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安江南的弘光朝廷被滅以後,到永曆建政的短短一年之間,明朝幾乎丟掉了整個東南地區,在此傾覆之際,之後更是顛沛流離,幾乎被滅國,直到大西軍率軍歸明,永曆朝廷才開始穩住了陣腳,逐漸對趨向西南的清軍發起反擊。在永曆長達十六年的時間裡,最大規模的反擊戰,莫過於永曆六年的桂湘川大反擊。
在這場大反擊中,明軍以雲南、貴州、半個廣西兩個半省,向北、東兩個方向大舉反攻,就明朝官軍、舊西軍、舊順軍皆參與在內,收復廣西、四川、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大片地區,大有將清軍趕到長江以北的氣勢,光復江山的氣勢。
永曆朝廷在永曆六年固然戰績大豐收,東線李定國,先是在桂林逼得清定南王孔有德自殺、之後又在湖南陣斬宗室敬謹親王尼堪,一時風光無二,但北線劉文秀的北線明軍為何在一開始打的清軍潰不成軍的情況下,最後卻飲恨保寧?
上圖_ 李定國(1621年—1662年),南明永曆政權抗清名將
- 北上戰略
彼時,與濟國公劉文秀對線的將領,正是大名鼎鼎的清平西王吳三桂,吳三桂在一生中,易主無數,打過清軍,打過闖軍,也打過明軍,且對各軍都有過不錯的戰績。作為劉文秀的對手,他曾言:“此生未遇劉文秀如此之勁敵”,不管是在當時或是後世,這個評價也是對劉文秀的能力給予了相當的肯定。
劉文秀剛開始北上的時候,他的進展甚至好過東線的李定國,在劉文秀的攻勢下,吳三桂在四川連連敗退,把四川除了保寧以外的地盤迅速丟光。
敘州、重慶之戰中,劉文秀收割下了吳軍諸多人頭,又俘殺在吳軍中地位超然的白含貞,吳三桂、李國翰等人退守保寧並考慮跑路陝西,入川沒多久,劉文秀軍已經全面壓制吳軍幷包圍保寧。
上圖_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
後世史學家對劉文秀在保寧之戰中戰略上的選擇多有貶損,認為他在保寧戰役中太過急躁,但如果我們拋開上帝視角,站在當時劉文秀的立場,會發現他的選擇也是合理的。開戰之前,劉文秀在敘州、重慶等地重創關寧軍,一路高歌猛進,很難不讓人宜將剩勇追窮寇。
而且,當時在孫可望主持桂川湘大反擊之前,全國抗清形勢陷入了弘光覆滅來的低谷,在金聲桓、李成棟舉兵相繼失敗之後,兩廣復失,明軍在清軍面前像待宰的羔羊一樣不斷潰敗,永曆政權幾乎被滅,也就是注入大西軍的新鮮血液後才算勉強穩定下來。在此時劉文秀太需要以一場從未有過的殲滅戰鼓舞人心。
區別於後來三藩時期吳三桂部將王屏藩的保寧戰役。彼時入川的吳軍並沒有劉文秀所率明軍所面臨的諸如兵員、糧秣等諸多問題,西南地區作為吳三桂的老巢,數十年的經營給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而且四川至西北方向作為三藩吳軍的重要攻擊方向,在戰略上,王屏藩不需要那麼急切的去尋求決戰,最重要的是,他的對手也遠沒有劉文秀的對手難纏。
上圖_ (永曆七年)1653年南明與清的形勢圖
保寧的地形因素,也是劉文秀選擇迅速決戰的重要原因,明代保寧府府治北面一路通漢中,三面環水,且南面地勢相對平緩,適合作為據點向外擴張,進攻選擇優於防守。
就地形而言,清方若據保寧,吳三桂則可隨時威脅四川,即便是出於日後經營四川考慮,保寧府當時也急需拿下。再者,保寧一役也極有可能是松錦之戰以來明軍最有可能擊潰甚至全殲清軍精銳的戰役,一舉扭轉長期被動挨打的形勢,達到“力恢陝豫”的目的。
而全殲清軍大部隊這件事,即便是陣殺了清方第一位宗王敬謹親王尼堪的李定國也沒能做到。
不難發現,劉文秀的選擇其實也並沒有那麼不堪,相反,基於戰略考慮還頗為高明,那麼這場鮮為人知的戰役劉文秀輸掉的原因,一是劉文秀的臨場指揮能力著實略遜吳三桂,再則就是他的運氣總是差了那麼一點了。
上圖_ 清時期期四川地圖
- 兵源劣勢
劉文秀受命北上時,跟隨他一同作戰的,是舊明軍系統的張光萃、張先壁等一干將領,在這次大反擊行動中,這支明軍部隊的組成明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而且將領之間也是派系林立,互不服氣。
