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坏账是如何产生的?

风之眼


银行的坏账是如何产生的?

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坏账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段说明,就是以1995年10月1日《商业银行法》实施为界,1995年10月以前,银行坏账形成原因是银行法律地位不明确、相关经济法律不完善、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1995年10月以后,银行坏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自身管理问题。

一是有的商业银行转型不到位、没有确立“企业化”的经营思想。1992年我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担保法》出台,10月1日实施,是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期,这期间乃至到现在商业银行业都没有做到彻底转型,在市场定位、经营思想、人员管理上,都没有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经营体制、机制,官商思想,机关意识严重,没有深入地对市场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专业的前瞻性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用人上,有的行任人唯亲、不看能力看关系、看金钱,对专业人才重视不够。时到今天,还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新提拔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会使用电脑打字、写文章,有的信贷人员不会分析企业报表。

二是银行业经营环境过于宽松,没有在经营上“练内功”的压力。

其一是国家财政、税务对银行业优惠政策太多。银行业税前提取风险拨备、呆坏账核销和处置,应该与企业坏账准备金、存货减值准备的提取,标准、条件一样,不能给予特殊政策;银行用风险拨备核销贷款,实质是用应缴财政资金冲抵坏账,财政应该逐笔审核、有关部们要追究银行董事长、行长的责任,而不是他们内部只追究具体经办人的责任;原则上,除不可抗力造成的贷款坏账外,不得在税前利润中核销。

其二是市场竞争不够。外资银行没有进入、民办银行“门槛”偏高,金融市场竞争不够充分,银行躺着都赚钱;大家想想如果没有马云等的第三方支付、没有支付宝等的冲击,现在银行是啥情况?为什么经常有企业破产,为什么没有银行破产、倒闭?

其三是人民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管理过于宽软。现在银行存贷款利差可能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有的行商业银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年利率接近15%,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出接近12.5%,这样的利率差,让“傻子”做行长都赚钱!这也是前几年“资金脱实向虚”、社会上人人搞融资的原因。

就这样银行还埋怨“金融环境不好”、“金融生态不够优化”、“银行是弱势群体”,只顾伸手要环境、要条件、要政策,不练内功、不加强管理、不重视人才、不完善流程机制是“坏账”产生的根本原因。


失败者的思考


银行坏帐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关键是我国的企业过去都是国有企业,以后也是国有的,这样的产权不分的制度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所以经营者是代表国家进行的责任是不明确的,个人是不能承担这样大的责任的,所以对他们的个人利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主要是贷款客户无钱还款或信用卡客户消费不还产生的。不同的事情有不同解决办法,如信用卡欠款,银行会催收,贷款的话,国家有规定每年按贷款余额按一定比例提出坏账准备金,出现符合条件的坏账可以转销。个人房贷客户的话可以收房拍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