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别被电视骗了,在位41年,投降是对的,大家认为呢?

疑今察古几复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别被电视骗了,在位41年,投降是对的,大家认为呢?(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说到刘禅,大家就会想起“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刘禅投降后,被迫从四川前往洛阳居住,有一天,司马昭招待他,而宴会上所演奏音乐舞伎跳舞蹈是蜀国的,但内容不怎么好,像当年韩信打项羽时的四面楚歌。蜀国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刘禅却谈笑自若。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后来,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着’。”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不像是你的语气呢?”刘禅指着郤正,睁眼望著司马昭说:“马兄,你说的没错,就是郤正教我的。”刘禅身边的人也都乐了。

电视剧刘禅形象

不管故事的细节是真是假,刘禅的"乐不思蜀"从另一个角度讲,印证了刘禅的聪慧,《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大意是正因为刘禅的没心没肺乐不思蜀,才让司马昭放了刘禅一马,没有杀他。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做了八年的王公,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其中道理大概在此吧。

在众多观众心里,刘禅是一个扶不起来刘阿斗,《三国演义》为了衬托诸葛亮,把刘禅写成了一个好逸恶劳的皇帝,众多电视剧中,刘禅也是“肥头大耳”形象,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游戏中刘禅形象

小说只是小说,不是正史,历史上的刘禅不仅是个帅哥还是个仁君,他能够在位41年,在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三国时期终老到最后,成为中华历史上唯一亡国之后善终的君主,可以说本身就证明刘禅的机智和聪慧,就连易中天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说刘禅是并非酒囊饭袋,还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刘禅很孝顺。

在当时蜀的的政治环境里,刘禅周围生活的都是诸葛亮、张飞、关羽这样的巨星,纵使他刘禅在怎么光芒万丈,怎么也不能和诸葛亮等人相比。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死这前对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所以,在刘禅继位之后,对诸葛亮的决策也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按照丞相说的办。这也正说明刘禅的孝心。

刘禅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按照常规,诸葛亮本应还政与刘禅。北伐前夕,诸葛亮依旧把22岁的刘禅当作孩子,特派心腹“监管”,“后主益严惮之”。其实刘禅对诸葛亮很是不爽,从诸葛亮的《出师表》来看,他动不动就教育刘禅,动不动就拿“先帝”说事,试问,作为一个皇帝,整天被别人在耳朵后面唠叨:你爸怎么说,你爸怎么样,他能高兴吗?可是刘禅十分尊重诸葛亮,可以说言听计从,诸葛亮诸葛亮一心要实现《隆中对》里的抱负执意出兵北伐,穷兵黩武出兵攻打魏国,刘禅从来也都是支持,可以说,对待诸葛亮,刘禅听从了父亲刘备的遗志,做到了“事之如父”。

第二,刘禅很聪明。

刘禅从公元223后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公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能执政这么久,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 。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他死后,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由于蜀国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诸葛亮七出祁山北伐魏国又均以失败而告终,耗尽了蜀国的国力,可以说刘禅亲政时蜀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收拾这个烂摊子谈何容易。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魏延造反,却表奏杨仪造反。刘禅听完魏延表奏,马上提出疑问,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为了防止权臣权力太重问题,刘禅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主官政务,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治体制。

第三,刘禅很仁慈。

刘禅掌权后,制定了一些政策,让蜀国人民休生养息,全国发展蜀国的经济实力,蜀国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恢复,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兵临城下,刘禅选择不战而降,这确实有点让人不可思议,然而毕竟蜀国资源和底盘有限,大军压境,凭借蜀国那一点力量,肯定打不过曹魏。

和小说描述不同的是,历史事实不像人们一贯认知的那样——大臣英勇无畏、主张誓死抵抗,皇帝贪生畏死,决定献城投降。《三国志·蜀书·譙周传》记载:“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意思是邓艾兵临城下时,后主刘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大家面面相觑,均束手无策。成都无险可守,门户洞开,蜀汉的最高统治集团内部都没有必胜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坚守待援毫无胜算,作为君主,刘禅只能投降,避免无谓的牺牲和百姓的生灵涂炭。

综上所述,刘禅并非“扶不起来的阿斗”而蜀国的灭亡也不能全怪罪于刘禅,刘禅虽称不上明君和英雄,但也能算一个聪慧的仁君吧!


葛大小姐


历史上的刘禅不是演义、评书里的那个刘禅,不是文人集团为了标榜自己,而吹嘘诸葛亮,而刻意忽视、丑化的刘禅。

诸葛亮自己评价刘禅是: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翻译过来就是: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

当刘备死时,刘禅还是个刚刚成年十七岁青年。刘备将政事交托于诸葛亮,军事交托于李严,但短短几年,诸葛亮就运用政治手段,将李严架空,集军政大权为一身,而刘禅名为君主,实无一点权力,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中的后主传和诸葛亮传中都没有刘禅主动将国家都托付给诸葛亮的记录,也没有刘禅荒淫纵欲、贪图享乐的记录。陈寿唯一诟病刘禅的,只因为他任用了阉人黄皓弄权。诸葛亮大权在握,支手遮天,刘禅二十二岁时,还把他当成小孩子管束,刘禅不把自己没有的权力“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能还给他吗?!一个被诸葛亮党羽禁锢在宫廷中,连出宫去看一眼都江堰都不被同意的刘禅,除了面子上需要的祭祀活动,才可以出宫的“皇帝”,和一个傀儡有什么区别,他能做什么,能有什么可以让人民知道他的能力呢?!

