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世界級的數學大師、法國學者安德烈·韋伊稱讚陳景潤時說道。

半生坎坷,不掩陳景潤數學光輝。

從小性格內向,數學成了唯一摯愛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出生於福州市,父親是個郵差,母親持家。當時中國正值戰亂,家中有12個孩子,僅活下來6個。

陳景潤從小體弱多病,成了父母的累贅,在學校裡,他又總受人欺負。同時,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血腥和殘酷,這些使陳景潤養成了內向的性格。

那時,他愛上了數學。數學似乎成了他唯一可以依靠的東西,就像茫茫黑暗中的一絲光亮,他靠近、取暖。

在數學方面,陳景潤從小就天資聰穎,家裡零碎雜亂的各種賬目,陳景潤總能極快地算出準確結果。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讀高中時,陳景潤遇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數學老師——沈元,他曾是國立清華大學的航空系主任,後任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全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沈老師不僅學富五車,上課也生動幽默,陳景潤學得更加刻苦了。

有一天,沈老師說起了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一個猜想: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現在通常寫作: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但他自己無法證明,於是寫信請赫赫有名的大數學家歐拉幫忙。這可把歐拉給難住了,歐拉直到去世都沒證出來,抱憾而終。

於是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世界難題。沈老師說:“數論是數學的皇冠,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啊!”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都沒人能證明它。

世人摘得這顆明珠的道路艱鉅又漫長。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沈老師的話給少年陳景潤的心裡種下了一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

陳景潤體質瘦弱,但為了防禦空襲,學生也不得不拿起鐵鍬挖防空洞,幹完活,渾身累得像散架了樣。

陳景潤堅持遨遊在數學的海洋中,這是能讓他忘記一切的樂趣。甚至有時防空警報高鳴,陳景潤都置身事外,還是被同學拉著跑向防空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天陳景潤突然想到了一個極妙的學習方法,稱其為“化整為零”。

他把課本按章拆開分裝,把需要學習的部分放在貼身口袋裡,隨時隨地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1949年,陳景潤金榜題名,被廈門大學數學系錄取,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大學生。

沒有了戰亂的紛擾,陳景潤也成了廈大的高材生,他對新的學習環境十分滿意。陳景潤每天奔走於宿舍、食堂、教室、閱覽室,讀書刷題。

二八年華的小夥子,陳景潤為了數學都無暇顧忌形象。他只穿耐髒的暗色衣服,有時頭髮都長成姑娘樣了才想起剪,廢寢忘食也是基本操作。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廈門大學高材生,失敗的人民教師

在廈大,陳景潤也理所當然地取得了特別優異的成績,深得老師喜歡。1953年4月,陳景潤到北京四中當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本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可惜,劇本不一樣。陳景潤的性格內向到誇張,在講臺上,陳景潤可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次上課,陳景潤往講臺上一站,愣是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班長只好輕聲提醒陳老師,陳老師才恍如隔世,面對黑板開始講課。

當老師的,總不能一節課一直對著黑板吧,陳老師轉過頭,看向了學生。

這一轉,陳老師慌了。一瞬間臉色煞白,雙腿發抖,要不是有講桌可以扶著怕是會當場摔倒。

學生們的目光充滿了狐疑和不屑,底下議論紛紛,隨後就給學校提了一大堆意見。校長趕忙先鼓勵陳景潤,又讓數學組長陪他先去聽聽其他老師的課,吸取吸取經驗,再來試試。然而收效甚微。

我們要是有這樣的老師,會是什麼心情?家長又會有什麼反應?何況數學課,本就不易。

不滿,責罵,要求調班、換老師,有的人甚至當面質問陳景潤道:國家是怎麼培養你的?

陳老師懊喪不堪,氣得罵自己是笨蛋。而且本來體質就差,這下更是積憂成疾,得了肺結核急腹症,住進了醫院。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是金子總會發光,陳景潤成功證明“1+2”,轟動世界

好磚沒用對地方,陳景潤變成了“劉阿斗”。好在王亞南校長獨具慧眼,安排陳景潤回到廈門大學,做了廈大的圖書館管理員。

陳景潤在這裡如魚得水,他開始研究華羅庚教授的《堆壘素數論》,其中就有我國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顯著成果。然後,陳景潤髮現書中有幾個地方有不妥之處,應該改進。

陳景潤將自己的科研打算彙報給了王亞南,王亞南鼓勵陳景潤將研究成果寫出來,寄給了中國科學數學研究所,這就是1956年陳景潤髮表的論文《塔內問題》,並給華羅庚寫了一封信。

一些人立馬指責陳景潤無名小輩,膽大妄為,而華羅庚不僅不生氣,反而很高興,親自接見了陳景潤。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當初熊慶來睿目識華羅庚,而今華羅庚睿目識陳景潤。當然,也離不開王亞南校長的悉心幫助。

華羅庚教授親筆書文,點名調陳景潤赴京讀研。於是陳景潤成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一名年輕學者。這時,是1957年。

1965年,蘇聯的布赫斯塔勃、維諾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3”,只剩“1+2”和“1+1”了,山頂更難爬。

