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導語:大臣得罪皇帝,皇帝:只配收破爛!大臣:我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清朝一直存在滿人至上的局面,早在皇太極時期,滿人就已經把漢人當成奴隸。乾隆前都是拿漢人開刀攝威,漢臣地位永遠受到排擠。

1695年,杭世駿出生在杭州一戶貧寒人家,雖然家境不好,但是杭世駿很好學,家中藏書很多,就連睡覺的床榻也都擺滿了書。1724年,29歲的杭世駿中舉,算是正式步入讀書人行列。然而,這樣一位嗜書如命的讀書人,連考12年都沒有考中進士。杭世駿倒是很豁達,考不中進士,那就專心做學問吧,於是和同鄉梁詩正、孫灝等人組成讀書會,以舉人的身份擔任鄉試考官,在杭州的文人中,地位也越來越高。1736年,為了不埋沒人才,浙江總督程元章推薦了41歲的杭世駿出來做官,就這樣杭世駿還是走上仕途

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1743年,天下久旱無雨,滿清朝堂烏雲遍佈,乾隆心裡十分著急,下詔求直言,想要聽聽大臣們的意見。杭世駿見狀,以為乾隆是一位從善如流的明君,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數千字的《時務策》,說:“雖然是滿洲當權,但是漢族卻是佔了大部分,但是那些高官全都是滿洲人,比如各地的總督。杭州人才濟濟,但是因為是漢人卻很少升遷,難道是因為滿漢之分嗎?希望皇上能夠在選人用人上有所改進。”

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一篇文章,直指滿漢矛盾,乾隆看後惱羞成怒,把杭世駿的上書丟到地上,後通知刑部,部議死刑,乾隆詢問大臣意見。只有,刑部尚書徐本念及杭世駿的才能和膽識,極力勸阻乾隆不要處死杭世駿,在乾隆帝面前磕了不少響頭,額頭都腫了,這才保得杭世駿一命。侍郎觀保也為他說情,說他只是一個狂生,喜歡發表一些高論罷了。乾隆道:“這種狂士,只能收廢銅爛鐵!”。可能覺得如果因為一個要求滿漢一視同仁的想法就把他殺了,會被人覺得朝廷就存在滿漢歧視,何況這次是乾隆自己徵求別人上書的。於是,乾隆將杭世駿罷官驅逐出京。

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當時,杭世駿正在一戶人家宴飲,主人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將杭世駿趕出。得罪了乾隆,杭世駿的處境是相當淒涼。杭世駿離開京城時,很多認識他的人都怕受到牽連,都不敢來送行,立刻斷交,並都通知家人不許讓他進門,只有鄭板橋寫信安慰了他一番,即使是鄭板橋一輩子也只能嘔血出"難得糊塗"四字,足見清朝的文字獄是多麼的可怕。

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杭世駿返回老家杭州,因為是被罷官,所以誰也不敢用他,一時間窮困潦倒,無以為生。就在這時,杭世駿想起了乾隆說的“只配收廢銅爛鐵”乾脆擺了個地攤,門前掛了一塊破布,上寫:“奉旨收廢銅爛鐵!”,一時之間,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乾隆下江南後,特意召見杭世駿,問他靠什麼為生。杭世駿倒是大大方方說自己靠收破爛生活。乾隆一聽心中十分得意,“看這就是你得罪我的下場”。後來還寫了"買賣破銅爛鐵"六個字賜予杭世駿。這次杭世駿真的成了奉旨收破爛了。後乾隆又一次下江南,杭世駿的名字報上去後,乾隆卻說了一句"杭世駿尚未死麼",我們也不知道乾隆當時說這句話是什麼口吻,是覺得杭世駿早就該死是嗎?

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杭世駿前來迎駕,乾隆問他:“你的錯你改過了嗎?”,杭世駿答道:“臣已經老了,改不了!”,乾隆又問:“怎麼老了還不死呢?”,杭世駿答道:“臣要歌詠太平!”乾隆明知道這句話是嘲諷自己,但是也只能哈哈大笑。

大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收破爛!大臣於是奉旨收破爛,顧客盈門

小編有話說:小時候,小編看《武狀元蘇乞兒》裡面蘇乞兒幫助皇帝保住了江山,但是皇帝對他不放心,所以蘇乞兒放棄了武狀元身份,就繼續當他的乞丐。皇帝還給他賜了一個碗上面寫著“奉旨乞討”。小時候看只當是個喜劇,蘇乞兒靠著奉旨乞討四個字就養活了一大家,還過得風生水起。現在再看其實背後多的是無奈,就像杭世駿一樣的有志難酬。

乾隆七年的時候,弘曆稱自己:"廣開言路,虛心訥諫。其言之是者,不次超擢;未是者,亦曲予優容。"然後鼓勵臣工舉薦言官。但是廣開言路只是為了裝飾繁華,一旦涉及到禁區,只能被消滅。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