除了诸葛亮的党羽和被荆州势力压制的服服贴贴、心怀怨愤不平的东、益二州本土势力外,荆二代中也没有一个可用之才,禁锢深宫的刘禅除了阉人黄皓,他还可以用谁来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呢?!黄皓是个阉人,他帮助刘禅夺回军政大权,他弄权,刘禅再收拾他,不比收拾诸葛亮、费袆、蒋琬、姜维更容易吗?!实际上,黄皓只是刘禅夺回权力的工具,虽然他在费袆、蒋琬死后,顺利夺回了政权,却在夺回军权时失败了,姜维及时逃回汉中,拥兵自重,延续了拖垮蜀汉政权的失败战争,国家的军队常年在那屡败屡战,国家怎么可能治理的好,一个只有政权,没有军权的跛脚丫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用的,国家经不起常年战争的消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去为军队服务了,国家的财力也大多投入到军事上了,国家经济靠什么来发展,靠谁来繁衍生息呢?!

后人常受演义、评书和无用文人们的鼓惑,对真正的历史记录一无所知,把姜维建议刘禅派兵防守阴平、阳关,黄皓问卜,告诉刘禅魏兵不来,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群臣,就不顾史书记录的事实,把实际上还是采纳了姜维建议,并及时派出了援军的史实,说成刘禅只顾贪图享乐,没有采纳姜维建议的谣言传了近两千年。姜维建议刘禅派兵防御的阴平与邓艾所偷渡的阴平山,根本不是一回事,虽然同叫阴平,但姜维所建议的阴平关是在今天的甘肃,而邓艾偷渡的阴平却是今天四川的阴平山,它位于阴平关、阳关、剑阁的深远后方,如果不是姜维放弃祁山险道不守,放曹魏军进汉中,偷渡阴平,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前,刘禅派出的援军就己经到达阴平关,还与交战失败的姜维在阴平关会合了。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后,刘禅又派出了最后一支还忠于自己的军队,在才干平庸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率领下,被不听劝告的诸葛瞻白白浪费了,坐看邓艾夺取涪关得以喘息、补给,错失蜀汉最后的屏障,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骨气、气节从来不是成大事者的品质,成大事者,当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懂得委屈求全,待机而动,留得青山在,而不是慷慨赴死。诸葛瞻之败,刘禅己无人、无兵可用,成都号称还有几万兵,实则己非刘禅可用,群臣一片请降之声,城是守不住的,明知失败,何必拉百姓无谓牺牲呢?!

刘禅聪慧过人、能隐忍,懂得权谋之术,审时度势,爱民不惜自损,其奈不得天时、人合,空有地利尔。欲成大事,孔明之流切不可大用,忠臣不等于良臣、成事之臣。勤奋不代表能做正确的事,好心办坏事,是经常发生的事。


沉140769451


刘禅并不是一个愚不可及的人,只是他生在了三国最弱的一个国家,成为了三国第一个亡国之君,所以才会背负上扶不起的阿斗的罪名。刘禅统治蜀汉的时间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独立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在刘禅统治时期,蜀汉没有出现过一个权臣,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叛乱,是三国时期最稳定的国家。

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只是一个17岁的少年,为了保障蜀汉的稳定,刘禅将蜀汉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让诸葛亮拥有了开府的权利。从诸葛亮开府一直到诸葛亮去世,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时间。

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虽然刘禅的旧部亲信都已经去世,但是刘禅仍然轻而易举的就接管过来了蜀汉的军政大权。在正式掌权之后,刘禅将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蒋琬和费祎,保证了蜀汉内部的权力平衡。在之后的30年里面,蜀汉都没有出现过权臣专权的情况。

夏侯霸投奔蜀汉的时候,因为父亲夏侯渊被斩杀而心中不满,刘禅特意召见夏侯霸,让皇子们出来拜见舅舅,对夏侯霸说:“你的父亲是在战乱中而死,并不是我的父亲手刃的。”然后刘禅指着皇子们说:“这都是夏侯家的子孙!”

