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背景的P2P平臺是不是更靠譜?

裴紅義


網貸平臺存在風險,不是因為誰是股東誰會更負責,而是網貸平臺基於的商業邏輯存在缺陷,隱含多個陷阱:

閉環風險管理陷阱

傳統的以銀行為中心的信貸交易,在借款人、貸款人與銀行信用中介之間構建了銀行既承擔信息生產又承擔違約風險的剛兌模式,風險負擔的責任是制度約定好的,不存在風險負擔責任在借貸雙方與中介間的邊界不清。其理由就是,銀行負責生產借款人信息就要承擔借款人違約風險。隨著金融的脫媒,銀行生產借款人信息的功能作用下降,不再具有信息生產與獨佔借款人信息的優勢,銀行業的風險驟增。為此,銀行業謀求了風險向外轉移的路徑:其一,以抵押、質押與擔保等形式向借款人及第三方轉移;其二,以強化自有資本管理向股東轉移;其三,以資產證券化、衍生化等技術與工具向市場轉移,由此構建了一個開放的風險管理機制。

再看P2P網貸平臺,由於平臺不承擔借款人信息生產的責任,又沒有保障借款人信息公正真實的市場機制,更沒有轉移風險的出口,一旦借款人發生違約,這個風險就在貸款人、平臺與借款人之間流動,構成一個封閉的環。通常情形下,平臺會發現,雖然法律說,它是信息中介平臺,只負責傳遞信息,但實際上,卻很難逃脫責任,因為這個閉環裡風險沒有轉移的出口。

剛性兌付陷阱

當平臺發現違約發生時風險轉移沒有出口後,又迴歸於傳統銀行業的做法,加抵押,加擔保,加保險,加風險備付準備等各類信用保證與增級措施,等於對貸款人加了承諾。有承諾就必須兌付,因為抵押也好,擔保也好,保險也好,都是保證,風險備付就更不用說。平臺如果兌付出問題,流動性風險不可避免。最後大家會發現,除了跑路,沒有他法。

大數據陷阱

金融業在產業歸類上屬於信息產業。大數據對於金融業來說是產業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從最傳統的銀行業就是因解決借貸雙方信息不暢通而生,其經營的模式就是規模經營借款人信息,可以說,銀行業的產生就是基於大數據。基於大數據,銀行知道,存款人在哪裡?借款人在何處?基於大數據,銀行知道哪些客戶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哪些客戶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基於大數據,銀行知道什麼樣的人風險最大,什麼樣的人條件最優。互聯網的優勢正是聚合大數據,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卓越條件。

但是,大數據聚合不等於金融行為的產生。如新浪的P2P網貸,為了聚合大數據,採取目前互聯網犧牲利潤的經營方式,一切只為大數據,以為有了大數據就有了金融業務,結果必定失敗。因為金融業務不同於互聯網業務,互聯網業務不成功最多犧牲自己的投資,沒錢了可以不玩了,不玩了沒有人會向你追債。P2P網貸不同,你是用別人的錢賺錢,且這個錢還不是你自己用,這就需要:一方面,你有為他人的錢負責的責任,另一方面,你要把錢用到能夠賺錢人的身上才能賺到錢。當錢沒用好,用錢的人沒有錢還,出錢的人問你要,天經地義。

信息中介陷阱

對於P2P網貸,明明在經營金融業務,監管當局卻不願意將其歸入金融機構隊伍,將其定位於信息中介。我猜想,監管當局的邏輯就是,我規定你是信息中介,你就不是金融機構,如果你做了金融機構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違法。而P2P網貸平臺,則以拚命證明自己只是信息中介為已任,其邏輯仍然是:只要我是信息中介,就不違法。

可現實是,要做真正的信息中介談何容易。作為信息中介,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平臺要如何保證在此公佈的所有借款人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二是如果信息有誤,平臺要如何來負責任。先看信息保證問題。為保證借款人信息的真實可靠,接入央行的徵信系統總可靠吧!但是,平臺仍然會發現問題,通過徵信系統篩掉了一部分不良借款人,但違約仍然會發生,且隨著規模增大,違約概率也增大。再看信息責任問題。通過央行的徵信系統確認的借款人信息,如果借款人仍然發生違約,投資人也即貸款人應該沒話說,因為我向你公開了權威部門發佈的借款人信息,投資是你自己決策的,風險發生當與平臺無關。可是,目前平臺公司似乎都忘記了一點,對於任何一筆借款的審查,有兩個內容,一是審查借款還款意願,即通過以往借款人守信情況的分析,確認借款人是否具有還款意願,央行的徵信系統便起到這個作用;二是審查借款人還款能力,即借款人的財務與經營狀況、融資項目的可行性及未來收益能力等,如何保證這一部分信息的真實可靠,同樣是平臺必須承擔的責任。如何保證?平臺會發現,不做線下調查還不行,所以,很多平臺只好又回到線下。回到線下,就肩負信息生產職能,信息是平臺生產的,不僅負有風險保證的責任,且互聯網平臺的信息成本優勢也喪失了。這就意味著P2P網貸平臺僅僅做信息中介絕對是難以維持的。

