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村户户养猪,是好还是坏?

王少华ww


这个问题提的好,我是农村的,我们这里的镇上食品站,以前所有卖的猪肉都是下乡收购,然后集中屠宰,根本不需要外地购买,本地农村养的猪足够本地人食用,甚至还有很多城市人来农村买猪肉,因为是正宗的土猪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储备猪肉压力,其实,导致农村现在这种不养猪的尴尬局面,一是有些砖家的建议,农村养猪严重污染环境,虽然是屁话,但是这些年一直在执行,不允许农村养猪。二是因为农村养猪少了,本地猪肉供应不足,只好从外地进生猪,当然也把相关瘟猪病毒带到了农村,导致农村养猪的,成活率下降,再加上现在传闻非洲瘟猪的影响,使农村养猪逐渐消失,所以基本上完全靠外进生猪,这就是导致现在猪肉疯涨的根本原因,所以农村养殖业必须得提倡,利用当地有利资源,科学养殖,不要再听砖家胡说八道,农村养殖业,柴火灶烧饭,污染环境等等,只有这样,相信中国猪肉价格会回到合适的价格,让消费者不再抱怨


知足常乐73495376


农村的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农村的养猪是农民的生命线。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过,农村的人养猪能带来的好处,年头到年尾就养二三五头猪,小孩早晚处出找猪草,大人用猪粪种地种菜挣钱,良田自留地从来没有荒废过。春天自留地种玉米之后,玉米里面门上种红薯,(因为家里养着猪,需要猪草之内,到冬天不用外出找猪草)到了秋天,红薯粮食收获回家后,接着种罗卜白菜之内,能卖最好,卖不掉也没有问题,多余的给猪吃,平时吃饭炒菜的洗锅洗碗水留下来喂猪,净化了环境,(现在农村的洗锅洗碗水随地倒,污染了环境),土地一年四季都是生机勃勃,闲着的时候还要去公家土地偷偷摸摸开荒种地。农村如果就是种地,没有养猪之内,一是没有自然肥料,二是种地种菜有猪粪的话长得快好吃,多余的可以喂猪之内,三是没有养猪之内土地荒了就荒了没有人心痛。四以前没有大型养猪场的时候,武冈的猪是供应一线城市,想一想最大的养殖户还是农民,不是大型养殖场。五说农村养猪是污染环境是不现实的,猪粪猪尿基本上拉出来就种地种菜了,好过洗锅洗碗水随地倒。六农民自己养的猪粪尿不那么臭,饲料养的猪要臭很多,七农民养猪差不多要一年,你们大型养殖场需要多久呢?八农民养猪过年才杀,基本上不要去卖,自家人就分了,你们想买比较困难,因为好吃,九农民养几头猪卖了有一些收获,钱也能增加万元左右,为何不大力支持农民养猪呢?十还有一大好处,养猪会使人民更加勤劳,致富是富不了,脱贫应该没有问题,十一现在的人民在寻找绿色食品之内,包括土鸡土鸭土鹅土猪之内,农民养猪还怕没有市场吗?十二所有没有脱贫的农民,离不开养殖一项,(当然那些不能劳动的不算),十三农民只要养了猪,在外边玩的时候,天黑之前总要赶回家喂猪,不会玩到天亮。随着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家都在寻找以前的生活节奏。


王少华ww


我们老家只要家里有留守的基本上都养猪,不喂饲料,喂粮食野草,过年杀一条猪,也三几百斤做腊肉,自己除了年猪,余下的自己请人杀了,卖给亲戚朋友还周围的人,但比市场的贵几块钱一斤,去年我兄弟养了十多条猪,在家里杀了都不够卖。


手机用户52145452928


我是农村人,四十年前农村人养猪的很多,一个家庭养上一俩头,过年前几天杀,那感觉没谁了!只要条件允许养猪是好事,就像我们农村人,到城里卖应季的庭院蔬果似的,平衡城里的物价,市民买到了超市已外的廉价蔬果,我们又有收入多好!


武广源


如果全国农村的农民,家家户户都养几头大肥猪,其结果是,对城市的居民来说,那绝对是好亊加福音,而对几亿多的农民,可并非是好亊一桩。

原因是,农民一但养的猪多,肉价决定是不可能高位运行,掉价是必然的情理之中,就这些问题,在中国,多少年来以有定论,前几年,只要是农村大量养猪,赔钱使的农民深受其害,而农民养的羊多后,一只出栏羊,也就买上个几百元钱而以,头三年前就是个例子,并且,活生生就出现在现代人面前过,在者,今年秋天,北方的农民,有不记其数的农民,把秋菜全部烂在地里,多数还出不了田间地头,真是让多少农民欲哭无泪呀,而且,教训是残痛的。

说实话,从古至今,中国的农民,就生活的相当不容易,说过去没有信息来源,各种问题也情可谅解,但,现在早以进入到现代化的信息年代,为什么农民养啥啥赔?种啥啥不挣钱,这些问题,为啥到现今还没有完全解决,假如,在今后的实践当中,这些事情,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它永远是现代农民的一道大难题!

在说今年的猪肉价格,由于连连涨价创出新高,到这个时间节点上,生在城市里的教兽,大爷大娘,才想起了生活在乡下的老农民,并连连发话,农民大哥们,你们赶快养猪吧,我到想问一句,你们那么聪明,早是个干啥的?

问题是,农民兄弟们,不是不敢养家禽,关健是养的猪羊一多,他们还有利图吗?即便是现在的这种情况,农民兄弟们也是心灰意冷了!