這時陳景潤的生活已經不堪到我們無法想象了。在6平米的小屋子裡,經常忘記刷牙吃飯睡覺,還染上了腰肌勞損、頸椎增生和肺結核。30多歲,“風燭殘年”、生命垂危。

但這時他要是放棄他就不叫陳景潤了。終於,艱辛的血汗澆灌出了驚豔的花朵。

1966年5月,陳景潤在《科學通報》上,宣佈了他證明“1+2”的初步成果。

1973年,陳景潤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著名的

《大偶數表為一個素數及不超過兩個素數乘積之和》

是的,陳景潤證明了“1+2”,轟動世界。“我認為這是一個肯定的定理,儘管我還不能證明它”。1742年6月30日,哥德巴赫給歐拉的信中如是說。

歷史的車輪無聲走過了231年,這個在入雲山頂隱藏了200多年的秘密,終於被陳景潤無聲又極為有力地揭開。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是你讓我看見乾枯沙漠開出花一朵

在這40多年裡,陳景潤的生命就是數學,數學就是生命。

20世紀,一般人在這個年齡,孩子都差不多結婚了。陳景潤卻連女性都很少接觸,光顧著埋頭接觸數學了。

畢竟跟女生有什麼好玩的,她們又不能教陳景潤數學題。就算能,陳景潤這麼內向可能也不大好意思請教。

陳先生看樣子可能是真打心底不急,至於陳先生父親母親急不急就不知道了。不過他們著急應該也沒用,兒女情長什麼的,真的很影響陳景潤行走江湖......

1978年,詩人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發表在了《人民日報》上。陳景潤這時功成名就,人盡皆知了。同時,上門來談婚事的姑娘絡繹不絕。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但可能是緣分未到,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直到1978年9月,陳景潤再次住進了309醫院後,遇到了來這裡進修的由昆。大概,這就是心跳的感覺,原來這個世界上,除了數學,還有一種東西,叫愛情。這時,45歲的陳景潤終於開始像小夥子一樣,心動了。

由昆是軍人家庭出身,從小管教就嚴,由昆熱愛學習,為人也善良。這時來到309醫院進修,後來做了軍醫。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兩人認識的故事版本較多,不完全一致,具體細節大概只有風知道了。艾一就從2006年《世紀之約》欄目的《特別節目——對數學家陳景潤十年的懷念》裡,節目對由昆的採訪錄中,選取了其中的一些情節。

從女方的角度來講,也不能保證由女士會不會年久忘事。當然,因為是採訪,由女士說得會比較簡潔。我們跟著由昆女士的回憶,來看一看他們的愛情。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第一次見面,陳景潤很熱情地問她:“你是新分來的?還是來學習的?”

由昆告訴他自己是來進修的,陳景潤又問:“家在哪裡?”兩個人就聊了起來。

由昆覺得陳景潤很善良,而且平易近人。還覺得他話其實很多的,不是不善言辭的人,人也挺好的,就這樣認識了。

當時由昆也沒想太多。後來值班時她去查房,陳景潤就問她:“你愛人在哪裡?”由昆表示自己沒有愛人。陳景潤就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她也說沒有。

這時陳大數學家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我喜歡吃麵,你喜歡吃米。”

由昆還跟一起進修的人當笑話講:“這個人好怪,我吃米跟他有什麼關係。”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後來,陳景潤就和由昆一起學外語。學了一段時間後,陳景潤就說:

“如果我們在一起就好了。”由昆當時想:這個人麻煩了,怎麼這樣說,這是不可能的,這怎麼可能,開國際玩笑吧?並表示她當時就是這麼回答陳景潤的......

陳景潤說:“是的是的,您那麼年輕漂亮,我年紀又大。”大數學家特別沮喪。由昆當時想:這下麻煩了,她根本沒辦法學下去了,就走了。

後來有一天,陳景潤又過來說我們還是一起學吧,然後他又問:“我們有沒有這個可能?”

由昆說:“不可能。我什麼都不會做,女孩子事情我全部不會,什麼做飯呀,鉤毛衣什麼的我都不會做。而且我脾氣不好。”

陳景潤說:“這些沒有關係,你穿軍裝我隨便穿一點。不會做飯我們可以吃食堂。脾氣不好我會讓著你,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如果你不同意的話,我就一輩子不結婚,這是不要命的事嘛。”

由昆被陳景潤的真誠和執著打動了,感覺要是拒絕他,一輩子都良心不安。於是說要和家裡商量一下,這麼大的事情。結果第二天,陳大數學家就跑回所裡跟大家說他有女朋友了。把由昆氣得要命,但又沒辦法,哭笑不得。

陳景潤式追求:您年輕漂亮,我肯定不會跟你吵架,我們有沒有可能

由昆說:“他有時候挺逗的,也挺好玩的。表達感情很執著,就這樣直的甩過來。我自己長什麼樣我自己心裡清楚,在他眼裡他就覺得我很美,他覺得我像什麼什麼的,那就不好意思說了。那是他自己的想象,他也會有他欣賞的那一面。

1980年8月25日,兩人在北京結婚。1981年12月,他們的孩子降世,起名叫陳由。

1996年,63歲的陳景潤終於放下了數學研究,溘然長逝。後來由昆說:

“先生剛走的時候,度日如年。一直忘不掉先生,刻骨銘心。如果有來生,下輩子還要嫁給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