刘禅的两任妻子都是张飞的女儿,张飞的老婆是夏侯霸的堂姐,所以刘禅才会这样说。从刘禅开导夏侯霸的事情来看,刘禅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并非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的缺点是比较贪玩,从刘禅继位一直到蜀汉灭亡,刘禅一直都是坐镇幕后,蜀汉的大小事务前期由诸葛亮负责,中期由蒋琬和费祎负责,后期由董允、黄皓、姜维负责。

由于刘禅长期不管理朝政,蜀汉后期的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董允去世之后,蜀汉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刘禅仍然只顾着玩耍,不愿意管理朝政,只要蜀汉的大权牢牢掌握在刘禅的手中,刘禅绝不愿意管理大臣之间的争斗。

刘禅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只是他没有把聪明用到合适的地方。不过刘禅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刘禅统治时期蜀汉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朝廷内部也没有权臣专权,而且刘禅没有大兴土木,他的昏庸仅仅表现在不亲自管理朝政方面。


史海泛舟摆渡人


史载,景耀六年(蜀汉年号,公元263年)夏,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大破蜀汉卫将军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绵竹之战,诸葛亮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尚书郎张遵(张飞孙)、黄崇(黄权之子)阵亡,蜀汉御林军几乎全军覆没。破绵竹后,邓艾率部直逼成都 。蜀后主刘禅在光禄大夫譙周的劝说下不战而降,立国42年的蜀汉王朝名实俱亡。“扶不起的刘阿斗”从此成为历史笑柄,蜀后主刘禅也成为昏聩庸碌之君的代名词。

刘禅在实力尚存的情况下为何放弃抵抗?

中国历代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最崇尚气节。打不打得过是一回事,敢不敢拼又是另一回事。从彼时蜀汉朝野的情况看,虽然被邓艾直捣腹心,但实力尚存,完全可以与孤军深入的魏军较量一番甚至关门打狗的。

先看看蜀国的情况。据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司马昭出兵灭蜀、邓艾偷袭阴平时,蜀汉除失掉汉中外,国力并未遭受太大的损耗。当时蜀汉尚有“领户(户籍)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两千,吏四万人,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两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由此可见,蜀汉在绵竹被邓艾全歼的只是部分守护成都的卫戍军队,主力精锐十万两千仍保存完好。蜀军主力大都部署在汉中、剑阁一线,基本未遭重创,加上国库钱粮充足,主将姜维足智多谋、能征善战,大可与魏军放手一搏,甚至将邓艾孤军一举全歼也不是难事。可刘禅为何在实力尚存的情况下,不做任何抵抗,竟轻率的献城投降了呢?

邓艾虽兵临成都城下,但孤军深入,早已是强弩之末

彼时的邓艾,虽已突破阴平,攻陷绵竹,但他麾下的军队人数有限,西晋史家袁准估计邓艾率领的奇兵最多在一万人左右。《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记载:“四年秋,(司马昭以魏帝曹奂的名义)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当时邓艾、诸葛绪皆归大将军钟会统辖,分别统领三万人马征讨蜀国。钟会与姜维在剑阁相持不下时,邓艾自告奋勇率偏师冒险偷渡阴平,他为了涉险出奇,又把参战人员进行精简,挑选精锐,裁汰老弱,最后随他从阴平入蜀的兵力大约在一万人左右,这点是基本可信的。

邓艾虽然出其不意来到成都平原,但将士长途奔袭、疲乏不堪 ,早已成强弩之末之势。刘禅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为何放弃抵抗,不战而降呢?

史书对刘禅的评价是“资质平庸之君”

袁准在《袁子》说:“(诸葛亮)事凡庸之君(指蜀后主刘禅),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由此可见,在西晋学者袁准的眼里,刘禅资质平庸,若不是诸葛亮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的辅佐他,他哪能在位41年?蜀国早八百年就完蛋了。

从刘禅继位后执政的情况看,不论从能力还是血性上比较,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代人杰刘备的儿子。从《三国志》、《汉晋春秋》等史籍中所记来看,刘禅对治国安邦相当外行,虽然他爹刘备煞费苦心给他留下了一个行政效率颇高且能相互制约的管理团队,但他却不能妥善加以利用,反而对这些智勇兼备之人深怀疑惧,却凭直觉对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宦官宠信异常,所以大太监黄皓就成了刘禅执政期间最炙手可热的“柱石之臣”了。

刘禅智商似乎很一般,对治国理政更是无从下手、一脸茫然,他的问题让辅政大臣诸葛亮感到很棘手。但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为不负刘备重托,不得不耐心教化他 ,他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教导刘禅如何治国,如何知人善任,如何与民生息,不厌其烦的将一些基本治国方略灌输给资质不高甚至略显愚钝的蜀后主。从《出师表》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可以让后世解读出一位托孤老臣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更能品读出一位治世能臣对一个庸庸碌碌的外行君主的万般无奈。

假如刘禅拼死固守成都,历史很可能被改写

还是回到曹魏灭蜀之战上来。邓艾冒险深入到蜀汉腹心成都平原时,因为翻越阴平险道时需披荆斩棘、穿越七百里渺无人烟的崎岖山路,最险峻之处甚至要“攀木缘崖”才能通过,可想战马和攻城所用的大型器械是无法携带的,即便他直捣成都,若想一举攻下城池,必须有比守城兵力多数倍的力量才行。成都是蜀汉核心,刘备父子在此经营了四十多年,城池坚固,防守严密自不必说,仅凭邓艾那支孤立无援的疲惫之师是无法攻克的。而且可以推断邓艾的部队是一支丢弃了战马的步兵,善于骑战的魏军失去了战马,与长于山地战的蜀军相比也就失去了优势。如果刘禅组织得当,不但能守住成都,甚至还可以瓮中捉鳖,一举团灭已成强弩之末的邓艾孤军。