屌絲陷阱

對於P2P網貸平臺的吹捧,有兩個很重要的也很神聖的理由:一是認為銀行業過低的利率盤剝了投資人,互聯網金融就是要給投資者提供獲得高收益的渠道。二是認為銀行業不願意給廣大的中小企業融資,剝奪了其獲得金融服務的權利,互聯網金融能夠讓每一個人平等享受現代金融服務。因此,P2P網貸平臺就是為屌絲們量身定做的投融資平臺,平臺就是專做銀行不願意做的業務!

分析P2P網貸平臺的生存邏輯,會發現有兩個關係:其一,P2P網貸平臺,是以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利率從銀行分流出零星分散的投資人,並將其分配給小額貸款的需求者。這等於將借貸市場上具有最大風險的融資者與最不具有承擔風險能力的小額投資人配對。其二,P2P網貸平臺構築了一個次級貸市場,將風險投資模式運用於借貸交易,將零星分散的小額投資人當作風險投資人,專注於次級貸的投資。在這個生存邏輯關係中,屌絲們看似成了投資的主人,可以依據自己的風險喜好自由選擇自己的投資產品,但正因為是屌絲,他們就是奔著你的高收益來的,可是就是沒想過要承擔與高收益相匹配的風險。當風險發生了,雖然小額沒有用手投票的權利,可是可以用腳來投票,擠兌是平臺不可迴避的陷阱,這也是屌絲們的力量。


門外金融


這個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網貸平臺靠不靠譜可能與他的股東背景有一點關係,但也是那麼一點點關係。該爆雷的還是會爆雷,該推鍋的還是會推鍋,該不負責任的還是不負責任。

參與德先生的圈子《理財頭頭是道》,裡面有靠譜的理財產品分析,有客觀的理財知識分享,還回答一切圈友問題!

先看幾家國資背景的爆雷平臺,看看強大的背景股東

1.上市公司五糧液旗下網貸平臺,萬盈金融。他的股東可是厲害,國藥集團以及上市公司五糧液。從股東背景看,兌付投資人投資款,那還不是輕鬆小意思?但是呢。

2.河北冀金保網貸,背後股東是經辦下屬單位河北金交所以及河北省產權市場。而且在國有政府網站頁面都有著冀金保的大幅宣傳。

3.上海生菜金融,已經被上海浦東公安局李安。運營公司融道網,其背後股東有上海科創投集團,上海國資委控股的上海儀電。

這才是冰山的一小角。企業會不會倒閉是同期基因狀況有關係,並不是說他有個靠譜的股東就可以永遠屹立不倒。

為什麼國資背景的網貸平臺也不能100%放心?

1.真國資和假國資之分。有些網貸平臺的所謂國資股東都是虛假的,或者僅僅佔了一點點股份,也不參與經營,也不參與決策,也不參與管理。你讓股東負責,他何來負責之有?

2.從企業法來看,股東僅為其出資負責。也就是說如果投資企業經營不善,股東將自己的出資款虧完了,也就算付完責任了。股東如果沒有參與網貸平臺自融等違法事情,那他確實不需要另外再負責任。

3.突擊退出,轉移股權。很多國企為了自身聲譽影響,在發現網貸平臺出現問題之前,會將自己股份全部轉出,之後擺脫股東責任。後續追責,情況就相對很複雜。

什麼樣的網貸平臺才會更靠譜?對照自己的投資,能夠上標準嗎?

