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洛阳旅游时,没有感觉到古城韵味?

周秦汉隋唐长安


洛阳是名副其实的古都,有1500年的建都史,更有多达十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洛阳城市的地下,所挖出的每一块砖瓦,都会带有古城的味道。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在洛阳旅游时,就感觉不到古城的韵味呢?

我想有这种感觉的游客不在少数,这个感觉不能埋怨游客,他们的感觉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一、游客可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游玩的地方。

洛阳的人文历史类名胜古迹太多,其中代表性的主要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石窟、寺庙和古迹等。这些景点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游客。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文化研究价值更适合搞研究。人们常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是这个意思。喜欢的游客视若宝贝,不喜欢的人视如敝履。自然就感受不到文化的价值,也就谈不上古城的韵味。

其实,洛阳古城的味道还是有的,最为感性、直接的就是洛阳老城,以及丽景门景点。洛阳老城还保留着大量古城的民居建筑、寺庙、祠堂、会馆等古迹古建。更保留着洛阳传统的民间小吃,诸如糊涂面、浆面条、羊肉汤、洛阳水席等,都久负盛名。

最为代表性的建筑是丽景门,虽然是现代复建的建筑,却是在原隋朝的丽景门旧址复建的,并成为洛阳古都城门的龙头和代表作。丽景门作为整体景区,其所包含的古城、古街区,展示的是洛阳古城的集市贸易、古都风情、人文市井等等,可以说代表了古城的风貌。如果想感觉洛阳古城的韵味,一定要去丽景门,看看丽景门的宏伟大气和壮观,到老街去逛逛,品尝具有浓浓老城味道的小吃,还有大量的市井百态,街市文化等。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

二、洛阳作为古都,陷入毁与建的尴尬轮回之中,古城原貌难以保留

因为洛阳处于中原腹地,中华几千年前的文明史一直有“得中原者天下”的“大一统”意识。所以,每每改朝换代,洛阳作为都城必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争夺家天下焦点中的焦点。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新朝成立,大兴土木,老百姓名不聊生;旧朝败亡,往往又刀兵相见,生灵涂炭。

作为都城的洛阳就在建了毁,毁了建的历史轮回中不停转圈。能保留下来完整的建筑也就少之又少。要寻找发现洛阳古城的韵味,只能通过考古发掘去还原、复制当时古城的韵味。这也成就了“洛阳铲”的大名远扬。神秘而又实用,其实就是一个铁铲子。

三、洛阳对古城的保护和建设应该是有历史欠账的。

同样是古城、古都,西安的明城墙是现存国内规模最为宏达、完整的明长城,这与西安对历史古城的保护、建设分不开,而城市中心的大雁搭、小雁塔、钟鼓楼都完整地保留下来。

与洛阳更近的开封,也同样保留有大相国寺、龙亭、铁搭、繁塔等,后来又复建了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等等非常具有古城代表性的建筑。

而洛阳除了复建了丽景门以外,其他的往往只是以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建设,例如王城公园、西苑公园、隋唐遗址公园、古墓博物馆等等,游客在此游玩,自然感受不到直观的古城韵味。


全域乡村


我是“农村户口就是好”,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也可以互相关注!

我好奇的是,提问者为什么要说“有的人”,想必提问者可能没有真正来洛阳玩过,也只是听景,虽然说看景不如听景,但是真正的情况只有自己去体验了才知道!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是不用说。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化的气息也相对比较浓一点,尤其是市中心,就连其他三大古都也是难逃这样的命运,可能只有在景区或者一些比较老的街道还是可以感受到古城韵味。

洛阳的景区还算不少: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堂明堂、丽景门、洛邑古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各大牡丹公园等等。随着近几年洛阳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古都文化的宣传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每年牡丹花卉的举办更是闻名全国。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都会感受到古都韵味,尤其是在一些景区内,古城韵味会更浓。