此时的成都,魏军虽然已经捣入平原地区,但周边的要隘大都存在,姜维率主力仍在剑阁抵抗钟会的魏军大部队。且西边的郫县、汶山、龙鹤、白马、冉駹、匡用等战略要地均未失,均由五围牙门之兵固守。东面姜维率数万主力大军从剑阁撤至广汉郪城。罗宪率军驻守江州(今重庆)。南面的南中七郡 (在今天的云南)由将军霍戈镇守,彼时他已经集结好军队准备进援成都。北部的重镇雒城还没有失守,姜维的军队踞此不过七十里。汉中虽失,但外围靠近巴蜀之地尚有王含、蒋斌、柳隐率蜀军坚守,钟会虽出阳安关,但受其牵制,一时很难入蜀。

如此可见,蜀汉的十万大军基本完好无损,虽然成都守军人数不多,但毕竟有高耸城池为依托,假如刘禅据城坚守,待援军抵达后,完全可以将孤军深入的邓艾军“包饺子”。当初刘璋不也在成都抵抗大举围攻的刘备长达一年多吗?刘禅在有利的情况下为何不战而降?他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窝囊废吗?

刘禅献城投降,原来也有不为人知的苦衷

《三国志·蜀书·譙周传》记载:“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意思是邓艾兵临城下时,后主刘禅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大家面面相觑,均束手无策。

和小说描述不同的是,历史事实不像人们一贯认知的那样——大臣英勇无畏、主张誓死抵抗,皇帝贪生畏死,决定献城投降。

《三国志·譙周传》还记载过这样一段话:“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大意是刘禅与群臣商讨对策时,有人主张投奔盟友东吴,有人主张逃往南中(云南)。可以明显的看出,没有一位大臣主张坚守成都,等待援军的。

通过这些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蜀汉的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没有必胜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坚守待援毫无胜算。

首先,诸葛瞻惨败绵竹,已经使蜀汉高层的心理受到严重打击。而绵竹一失,成都无险可守,门户洞开。

之前的蜀国,国力虽不强盛,但为拓展战略生存空间,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十一伐中原,都是主动发起进攻打曹魏,这次变成曹魏主动进攻打自己,攻防角色互换得太过突然,被动防守的准备不足,导致君臣信心崩溃,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抵抗。

其次,因古代通信条件所限,对方的兵力部署和前线的战况成都并不知晓。因为情况不明,见邓艾兵临城下,刘禅等人还以为魏军主力已经彻底攻破了蜀军的边防线。由于姜维率数万精锐屯守剑阁,存亡不明,且远水难解近渴,蜀都的人们自然丧失信心,无心恋战。假如刘禅知道逼近成都的只是魏军的一支人数有限的“敢死队”, 他也一定会誓死抵抗,坚守待援的。

假如这样,历史或许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至少蜀国的国祚还会往后延续几年,不至于那么快就灰飞烟灭了。

刘禅放弃抵抗,缴械投降,邓艾兵不血刃进入成都,有人说与诸葛亮有关

据《三国志》记载,当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中原,在《出师表》中对刘禅说:我们自己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啥意思呢?原来三国中以蜀国实力最弱,蜀汉君臣长期以来信心不足,高估对手,低估自己。这次邓艾长驱直入、直捣成都,这个长期存在的弱者心理终于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集中爆发了。一旦彻底丧失信心,局势就难以收拾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专权,臣强主弱的局势不可避免 。刘禅从自身安全考虑,将蜀军主力全部外调:李严长期率军驻扎白帝城永安关,诸葛亮则统大军屯扎在汉中,导致成都防务异常空虚。

加上蜀国长期施行严刑峻法,诸葛亮、姜维屡屡用兵,百姓不堪征调,早已力竭,民心已经尽失。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蜀本谓敌不便至,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蜀国认为魏军不容易攻进来,就没有进行必要的防御准备,等听到邓艾已进入阴平,老百姓人心惶惶,都出城躲到山里去了,官府无力禁止。

由此可见,蜀汉已失去民心,社稷存亡之际,已没有百姓愿意与成都共存亡了。

刘禅资质平庸,胸无大志,无谋无勇,妥妥的昏君一枚

国家遭遇外敌入侵,风雨飘摇之际,君臣百姓应该抱成一团,同仇敌忾,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但是长期以来,蜀汉刑罚严酷,税赋、杂役沉重,加上连年征战,且徒劳无功,未得中原尺寸之地不说,百姓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已无人愿意再为刘汉小朝廷出力了。


所以在蜀汉群臣看来,大兵压境之际,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逃,要么降。抵抗是不可能抵抗的。

