日网曝一份某股份银行内部邮件,邮件称:"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故请各分行于今日将四家车企风险排查情况进行反馈。"虽然四家车企都纷纷辟谣, "破产"事项是否属实未确认,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四家车企面临了严重的危机。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受整体市场下行波及,新能源车企毫不例外危机重重。比亚迪日前发布的2019年9月销量快报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大降51%,环比下滑18.2%,1-9月累计销量19.3万辆,仅完成全年目标42万辆的45.9%。北汽新能源9月销量1万辆,同比下滑13%。1-9月累计销量9.8万辆,仅完成22万辆年销售目标的44.7%。造车新势力也同样如履薄冰。头部造车新势力蔚来1-9月累计销量1.38万辆,仅完成年度最低销量目标4万辆的34.5%,此外,还面临着巨额亏损、股价大跌、质量投诉等一系列问题。

新能源汽车淘汰赛加剧,而对这场“寒流”最主流的解释便是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扰动,产销各环节很难快速应对这样的成本变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补贴退坡影响仍在持续。此外,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导致新能源车销量加速滑坡。

根据2019年3月公布的最新新能源补贴政策,为期三个月的新能源补贴过渡期已于6月结束。今年的补贴退坡幅度可谓近年之最。首先,从6月26日国补标准下降近50%,地方补贴更是直接取消。此外,续航里程小于2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直接“断奶”。需要指出的是,在京沪等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市场,地方补贴的标准一般可以达到国补的50%。这就意味着,在退坡完成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所能拿到的补贴最多下降近70%。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变化

(来源:工信部、发改委、川财证券研究所)

在这个过程中,洗牌已经在所难免。汽车分析师周道则告诉AI报道,“电池技术何时突破,成本能降低到什么程度,充电等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都决定着电动车能否更快地被消费者所接受。然而,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原材料非理性涨价等因素限制了很多新能源车企的发展。”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销量短期承压,正是投资最佳之时

在这场由补贴退坡引发的淘汰赛中,现金流成为整个产业链重中之重。根据川财证券分析师黄博分析,“补贴强度与盈利能力,补贴发放节奏与营运效率有非常大的相关性。随着补贴退坡速度快于电池价格下降速度,产业链毛利率呈现下滑态势,整车端承担相对更多的利润损失,而补贴至今发放较慢,近期开始对2017年展开清算,产业链现金流趋于紧绷。”

新能源汽车依赖补贴、销量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当下,还值得投资吗?在一场新能源资本论坛上,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认为,从产业角度来说,投资人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是电动汽车的拐点发生,首先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他需要看到周边有足够的人在使用这个新的产品,有足够的关联性;第二,基础建设是另外一个使得新产品能够普及的重要原因,其认为基本建设的普及可能是充电网络、政府对牌照规则的进一步制定;第三是成本,电池、重要零部件的规模化效应,成本方面会跟燃油车比更加有竞争力、更加有吸引力。这三方面能发生的话,电动汽车和智能电动汽车的拐点就会到来。

新能源车遭遇至暗时刻,投资人却说“最佳投资点到了”

业内普遍认为,2021年或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进入拐点的时间节点,那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基本消失,有部分产业界及投资界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可以将成本降低到与燃油车持平。在这场论坛上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报告》则显示,从产业趋势上来看,新能源汽车中长期的发展趋势已经确立,行业正处于2.0时代快速迈入3.0时代的拐点时刻。并认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受补贴加速退坡影响短期承压,市场预期处于底部区间,正是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最佳时点。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汽车1.0时代,自主品牌拥抱新能源汽车态度积极、占得先机;2.0时代,海外巨头态度转变,加速转型新能源汽车;到了3.0时代,专用平台进入落地阶段,新能源汽车将开启黄金十年。

在供给端,随着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普及,质变将撬动需求。

在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优势也会逐渐显现,消费者主动购买的意愿增强。现阶段,续航里程短、售价偏高和充电困难是困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主要问题,而以上问题逐步解决。

新能源汽车成本方面,动力电池在纯电动汽车的物料成本占比中超过50%,多个国家在政策中制定了动力电池中长期降本目标,基于市场因素判断实际降本速度有望超政策规划。

纯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总持有成本平价在B端已经实现,在C端有望在3年内实现,性价比提升对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意义重大。

充电设施普及让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度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赋予新能源汽车更多闪光点。


复星国际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联席董事长张良森认为,中国拥有4000万工程师,现在是全球工程师红利最大的国家。两年以前的顾虑现在都解决掉了,现在顾虑的很可能未来两年也会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现在是最佳的投资机会。“如果现在不投,两年以后很完美的行业出现的时候,你想投就没有机会了。”

此前也有投资人告诉AI报道称,“随着明年补贴的影响边际减弱,车型吸引力持续提升,目前新能源产业链是长线布局的机会。“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造车新势力的融资处境正在发生着变化。曾颇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资本、联想集团等著名资本青睐的蔚来,眼下却面临着“1美元退市”危机,急需新的资本涌入以维持运转。蓝莲花研究机构执行董事杨子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蔚来现在账上的现金可能最多最乐观的情况下,只能够它撑到明年上半年,也就说它要持续去融资才能突出它的股价。”

业内一致认为,蔚来汽车获得新融资的更大可能性或许来自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正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洽谈超50亿元的融资意向,并将落户一个年产能20万辆的工厂。然而在10月16日,针对该消息浙江吴兴区委宣传部作出回应,“洽谈过,但无意向性协议。鉴于评估风险过大,已停止进一步洽谈。”

“一年多前资本非常充裕,估值和资本的量都追逐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年半之后变化是巨大的,变化的来源是经济、中美贸易、市场、车市、未来股价等等,这些都是对投资和融资有巨大影响的因素。”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表示。他认为,现在的机构资本对于追逐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机会变得更加谨慎。同时,融资的企业头部效应越来越强,长尾逐渐消失,融资的聚焦度非常高,最后要成为几个头部企业才能吸引融资。此外,现阶段融资的估值和以前相比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调整,对估值的期望变得更加合理。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但“能够坚持下来的,就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