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记忆

石油的记忆

走进大庆,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可见的抽油机。伴随着飞旋的节奏,一股股油流从千米地下源源不断地流出。自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60年来,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并孕育产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这座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宝贵精神财富的城市,已然走过了辉煌的60年。

油田的开发,是从一口口油井钻探开始的。正是通过这些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油井,才使得地下滚滚油流喷涌而出,成为共和国的血脉,让我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

时光荏苒,转眼已在油田工作32个春秋。喜逢我国建国70周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作为一名石油人,总想做点什么。于是,历时2个多月,行程数百公里,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功勋井的往事今朝,让它们流淌出时代的记忆,激励大庆石油人再创新辉煌。

松基一井,松辽平原石油勘探开发的第一口基准井,如今悄然伫立于安达市吉星岗镇和星村一农家院内。1959年,石油部做出战略东移,松辽勘探局于1958年7月9日开钻松基一井,井深1879米,未见任何油气显示。后在吉林前郭县打下松基二井,见到油气显示但未获工业油流。虽然松基一井、松基二井未获工业油流,但它们提供的岩芯、油砂等地质数据,为后续的松基三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松基三井,大庆油田发现井。

松基三井是松辽平原石油勘探的第三口基准井,是第一口喷出工业油流的油井。1959年4月11日开钻,井深1461.76米,9月26日喜喷工业油流。自此,万人瞩目的大庆油田诞生了。2001年6月,松基三井被国务院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文物之一。

葡7井,葡萄花油田发现井。1959年11月12日开钻,12月29日完钻,1960年1月7日射孔试油,日产26.7吨,坚定了石油部在大庆开展石油会战的决心。萨66井是大庆油田萨尔图构造上的第一口探井,是喇萨杏油田“三点定乾坤”的首钻井,更是引导石油大会战选择主战场的功勋井。1960年2月20日开钻,同年3月8日完钻。初期日产油112.4吨,累计生产原油29.52万吨。

杏66井是大庆油田杏树岗构造上第一口探井,位于杏树岗镇先锋村附近。1960年3月17日开钻,4月9日喷油,井深1158.58米,初期日产117.56吨,目前仍在生产运行。

喇72井是大庆长垣喇嘛甸构造上部署的第一口探井,1960年3月28日开钻,4月16日完钻,4月25日试采获工业油流,标志着喇嘛甸油田的发现。喇72井与萨66井、杏66井确立了大庆油田的基本轮廓。

萨55井,铁人王进喜带领著名的1205钢铁钻井队打的第一口井,1960年4月14日开钻。1205钻井队发扬革命加拼命精神,人拉肩扛装钻机,脸盆端水保开钻,仅用5天4小时就完成了井深1200米的钻井任务。这是一口自喷井,累计产油20万吨,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功勋井如一粒粒种子,在荒原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大庆油田油井总数达数万口,遍布油田各处。

陈家大院泡,丛式井组众多,已成为大庆油田标志性文化景观。其中,陈家大院泡二号丛式井是大庆油田最大丛式井平台。

60年的辉煌,60年的沧桑,如今这些功勋井大多已停产,退出生产井行列,但它们的贡献和曾经的辉煌,大庆人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通讯员 温宾江 文/摄


石油的记忆


石油的记忆

葡7井的出油,开启了大庆石油会战。


石油的记忆

萨66井是引导石油大会战选择主战场的功勋井。


石油的记忆

萨55 井是铁人王进喜带领 1205 队在 大庆打的第一口井。


石油的记忆

喇72 井与萨 66 井、杏 66 井确立了 大庆油田的基本轮廓。


石油的记忆

杏66井是大庆长垣构造“三点定乾坤”其中一个点。


石油的记忆

大庆油田库里泡丛式井。


石油的记忆

松基三井,大庆油田发现井,它向后人昭示,大庆从这里走来。


石油的记忆

陈家大院泡二号丛式井是大庆油田最大丛式井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