光禄卿大夫譙周劝刘禅说,逃跑不可行,如果逃到孙吴,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并且魏国灭蜀后必攻吴,假如乘势灭掉东吴,您最终还是得成为魏军俘虏,或许会二次受辱。假如您逃往南中,魏军必紧追不舍,而且南中诸夷(少数民族)或许还会乘乱造反。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魏国,而且魏人为了诱降东吴,一定会厚待蜀国降君的。

刘禅采纳了譙周建议,献城投降,还下令姜维投降钟会。刘禅举国投降后,除杀妻自刎的北地王刘谌外,也算保住了身家性命,并且被魏王曹奂、权臣司马昭封了个有名无实的“安乐公” ,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待。

有人说,刘禅并不傻,还颇有心机,比如他在魏国耽于享乐,沉溺于声色狗马中不可自拔,是为了迷惑司马昭。在司马昭询问时他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蠢话,其实是在韬晦自保,不仅消除了司马昭的疑忌,还得以善终,这不是有大智慧吗?可事实是,他仅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否则也不会重用奸宦黄皓,掣肘姜维,将蜀汉朝堂弄得乌烟瘴气,若不是诸葛亮、蒋琬、费祎 、姜维等人的尽心辅佐,凭刘禅的个人能力,不要说能在位41年,就是在位一年都够呛。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铁马冰河wu


讲真,现在觉得拔高刘禅的人,其心可诛。表面上看,好像是在为刘禅平反,其实骨子里就是在宣传一个东西,那就是“利己主义”。

一句“智量甚大”就能为刘禅在位的昏聩表现平反?诚然,刘禅绝对不是演义中那个低能儿,但是他也没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什么大的业绩,你说他大奸大恶确实不至于,但你说他高瞻远瞩那更是屁话。

诸葛亮辞世后,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能臣还在,诸葛留下的政治资本还没有用完,加之曹魏内部一直在闹矛盾(司马氏政变、曹氏失势等),孙吴又连年与曹魏开战,蜀汉不过是夹缝中求生存,这样的背景红利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杰出治世的水平了?

蜀汉内部矛盾确实多,蜀法严苛且负担很重,当年若不是诸葛亮自身能够以为标榜,益州士族恐怕早就满心怨愤、揭竿而起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撤销了丞相,你以为他是有什么宏图大志?不就是确保没人妨碍和打搅自己了吗?之后宠幸奸宦,搞得大将军姜维都要退出成都去屯田。邓艾偷渡阴平,刘禅居然让奸宦起卦,最后兵临城下,束手就擒,这是明君所为?居然还有人去粉饰“乐不思蜀”,说是自保之计?你说刘禅一辈子都在想办法自保,我绝对相信,你说他有本事在司马氏面前玩虚与委蛇那一套,我觉得是痴人说梦。司马家起家就是玩政治斗争的,刘禅那点小手段,司马家会看不出来?你是瞧不起司马家是吗?

现在为了瓦解蜀汉正义性,最多的说辞就是扯战争的合理性和战绩,不从这个点出发,你怎么说诸葛亮穷兵黩武,怎么说姜维毫无建树呢?只要你一说战争是正确的,马上就可以冠你一个无视疾苦、劳民伤财之罪,真是无比好使啊。历史背景和国家旗帜,这些大家是不管的,反正打仗就不对。

刘禅是不是真无能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一生就是求富贵、求平安,没什么宏图大志,一生在一些高光人物的保护下,离开屏障靠着运气撑了一段时间,最终亡国却善终。这样的人,从古自今被文人雅士看不起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除了运气,实在不知道他有什么好说好学的地方,以至于后来强加一个低能的帽子给他,虽然不是事实,但却能看出长久以来古人们对刘禅的态度。

最后说一下,为啥这几年挺刘禅的出来了?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想着不劳而获,走捷径,说到底,就是利己主义,这就跟刘禅的态度和人生哲学不谋而合了。所以,刘禅有了市场,耻辱投降可以说成是为保全成都之民、政治水平低下可以说是诸葛亮把持朝政不给机会、乐不思蜀可以说是为了自保而苦思冥想出的对策,什么叫无耻?这就叫做无耻。


San途河


在影视剧当中刘禅就是一个贪图享乐,懦弱无能,傻里傻气的人,身为帝王没有实权,是一个傀儡般的存在。关于刘禅的负面新闻也很多,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都是刘禅一生的污点。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

公元221年,刘备创建了蜀汉政权。不到三年,由于军事上的失误,刘备夷陵之战大败白帝城托孤。把当时17岁的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从此,刘禅成为蜀汉政权的第二任皇帝,然而刘禅登基后却成为“傀儡”般的存在,当时的朝政由诸葛亮一人独揽。



就这样11年后,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路上病死五丈原。刘禅终于掌控了实权,他掌控实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丞相制度,并命蒋琬,费祎二人分担了原先诸葛亮的丞相工作,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二人相互制衡相互约束,也便于将来自己的管理。事实证明刘禅不是一个“傻子”,在刘禅掌权治理蜀国的二十多年里,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得到了恢复,而蜀国内部也没出现过大的变故!