自从近代以来,洛阳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重工业为主,忽略了旅游方面,但是近年来,洛阳在旅游方面的投资也是逐年加大,随着地铁的修建,不管是平时市民出行,还是旅游旺季游客的出行,必定都会带来巨大的便利。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并不是靠现代的一些仿古建筑来支撑的,而是千年历史的堆积。俗话说:生于苏杭,葬于北邙。古来邙山无闲土。这也能够证明在古代洛阳人口众多,地理位置绝佳。历史的长河更是悠久。

想要真正的了解洛阳的文化,还是真正的来洛阳,走一走,看一看,甚至住一段时间,才能深刻了解洛阳。


农村户口就是好


1. 明清洛阳古城部分被拆

1939年,洛阳明清城墙被拆,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使得洛阳缺少了一些古典韵味,缺少了一脉相承。而西安、南京、开封和商丘等城市的城墙得以保留,让这些城市显得更加古色古香。在这些城市能够看到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文化。而洛阳古城复建的丽景门,让人感觉有些太过现代,缺少古韵。


2. 洛阳位于四战之地,战火破坏较为严重

洛阳地处中原,古有天下之中之称,是四战之地,司马光曾感叹:“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的兴衰往往代表着国家的兴衰,每有战火必然会殃及中原,董卓火烧洛阳城等对洛阳破坏极大,所以洛阳保存下来的文物比较少。只有龙门石窟才能寻觅一些大唐的遗风。

3.现代城市规划缺少文化的植入

目前中国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幸运的是目前许多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洛阳已经开始在城市建设上进行文化的植入,如明堂、天堂的重建,定鼎门的复建等,使得这座城市古典韵味不断的加强,相信不远的将来洛阳会以更好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汴河农夫


首先现在毕竟是现代社会,不可能说还是古屋古街成片,现代化的建设还是占据绝大部分。但是洛阳在市内文物古迹也是多如星点,比如天子驾六博物馆、白马寺、隋唐洛阳城遗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老街等等。在洛阳市内对于旅游的宣传也非常明显,街头小巷都在透露着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所以即便是去了市区也应该能感受到古都风味。


再者洛阳也是河南省经济第二的地市,过去也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所以工业的发展和近现代的开发也使得洛阳今非昔比,对待历史遗迹也只能保护有价值的东西,在一代代的传承也不可能放弃原有再建新城,这也是很多城市所要面临的事。

最后洛阳的文物遗迹还是很多的,比如邙山墓地、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等等,这些最起码都是响当当的历史古迹,即便不去洛阳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也能见到。洛阳建都较早,结束也比较早,自后晋以后再没有王朝在洛阳建都,这也使得洛阳的历史文物古迹在一千多年中遭到大量破坏和损毁。洛阳铲便诞生在盗墓盛行的洛阳,洛阳铲也正说明了洛阳文物古迹的众多。

如果仅仅是匆匆划过,那么就不一定看到古迹,如果是刻意回避,那么一定看不到古迹,如果想去探寻,恐怕要在洛阳呆上一年半载了。

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人们知晓的洛阳是印象中的古都,但洛阳的都城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戛然而止了,承载古都辉煌记忆的建筑都埋葬在了地下,现有的洛阳都是金明之后的建筑,而这时的洛阳已经只是一个普通的城市。所以会让人大失所望。但随着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埋葬在地下千年的建筑遗址被一一发现,明堂天堂应天门这些遗址的规模超出了一般对古建筑的认知,如果复原的应天门已经令人震撼,我能说在盛唐洛阳的七天建筑中,她只能排到第三吗?如果洛阳有财力和魄力让七天建筑完整重现,洛阳会给大家呈现一个真正的盛世都城。



一抹云28


说起洛阳,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古都,确实如此,不管是遥远的汉朝,还是其他的朝代,都选择黄河流域,作为建造首都的地方,这也成为了洛阳比较出名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洛阳有着很多的文化,也有着很多值得我们现在去旅游的地方,这也是现在在洛阳景点中,比较受到我们关注的主要所在,其实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洛阳的文化氛围相当的浓厚,不管是正在文化的素养方面,还是在娱乐的方面确实都是非常的出色,也帮助了更多人了解黄河流域的文化。