現在政策監管已經趨向明確,在沒有備案完成之前,所有現存的網貸平臺,都不能說靠譜。在備案完成之後,也只能說他們進行了合規經營。

就前幾天,廣東金融監管局何局長表態,未來可能只有極少網絡借貸撮合平臺能開始備案,最後能通過備案那可能更少!不要迷信國資背景公司

1.股東背景要足夠強大!怎麼理解,就是要有錢有擔當能力,能扛得住事情。這不限於股東性質;

2.平臺的合規程度極高,持續合規能力極高。怎麼理解,高配置團隊,存管要上、每一項都完全合規,不能做違規經營;

3.強大的盈利能力!還能持續盈利,那麼歷史虧損過的網貸平臺基本上都沒有機會。

4.強大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實收資本要高,淨資本最少要5個億以上把,股東願意無條件支持,能有頂得住逾期和墊付的資金。

不要將命運寄託在擔保和股東上,要為自己的投資負責,要認真分析平臺,以及適當避險。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如果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只能說是相對靠譜一些,但不是絕對靠譜的,一個平臺經營再好,有兩種風險是抗拒不了的,一是政策風險、二是擠兌

為什麼現在p2p這麼慘,因為曾經的六千多家公司裡假的太多,但是真的也不少,可是因為假的跑路的多,真的反而遭連累了。

舉個例子: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句話,你在倆家公司投資了,其中一家跑了,你會怎樣?你會想盡辦法把另一家的錢拿回來即使公司還很穩定,好的公司就要面臨著擠兌,大家都來要錢導致回款慢,回款一慢大家更恐慌,另一個公司也就廢了

我認為這個行業還是很好的,但是最後不會剩下太多公司,剩下的利息也不會很高了


漂亮的小蚊子


非法網貸不除,社會不穩,國家不安,百姓不寧,因其本身就是黑惡勢力對社會和百姓的犯罪,掃黑除惡任重道遠,必須徹底剷除一切非法網貸,套路貸,高利貸,校園貸,讓社會恢復寧靜,使百姓盡享太平!


悠悠閒人


網貸、套路貸嚴重違反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產生一系列的暴力催收、肉償、恐嚇等黑社會性質團伙,致使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嚴重危害社會、危害百姓。堅決支持公安機關嚴厲打擊網貸、套路貸團伙,嚴查網貸、套路貸資金來源及其支持平臺,還社會一個平安的秩序,還百姓一個幸福的生活。


健康宣傳使者


不是,可以這麼說,所謂的國資,要不是假的,要不和國資可能粘點邊,也稱自己是國資,要不就是出了問題,國企也和你分的遠遠的。p2p最重要的是看底層資產,是不是小額分散,這是核心,看你是不是踏踏實實做這件事,和什麼國資系,上市系,經過幾輪融資,毛關係沒有,看國資系無非是覺得出了問題國企兜底,你看過銀行買了理財,出問題,他銀行承認的?自己都不承認自己,還指望別人替你撐腰?


談吐大師


p2p是;p是借錢給平臺的人!2是平臺!另一個p是在平臺借錢的人!平臺的職責是把有借出錢的信息傳遞給有借錢需求的人。並調查記錄匹配雙方信息!適合搓和雙方發生借貸行為。平臺收取百分比的中介信息費。這才是p2p設計的初衷!而不是當下的p2p。

幹著銀行吸儲與借貸的事!又兼著儲戶擔保和借貸討債的活!同時還幹著錢過手時沾點油、擦點肉肥自己的事!同時又沒有銀行的資金、資產、資格實力!又沒專業金融管理能力!又沒專業風控監督調查能力!借貸門檻又低!加上當前鼓勵消費、超前消費盛行!社會道德與信用降低!真想不出有多少平臺能生存下去!現在的p2p平臺就是有的人戲稱;騙又騙!騙2騙!騙兩頭!兩頭騙!到最後!都玩完!


歡樂齊分享


有幾個觀點,可供:\r 1,國資背景,首先想到的就是國有資產,當然實力雄厚,這點毋庸置疑。\r 2,平臺相對來說會比較規範,風控更嚴,大多數有很高的工信力。\r 3,平臺的品牌影響力更大,資源更多。會受到更多“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r 以上就是幾個觀點,歡迎補充。


五十一a


P2P的災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災難,受害人數之廣,受害金額之大,受害者結局之慘,都是觸目驚心的!行業已經徹底崩塌,現在合規,不等於不出事,出事了再跑就來不及了!


大連體檢諮詢


我就問你中華財險:

1、為厚本金融站臺、背書,承諾為出借人全線承保,你現在鼓動出借人報案,算不算背信棄義、過河拆橋;

2、你中華財險收了保費,卻不給被保險人出保單,這算不算騙保?

3、出險了你不按合同約定理賠,各種推諉各種甩鍋,這算不算老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