关于刘禅主动投降!是对,是错?

我认为刘禅主动投降是对的!公元263年,西晋军队向蜀国杀来,面对强敌刘禅选择了主动投降。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当时很朝臣的反对,他的儿子刘谌认为刘禅是贪生怕死,甚至用自杀殉国的方式来羞辱他。但是蜀汉政权终究还是灭亡了,司马昭兵不血刃拿下蜀国,刘禅成为了司马昭的俘虏!

刘禅选择主动投降在我看来并不是贪生怕死,他这样做避免了蜀国生灵涂炭,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刘禅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扶不起”,他在位41年,亲理朝政27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被俘虏的8年里,他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几次杀身之祸。这样的刘禅你还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唐古看今


刘禅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登基前,从207年出生到223年继位这16年。

2.诸葛亮时代,从223年继位到234年诸葛亮病逝这11年。

3.后诸葛时代,从234年诸葛亮病逝到263年蜀国灭亡这29年。

4.晚年,263年蜀国灭亡到271年刘禅去世这8年。

刘禅在人生头16年里有记载的就两件事,208年赵云在长坂坡之战救阿斗,212年张飞、赵云截江救阿斗,在两件事在《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描写,经过了艺术加工,但这两件事是真实存在的。

刘禅的少年平淡无奇,文没有曹植、曹冲少年天才般的表现,武没有曹丕、曹彰少年英武的形象,初见是赵云怀中的襁褓婴儿,再见就已是蜀汉的皇帝了。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在遗诏中嘱咐刘禅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此时的刘禅17岁,这些“经世之学”刘禅之前有没有学习过,学得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记载表明刘禅有过什么内政,军事方面的经验,不管怎样,他还是个17岁的孩子,想想我们17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摆在刘禅面前的是内忧外患中的蜀国,我们不能对他苛责什么,于情于理放权给诸葛亮都是最好的选择。

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去世,刘禅继位称帝,开启了人生第二阶段:武侯辅政。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在弥留之际,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钦点了诸葛亮来辅政,把蜀国和刘禅都托付给了诸葛亮,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位托孤大臣,尚书令李严,这个李严本是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刘璋命李严率军抵抗刘备,没想到李严投降了刘备,所以刘备为什么要托孤给诸葛亮、李严二人呢,有人说是为了牵制诸葛亮,刘备也不放心诸葛亮大权独揽,也有说李严是益州派(原刘璋部下)的代表,这样安排是为了平衡蜀汉内部派系,后来诸葛亮与李严也确实有分歧,这是另一话题了。

回过头来,刘禅从始至终都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他是蜀汉的皇帝,名义上的统治者,但在诸葛亮辅政的11年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刘禅自己做的决定,不知道娶了张飞两个女儿算不算,“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仿佛是一位看客,看《三国志··后主传》就像在看流水账,也难怪《后主传》只有三千字,而《诸葛亮传》六千字。

怎样评价刘禅的前半生呢?“平庸”二字,何为平庸,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就像评价官员,无作为、有作为或胡作为,刘禅是无作为,既然不能比诸葛亮做得更好,刘禅的无作为看起来也是不是件坏事。问题是诸葛亮在的时候什么事都能担着,就像是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刘禅是虚位的国家元首,诸葛亮是首相大权独揽,那要是诸葛亮不在了呢?刘禅做好掌权的准备了吗?

234年八月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刘备集团经历了刘备时代,诸葛亮时代,来到了后诸葛时代,为什么不是刘禅时代,因为刘禅还不配为这29年打上个人烙印,有人说刘禅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你看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不还存在29年呢吗,这就是典型的强加因果了,我还说要不是刘禅昏庸,蜀汉能延续更长时间呢,那到底刘禅在后诸葛时代表现如何呢?

诸葛亮刚一去世,蜀军就内讧了,这就是魏延造反事件,这件事就不在此展开了。结论就是魏延没想造反,但确实违抗诸葛亮留下的军令了,也确实想夺取军权了,这件事准确的说是魏延和杨仪内讧事件,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刘禅为此事咨询了董允、蒋琬的意见,决定站在杨仪一边。

结果是魏延兵败被杀,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这是多深仇大恨啊,还要鞭尸,还灭族。

这件事暴露了一些问题,诸葛亮尸骨未寒,蜀国内部就有人争权了,杨仪先斩后奏,还灭魏延三族,造成既成事实,这两人都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杨仪这人也膨胀得很,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235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杨仪当初说魏延造反,杀了魏延,现在自己竟说出诸葛亮死后,要是率军投降魏国就好了这种话,怕是失了智,该死。

据《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载临死前留下遗嘱:

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

亮曰:“文伟(费祎)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说的是诸葛亮钦点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魏延和杨仪都想推翻这个遗嘱,但均以失败告终,刘禅的决定遵照了丞相的遗嘱,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蜀国完成了权力交接,度过了诸葛亮死后的危机,刘禅在此事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三国志》里陈寿把蒋琬、费祎、姜维放在一传是有其道理的,事实上此三人是后诸葛时代Big Three,掌握蜀汉军政大权的人,蜀汉能再坚持30年是这三个人的功劳,跟刘禅关系不大。

之前说过刘禅的前半生用平庸来形容,为何平庸,因为无能,这个无能不是在骂刘禅,而是说刘禅没有才能,没有能力也不能有所作为。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但无奈生在帝王家,刘禅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身份,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你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有句话叫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刘禅承担起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了吗?