相比之下:重渡沟距离洛阳的市区不太远,整个的风景很好,不管是从娱乐的角度,还是从魅力的方面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是国内知名的景区,在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风景非常的美,也可以依靠着在景区中的这种实际魅力,真真切切的从洛阳的风景区等面下手,在春天,这里有着潺潺的瀑布和山水相应,确实也是现在值得玩家来游玩的地方,整个的魅力相当的十足,毕竟在这里,景点多而且享受到的是纯天然的大自然魅力,真正的让人们感觉神往。

其次就是洛阳老君山,对于喜欢地理学习的游客来说,洛阳老君山一定是非常好的地方,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有着的是非常实际、魅力十足的表现,完完全全的表现出了世界级别的国家地理优势,这也是把地质学和生活融为一体的表现,毕竟对于洛阳老君山来说,这里有着的不只是丰富的地理资源,在外观上也达到了非常气势磅礴的水准,让更多的游客表示非常的流连忘返,所以说,洛阳之美不只是简单的看自然,也是看洛阳老君山这样为人们所关心的自然魅力。

鸡冠洞是洛阳比较好看的地方,在秦岭上,也是南北的分界点,在这里不只是依靠着鸡冠洞的外形表现出了整个山水的作品,更是依靠着整个的魅力,在半山腰上就能够看出鸡冠洞的这种浑然天成,甚至像是后续雕琢过的洞窟,从这种对比可以看出,现在洛阳的景点本身就是这种魅力十足的,差别不大,同时却给人以细小的区别中看出了这些经典之间的不同。所以说,从洛阳目前的旅游感受来看,鸡冠洞虽小,但是却最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毕竟这些文化氛围,文化气息都是现在最被关注的。

洛阳的白马寺就不用过多的介绍,这也是在世界比较出名的地方,相比较之下,洛阳的国花园却更让人向往,尤其是在春天的时候,牡丹开放,更多的游客享受到的就是洛阳国花园这样的魅力,毕竟从经典的特色,到现在洛阳游玩的魅力就可以看出,不只是依靠着古都来享受到整个游玩的魅力,更多的还是依靠着在国花园,感觉到这种时尚、魅力十足、趣味十足的存在,毕竟作为有着传奇经历的牡丹,不管是谁都会感受到这里的这份执念,所以说牡丹园的景点确实也是非常亮眼的。

洛阳最出名的还是龙门石窟,这里有着非常多鬼斧神工的制作,尤其是在整个大山上,龙门石窟带给我们的享受是非常充足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洛阳享受一份娱乐,不只是单纯的让我们看到了这份执念,更是让更多人感触到现在景区、魅力、实力的展示,不只是因为龙门石窟有着很多的石窟作品,更是千百年来,让学者感触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是在人工雕琢的方面非常具有宏伟创作力度的存在,毕竟现在龙门石窟拥有着的不只是简单的石窟,更是从这份魅力来展示出绝佳的表现。

相比较之下:洛阳的景点之所以带给我们时尚和魅力,就是因为整个景点的特色非常充足,也是依靠着在娱乐方面的这种进展,完完全全的表现出现在洛阳这里的景色,所以说,不管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游客,对于这里的景色一次两次也都是看不够的,毕竟有着这样的魅力,整体娱乐的氛围会达到更高,对于洛阳来说,享受到的也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氛围,更多的还是看到在洛阳,这种魅力之都、文化之都带给我们的这种欣慰感觉,所以说很多人觉得洛阳好,就是因为这里的风景,带给人的人文气氛。