李德才21


答案确实是令人兴奋与鼓舞的。假如农民能做到户户养猪,那我国不仅能解决本国人民吃肉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达到出口的标准。但只所以行不通,还是那个摆不上桌面的原因。也就是国人的心理因素,现在一谈到给农民补贴钱,很多人心中便不舒服,尽管自己的退休金涨了又涨,而且还会继续涨的情况下,仍然还存在这种偏见。农民养老金想涨五元都要反复研究。而且还有人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农民多得了利益,就是到他们碗中抢饭吃。农民好了便显不出社会主义对他们的优越性了,宋丹丹与赵本山演一个小品,宋丹丹说:你火了,我怎么办?赵只能回答说:你放心吧,我火不了。现实也确如此,劳动局保比农民保险的利益那确有天壤之别。这谁心中都清楚,不能改改吗?不能改。为什么?原因还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再回到开头养猪的问题上,假如给农民一定的好处(条件是指政策落实到实处),农民能不能确保每户养一头猪?答案肯定能。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实在没条件的也会与别人合作来养。为什么?因他们并达不到真富裕的水平,因农村还存很多闲散的劳动力。但能不能去实现呢?答案还是不能?为什么?这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花大钱买外国的猪肉可以,但农民不可以。为什么?因为农民从中挣了钱。你火了,我怎么办?这才是问题的关健。社会主义优越性对某些人体现不出来怎么办?才是问题的关健。所以你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能等了。那等到什么时间?要等到我们伟大的民族彻底复兴的那一天?不好说,因为我也说不准。


三仙论易


是好事!农村本该有的景观。鸡鸣,狗吠,炊烟燎绕。泼妇的叫骂声,农民伯伯的叫喊声,孩子们的打闹声,河沟里的蛙声,驴子的叫声~~~。何等的祥和,人们无忧无虑,到处是拉家常,到处是戏笑声。太好了!可能不会再有啦!可悲可叹啊!为什么?不知道!社会发展了,进步了,追求高了,衣食无忧了,总之生活好了!可,可人们孤苦伶仃了,没用幸福感了!



一帆风顺8140236824902


养猪是基础百姓家庭增收的唯一途径。

我这里的农民几乎95%的都养猪,最少也得喟两头杀了过年,绝大多数家廷每年至少出栏十至二十头猪,不喟饲料,多数在饭店拉剩饭菜和青料饲养,成本又低,又缓解了饭店剩饭菜处理的压力,猪的长势非常好,一年出两栏毫无问题,也有用酒糟喟的,但无论是成本还是效果都远不及剩饭菜。每年卖猪收入过5至10万的很多。这里的农民很务实也很勤劳。在这里,三十年前我见过局长,校长家十头二十头的喟猪的,目的只有一个:修一幢属于自家的楼房。九十年代初,这里的自建楼房很多,在那时花二十多万修的,今天可管得200万以上。所以,财富只有靠辛勤的双手才能拥有,怕赃怕累要面子,永远只能活于人后,怨天怨地怨父母社会。

农民养猪不卫生完全可以治理,禁养则不合情理,小规模养殖是集众小而成无限大,不但节约粮食消耗,同时可保肉的品质,解决农民的收入,在一定成度上还可减轻国家的投入,四利之事,何乐而不为呢。我一贯支持农民发展畜禽养殖事业。


董满宪


如果农村户户养猪,是好还是坏?

本人也是农村人,以前家家养猪养鸡,现在村里只有一家养猪户。现在让农村家家养猪,那是不可能的,你们谁爱养谁养,别坑老农民。

农村养猪谁来保证农民的收益?养殖有风险,赔钱了你负责?站着说话不腰疼。今年猪价贵了,喊着让农民家家养猪。早干嘛去了。去年养猪大都赔钱了,风险还不是养猪户的?

就算是今年猪价这么贵,养猪一样可能赔钱。现在非洲猪瘟还在,不论国家怎么鼓励,怎么补贴,反正农村人大都不会养猪。一方面是风险太高,另一方面,谁知道明年行情怎么样。

不要只看今年的行情好,养猪的发财了。去年猪肉价格才7.8块一斤,生猪价格就更便宜了。农民养一年猪,别说挣钱了,还有可能赔钱,这十几年来一直如此,养猪又脏又累,还有风险。一家人忙活一年,还不如一个人打工的收入,你愿意养吗?

再说现在农村人生活好了,楼房到处都是,院子小了,也没地方养猪。就算有地方养猪,也不会在家里养。天天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孩子被传染病了怎么办?

农村人一样需要干净卫生的居住条件,以前家家养猪,那是穷怕了,没办法。现在农民有别的出路,谁不想住得舒服点。你以为和猪住在一个院子很舒服?

请用正常人的眼光看待农民,农民和市民只是职业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如此而已。

如果出现农村户户养猪,对农民来说那是坏事。说明社会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只能像80年代那样,通过养殖增加农民收入。不过,那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是猪价暴涨的今年,农民一样不会养猪,谁想发财谁去养呗。


农场铲屎官小峰


我看了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支持农民户户养猪的。但是条友们,你们想到砖家的感受没有?砖家们坐在家里(或办公室),不知翻了多少资料,绞了多少脑汁,才列举出农民户户养猪的种种弊端,然后诱导个别政府官员反对农户养猪,才导致今天二师兄大放异彩。事实证明,这部分祸害百姓的砖家得逞了。

可敬的条友们,你们为了自己能吃上放心猪肉,平价猪肉,就公开发言与砖家对抗,还列举出令人信服的事实,这让砖家们情何以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