显然是没有的,又有人说了,当时的情况,蜀国最弱,诸葛亮和姜维都不能更进一步,也不能怪刘禅无能啊,有道理,刘禅做不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不是他的错,这谁都做不到,但蜀汉的灭亡,刘禅要负主要责任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教导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是亲近的意思,刘禅久居宫中,不问政事,自然亲近身边的人,而贤臣们在哪?

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

四年冬十月,尚书令费祎至汉中,与蒋琬咨论事计,岁尽还。五年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蒋琬自还汉中,住涪。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薨。十二月,大将军费祎至汉中,行围守。

九年夏六月,费祎还成都。

十一年夏五月,大将军费祎出屯汉中。

古代交通、通信不便,蒋琬、费祎、姜维大部分时间在汉中等地屯田练兵、防御魏国,所以刘禅身边出小人是必然的,贤臣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功绩获得权力、地位,而小人们只用凭着自己离皇帝近,极力阿谀奉承,讨好皇帝就能飞黄腾达了。

刘禅也从平庸、无能变成昏庸了,糊涂而愚蠢:

先是宦官黄皓弄权,“初,永憎宦人黄皓,皓既信任用事,谮构永于后主,后主稍疏外永,至不得朝见者十馀年。”

刘禅的弟弟刘永因憎恶黄皓,被黄皓诬陷,刘禅竟然疏远刘永,十多年不见刘永……

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

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姜维……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缓。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北地王刘谌,刘禅的第五子,誓死抵抗,刘禅不同意,遂自杀,刘禅出城投降。

还有什么好说的,不说了,总结起来刘禅就是个平庸、无能、昏庸的亡国之君,至于用什么“乐不思蜀”保全自己来证明刘禅聪明……





静逸堂堂主


写历史的人,或者说小说的人,可能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位置高度的限制,或可能是讨好读者的心态的影响,总是会过度地美化、丑化、甚至神话剧中角色,刘婵可能程了受害者之一。其实刘婵有许多谋士,点子都是他们出的,不可能自己拍屁股决定。




泌尿白强888


投降当然是对的。

因为刘禅没有任何本钱对抗邓艾。





诸葛瞻战死,姜维被隔离,成都平原已经无险可守,刘禅手上军队不足万人,还都是战斗力低下的老弱病残,根本无法守备成都。

邓艾偷渡:



逃向南中当野人,或者逃向东吴,显然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最重要的是:蜀汉本地世家不会反抗曹军,只会在守城后发动政变,斩刘禅送给邓艾。就如当年刘璋面临的局面一样。

刘备集团是外来户,依靠荆襄士集团与东州士集团的合作压制本地世家,如今刘禅手上兵马稀少,你以为本地世家愿意帮助刘禅而损失自己的兵马钱粮?



真愿意帮助刘禅的话,邓艾偷过阴平之后不过万把人,本地张秦两大世家却是比肩江东四大家族的顶级豪门,战斗力强悍的部曲不少于三四万,灭掉邓艾真不会很难。可惜饱受刘备集团欺凌的本地世家,都是恨不得斩尽杀绝这些外来户的。


四川達州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将众多读者的目光吸引到蜀汉国运上,将"尊刘贬曹"情怀的倾注全文,试图凭一"笔"之力来"扭曲"读者对历史的认知。然而往事随风,蜀汉二代而亡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罗贯中出以何种目的"尊刘"笔者尚不知晓,不过细细看来,却也能从中发现端倪——罗贯中为何不好人做到底,而是偏偏要将昭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的巨大反差呈现给读者,难道后主刘禅就真的就如世人所言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亡国之君?

笔者将参考史界中最具权威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以及其他史料为各位一一剖析,带读者细细品读刘禅的为人。

刘禅这个人的简介:

刘禅(207年-271年),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后人惯称其为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与皇思夫人甘氏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17岁正式继位,幼时学习过《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治国理政的古籍,后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是刘备众子中最为聪慧的一人。在位时长达四十一年之久,是那个战火纷飞,尔虞我诈的年代少有的长期稳坐江山的帝王。

蜀汉灭亡后,刘禅以降君的身份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开始了长达8年的"乐不思蜀"的日子,公元271年于洛阳逝世,享年64岁。为了让各位真正了解刘禅的为人,笔者将重点放在了诸葛亮去世后的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

【生平事迹一】——特赦令中的学问

通读《三国志》,笔者发现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同其他帝王相比,刘禅对"特赦"似乎情有独钟:

