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統考縮招,報完名還能換學校嗎?

20考研:統考縮招,報完名還能換學校嗎?

臨近報名,很多學校才公佈招生簡章,看著比去年更少的統招名額,更多的推免名額,突然就慫了,我們是硬著頭皮向前衝?還是換個好考的學校呢?小西來告訴你答案。

一、換OR不換

現在想要換學校的,大部分面臨這些情況:

(1)不是真正想要報考的,失去動力和興趣,複習不下去;

(2)之前定目標太高,目前的複習水平達不到要求。

之所以會猶豫,是因為複習至今,已經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年可是近230萬的炮灰啊,上岸的僅僅不到70萬,真是進退兩難。

小西覺得換還是不換,可以從兩方面考慮。

01考研目的

如果你有名校情結,但以現在的複習情況很難考上,想換個穩一點的學校。其實還有60多天的時間,完全夠我們拼的。

如果你就是想讀研,本身是二本三本,雙非不虧,名校血賺,那就以穩為主,降低一個或半個檔次,比如以前的目標是985,現在就換成211。

02考研動力

如果你換了學校後,覺得難度降低了,能考上就行,以前那股衝勁沒有了,這種情況還不如不換呢。

有壓力才有動力,堅定目標,即使是遭遇滑鐵盧,成績也不會很差,調劑也容易一些。

有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

二、換什麼學校

1評估自己的實力

名校人人都想上,但不是誰都能考得上。自制力強學習效率高的同學,可以選一所“跳起來夠得著的學校”;自制力差學習能力不強的同學,選一所“踮起腳尖夠得著的學校”。

怎麼評估自己的實力/複習水平?

(1)有效複習時長

如果全天學習,你能做到每天高效率學習8小時以上嗎?

(2)知識吸收、內化能力

你是否能有效的轉化自己腦海裡的知識,學會總結,完成知識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如果這些你做不到,自身沒有強大的自制力,就把目標降低一個檔次,加大自己考上的幾率。

2確定學校範圍

01就業預期是首要標準

選學校不要僅僅靠對城市、專業的興趣、因為興趣會改變,而就業前景是一定的。當專業作為職業的時候,你不討厭它並且它帶來的收入和生活你能接受,這應當成為你選擇的專業方向。

02目標院校報考難度評估

(1)專業課參考書目重合

建議選擇跟你複習的專業課參考書目比較重合的學校,即使不完全一樣也要保證差不了多少的,這樣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2)參考排名

選一個專業排名差不多的院校,比如可以按照985→211→雙非這個方向選,當然每個檔次中也是細分三六九等的,比如清華、北大就是985第一梯隊,c9就是第二梯隊等。

(3)學碩轉專碩

一般專碩的英語、數學以及專業課的難度,是比學碩要小一點的。

(4)招生人數

招生越多,能考上的幾率就越大。那些只招個位數的專業,不確定性太大。

(5)複試分數線

要注意看複試名單中的考生分數,最後一名的分數即為該專業的最低分數線。

複試線還要看近三年的變化,分數處於高位但每年都很穩定的學校,其實難度並不大;反之,分數線每年都在遞增的學校,難度不可控,說明報考熱度逐年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

(6)複試差額比

進入複試人數與最終錄取人數之比,這一數據能反映該校複試刷人情況。

此外,還可以看你有多少這個學校的“資源”(包括專業課資料的蒐集、能為你提供信息、或者認識的學長學姐),該學校該專業是否招收調劑,複試時間,招生信息是否透明,是否保護一志願等等。

擇校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句話叫“選擇大於努力”,雖然有些絕對,但確實是選擇一所好的、適合自己的學校非常重要。

如果要換學校的話,可以按照下面表格打分或者標註星級,綜合對比之後,最終確定目標。

20考研:統考縮招,報完名還能換學校嗎?

三、考上才是勝利

如果你通過理性的對比思考,最終確定更換學校,那就行動起來,越快越好。

堅持初心是好的,但是換學校也沒什麼,考上了就是勝利。別人只會關心你考沒考上,不會看你報考的學校有多厲害。

小夥伴們自己想清楚,報名還沒結束,現在還可以重新選擇,最終的選擇權在你手裡,如果確定了,就一定不要猶豫,堅定走下去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