北上的明軍中,有孫可望種田後新應徵的西南兵,有原來的大西兵,也有明朝的舊官軍,這無疑增加了劉文秀在北伐中調度軍隊、協同作戰的難度,後來在保寧之戰中,劉文秀也嘗試過收攏敗軍穩住陣腳,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
而吳三桂的軍隊相對來說組成更單純,基本上屬於當時從遼東隨吳三桂入關的明朝舊關寧軍。這樣一來,相比於劉文秀的軍隊,關寧軍調度和命令也自然更加統一,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臨時調動軍隊難度上大大降低,這一方面的優勢,增加了吳三桂取勝的籌碼。
北上入川的大軍中,戰力最強毋庸置疑是劉文秀一直帶著的原西軍,這支部伍裡的原明軍雖然算不上戰五渣,不過要指望戰力多強也是不可能的。
明朝原先佈置在西南的精銳部隊,在一次次援遼、剿寇的作戰中早已喪失殆盡的,剩下的軍隊戰鬥力都很一般,張先壁、張先軫兄弟的這支明軍舊部在保寧之戰中沒有轉進如風,已經算得上舊明軍的清流部隊了,但在劉文秀入川的軍隊中,卻拖了後腿,這也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上圖_ 關寧鐵騎
- 臨陣博弈
保寧之戰開打之前,明濟國公劉文秀開始了搜山檢海抓三桂,碰上吳三桂倉皇失措的表現,劉文秀膨脹了,自認為徐達再世,遇春復生,對部將王復臣聚集優勢兵力的建議相當不屑一顧,在他眼裡,吳三桂和關寧軍早已是半個身子進了棺材。
這方面以劉文秀的戰略來看,他並不算做錯,比起保寧的城池,他更需要的吳軍的覆滅。而他犯下的最大的錯誤,是不合適的兵力部署。
基於劉文秀的戰略目的,他先是在保寧府治周圍的重要據點一一佔領,命令部隊造橋,讓戰力強的主力渡過嘉陵江,然後以張先壁等依據地勢擺陣,並派遣張先壁的弟弟張先軫背水守浮橋。
劉文秀的部署下,沒有聚集優勢兵力,則是為了殲滅而非驅趕,是從北面西面南面合圍吳三桂,再分兵斷其逃往漢中之歸路,才能將關寧軍逼做甕中之鱉。
上圖_ 長江的六大支流分別是嘉陵江、烏江、岷江、湘江、漢江和贛江。
為了合圍吳三桂,將戰鬥力並不強悍的軍隊拉長陣線、背水結陣,這是極其致命的錯誤。兵仙韓信的背水一戰,並不是人人可以效仿,韓信戰前的態勢是在劣勢情況下求生之戰,劉文秀軍中顯然沒有這種危機。
況且,即便在那種情況下,韓信仍然以戰力較強的軍隊居後作為緩衝,這一點劉文秀並沒有做到。在當時,劉文秀的佈置,應該是對吳三桂膽量和關寧軍戰鬥力的低估。
在四面遼歌的情況下,眼光毒辣的吳三桂沒有選擇繼續當一隻烏龜死守,而是根據明軍兵力較為分散的實際情況,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迅速決策,根據保寧地勢較高的特點居高臨下主動尋求薄弱環節包圍的突破,誓要突圍。
既然如此,劉文秀軍中戰鬥力較弱的張先壁軍就成為了吳三桂的首選。首先張先壁的軍陣拉得太長,極好的給了吳三桂突破的機會,是時,吳三桂率軍直衝張先壁軍陣,張先壁軍接觸不久後就開始潰敗,且形成倒卷珠簾之勢不斷衝擊明軍本陣。
上圖_ 永曆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
此時另一支清軍抓住機會向張先軫部衝擊,張先軫部本來就是戰力不強還在地勢較低背靠江水,在受衝擊前後慌不擇路將浮橋砍斷,明軍將士軍馬被趕入江水中,霎時間形勢倒轉。
這麼一來指揮系統和未渡河的大軍徹底割裂,被分割擊敗已是定局。此時白文選的援軍即使到達,做的也不過是無用功。
在這場戰役中,劉文秀的失敗帶有一定的運氣因素,劉文秀戰時固然自大,但兵員素質參差不齊、將領派系林立等等原因很大因素上制約了他臨場的發揮,劉文秀的戰略考慮並沒有錯,只是過於理想化,而南明混亂的政局並沒有給他提供相對理想的作戰條件,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作為“流賊”出身的將領,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劉文秀也從來沒有想過背叛國家,到了他的彌留之際,他也對永曆皇帝說了一番讓人十分感動和悵然的話:“臣有窖金一十六萬,可以充餉。”
參考資料:顧誠《南明史》、錢海嶽《南明史》、王夫之《永曆實錄》、臺灣三軍大學《中國曆代戰爭史》
閱讀更多 歷史大學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