三年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大赦,改元。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张氏。大赦,攻元。

六年冬十一月,大赦,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

九年夏六月,费祎还成都;秋,大赦。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

四年春三月,追谥故将军赵云。冬十月,大赦。

……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后主传》中关于刘禅特赦的记载就不下14回,那么从刘禅这种特殊的"癖好"或是另有所图政治目的中,是否能够对他的性格窥见一斑,有助于我们剖析他的为人呢?且听笔者道来。

虽然在古代大赦天下时,特赦权都是以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这种"良心发现"的行为归根结底并不是为那些罪人着想的,其本质目的依旧是向百姓施以恩泽,求得政局稳定。按理而言,如此深得民心之事,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会或多或少的所有顾及。然而纵观诸葛亮拜相其间,诸如此类的恩典活动几乎没有史料任何记载,以至于陈寿评价:"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所以单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刘禅的时局官在某些方面并不亚于诸葛亮。

特赦的目的除了是传达喜悦的心情外,在笔者看来,似乎也更像是一场被加以粉饰的招募令。

在蜀国失去前期众多精英良将后,后主为了重现往日兵多将广的辉煌(虽然最终还是朝衰亡走去),在招募之事上就要格外用心。深谙特赦之道的刘禅,选择在恰当时机大赦,除了鼓励这些犯人们改过自新,更好的铭记恩泽外,同样也达到了疏减监狱囚犯,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

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特赦发挥感召效应,去激发蜀地群众的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因此哪怕是在其他两国后期军事人才辈出的时代,仅存姜维、廖化等人的蜀国仍有一战之力,和魏国摩拳擦掌了近40年。虽然这确实是与蜀营中将领的杰出的军事能力分不开,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依旧是那些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底层士兵。可见刘禅大赦的感化确实在国民身上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生平事迹二】——励精图治,彰显本色

接下来笔者再来谈谈刘禅的执政能力。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听听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

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司马昭: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李密: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由于立场和接触的时间不同,上述三者对于刘禅的评价各有千秋,褒贬不一,但在治国理政这一方面,司马昭和李密却站在了同一战线,前者认为他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后者认为他用人不善,自食其果。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道理,但不完全是。笔者再来为各位一一剖析,在《五丈原诸葛禳星》中有这样一个桥段,记载了诸葛亮对于蜀国将亡的无奈。

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谘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

诸葛亮不满三句的遗言却也如是地道出了蜀汉未来的命运,如他所料,在历经蒋琬、董允、费祎辅政之后,蜀国也确实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忠君爱国的铁腕名臣,后期更是奸臣当道,专秉朝政。但即使是这样,在"蜀汉四相"最后一位费祎离开人世的时候,刘禅也仍旧是将这个风雨缥缈的国家维系了近10年之久。

其间他注重发展经济,与民休息,亲摄国政,甚至于公元258年,改国号为景耀。(景耀即光芒;阳光。《汉书·叙传上》:"宾又不闻龢氏之璧韞於荆石,随侯之珠藏於蜯蛤虖?歷世莫眡,不知其将含景耀,吐英精,旷世千载而流夜光也。)借此象征着国力的强盛。

以上种种个人作为恐怕是诸葛亮生前不曾料想的吧?这里刘禅所体现的执政能力不知道又会将多少将其视为傻帽之人的脸打响。

【投降无关对与错,心系百姓真君王】

虽然古人崇尚"不到战斗的最后一刻就绝不认输"的观念,然而在那个动辄祸国殃民的乱世,选择知难而退似乎才更加符合黎民百姓渴望避战的心愿。就当时的国力而言,吴蜀两国其实总体上已成下坡趋势,根本没有能耐去抗魏。

其次,在加上诸葛亮之前一一实现的遗言,就冥冥之中注定着蜀国将亡的命运。虽然有一线的将士全力抵御,然而对于胸无大志的刘禅而言,或是他早年的志向早已被身为相父的诸葛亮所架空,自然而然地就没有父辈那般匡扶汉室的理想宏图。以至于到了最后,他也不忍心看着继承相父意志的姜维再去做无谓的抵抗,所以就尽其所能利用宦官黄皓对其加以牵制。

甚至到了最后,主动投降迎合,图个自我安乐的同时,还蜀地百姓一片祥和,又有何不可呢?难道历史上所有帝王就一定要与国共存亡吗?在笔者看来,那些人完全就是兵家"霸道"理念的狂热分子,刘禅身上所体现的大智若愚或许才是蜀地百姓所期望看到的那样。哪怕是放在现代,后人每每讨论起亡国奴,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南唐李煜、北宋徽宗、明朝思宗等人,又有谁会去怪罪一个宅心仁厚做出正确选择的阿斗呢?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真实的刘禅并非像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无能,只不过是迫于特殊的政治环境,所以他必须懂得隐忍,在诸葛亮离世之前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傻傻形象,而后励精图治,亲摄国政,到最后主动示降,保全家国,这或许才是刘禅不同于他人的帝王之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