GOODO古奥标识


洛阳不乏有意思的地方,洛阳是人类历史上连续建都1500年的唯一都城,只是时间和战乱湮灭了很多古建筑和土质城墙遗址。

从人文上来了解,历史上很多名人与诗人都先后和洛阳产生渊源,去年的《猫妖传》中,主角白居易,就最终定居在了洛阳龙门东山,自诩九老堂主,其十五岁做了有名的“离离源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被他的伯乐元稹发现,称他的诗可以让他在哪都安居乐业。白居易好友是刘禹锡,而白的其诗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被盛传一时,其又被誉为长恨歌主。白年轻时其好友说他是居易在哪儿都容易适应,中年又觉得白的字号乐天是人生最洒脱的追求。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那个舞蹈剧《杜甫》,其就是洛阳人,而杜甫视白居易为偶像,杜甫役于湖北,因贫困,其后背子侄快二十年才将他于湖北迁回老家洛阳城东杜楼村。

再说说秦朝赢政的便宜亚父,吕不韦,其受封城池就是洛阳,洛阳侯,食夷十万户,门客一万,佣人三千。历史上有三个成语和吕不韦有关,吕氏春秋撰写时的,一字千金。以自己府上与自己有染并怀孕的歌姬送于质子赢政行政意义上的爹,一路扶持其成为一代秦国国君的故事,奇货可居。赢政削了吕不韦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贬其去往四川蜀地,那时蜀地尚被认为是蛮夷之邦,吕不韦细想今天你不让我干了,又贬我去偏地,下一步就是要我的命呀,越长越怕,与其你让我死,不如我自己死好了,于是就喝下了鸩酒死去。因惧饮鸩。吕不韦的墓也在洛阳,距离杜甫的墓地还不太远。


穿林语


古诗有云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 白


论味道:

昔三代(夏商周)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普天之下无二置, 四海之内无并雄。 夏都有斟鄩、 商都有西亳

周公制礼乐

老子著文章


孔子问礼处

班固出汉书、 天子驾六


龙马负图

万典之祖、 河图洛书

少林功夫

关林朝圣

佛教释源

禅宗祖庭

香山居士、 伊水白园、 三彩瑰宝、 千唐志斋 、定鼎之地、 九鼎至尊 、 丝路起点、 运河中心、 左思都赋、洛阳纸贵 、竹林七贤、建安七子、 汉风唐韵

魏晋风骨、程朱理学、程门立雪、 龙门山色、 马寺钟声

金谷春晴、 洛浦秋风

邙山远眺、天津晓月、平泉朝游、铜驼暮雨 、火药造纸、指南针术、 酒祖杜康、科祖张衡、 道学发源于此

儒学兴盛于此

佛学首传于此

理学光大于此、玄学形成于此、河洛中原、华夏正统、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做为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全球唯一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双遗产城市、中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中国唯一的13朝古都。欢迎来洛阳旅游!


大唐神都洛阳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天下之事分分合合,朝代更替,曾经有不少城市设为都城,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曾经都盛极一时。然而细究起来,经历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仍然是洛阳。从夏商到唐宋,政治中心通常都集中在中原地区,而洛阳始终是国家政治舞台的明星。只是元、明,清以后,洛阳才逐渐淡出国家政治中心。

然而洛阳的每一村土地,每一块瓦片无不凝结着沉甸厚重的历史。行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当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在你的身边,这时的你仿佛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如当年那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默默的思考着什么……所以来洛阳旅游,不仅要看,还要听,更要想。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古都原汁原味的神韵!


洛阳古今事儿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洛阳从宋西京以来,元明清逐渐没落,再次崛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吴佩孚营洛和新中国一五时期。这两个时期移民特别多,新建建筑都是以现代风格为主,明清老城内建筑基本就抛弃了,因此也没遗留下什么

第二 北洋时期建的西工区和一五时期建的涧西区,完全抛开老城区发展,老城及以东的历史遗迹因国家要求没怎么动,最近几年才开始发掘。洛阳的发展一直就是以西边工业为主,旅游业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第三 新中国以来,洛阳新移民占本地八成以上,形成的文化氛围都是以现代气息为主,且改革开放以来,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传统文化没怎么重视

对比两头的西安和开封,确实没有太多古都氛围,有古都不古之称。但从近几年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开始,洛阳重新进入文化发展快车道,洛阳最大的优势是遗迹没怎么开发,这样再次开发,起点比较高,能不受商业旅游开发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